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樊哙对刘邦如此忠心 刘邦临死前为何对他下手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
作为白手起家建立汉朝的开国帝王,汉高帝刘邦在与西楚霸王项羽争霸天下的过程中,好几次险些丧命,都依靠手下逃出生天,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便是鸿门宴。
千钧一发之际,樊哙不顾性命闯入营帐,帮助刘邦逃出生天。
樊哙为了刘邦出生入死,忠心耿耿,然而建朝后,刘邦却下令让人杀了樊哙。
那么,刘邦为什么要杀自己的救命恩人呢?
狡兔死 走狗烹
原来,樊哙的夫人,是吕后的妹妹。但众所周知,刘邦最疼爱的不是吕后,而是戚夫人。
吕后作为正室,其子刘盈被立为太子,然而刘盈孱弱,刘邦更加喜欢戚夫人的孩子刘如意,甚至有废太子,立刘如意的想法,令包括樊哙在内的吕后一脉极为不满。
彼时,刘邦病重,樊哙尚且在战场平乱,朝中便开始有人流传樊哙想要暗害戚夫人和公子刘如意的谣言。
消息一出,刘邦大怒。随即命令陈平和周勃奔赴战场,斩杀樊哙。
临阵换帅,还要杀领兵作战的大将军,显然是不合常理的事。然而更令人意外的是,樊哙不但没有被杀,被押送回城的途中,刘邦还去世了,吕后一声令下,樊哙被无罪释放。
这看似荒唐的一幕,似乎成为刘邦最后的一大败笔,殊不知,这却是刘邦死前最后一计。
“杀了樊哙。”
这是刘邦病重时,留给陈平和周勃的最后一道皇令。陈平的冷汗霎时就流了下来了。
在接旨的一瞬间,他思绪万千,想到即将上位的刘盈和手段狠辣的吕后,又看向他效忠的帝王刘邦。
跟随刘邦多年,陈平最擅揣测帝心。自建国后,刘邦先后杀了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阳夏侯陈烯等人,但始终没有动过忠心耿耿的樊哙。
刘邦和樊哙既是兄弟,还是连襟。
樊哙手握兵权,支持刘盈上位,刘邦为了保全刘如意的性命,怕樊哙在他死后对刘如意下手,所以要事先斩杀樊哙,这个理由尚且站得住脚。
但是樊哙支持刘盈,反对刘如意的事,并没有藏着捏着,老早之前就显而易见,刘邦是早就了解的。
况且,假如刘盈成功上位,吕后顺利掌权,那么樊哙大可不必冒险去杀刘如意。
退一万步讲,就算登上帝位的刘盈要下旨杀刘如意,那么没了樊哙也有别人。所以,刘如意的生死,并不掌握在樊哙手里,而是掌握在吕后母子手中。
这些事情,刘邦肯定早就想明白了,所以他之前一直没有对樊哙动手,甚至没有削弱过樊哙的兵权,仍然让樊哙外出领兵作战,可见刘邦对樊哙是十分信任的。
那么问题来了,刘邦早不下令,晚不下令,偏偏在病重的这个节骨眼上下令杀樊哙,这就不得不令陈平深思了。
如果他跟周勃真的杀了樊哙,且不说能不能救得了刘如意。他俩首当其冲就得承受吕后的怒火。
而他跟周勃两人又手握兵权,杀了樊哙后,必定跟吕后势如水火,国家内斗,分崩离析,这对刘邦或者刘氏江山有什么好处?
他能想明白的事情,刘邦作为帝王,身处高位,他能想不明白?
