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假途灭虢
【读音】jiǎ tú miè guó
【解释】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出处】《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近义词】假道灭虢
【典故】
春秋初期,晋国传至献公,积极扩军,拓展疆土。晋献公为了夺取崤函要地,决定南下攻虢(国都上阳,今河南陕县境),但虞(今山西平陆北)邻虢的北境,为进攻虢的必经之途。晋献公害怕二国联合抗晋,遂采用大夫荀息各个击破之计,先向虞借道攻虢,再伺机灭虞。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晋献公派荀息携带美女、骏马等贵重礼品献给虞公,请求借道攻虢。虞公贪利,又被荀息花言巧语所迷惑,遂不听大臣劝阻,不但应允借道,还自愿作攻虢先锋。
当年夏,晋虞联军攻下虢国重镇下阳(今山西平陆境),使晋控制了虢虞之间的要道。二十二年,晋又故计重演向虞借道。宫之奇用“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明虢、虞地理相连,利害攸关,虢亡虞必亡,劝虞公绝不能答应借道。但虞公认为:晋、虞是同宗,不会相欺,拒不听劝。十月十七日,晋军围攻虢都上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区青龙涧河北岸的李家窑村)。十二月初一破城灭虢。后晋班师暂住虢国休整。晋军乘虞不备,发动突然袭击,俘虞公,灭其国。虢、虞亡国的惨痛教训,使后世加强了弱国联合抗击强国的思想。
这次战争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却揭示了军事斗争的一些重要规律,给后世留下重要的启示和教益。
【成语】粲花之论 【拼音】càn huā zhī lùn 【解释】形容人的言论精妙绝伦。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粲花之论》:“每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详情>>
【成语】秋高马肥 【拼音】qiū gāo mǎ féi 【解释】释义为秋高气爽,马匹肥壮的意思。 【出处】宋·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三:“臣恐秋高马肥,虏必再至,以责前约。”kGc通历史网 -详情>>
【成语】笔底龙蛇 【拼音】bǐ dǐ lóng shé 【解释】指人的书法或文笔。 pNC通历史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详情>>
【成语】宵鱼垂化 【拼音】xiāo yú chuí huà 【解释】用来颂扬地方官善于教化。 【出处】据《吕氏春秋·具备》载,春秋时孔子弟子宓子贱治亶父(今山东省单县),体圣人之化,三年详情>>
【成语】行险侥幸 【拼音】xíng xiǎn jiǎo xìng 【解释】冒险行事以求得意外的成功。 【出处】《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宋书&mi详情>>
【成语】兵不污刃 【拼音】bīng bù wū rèn 【解释】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出处】唐·韩愈《论捕贼行赏表》:“威德所加,兵不污刃,收魏博等六州。” 【详情>>
【成语】版筑饭牛 【拼音】bǎn zhù fàn niú 【解释】意思是后以之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出处】《书·说命上》载:相传商代贤者傅说筑于傅岩,武丁用以为相。《吕氏春秋&midd详情>>
【成语】禅世雕龙 【拼音】chán shì diāo lóng 【解释】指文章世代相传。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骃传赞》:“崔为文宗详情>>
贞观九年(635年),退位多年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因感染风疾加重,病逝于太安宫。李渊与李世民这对父子的恩怨至此告一段落,而围绕唐高祖陵墓的工程,李世民与大臣们展开了新的讨论。大唐开国,礼制荡然,百废待兴,李渊在位时来不及为自己“作寿陵”,退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近来,因安徽省黄山市是否应该恢复古称“徽州”,在网上引起热议。其实,黄山(徽州)名称的变化,只是古今地名变迁的一个缩影。中国固然也有如同“永恒之城”罗马一样建成之后两千多年名称不变的地方(譬如无锡),但更多的地方详情>>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曹操为什么对寡妇情有独钟 曹操到底收编了多少人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公元197年,曹操攻打割据宛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湖南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长沙市、怀化市、衡阳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湖南省的湘阴县。目前,湘阴县隶属于湖南省的岳阳市管理,属于岳阳市的一部分。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围绕湘阴县的归属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