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制度一直是深受重视的社会性问题,古往今来,关于它的讨论从未停止过。而前一段时间部分专家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建议,使得退休制度再次成为热点话题,社会大众就退休年龄以及退休保障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各抒己见,各种说法,莫衷一是。
事实上,这不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讨论退休制度,这一亘古不变的话题,伴随着整个古代历史。中国自古就有退休制度,不过各个朝代有所不同。
严格意义上讲,在唐宋以前,是没有“退休”一词的,它始见于唐宋文献典籍,比如唐代韩愈在《复志赋序》中写道“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在唐宋以前,人们常用“致仕”、“致事”等称谓来表示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必须说明的是,古代的退休制度与现代概念不同,它仅限于官吏,普通百姓退休,是不能叫“致仕”的。《春秋公羊传》里就对“退而致仕”注释说“致仕,还禄位于君”,意思就是将职位权利还于君王。
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始建于周王朝,《礼记.曲礼》载:“大夫七十而致事。”不过,西周灭亡以后,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君王不断更迭,臣子们亦是朝秦暮楚。而且,当时人们的寿命普遍较短,活到七十岁以上的官员寥寥无几。所以在这一时期,退休制度相当于摆设,无人重视,它本身也很少应用于实践。
直到汉朝以后,中国古代的退休制度才真正形成。不过想在汉朝享有退休资格,非高官重臣不可。汉朝规定,从官职上退下而能够称为“致仕”的官员,需要符合两个条件,一个是年满七十岁,另一个则是官员俸禄要在两千石以上。
在汉朝,两千石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退休以后,可以领取原有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退休金;但是在两千石以下的官员退休,则没有任何退休金,退休以后全靠自己养活。不过,汉朝皇帝在官员们“致仕”时,通常会给予优秀官员大量赏赐,一则安抚官员,让他们不至于心生不满,二则激励官员,为官员们树立榜样。
与汉朝相比,唐朝的退休制度,对待退休官员要优厚的多,同时也更加随性。唐朝与汉朝一样,都是规定官员官职越高,退休以后享受的待遇越优厚,不过唐朝有一个“保底措施”,即使是六品以下的官员,退休以后,朝廷也会赏赐不少土地,用以养老。有了这些土地,大富大贵可能不太容易,但想要做个小地主还是轻而易举的。
而且,在唐朝还有一个很特殊的规定,那就是退休年龄跟形象挂钩。盛唐时期,国家对外开放,万国来朝,大唐皇帝自然重视官员形象。所以,在唐朝做官,若是长相显老,可能还没有到退休年龄就要“被迫致仕”,若是官员老年时依旧容光焕发,可能到七八十岁,皇帝还是不让他“致仕”。至于这项规定对于官员来说是喜是忧,便是因人而异了。
当然,不论是汉朝,还是唐朝,在对士大夫待遇这块,都不如宋朝。宋朝被称为“士大夫的天堂”不是没有理由的,在宋朝做官,确实很吸引人。北宋时期规定,官员的退休年龄为70岁,而官员退休以后,不论之前官职,退休待遇一概按之前官职论,俸禄一分不少。
宋神宗甚至允许官员带职退休,官员致仕以后,皆晋升一级。除此以外,北宋还规定,官员们在退休以后依旧享有政治特权,当官的子孙可以通过荫补获得官职。即使是宋朝财政入不敷出时,皇帝依旧没有苛责官员,总是在降低官员退休工资以后,又想方设法的从其他地方补回来。
不过,这样的退休制度利弊都很明显。宋朝士大夫重气节,忠国家,社会读书氛围浓厚,但与此同时宋朝冗官情况极为严峻,官僚体系臃肿,导致政府财政压力大,办事效率低。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士大夫从“皇帝身边的客卿”,彻底沦为“给皇帝打工的”。朱元璋出身贫苦,他痛恨贪官污吏,连带着对于满口仁义道德的士大夫们也十分不满。故而,明朝整体的退休制度都比较严苛。
明朝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可以按现职退休,四品以下官员任现职满三年且无大过者,可升一级致仕,后来又规定特别突出者可以升两级致仕。然而,明朝的官员整体俸禄很低,起初朝廷还允许致仕官食原俸,但很快朝廷就将这一规定取消,且规定退休官员一般情况下不发放退休金,实在“家贫不能自存者”,“有司月给米二石,修(终)其身”。清朝的退休制度,基本上是承袭明朝的。
其实,明清两朝的退休制度与前朝有着重大的不同。在明清以前,不同朝代的官员退休年龄以及待遇可能有所差异,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官员们即使退休以后,依旧拥有参政权。官员们在退休以后,依旧可以光明正大的行走在朝堂上,发表建议,只是实权没有在职时大而已。
