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惊喜的事,莫过于天上掉馅饼,但有人却可以幸运到天上掉下皇帝宝座,这是多么神清气爽的奇迹呀!这个人就是——明朝景泰帝朱祁钰。
朱祁钰,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同父异母弟,在其兄朱祁镇继位后,被封为郕王。
按照明朝皇位嫡长继承制度,身为宣宗次子的他是无权继承大明皇位的,宣宗驾崩后皇位顺利成章的由宣宗长子朱祁钰的皇兄朱祁镇继承,即便英宗朱祁镇百年后,正常情况也不会把皇位传给他,而是要理所当然传给自己的长子朱见琛,可以说朱祁钰这个明宣宗的二小子,根本没有做皇帝的任何理由和机会。
不过令朱祁钰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皇位突然有一天降临到自己头上了,自己竟然也有机会体会当九五之尊的感受。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绝对算最奇葩朝代,明朝历任皇帝大多能力一般(朱元璋、朱棣除外),却一个个思想离奇,行为怪诞不靠谱,他们并不满足“皇帝”这份本职工作,将治理江山抛于脑后。
凭着个人喜好热衷于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什么豹房、炼丹、木匠、画家,均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几笔,更离谱的是嘉靖帝和万历帝竟然敢连续二十多年不上朝!
有奇葩的皇帝,自然就少不了奇葩的奴仆太监,有些太监只能用变态来形容,王振、刘瑾、魏忠贤都不是一般的太监,可以说是一些妖孽,蛊惑皇帝,扰乱朝政。景泰帝朱祁钰能当上大明帝国的皇帝与太监王振也着莫大的关系。
太监王振是英宗朱祁镇的司礼太监,负责在奏章上盖章,权力巨大。先前还是朱祁镇的老师,所以朱祁镇亲切地称王振为“王先生”,就是这个王先生王太监却不干正事,不是想着如何伺候侍奉好自己的主子,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是一心想着上战场指挥杀敌,建功立业。
我就真纳闷了,你说你一个太监,连“家具”都没有的废物了,哪还有功力到战场上厮杀?正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王振是个极其有心的人,太监怎么了?太监也是人,难道我王振就不能上战场指挥作战了吗?真是笑话!机会还真等来了。
正统十四年,瓦刺在其首领也先的率领下,兵分四路向大明发动全面进攻,王振怂恿鼓动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年仅二十三的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蛊惑下,亲率文臣武将以及几十万大军,当然还有太监王振的陪同,浩浩荡荡向大漠孤烟挺进。
不想在土木堡被也先的瓦刺军队击溃,包括明朝最精锐的三大营在内几十万军队全军覆没,文臣武将战死五十多人,英宗朱祁镇也被俘虏,成了阶下囚。
“土木堡之变”后,瓦刺军队一路烧杀抢掠攻到北京城下,兵力空虚的北京城内顿时乱成了一锅粥,朝廷内也是一片惶恐,有主张都城南迁的,有主张另立新帝的……在大明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于谦挺身而出。
首先命锦衣卫打听英宗的生死,锦衣卫打听到了英宗还活着,但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稳定军心,又考虑到太子英宗之子朱见琛(时年3岁)“主少国疑”,于是征得孙皇后同意后,拥戴郕王朱祁钰为皇帝,即后来的景泰帝。
景泰帝听从于谦的等人的建议,积极操练军队,加强防御,再加上各地勤王明军的及时赶到,艰难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景泰帝朱祁钰的地位由此提升,也获得了众人的拥戴。话说两边瓦刺俘虏了英宗后,并没有将他处理掉。
而是以为抢了一个无价之宝,也先准备把英宗当作人质,对大明进行敲诈勒索,他相信富裕的大明定会为了英宗皇帝不惜倾家荡产,第一次还算灵验,孙皇后为了赎回自己的丈夫,整整给瓦刺拉了三大车各类珠宝。
就在也先企图进一步勒索之时,却不在灵验,大明已另立新帝,英宗身份一下子变成了太上皇,价值骤然贬值,人家已没有了赎回的意思,要杀要剐你们蛮鞑子自己看吧!休想再从我大明身上获得油水。
但把英宗留在自己手里吃吃喝喝还是要消费的,别看瓦刺就是些满鞑子,但还挺会算计的,也先也曾想杀掉英宗朱祁镇,但朱祁镇还真是命大福大,人缘又好,没几天功夫就和瓦刺的二当家子伯颜帖木尔成了知己,正是有了瓦刺二当家的庇护,英宗才一次次幸免于难。
后来明军数次击败瓦刺军队,瓦刺为了与明军和好,愿意无偿送还英宗,大明朝中众臣以及孙太后也强烈要求景泰帝接回英宗,就这样尽管景泰帝朱祁钰有些极不情愿,但也没办法只得将英宗接回,关在南宫。英宗也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幽禁生活。
人性都是自私的,皇帝也不例外,尽管有很多大臣上书景泰帝让他还位于英宗,但他就是不肯,还将他的哥哥朱祁镇幽禁起来,处处为难,据史书记载为了不让朱祁镇乘凉,想让朱祁镇暴晒太阳,竟然将南宫的树都砍了。
不仅如此,为了让自家的皇位千秋万代,他还废了自己侄儿英宗之子朱见琛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时为太子,不过幸运获得皇位的景泰帝朱祁钰却不再那么幸运,刚立了自己儿子为太子,第二年这唯一的儿子就夭折了,景泰帝为此并未死心,正值壮年的他还有延续子嗣的机会,不想自己又身患重病,即便从青楼召来了妓女都未能给自己生下子嗣。
就在朱祁钰病得奄奄一息离驾崩不远的时候,太上皇朱祁镇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支持下发动了一次小小的政变(史称夺门之变)重夺皇位,改年号为天顺。
