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李白青莲居士称号的由来

来源: 2023-05-08 11:35:00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古代一些文人的名号实际上都是有根据的,不可能凭空捏造出来,那就有一个疑问了,似乎并没有所谓的青色莲花,李白又是从哪里见到并称自己为青莲居士的呢?还是李白的这个青莲居士的称号有特殊的含义呢?青莲居士称号的由来李白是中国唐代历史之中的著名诗人,他靠着自身卓越的成就

古代一些文人的名号实际上都是有根据的,不可能凭空捏造出来,那就有一个疑问了,似乎并没有所谓的青色莲花,李白又是从哪里见到并称自己为青莲居士的呢?还是李白的这个青莲居士的称号有特殊的含义呢?

青莲居士称号的由来

李白是中国唐代历史之中的著名诗人,他靠着自身卓越的成就被后世中国人称为诗中之仙,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在诗词领域之中的成就是后人无法超越的,而李白的很多作品到今天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因为他巨大的影响力,所以对于李白的一生和他的所作所为都成为了我们研究的一个必需品。

今天要带着大家研究的就是李白自称“青莲居士”的由来和其中的故事,那个时候还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一个开元盛世,这个时代里面的百姓生活富足,可以拥有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一些文化和娱乐事业上面,李白那个时候在长安城之中已经小有名气,当时湖州地区的一个司马姓叶的人问李白才华无敌到底是哪里的人,李白便写下了这首诗。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从这句诗词之中就可以看到李白心中的那种不甘心,虽然李白年少时期便已经成名,可是我们从中国历史名人身上总是能发现成名越早,后期越容易孤独终老的这种规律。对于这种规律在李身上就得到了很好的一个体现。

15岁时候的李白就已经精通诗词歌赋,并得到了当时社会大家的赏识,首次进入到长安城的过程之中,李白遇到了自己生命之中的第一个贵人,他的名字叫贺知章,就是我们小学课本之中写出了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那个人,他在知道李白的名声和拜读了李白的大作《蜀道难》之后发自内心的赞叹说李白真是从天上掉落到人间的仙人啊!

从李白那种浩瀚如大海的才华之中他又觉得李白的才华只有天上的太白金星才能与之匹配,从中国古代的神话系统之中我们可以知道太白金星是星空之中十分重要的一颗星星,他是主导整个天下的文化事业,所以被民间百姓戏称为文曲星。

贺知章这样的赞扬可以说是将李白吹上了天,而从此之后李白谪仙人的称号也开始在唐朝的社会名流之中流传,只是诗词之中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之中的青莲居士与李白自称自己为大日如来依旧是难以解释,不知道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故事与信仰。

青莲居士的由来

荷花在学术名称之中又被叫做莲花,是中国古都花朵之中独有的圣洁之物,从荷花的整个生长过程之中来看,荷花从花朵,花叶,花根甚至到后面的莲子似乎都没有李白自称自己为青莲居士的青色,今天中国荷花种类相当多,有粉色,红色,白色,甚至与牡丹颜色不相上下的大红色,七彩颜色之中集齐了大半的荷花就是没有李白称号之中的青色。

后面中国的文史学家在研究唐代诗人的称号之中发现了许多这种如同李白称号无法解释的想象,但如果通过生活之中的观察又可以知道李白的青莲居士可以说是荷花,但荷花又可以被细分为许多个部分,难道李白所谓的青莲居士就不可以是荷花之中的荷叶部分。

荷叶也是生长在荷花身上并且与荷花的花朵,花身一起构成了荷花,而且我们可以发现荷花的叶子从大部分的时间来看除去凋落时候发黄以外基本上都是以青绿色为主,所以学术界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便悠油然而生,那就是李白的称号青莲实际上指的是荷花的荷叶部分,而不是花朵和花心部分,这个说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但也有很多人秉持着自己的观点。

少部分人的观点往往比较复杂多样,在一些人看来李白称自己为青莲居士其实是有根据的,难道我们今天看不到青色的荷花花朵就可以说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没有青色的荷花吗?

