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古宫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正史上的赤壁之战曹操是怎么败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曹操率兵南征荆州,却被一出“火攻计”烧得干干净净,演义中夸大了火攻计的厉害,真实历史上曹操的军队因为水土不服染上了传染病,结果战斗力下降,最后才被火攻计漂亮收尾。但不管怎么说,谋士如云的曹操,在当时为什么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指出“铁索连船”的弊端呢?
先说正史上的记载,再说《三国演义》。曹操出征荆州前,比较有名,说得上话的谋士有五个,分别是荀彧、荀攸、贾诩、程昱和董昭。首先是董昭,他当时在邺城留守,没有陪曹操去荆州;接着是荀彧,赤壁之战时,他留守于许都,也没去。
第三个是荀攸。注意,在演义中,他陪曹操去了赤壁,而且还提醒曹操要注意火攻,但这只是《三国演义》杜撰的内容,历史上的荀攸并没有去到赤壁前线。不过,荀攸虽然没去,但他在曹操临行前提醒过曹操,让他注意一点,不要大意。曹操应该是没听进去他的建议。
“攸深密有智防,自从太祖征伐,常谋谟帷幄,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三国志·荀攸传》
第四个是贾诩,曹操南征之前,贾诩明确提出过反对,他认为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没必要把刘备追杀的那么紧。只是可惜,曹操也没有听进去。
“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着,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三国志·贾诩传》
最后是程昱。关于他有没有去赤壁,根据记载来看,不知道。因为在正史中,关于他在赤壁之战期间的记载只有一段话。(PS:写到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陈寿,赤壁之战那么大的一场战役,号称“三大战役之一”,结果关于这场战争的记载竟然如此之少。)
“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于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三国志·程昱传》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刘备投靠孙权前,很多人认为孙权必然杀刘备,但是程昱预料了孙刘必将联盟。后来果然如程昱所料,孙刘联盟达成。至于他有没有去赤壁,有没有提建议,正史中并无记载。
以上,就是正史中关于曹操五大谋士在赤壁之战时在做什么的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资料非常简略,根本不知道有没有谋士对曹操谏过言。我们现在只能得知,曹军因不习水军,曹操便用铁锁将战船连接,而这一举动被东吴方面抓到了漏洞,并利用其弱点采取诈降加火烧连环船的计策,打败了曹操。
仅此而已。至于说历史上的曹操在战争期间是不是洋洋得意,故意不采纳谋士们的正确意见。这个还不好说。因为谋士们给曹操提意见时,是不会在战争期间公开的(避免泄密)。一直要等到战争结束之后,曹操感谢谁了,向谁道歉了,大家才知道哪些人有过建议。
而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史料中也只能找到曹操曾经哭诉过“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的记载。(如果郭嘉在,我不会败得这么惨)
后太祖征荆州还,於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所以综上所述,历史上曹操的谋士为什么在赤壁之战期间智商集体下线,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如果一定要找答案,我觉得也只能用大谋士都没去,陪曹操去赤壁,且提了建议的都只是小谋士。这些人没资格列传,没资格列入史书来解释这一奇怪问题了。(曹操挟灭袁绍刘琮之威发动赤壁之战,他是有可能听不进小角色的建议的)
相比于正史,演义小说的内容比正史那就有意思多了。当然,荀彧、董昭还是分别留守许都和邺城,都没去。贾诩在演义中没有戏份,不提他了。陪曹操去赤壁的谋士有两个——荀攸、程昱。
赤壁之战开始后,曹操因为蒋干盗书,中计周瑜反间计,错杀了蔡瑁张允,后又被诸葛亮草船借箭,搞得很郁闷,心情极差。而后,曹操横槊赋诗,杀了对他诗词颇有微词的扬州刺史刘馥(老版三国电视剧中被杀的是师勖),搞得大伙都不敢说话了。
刘馥被杀的次日,曹操检阅水军(前几日庞统向曹操献了连环计),非常高兴,感叹自己的连环战船战无不胜。此时,程昱乘曹操心情好,鼓足勇气对曹操献策,扫曹操的兴,他对曹操说:“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
结果曹操大笑道:“程仲德虽有远虑,却还有见不到处。”当面鄙视了程昱的建议。荀攸本不想说话,但曹操如此欺负人,他忍不住对曹操说:“仲德之言甚是。丞相何故笑之?”
然后,曹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这一句话,等于就是堵死了程昱和荀攸,让他们别说话了。
自此之后,程、荀二人再不说话(程昱本想再劝,但被荀攸拉住,劝他不要犯犟,以免落得跟刘馥一样的下场)。一直到黄盖的船因为吃水太浅,被程昱识破是诈降时,他才又对曹操说道:“粮在船中,船必稳重;今观来船,轻而且浮。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倘有诈谋,何以当之?”操省悟,便问:“谁去止之?”
