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历史上,以藩王推翻中央的典型成功事例,但他的成功不是侥幸。其实要真的按双方实力来看,朱棣(藩王)并不是建文帝(中央)的对手,最终之所以能够胜出,除了自身带兵能力强大,手下有一批得力干将之外,还有赖于建文帝这边的“助攻”。
建文帝的“智囊团”黄子澄、齐泰等人,与其说是为建文帝出谋划策,倒不如说是在想办法如何“坑”建文帝。就是黄子澄建议换掉耿炳文,才为朱棣带来最大“助攻”,李景隆。
李景隆,字九江,是明朝开国功臣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也是他的养子,战功显赫,深受朱元璋器重。李文忠病逝后,被追封为岐阳王,配享太庙,肖像悬挂于功臣庙,位次第三。由此可见,李景隆真的有个很好的出身,他父亲李文忠死后,他便承袭了曹国公爵位。都说虎父无犬子,明朝上至皇帝,下到群臣,都对李景隆寄予厚望,认为他必定能青出于蓝,谁知大家还是看错了。
李景隆自幼喜欢读兵书,这是很好的习惯,但问题就在,他虽然熟读兵书,却没什么作战经验。可是作为李文忠之子,他对自己是迷之自信,认为父亲能做到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做到。
建文帝即位后开始削藩,率先拿朱棣的同母弟周王朱橚开刀,是李景隆亲自前往开封将周王押回南京的。之后朱棣起兵靖难,由于长兴侯耿炳文战败,黄子澄便建议换上李景隆。于是李景隆拜大将军,奉命率五十万大军北伐。
都说李景隆,是靖难第一“功臣”,为何大家会这样说呢?这是因为他表面是去讨伐朱棣,实际上却帮了对方不少忙。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在打仗时,都帮了朱棣多少忙。
按兵力来说,五十万大军,已经足够平定叛乱了,但前提是要有个会带兵的将领才行,显然李景隆不是。当时朱棣亲率精锐部队救援永平,派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李景隆知道后,第一时间就去围困北平。从这点来看,他的兵书还是没白读。
然而书读得多,不会实践也不行,李景隆围困北平,一心想自己立大功。可朱高炽留守北平,他用冰冻住城墙,令李景隆无法攻城。好在都督翟能有能力,几乎就快攻破张掖门,谁知李景隆在这时起了嫉妒之心。他害怕翟能抢了功劳,硬是下令撤兵,就这样失去大好机会,之后朱棣就带精兵赶了回来。
朱棣在救援永平的时候,趁机奔袭大宁,得到了宁王朱权的朵颜三卫,实力大增。他赶回北平的时候,在郑村坝与李景隆大军相遇。李景隆过于轻敌,贸然轻进,结果大败。在这种情况下,李景隆作为主帅,竟然抛弃物资,不顾部下,连夜南逃。手下士兵见主帅都跑了,也只有跟着南逃,最后李景隆撤回德州。
这次失利,建文帝不仅没怪罪李景隆,反而为他找借口,认为他是因为权柄太轻所致。于是建文帝授他“专征伐”之权,并赐黄钺弓矢。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重振旗鼓,再次誓师北上,与郭英、吴杰合军六十万。
然而结果同样是,被朱棣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李景隆先是撤回德州,后被逼得退到济南,好在济南有铁铉坚守,才没有被朱棣攻陷。要说前面令翟能退兵,是李景隆“帮”朱棣保住了北平,那么这两次战败,完全就是在“帮”朱棣消耗中央兵力。
这次战败后,建文帝仍然没有怪罪李景隆,但朝中大臣都看不下去了,纷纷上疏请求诛杀李景隆。就连当初推荐李景隆的黄子澄,也不得不请求将李景隆正法。谁知建文帝还是听不进去,甚至还派李景隆去议和。
在议和期间,朱棣态度很坚决,李景隆见大势已去,便动了投降的心思。不久,燕军来到金川门,李景隆就和谷王一起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进城,至此南京陷落。
李景隆先是“帮”朱棣保住北平,又“帮”他消耗了大量中央兵力,最后直接“帮”他打开了金川门,他不是靖难第一“功臣”,那么谁是呢?因此朱棣即位后,“授景隆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增岁禄千石。”
不过朱棣也并非真的是器重李景隆,顶多是感谢他当初“开门之恩”。很快,朝中大臣就接连弹劾李景隆,于是朱棣下诏:“诏削勋号,绝朝请,以公归第,奉长公主祀。”
即使这样,仍然有人弹劾李景隆,说他在家:“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增枝多立庄田,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朱棣便下令褫夺其爵位,软禁在家,没收家产。李景隆曾试过绝食抗议,但最终也没死,直到永乐末年才去世。
所以说,虽然李景隆一心效忠建文帝,也有一腔热血,但终究败给实力。当初得知统率五十万兵力北伐的是李景隆,朱棣不知有多高兴,顿时就知道自己必赢。他还指出李景隆五大弱点:
其一,治军无军令军纪,上下不同心;其二,不知南军将士不适应北地霜寒,粮草军备不足;其三,贪功求胜,贸然轻进;其四,缺乏对下属的信任,刚愎自用,没有威信;其五,所部尽是乌合之众,混乱无序,多是谀佞小人。