然而,明清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退休官员的权利越来越少,他们在退休以后,名义上不再拥有实权。至于暗地里的操纵,则是各方都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事实上,关于中国古代退休制度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明清以前,官员们拥有过多特权,导致官僚阶级不断膨胀,严重威胁了皇权,然而明清减少退休官员待遇以后,官员们为养家糊口,往往会在在任时疯狂贪污,大肆敛财,贪腐之风不降反升。所以,退休制度对于官僚制度影响极为深远,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退休制度的得与失,值得我们深思。
皇帝就拥有着最高的权力,但是皇权不是随便就可以得到的,如果没有手段和政治头脑,就算当了皇帝也会成为被人控制得傀儡,过的非常悲惨,最悲惨的是当了不止一次傀儡。今天为大家盘点几位历史上有名的傀儡皇帝。 1.秦二世胡亥 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的幼子,历史上都说胡详情>>
古时候的特别讲究礼法,尤其是在取名字上面,人们认为取名字与命运有关,很多古人会因为避讳而改掉自己的名字,在古代这表示对别人的尊敬,其中的取名字的一些禁忌,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仔细想一想你的名字犯忌讳了吗? 为贤者讳 意思是说有贤德的人,也可以指老师,详情>>
童养媳,是我国封建时代的陋习之一,由于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较为流行,导致女子成为附庸。很多贫穷的家庭实在过不下去了,会选择将女儿送给他人做童养媳,这种事情自周朝便已出现,清朝时期更成为了普遍的社会现象。 旧时,童养媳在我国很流行。童养媳是由于父母家贫穷无法详情>>
北洋军阀袁世凯 他是北洋军阀中最具有领导才能的人,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可是后来他贪心不足,非要称帝做天下大不韪之事,最后在举国声讨中死去,做了83天的皇帝梦。秦王子婴 他又被详情>>
一般人都认为,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极其阴险而且虚伪的人——骗母陷兄杀父屠侄,可谓无恶不作,但是表明上还装出一副温良节俭恭让的面貌,最后登基后骄奢淫逸,滥用民力,暴虐天下,最终落得个身死人手的下场,虽说解气,但是他父亲隋文帝可是一个不错的好皇帝,开创的大隋也就这样被详情>>
隋文帝杨坚仁寿四年生了一场病,杨广为了预防不测,于是写信给杨素,询问他父亲驾崩以后自己该怎么办,杨素在信中给他做了答复,但这封信却被信使误送到隋文帝那里。杨坚看了以后很生气,此时,恰好又发生了杨广调戏杨坚的妃子陈夫人的事情,看样子杨广确实是等不及了,不仅要夺父详情>>
尽管朱棣有着阴险狡诈嗜血成性的一面,但无论怎么说,我们不能把他与中国历朝历代的昏君连在一起,甚至可以肯定的说,他绝不是这个群体里的一员,对于许多有朱棣情结的人来说,他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天才皇帝,一个有伟大作为的精明政治家。可至今为止人们无法解释的是:永乐朝的这详情>>
用活人殉葬,是奴隶社会的一种非常残酷的制度。殉葬人有活埋的,也有被杀或自杀后陪葬。中国的殉葬制度,就考古发现,最早始于殷商时期。商以后,周、春秋、战国、秦朝皆有殉葬习俗商人相信人死以后,灵魂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墓葬是墓主在另一个世界的居所,一切按照「事死如详情>>
回望自己数十载为官生涯,康熙朝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聪训斋语》中写道:“余行年五十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善策,能转弯早耳。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和中美洲等五处;埃及,城市起源于大约公元前3200年;美索不达米亚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出现的时期与埃及大体相同,其著名的城市遗址是乌尔;印度河流域,印度文明首先出现于现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两岸,早期详情>>
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有哪些与宋申锡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这一内容。出身贫寒,颇有文才。中进士后,授校书郎,迁湖南观察(韦贯之)从事,历任监详情>>
古时候的特别讲究礼法,尤其是在取名字上面,人们认为取名字与命运有关,很多古人会因为避讳而改掉自己的名字,在古代这表示对别人的尊敬,其中的取名字的一些禁忌,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仔细想一想你的名字犯忌讳了吗? 为贤者讳 意思是说有贤德的人,也可以指老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