程昱的这一次谏言,曹操终于听进去了,只是可惜为时晚矣。曹操的水寨和水军被一把大火烧了个精光。其后,曹操跑路,先后在路上被赵云、张飞拦截。最后一次在华容道被堵时,还是程昱救了曹操一命。
当时关羽堵住曹操,要取他人头,曹操脑子犯浑,还拔剑打算跟关羽死磕,就在这个紧要关头,程昱对曹操说:“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
让他打消了死磕的天真念头,改而在关羽面前一通哀求,关羽才放走了他。如若不然,他要真敢跟关羽死磕,怕是立即就死在当场了。然而让程昱万万没想到的是,成功逃命的曹操在回到南郡后,居然完全不记得他的功劳了。只是对旁人说“奉孝若在,孤安能如此惨败呀。”
一边说,他还一边捶胸顿足的大哭。我要是演义中的程昱,怕是呕死的心都有了。另外,还有一个徐庶,演义小说的徐庶也看穿了火攻之计,但他不想说。不过这只是演义中的内容,历史上的徐庶其实只是个打酱油的角色,曹操对他不重视,他还没资格跟曹操提建议。
古代要是被流放真的凄惨至极,那么就有人想了流放的路上这么辛苦,而且流放的过程似乎也没有太多的限制,那么犯罪的人可不可以偷偷溜回来呢?例如像韩愈老先生,他本身就比较有钱,而且又有才华,流放到当地没人管他,完全可以直接跑回家,然后躲着生活。与流放地的艰苦甚至是生死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多皇帝尤其是历代王朝的开国皇帝在出生时都会伴有着不同常人的出生吉兆。虽然史书那么记载,但是其真实性就有待考证了,毕竟那么说可以维护统治,而开国皇帝的出身异象也为他们登上皇位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下面就来一起看一看这些皇帝的出身异象。一、周朝的始详情>>
说起古代的粮仓修建,总绕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被抹黑严重的隋炀帝杨广。说起隋炀帝的功绩,可以用四点来说明:兴建两都;广设仓库;开通大运河;修筑驰道。今天笔者就给大家重点介绍隋炀帝修建粮仓的故事。在隋炀帝修建的所有粮仓中,以洛阳的含嘉仓最有代表性。含嘉仓也是中国详情>>
时间,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非常重要,时间清楚的表面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是有条不紊的,而恪守时间就是使人信任的前提,准时办事,恪守时间,往往就是通往成功的第一步。我们平时可以通过钟表,手机,电脑等方式知道时间。我们知道在古代,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皇帝规定什么时间上朝,详情>>
古代的妻子之所以会容忍自己的丈夫纳妾是和当时的环境以及社会所分不开的,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被推翻以前,一个男子纳妾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你的经济条件允许,你想娶几个妾都可以的。妻子也不好多说什么,在当时这种情况是被社会所允许的,因为在古代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详情>>
古代官员不能经商这项规定对大多数人来说想必不会感到陌生,不过这一规定并非现代社会的新产物,而是在中国延续了长达两千多年。那么为什么古代官员不能经商呢?有人认为,古代将天下万民分成四类,即“士农工商”。官员处于士大夫阶层,是四民中的最高层,而商人处于四民中的最底详情>>
说起身份证,现代身份证的优势有许多,无论是在学生入学,还是成年人就业等等,身份证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用途,可以说,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必备的一样物品。那么在中国古代,是否也有身份证呢?如若没有,古代人怎样证明自己的身份呢?实际上在中国,身份证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详情>>
隶属古代名马之一的的卢马,三国演义中说它妨主是真的吗?今天趣历史就来探究一下的卢马到底是怎么出名的,为何一提起的卢马都会说它妨主?的卢马,最早据伯乐《相马经》中记载“的卢,马白额入口至齿者,名曰榆雁,一名的卢。奴乘客死,主乘弃市,凶马也。”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到详情>>
朱元璋5月到达开封,7月离开,在开封一共待了一个多月,他看到开封城城墙破烂不堪,民舍被毁,商业颓废,早已不是传闻中的宋朝故都,最最重要的是,开封城外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并不适合做首都。因此,放弃了开封做首都的想法。在召开完军事会议后,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多皇帝尤其是历代王朝的开国皇帝在出生时都会伴有着不同常人的出生吉兆。虽然史书那么记载,但是其真实性就有待考证了,毕竟那么说可以维护统治,而开国皇帝的出身异象也为他们登上皇位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下面就来一起看一看这些皇帝的出身异象。一、周朝的始详情>>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令狐浚为何会被改名?有何故事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令狐愚,字公治,太原人。曹魏时期将领,他本名令狐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解放军部队发展建设和各个军区变化调整的故事,例如武汉军区、昆明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沈阳军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沈阳军区的任务非常重,同时兼顾了几个方向的任务。其中,在吉林省境内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