朱棣嘲笑着说:“九江何等才而能将五十万?赵括之败可待矣。”
在中国古代,只要谈起皇帝的婚姻,总会与“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这句话联系到一起。诚然,在皇权之上的时代,皇帝多娶几个大老婆、小老婆,私生活上糜烂一些,都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说,万事皆不可一概而论,历史就是这样,总会时不时发生一些不正常的详情>>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有名的贤人志士,但今天小编就来细数五位中国史上五位智商最高的五位。第五名 诸葛亮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历史智者的名气无出其右,名士司马徽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卧龙诸葛亮未出隆中三分天下,辅佐感情丰富的刘备详情>>
死亡,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无法避免的,除非你是神仙,可惜的是世间本无仙。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与死,如果你生的不咋地,但是死的精彩也不枉人间走一遭,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死亡人物。第十位:谭嗣同他真正赋予了死亡最伟大的意义,菜市口滚落的头颅最终埋葬详情>>
1、刘禅,传说中的阿斗,智力严重被低估蜀汉有一个人叫刘禅,外号阿斗,一直以来被人认为是弱智的。在一次西蜀灭亡,阿斗被司马昭抓住了。司马昭是一个残忍的人,看他杀死曹丕几个儿子就知道了。然而,司马昭在阿斗面前,被阿斗玩坏。司马昭问阿斗有没有思念蜀国,然而阿斗直白的详情>>
第十名【袁崇焕】袁崇焕支撑了明朝国防的半边天。有了它,清朝的野心,总是被打被打破成了幻想,努尔哈赤,皇太极更是缝袁必输。可结果却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死在了多疑的崇祯手上。袁崇焕被压入京城,谣言四起。所以入京时,京城的百姓把对满清的怨恨全部发泄在袁崇焕身上。那时袁详情>>
在我们浩瀚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中国古代的美女无数,历史也不乏“色、艺”绝佳之极品女人,其中又以姐妹花为极品中之极品!她们各自在历史的长河里书写着自己精彩纷呈的人生,留下了这样或那样的传奇色彩,为我们今天的后人平添了许多的啧啧称奇。第一对详情>>
蒙古帝国在十三世纪的兴起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异数,几乎没有人会想到一个上一个世纪还默默无名的游牧民族,竟能快速征服大半个欧亚大陆。蒙古彪悍的骑兵像狼群般狂飙过漠北草原与中原大地,终于来到了遥远的南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小小的安南,蒙古大军却接连三次沉沙折详情>>
中国历史千百年来,诸葛亮的身份在不同人眼中有不一样的形象:帝王说他是个忠臣;大臣说他是个贤相;学士看他是个智慧的精灵;百姓看他是神机妙算的神。当然他可不像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哈姆雷特火暴,那句经典评语“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经过详情>>
在很多明代的史书上都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明朝的永乐十二年,榜葛刺的国王派遣使者给大明朝皇帝朱棣进贡了一头麒麟。为此,明朝的宫廷画师们还特意绘制了一副《瑞应麒麟图》,翰林院的翰林们还在这幅画上做了颂,这就是《瑞应麒麟图颂》。然而这幅画上所绘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有名的贤人志士,但今天小编就来细数五位中国史上五位智商最高的五位。第五名 诸葛亮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历史智者的名气无出其右,名士司马徽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卧龙诸葛亮未出隆中三分天下,辅佐感情丰富的刘备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解放军部队和各个军区发展变化的故事,例如济南军区、武汉军区、沈阳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北京军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河北省境内驻扎了4个军,而且都是久经战阵的老部队。那么,河北省境内为何会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