陈平越想越深,觉得战场斩杀樊哙一事极为不妥,绝不能照办。
置之死地而后生
陈平此人,智计无双。
自从跟随刘邦打天下,“六出奇计”,离间项羽、范增,使楚国日渐颓势;危难之际,帮助刘邦顺利从荥阳安全撤退;联齐灭楚,战胜项羽;解白登之围,使刘邦脱离匈奴险境,两次设计韩信,稳固刘氏江山。
可以说他的出谋划策,为刘邦夺取天下、稳固皇权起了重要作用。
然而陈平在朝中人缘并不好。
陈平在刘邦的功臣集团里,地位比较尴尬。
他依附刘邦的时候较晚,与那些早年间就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们关系都不算亲近。
周勃和灌婴等人,都在刘邦面前诋毁过陈平。
先说他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弹劾他盗嫂受金,和嫂嫂私通;有人说他在官场上贪恋钱财,作奸犯科;最后说他先归魏王又附楚王,最后降汉,就差指着鼻子骂他三姓家奴了。
他跟周勃的关系一度非常恶劣。
此刻头疼的当然不仅是陈平,周勃也很震惊。
他想得没有陈平那么深远,却也忧心忡忡。
樊哙毕竟是大功臣,他若是杀了樊哙,就要背上诛杀功臣的骂名,他虽然是奉刘邦旨意办事,但最后被骂的肯定是他周勃。
他虽然弹劾过陈平,但此事无人可商议,只能去找陈平。
陈平早已打定了主意不能杀樊哙,但他也不直言,自己害怕得罪吕后。
只跟周勃说:“樊哙将军得帝王信任,在外领兵作战,无暇回朝,才让朝中小人钻了空子,我们岂能不分青红皂白,仅仅因为流言就斩杀一位功臣?等樊哙将军回朝,流言不攻自破,我们只需要把樊哙带回京城便可,他的性命,我们做不得主,必得由皇上拍板。”
这一球踢得妙啊,相当于又给刘邦踢了回去。
陈平一席话,说得周勃豁然开朗。
此次同去捉拿樊哙,显然是个容易身败名裂,甚至可能掉脑袋的任务。
然而这还没出发,潜在的危险就这么被陈平三言两语化解,周勃不得不感激他的深谋远虑,再不提曾经弹劾陈平的话,将陈平当成共患难的战友。
两人果真没有杀樊哙,而是一路将樊哙押送回京。
但没想到,才走到一半,刘邦就驾崩了。
刘邦去世后,这件事又有了变故。
本来,两人将樊哙交给刘邦,无论刘邦是杀是放,都跟他们没关系了。
可是刘邦死了,圣旨还没有收回来。
不遵皇帝遗旨,这可是抗旨啊,两人不能放走樊哙,否则将来必受口舌。
可不放也不行,此刻已是吕后母子的天下,吕后为人心狠手辣,这个时候杀了樊哙,他俩又没了刘邦庇护,岂不是回朝找死?
杀又不能杀,放也不能放。
陈平不愧是首席智谋,当即便带着樊哙返回京城,让能做主的做主。
又把这一球踢给了吕后。
吕后见樊哙没死,心中大喜,当即将樊哙无罪释放,官复原职。
而且,吕后想到刘邦令陈平和周勃杀樊哙,是为了削弱她跟儿子的势力,而这两人平安将樊哙带回,则证明了两人对吕后母子是有效忠之心的。
这不得不让吕后心生好感。
自古难测帝王心
刘邦真的想杀樊哙吗?
从表面上看,刘邦杀樊哙不仅救不了刘如意,反而让陈平和周勃跟吕后势不两立,导致江山不稳,是极为不明智的。
然而,刘邦在给周勃这位大将军安排陈平这个智囊的时候,作为陈平多年的老上司加战友,刘邦难道不了解陈平趋利避害的本性?他真的相信陈平这种老狐狸会杀樊哙吗?
周勃为人忠厚,刘邦让他去杀樊哙,他一定毫不犹豫,但加上陈平,就成了一个变数。
刘邦作为白手起家的帝王,带兵打仗可以不如属下,但在看人这一点上,绝对凌驾于一众臣子之上。他绝对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那么刘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刘邦的意图非常明确。
他要自己的儿子将他打下的江山传递下去。他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确保刘氏江山稳固。
刘邦有八个儿子,分别是刘肥、刘盈、刘如意、刘恒、刘恢、刘友、刘长、刘建。
刘邦病重时,除了刘肥25岁,其他儿子都未成年。
太子刘盈性情羸弱,而母亲吕后却又十分强势,这几乎成了刘邦的心病。
刘邦此刻最担心的,就是吕后一脉的外戚势力。
吕后的势力到底有多大呢?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吕后自己。
刘邦去世后,赵王刘如意、燕王刘友等人相继被吕后屠杀。惠帝不得不迎娶吕后的外孙女为皇后。汉惠帝继位后,吕后大封诸吕,废立皇帝,一派天下共主之势。
这么强势的人,又是太子的母亲,刘邦会没有防备吗?其实,刘邦早就开始提防吕后。
刘邦之所以想废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绝不仅仅是因为喜欢戚夫人。
最大的原因是怕刘盈受母亲影响太深,以致刘氏江山大权旁落。
那么,刘邦为什么不杀了吕后呢?
