工业革命后,英国的世界霸权才正式形成,尽管在这之前英国在国际事务中已经拥有无可争议的威望——没有英国的参加,重大国际问题几乎都无法得到解决。但没有经济的实力,尤其是先进经济体系及其在商品生产中体现出来的优势,仅仅是政治和军事的霸权影响是有限的。
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才真正进入了它的黄金发展时期,棉织品产量比1785年增加了50倍,煤则从1790年的760万吨增加到1833年的5400万吨,机器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1846年,以废除“谷物法”为标志,英国放弃了贸易保护主义,公开宣布“所有民族之间的贸易必须享受完全的自由”。
从传统的重商主义到自由放任主义,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一个国家,即便是英国这样的国家,在自己没有绝对的技术和经济优势时,也是实行重商主义的国策;只有到确信自己已经没有竞争对手,可以稳操胜券之时才会鼓吹自由贸易。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自由贸易是强者的游戏,不是人人都能“自由”参与的。自此,英国凭借自己的工业优势和经济实力,不仅保持着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而且乘势扩张,到处抢占殖民地,把许多国家变成自己的工业品市场和廉价的原材料供应地,由于其他的世界大国尚未完成工业革命,英国这种“第一”的优势使其捞足了好处。
然而,毕竟其他的大国逐渐地开始了工业革命,而由于这些国家的国土资源和人力资源都比英国丰富,所以,英国的老大地位也开始受到了冲击。当英国逐步丧失了对工业的垄断地位后,英国只能加紧对全球殖民地的掠夺。而一批殖民政策的代表人物,则公开鼓吹文明使命论,白人优越论等等“学说”,宣扬盎格鲁·萨克逊人的种族优越,应该统治世界其余的劣等种族。并着手建立“英帝国”。而英国的军队更是把自己的触角伸到了南非、东非、缅甸、阿富汗和埃及等国家和地区,最终建立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1876年,英国的殖民地总计面积已达2250万平方公里,人口2.5亿。从地球的东边到西边,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太阳升起时,都会看到英国的米字旗,“日不落”帝国由此得名。此后,英帝国这一名词也开始在英国的官方文件中正式流传。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繁荣达到了它的历史巅峰,也成为一个盛极而衰的标志。从殖民地的扩张来看,英国所占领的殖民地已接近其控制能力的边际,从经济实力来看,则处于相对的下降阶段。自由放任政策给英国带来了一代人的繁荣,但形势的变化已经使自由放任迅速过时,并已成为了英国衰落的一种十分明显的因素。
1902年,英国的预算案已经悄悄地告别了自由放任的原则,这年英国的财政大臣为了弥补布尔战争的亏空,决定对小麦和面粉征收轻微的进口税。这本来是作为一种临时性的措施而出台的,但不久以后,约瑟夫·张伯伦便决定进行关税改革,于是,20世纪最大的一场战争开始了,保护关税与自由贸易的拥护者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政治较量。虽然作为一种国家整体政策的保护关税政策在193年才开始实行,也就是说两者的较量在30多年后才决出胜负,但1902年的这项政策却表明,自由贸易作为一种实际的政策已经不合时宜。而导致这种变化的基本因素是英国经济实力的衰退,早在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鼎盛时期,英国的经济就显出了疲软的迹象。
1870年以后,英国逐渐地丧失了世界工场的地位,在出口贸易方面,已被后起的美国和德国所超过,尽管英国《经济学家》早在1851年就预测美国对英国的经济优势在下一个世纪将会来临,但美国和德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仍然远远超出了人们的估计。不到半个世纪,美国和德国的经济总量就已把英国摔在后面。在这一迅速变化的过程中,美国和德国的工业在其保护关税的政策下毫无阻碍地健康成长,而英国敞开的市场大门又为他们产品的自由进入提供了足够的方便。
结果,在1900年时,作为英国支柱产业的棉纺织业,在美国和欧洲大陆已经丧失了大部分市场,而钢铁工业则下降到了可悲的第三位,1900年甚至还不得不进口钢材。而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也在逐年下降,1870年占36%,1913年降为13。9%,1929年则为10。8%。而英国的国民对此毫无警觉,他们的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人们依旧享受着大英帝国所带来的一切好处。英国的贸易逆差仍然可以通过英国海外的投资赢利去平衡,而英国在世界海运中仍然占有60%的份额,这些表面的优势掩盖了英国经济的虚弱之处。
事实上,作为一个工业国家基本实力的制造业已经落伍,不能再在世界工业国中处于领先地位,而随着海外投资赢利的诱人前景,英国的不少企业家将资金移至海外,这进一步造成了英国产业的“空心化”,降低了英国自身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但这些潜在的危机根本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关注人均财富的增加和人均寿命的延长,无论英国的经济出现什么麻烦,乐观主义的看法始终在英国社会占着上风。英国人认为,这是“民族繁荣全盛的清晨”。
然而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一种时效的基础之上的,它所带来的好处不能永远享有,其他工业国家也不可能永远落在英国后面,因此,当美国和德国等国家的工业实力已经迅速提高,并已经对英国本身的经济发展构成威胁时,再坚持自由贸易的政策就显得不合时宜了。但这种调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一方面,英国是一个从近代开始就十分依赖对外贸易的国家,对外贸易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长期以来英国人对任何可能形成贸易障碍的事物都保有一种本能的怀疑态度;另一方面,英国人也十分担心保护政策会引起别国的报复,从而对英国构成更大的威胁。在估价外贸对本国的重要性方面,英国显然认为自己比他国更依赖对外的贸易。
这中间除了工业方面的生产十分依赖进口的原材料以外,在农业方面英国在维多利亚时期也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直到1840-1845年间,英格兰都仍然生产它自身需要的90%的粮食,但到20世纪初,英国所需的小麦70%则需要进口了。这中间迅速变化的背后原因是进口粮食价格的便宜,它使英国国内的粮食价格大致下跌了40%,这使得英国本国的农业生产遇到了一些麻烦,粮食的播种面积从1872年的17000000公顷降为1913年的13400000公顷。北美小麦的产量增加,价格便宜,加上运输条件大为改进,使英国市场上的粮食价格相对下降,而英国农业成本的相对较高,也使它没有积极发展和改进农业生产的动力。然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农业在英国的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在19世纪初,农业尚占英国国民收入中的1/3,而到1851年,则只占1/5,至1971年,则只占到1/7。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民众的消费水平在不断上升,火腿、奶酪、糖、鸡蛋和进口水果等的消费成倍地增长。这种状况正如英国一些进步学者所指出的,尽管英国财富增长的大部分被富裕阶级占有了,但他们并不是自己独自发财的,变得富裕的总人数极大地增加,穷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下降,即使那些仍然属于“穷人”的人,他们的平均生活水平也比50年前提高了2倍。换言之,英国的经济不仅在维多利亚时期有了很大的增长,而且经济增长的好处还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