这样的说法似乎也是有着一些道理的,所以很多人认为李白称自己为青莲居士是因为唐代时期的中国确实是有着这样品种的荷花,只不过后面的中国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导致了这种青色荷花的灭绝,所以今天中国人在研究李白青莲居士来源的时候再也见不到这样颜色的荷花了。

最后一种说法的解释其实最为接地气,那就是李白自称为青莲居士其实是来源于李白自己的故乡,根据唐代历史典籍之中记载,李白的是剑南道绵州昌隆青莲乡人。李白从长大出川之后数十年的时间里面就没有几次回到过故乡,他在外自称自己为青莲居士很有可能就是为了表示自己不忘本。

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之中的那么复杂。这种称呼的方式在唐代比较多见,就像今天的我们自称自己为某某省某某市县的人是一样的道理,只是出川之后的李白身份地位骤然上升,很多人研究李白的时候不敢往这个普通方面去想,但其实越是伟大的人往往越和生活相通,越是接地气。诗仙李白也是一样。

  • 康熙为什么注重西学

    康熙对西方文化也感兴趣,向来华传教士学习代数、几何、天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并颇有著述。有学者指出,有才华的传教士被皇帝欣赏和重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也被推崇和应用。而在民间,民人与西方传教士能够互相交游,西学在社会中得以自由传播,亦指出分别由康乾敕辑的丛书—详情>>

    2023-05-08
  • 汉武帝刘彻进行了哪些军制改革

    刘彻在位时,为了强化京师长安的安保,在既有的南军、北军之外设立期门军、羽林军,专募强健勇武子弟为兵,又设置八校尉(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虎贲、胡骑),其中中垒校尉隶属于北军。汉代初期,延袭为南、北二军。以卫尉率南军,守卫宫城;中尉统北军,屯卫帝都详情>>

    2023-05-08
  • 康熙为什么免除匠籍

    清朝初年,凡手工业工匠,均另有匠籍,要按政府规定服劳役,或者交纳班匠银代役。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康熙下令将班匠银并入田赋中征收,从而使工匠们摆脱了人身的控制,有利于促进手工业发展。匠籍,是指中国明代政府将手工业者编入的一种特殊户籍,社会地位低下。匠人们详情>>

    2023-05-08
  • 王希孟为什么只留下一副千里江山图

    当我们观看《千里江山图》时,画上有这样一篇跋文,其出自当时的宰相蔡京之手,内容如下:“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详情>>

    2023-05-08
  • 宋仁宗最宠爱的公主

    要说起宋仁宗最宠爱的公主,那肯定是宋仁宗的长女福康公主了,福康公主是宋仁宗的小心肝,但是福康公主何德何能得到宋仁宗如此青睐?当然是她的孝心换来的。福康公主一出生,待遇就等同皇太子,在她四岁时,辽朝曾提议和亲,遭到了富弼的反对。宋仁宗生病时,福康公主光着脚散着发详情>>

    2023-05-08
  • 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为什么花44年的时间去打匈奴

    提到汉武帝刘彻,世人给予他的评价都很正面,刘彻也用自己的实际努力缔造了王朝霸业,但是有一点一直被世人诟病,就是刘彻征讨匈奴这一壮举,之所以这一壮举会引起非议,就是因为耗时太长,这场战争耗时四十四年,而刘彻在位期间其实只有五十四年,就是说刘彻一生基本上都在打仗。详情>>

    2023-05-08
  • 卫青和汉武帝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战国、秦汉以致魏晋南北朝都曾流行男宠风气,明清小说家言,世家公子男童在侧,作用不言自明;不过西汉一多半的皇帝是为双性恋无疑,似乎家族遗传,譬如唐朝皇帝遗传风病,明代皇帝胖子居多,清朝皇帝康麻子以后大多消瘦。汉武帝见汲黯要穿戴整齐着正装,这才是见大臣的礼仪;而卫详情>>

    2023-05-08
  •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要进行越人内迁

    对于浙江南部、福建的东瓯、闽越,刘彻采取内迁政策(参见词条越人内迁),将东瓯人主要安置于今江西省,东瓯王改封为彭泽王,又有一支南迁到今吉安市;而闽越迁到江南的无锡、庐山附近、江淮之间、淮北地区、汉水流域、黄河口等地,比较分散。对于今越南中北部的交趾、九真地区的详情>>

    2023-05-08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报复建文帝旧臣(朱棣为什么要杀建文旧臣)

诛九族来自于秦商鞅变法之后的“夷三族”。“九族”的包括内容有不同的内容,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汉武帝刘彻进行了哪些军制改革

刘彻在位时,为了强化京师长安的安保,在既有的南军、北军之外设立期门军、羽林军,专募强健勇武子弟为兵,又设置八校尉(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虎贲、胡骑),其中中垒校尉隶属于北军。汉代初期,延袭为南、北二军。以卫尉率南军,守卫宫城;中尉统北军,屯卫帝都详情>>

探索古建保护和城市生态和谐相生,呵护北京雨燕在正阳门筑巢——专访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文保专家袁学军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是很多人儿时对燕子的最初印象。而对于“雨燕妈妈”袁学军而言,黑褐色羽毛、胸腹有白色细纹的北京雨燕则倾注了她满满的热爱。身为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袁学军和团队在国内开创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