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出处和缘由

来源: 2019-05-01 15:30:08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都是汉语成语。含义指孩子调皮,现在引申为人欠打调皮。那它的典故又有那些呢?典故鲍氏有两个十分顽皮的孩子,每天不是赶鸡就是撵狗,要不然就把地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都是汉语成语。含义指孩子调皮,现在引申为人欠打调皮。那它的典故又有那些呢?

典故

456_副本.jpg

鲍氏有两个十分顽皮的孩子,每天不是赶鸡就是撵狗,要不然就把地里的菜搞得一塌糊涂。气得鲍氏每天都要揍他们一顿。挨了打,兄弟两个才老实一点。第二天,又照样胡闹。麦收之时,鲍氏的丈夫在外面做生意时摔断了腿,不能回家。地里的活计便都落到了鲍氏一人上。她白天割麦,晚上打场,忙得昏天黑地,也没有功夫管她的两个淘气儿子。好不容易收完了麦子,鲍氏累得都直不起腰来了,躺到床上便呼呼地睡着了。半夜下起了大雨,鲍氏被从房顶上漏下的雨水弄醒了。她很奇怪哪来的水,点上灯一看,才发现房顶上的瓦被揭走了好几块,难怪雨水漏下来了。鲍氏知道是她那两个淘气儿子干的,气得冲他们大叫:“好,你们两个小嵬子,三天不打你们,你们就上房揭瓦了。”两个淘气鬼自然免不了被狠揍了一 顿 。

后来人们便用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来形容小孩子的顽皮。

12_副本.jpg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是中国的家教特色

其一,社会流传的错误观点的影响。“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才”、“打是疼,骂是爱,气极了,拿脚踹”、“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等观点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旧时代在各种作坊学徒,在戏班子学戏,都是以打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这种作法几乎是家喻户晓的。

其二,有些家长自己小时候就常常挨父母的打,于是在教育自己孩子中继承了打的传统。尽管这些家长小时候挨打也心里怨恨、反抗,但自己毕竟已成人,胡里胡涂地把打当成一种顺理成章的措施。

其三,一些家长教育无能, 孩子有了问题,说骂、 训斥都不管用,只好动手、动脚、动皮带、动棍棒,特别是脾气暴躁的家长,往往走这条路。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要让孩子明白,小错得不到及时纠正,日积月累,后果一样不堪设想,那么对此你是有何样的看法呢?

  • 【成语】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读音(发音):yī rén xiàng yú,mǎn zuò bù lèhDr通历史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详细解释(意思):指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皆为之不欢。hDr通详情>>

    2023-05-17
  • 【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拼音】liú shuǐ bù fǔ hù shū bú dù 【释义】腐:臭;枢(shū):门轴;蠹(dù):蛀蚀。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详情>>

    2023-05-17
  • 【成语】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成语】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拼音】sān fēn xiàng rén qī fēn sì guǐ 【解释】骂人的话。骂人长相难看。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我嫁得这等一个,详情>>

    2023-05-17
  • 【成语】尺蚓穿堤,能漂一邑

      【成语】尺蚓穿堤,能漂一邑      【拼音】chǐ yǐn chuān dī,néng piāo yī yì      【解释】蚯蚓虽小,但它把堤岸穿透了,就能把整个城市淹没。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就会引起大祸。      【详情>>

    2023-05-17
  • 【成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读音(发音):yī lái shēn shǒu,fàn lái zhāng kǒuweW通历史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详细解释(意思):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weW通历史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出详情>>

    2023-05-17
  • 【成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成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发音】bù qiú yǒu gōng dàn qiú wú guò 【释义】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比喻不求上进的人,或安分守己的人。 【出处详情>>

    2023-05-17
  • 【成语】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成语】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拼音】cáng zhū míng shān chuán zhī qí rén 【解释】诸:之于的合音;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后来志趣相投详情>>

    2023-05-17
  • 【成语】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成语】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发音】dān zé yì zhé zhòng zé nán cuī 【释义】势孤力单,容易受人欺负;人多气壮,别人不敢欺侮。 【出处】《北史&mi详情>>

    2023-05-17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