因此,20世纪初的英国是一个恐龙式的庞然大物,在很多方面它十分繁荣,人民的物质生活普遍提高,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有了空前的增长,但与此同时,一些导致未来衰退的种子也已经埋下,因为这种繁荣是英国原有的产业结构与外贸政策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的一种表现。而这种巅峰状态本身也就意味着走下坡路的开始,尤其是作为英国经济支柱的四种主要产业,即棉纺、钢铁、煤炭和造船工业,已经由于电子、汽车和化学等新兴产业的兴起而逐渐呈现出一种落伍的态势,英国经济在结构上已经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而英国人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些潜在的危机,这就使得危机的种子能够逐步破土而出,最终影响到英国在20世纪各个方面的发展。
英国的繁荣有很多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英国当时所具有的“世界工场”的地位,使它在很长的时期内在工业生产领域中没有遇到真正有力的竞争对手,这部分是第一个工业化民族所带来的好处,部分也得益于英国当时所占有的极为广阔的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它的殖民地竟然又超过了1876年,已经膨胀到335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其本土面积的130多倍,人口为3.9亿,是英国本土人口的8倍多,其殖民地面积比当时的法国多1/3,是德国的4倍。而美国实际上将整个美洲作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最不满意现状的就是德国了。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世界霸权才正式形成,尽管在这之前英国在国际事务中已经拥有无可争议的威望——没有英国的参加,重大国际问题几乎都无法得到解决。但没有经济的实力,尤其是先进经济体系及其在商品生产中体现出来的优势,仅仅是政治和军事的霸权影响是有限详情>>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世界霸权才正式形成,尽管在这之前英国在国际事务中已经拥有无可争议的威望——没有英国的参加,重大国际问题几乎都无法得到解决。但没有经济的实力,尤其是先进经济体系及其在商品生产中体现出来的优势,仅仅是政治和军事的霸权影响是有限详情>>
神学论战首先从德国北部开始,接着是瑞士。当时的瑞士人完全是一批粗野无文的乡民,长期渗入法兰西。宫廷和罗马教廷面临普遍的不满,加上时代的宗教狂热和这些因素,各省暗中改信新教的人日益增加。 亨利二世效法父王弗朗西斯,遏制改革派的发展。他虽然热衷详情>>
神学论战首先从德国北部开始,接着是瑞士。当时的瑞士人完全是一批粗野无文的乡民,长期渗入法兰西。宫廷和罗马教廷面临普遍的不满,加上时代的宗教狂热和这些因素,各省暗中改信新教的人日益增加。 亨利二世效法父王弗朗西斯,遏制改革派的发展。他虽然热衷详情>>
这是一组诺曼底登陆65周年(2009年)纪念仪式上的照片,来自法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地的老兵和游客参加了这次仪式。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希望战争永远不再来临。 图中是一个退伍美军老兵,他的礼服上挂满了各式勋章,65年前的他曾经和自己的详情>>
这是一组诺曼底登陆65周年(2009年)纪念仪式上的照片,来自法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地的老兵和游客参加了这次仪式。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希望战争永远不再来临。 图中是一个退伍美军老兵,他的礼服上挂满了各式勋章,65年前的他曾经和自己的详情>>
可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以自己是查理四世外甥的资格,他开始与腓力六世争夺皇位,并称自己是合法继承人。What?这波操作简直是令人瞠目结舌。不过也不难理解,因为当时的欧洲大陆特别流行王室之间通婚,而法王的女儿嫁给了英国的太子,所以他们之间多少都详情>>
瑞典在1523年的时候才独立,在此之前他一直是受到丹麦控制的。在独立以后瑞典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开始发展自己的实力。在1611年到1718年期间,瑞典甚至是欧洲强国,没有那个国家可以小看瑞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瑞典并没有选择参战,瑞典详情>>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学习历史,但其实历史的领域非常广阔,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今天我为大家整理的是关于两个嫔妃生子,皇帝为何千方百计除掉自己儿子?这一历史内容的详细介绍。汉成帝在历史上名声并不好,也是西汉王朝灭亡的主要责任人之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近来,因安徽省黄山市是否应该恢复古称“徽州”,在网上引起热议。其实,黄山(徽州)名称的变化,只是古今地名变迁的一个缩影。中国固然也有如同“永恒之城”罗马一样建成之后两千多年名称不变的地方(譬如无锡),但更多的地方详情>>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三国蜀汉政权中,都出现过哪些叛将?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公元263年,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安徽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阜阳市、亳州市、安庆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安徽省的蚌埠市。蚌埠市属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之一,同时也是安徽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在安徽省的发展布局中,承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