原因有三点。
一是吕后与刘邦的目的高度一致,吕后的血脉,也是刘邦的血脉,刘邦是为了刘氏江山,吕后为了儿子,都是为了维护大汉的延续。
二是刘邦想废太子刘盈,遭到了满朝大臣的反对,连刘邦当时的第一智谋张良都为吕后出谋划策。但若是不废太子废吕后,太子刘盈的身份就成了致命伤,不是正统,又将成为一大隐患。
三是吕后背后的外戚势力过于强大,吕后的二哥,建成侯吕释之,吕后的妹夫樊哙,和几乎打下了汉朝半壁江山的大哥吕泽,其影响力皆非同一般。
刘邦杀不了吕后,就只能给刘氏子孙铺路。
他选定的大臣,就是陈平和周勃。
帝王最后一计
确定了人选,那么,怎么在他死后,让吕后重用两人,成为了刘邦需要思考的问题。
刘邦不能名正言顺的提拔两人,因为吕后杀功臣毫不手软,刘邦死后,吕后绝不可能启用他的心腹。
吕后想要的,必定是跟她一脉的人。而陈平和周勃属于刘邦的功臣,他们要支持也是支持新皇帝,不可能成为皇后的势力。
刘邦只能设计,将他选好的人,悄无声息地送到吕后身边。刘邦临死之前,留下遗言,为周勃铺好了路。而陈平,刘邦则给他加了把火。
为了保陈平,刘邦选择了下旨杀樊哙。
陈平为了自保,只能救下樊哙,顺带着周勃一起,算是投诚吕后。
果然,吕后惊喜之下,投桃报李,为了报答陈平救下樊哙的恩情,重用了陈平。
刘邦死后,其推荐的周勃,跟吕后重用的陈平,顺理成章的成为左右丞相。
这是刘邦为刘氏子孙留下的最后一道保障。
他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对比陈平和周勃,虽然两人都是刘邦想要留下匡扶刘氏天下的肱骨大臣,但是两人截然不同,关系也算不上好。
刘邦故意将两人绑上“杀樊哙”这同一辆危机四伏的战车。
没有兵权但心机深沉的陈平,和有兵权却愚忠的周勃组成的功臣一脉,因为樊哙一事冰释前嫌,既相互制约又达到了表面的和谐。
刘邦的制衡之术,展现的淋漓尽致。也有人说,刘邦就是故意杀樊哙。
但杀了樊哙,吕后纵然势力大损,刘如意也难逃一死。
毕竟刘盈已是板上钉钉的正统新帝,到时候他要杀刘如意,还不是早晚的事儿。
而刘邦嘴上说杀樊哙,又故意派出了老谋深算的陈平,不但放了樊哙一马,同时也敲打了樊哙,起到了警示作用,更让陈平、周勃顺利融入了吕后的领地。
从此,功臣一脉有了将领周勃,有了智囊陈平,也能防止吕后等外戚势力霸占刘氏江山。
事后可见,刘邦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也不久病故。吕后果然独断专行,大肆重用外戚,吕氏密谋作乱,意图把刘家江山变成吕氏天下。
为保刘氏江山,周勃、陈平与齐王刘襄,联手平定了“诸吕之乱”,保住了刘家天下。
帝王心术,深不可测。若陈平、周勃愚忠奉旨杀了樊哙,等来的必将是吕后的制裁。
面对的局势越严峻,越需要冷静理智地思考,身处下位者,不能只看表面,应从更深层次看到上位者真正的需要。
毛主席读遍24史,说封建帝王中,刘邦最厉害。
不仅以布衣之身,成就汉室辉煌,生前最后一计,更是让刘家天下长盛不衰。
刘邦的最后一计,堪称帝王权术的巅峰体现。
关于樊哙对刘邦如此忠心 刘邦临死前为何对他下手内容就是这些了,是否有帮助到你呢,如果觉得还不错的话,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古宫历史网,之后我们会一直为大家带来更多有趣精彩的历史相关内容,不要错过哦。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樊哙对刘邦如此忠心 刘邦临死前为何对他下手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详情>>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过历史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李自成攻破紫禁城后,是如何对待满宫嫔妃的?的相关内容。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详情>>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历史上朱雄英是什么身份?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前段时间电视剧《山河月明》中出现的详情>>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过历史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太穆皇后窦氏与李渊是如何结为夫妻的?的相关内容。窦氏出生名门贵族,鲜卑人详情>>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学习历史,但其实历史的领域非常广阔,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今天我为大家整理的是关于赵頵:宋英宗赵曙第四子,为人端重明粹,喜爱医书这一历史内容的详细介绍。人物生平初封大宁郡公,进封鄮国公、乐安郡王、嘉王。历任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南郡之战曹仁的表现怎么样? 最后是什么结果这一内容。交战方联盟军以周瑜、刘备为主帅,参战将领有程普、关羽、张飞、甘宁、凌统、吕详情>>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管叔鲜:周文王姬昌第三子,周朝初期三监之一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蒋伯龄:周公旦第三子,蒋国的建立者这一内容。人物生平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在姜子牙辅佐下,与弟姬旦联手,攻进朝歌,迫使纣详情>>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过历史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清朝最低调的妃子八年产五胎,外孙成辅政大臣!后代出了五位皇后!的相关内容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过历史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李自成攻破紫禁城后,是如何对待满宫嫔妃的?的相关内容。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详情>>
在古代的时候有一种刑罚,为了维护社会治安,但是罪犯又不至于处死,或者是被法外开恩的,就会将他们判为流放。所谓的流放就是把他们押解到偏远的敌方,一般距离家乡动辄几千里路。因此不仅是罪犯,就是押解他们的衙役也是很辛苦的。然而正是这样一件劳累的差事,古代的那些衙役们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