再次当上皇位的朱祁镇自然要反攻倒算,报仇雪恨,扶持郕王朱祁钰当皇帝的于谦等大臣首当其冲,在徐有贞等人的谋划下,于谦以“意预”(有想迎立藩王的想法)之罪被朱祁镇杀死,这意预之罪与当年岳飞所获得的“莫须有”之罪真是异曲同工啊!可耻之人自然有可耻的想法。
不过于谦的清白无需多做解释,“天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首“石灰吟”足可以证明他的清白。
朱祁镇杀了于谦等人后,自然将目光对准了快要死的朱祁钰,先是借太后旨意罢黜了景泰帝,重封为郕王。可没过几日,朱祁钰就一命呜呼了,英宗朱祁镇不仅没有将自己的皇弟朱祁钰埋进祖坟(明十三陵),而是埋在了北京郊区金山口,葬礼也是按照亲王规格安排的(坟墓没达到皇陵的规格)。
这也是明朝在北京驾崩的十四个皇帝为何只有十三陵的缘故。可怜的景泰帝朱祁钰不但没有获得庙号,还让英宗赐了个“戾”的谥号。到后来宪宗继位,宪宗才追认其皇帝之位,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称明景帝。南明时期,明安宗朱由崧加谥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庙号代宗。
纵观景泰帝朱祁钰的一生,皇位获得有些幸运,皇帝当得却不磊落风光,死后更是冷落悲情。也许这就是历史,不管你是寻常百姓,还是九五之尊,都逃脱不了成王败寇的命运。
燕王朱棣的授业恩师,在他晚年的时候辞官归故里,他却带着家人大老远地跑到了四川宣汉的乡坝头住下来。这事的确让人费解,作为帝师,朱棣对他尊敬有加,不可能加害于他,还有谁敢去动他?他不可能是为了避祸而远走他乡。难道是唐老爷子出于对西部大地的热爱详情>>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破大明帝国的首都应天(南京),皇宫失火,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最终朱棣以藩王造反的手段取代侄子,登上了皇帝宝座,这一年距朱元璋去世仅仅四年。朱元璋是历史上白手起家的典范,可以说是历代开国皇帝中出身最差的,因此可以详情>>
人生最惊喜的事,莫过于天上掉馅饼,但有人却可以幸运到天上掉下皇帝宝座,这是多么神清气爽的奇迹呀!这个人就是——明朝景泰帝朱祁钰。朱祁钰,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同父异母弟,在其兄朱祁镇继位后,被封为郕王。按照明朝皇位嫡长继承制度,身详情>>
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者,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萨尔浒之役,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一生功绩赫赫。然而这样一位叱咤风云,名留青史的风云人物,同样沦陷美人关。为得到一位美女,几番征战,详情>>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闯王李自成率领数十万农民军兵临北京城下,崇祯皇帝试图凭借京城九门坚固的城防,并依靠三大营与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与“流贼”决一死战。但令人惊讶的是,吴三桂所部迁延不进,三大营十余万人不战自溃,京城九门不战自降,绝详情>>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幼时年幼家穷,曾给地主放过牛。 25岁时参加红巾军反抗元朝。1368年朱元璋在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年号洪武。建立了大明王朝。由于从小没念过书,在他当了皇帝之后仍然还用大白话发详情>>
中国的开国之君,几乎个个都是“充满智慧的暴力最强者”。他们做皇帝前杀尽政敌,做皇帝后杀尽战友,鸟尽弓藏的手段被他们运用的炉火纯青。但这些强人,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经常会犯同一个错误,那就是他们最终往往选择那些既不“充满智慧”,也不拥有“强详情>>
1645年3月,左良玉为躲避李自成余部可能出现的南下,打着为崇祯太子复位的旗号,顺江而下准备进攻南京。南京的弘光政权为了抵抗东进的左良玉,将江淮一带的大部分兵力抽调至南京的西边,只是江淮一带的防御力量十分空虚。北方的清军不会放过这样好的机详情>>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破大明帝国的首都应天(南京),皇宫失火,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最终朱棣以藩王造反的手段取代侄子,登上了皇帝宝座,这一年距朱元璋去世仅仅四年。朱元璋是历史上白手起家的典范,可以说是历代开国皇帝中出身最差的,因此可以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霍去病是怎么让士兵甘愿追随他的?是最新上映的热门电视剧中重要剧情桥段,这部剧在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关注同时也在剧情和演员表现方面取得了相当成功,堪称一部成功的佳作。霍去病是怎么让士兵甘愿追随他的?是最近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就这个话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霍去病是怎么让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湖北省与周边各省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湖北省与安徽省、湖北省与湖南省、湖北省与陕西省之间的区划变迁。今天,我们聊聊湖北省与河南省之间的区划调整。在明朝统治的前期,湖广省北部的16个县,曾经划入河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