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北方,孙权巩固东南,刘备与孙权平分荆州后,又夺取益州,刘孙曹三足鼎立之势已然形成。
曹操暂时无法南下,遂向汉中进军。意图以汉中为跳板,夺取益州,剪除刘备,占领长江上游之地,对孙吴形成顺流而下的战略优势。以便等待时机从荆州与益州两线同时出击,统一南方。
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跨有荆益”是当年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提出一统天下的核心对策。英雄所见总是略同,不但鲁肃曾向孙权提出过这一以南统北的方案。就是曹操,也想用这一方案以北统南。
曹操没能统一三国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秋七月,曹操亲率大军征伐汉中张鲁,进抵阳平关。有降将向曹操报告:阳平关易攻难守。等曹操在关下观察地形,仰望崇山峻岭,见山谷陡峭、峭壁悬崖,一时心生胆寒之意,加上士兵折损过多,粮草即将吃完,曹操下令撤退。
但撤退的军队在夜间迷路,竟然无意中闯进阳平关守将的大营,敌营大惊,顿时崩溃。就这样,曹操阴差阳错的占领了阳平关,后逼降张鲁。
汉中是益州的门户,“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攻下汉中,益州震恐。司马懿这时已经崭露头角,献策曹操趁热打铁一举拿下益州,将刘备打回贩履织席的小商小贩原形。刘晔也劝曹操,刘备在益州立足未稳,此时不攻,日后必为大患。曹操回复: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得陇望蜀,不能贪念太甚。
七天后,益州投降的士兵报告:益州百姓得知汉中被曹兵占据,民心惶惶,一天之内就有数十次惊恐。守将虽用诛杀镇压,但仍无法平定。
曹操询问刘晔还能不能打。刘晔回答:七天之内,形势大变,战机已失,别打了,咱撤吧。曹操表示赞同,随即班师。
七天之前,刘晔认为刘备立足未稳,不堪一击。七天之后,刘晔分析刘备根基已固,“未可击也”。判断前后迥异,让人不得不怀疑其正确性。
可能的解释是刘晔看出此时的曹操已经兴趣索然,厌倦战事,没有了当年决战袁绍、北征乌桓的激情。于是就坡下驴,给曹操一个台阶下。看出曹操这种厌倦甚至畏惧心理的,不止刘晔。
四年后,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关羽先行一步执行“跨有荆益”的隆中对策,从荆州向北方大举进攻,猛攻重镇樊城,水淹七军,逼降于禁,斩杀庞德。
曹操大恐,甚至想迁都以避关羽锋芒。樊城之战胜利后,关羽继续向北进攻驻守襄阳的曹仁。襄阳若失,北方再无险可守。
在群臣的一再要求下,曹操意欲率军亲自救援。可侍中桓阶的一番话拉住了曹操:曹仁目前处于非死不可的险地,一定有拼死求生的决心。大王不需亲征,只要摆出大军压境的态势威慑关羽,派遣手下将军率军增援即可。曹操遂驻军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一带),以为声援,同时派出十二营部队,支援前线。
救兵如救火,曹操不顾群臣众口同声的要求,独听桓阶一人之言。无疑是因为桓阶说到了他的心坎上,给他找出了一个体面的退缩理由。关羽刚进攻樊城,曹操就要迁都躲避。此时再让他亲征,曹操还有这份心气和斗志吗?桓阶不必亲往、只需遥作声势的意见,又给了曹操一个很好的台阶下。
八年前,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冬,曹操北征乌桓大捷,途径碣石,见“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下《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时的曹操,刚刚战胜袁绍,粗定北方,壮志豪情,溢于言表。
从公元207年到219年,仅仅十余年间,年过半百的曹操已经尽显疲态,他从公元190年起兵讨伐董卓,到此时已经戎马生涯近三十年,心志几乎消磨殆尽。面对残局,他无力收拾;面对一统大业,他言孤已尽力。
当年刘邦打天下只用了七年,刘秀兴复汉室用了十五年。而到三国时期,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三十年的时间天下仍未一统。
无论是曹操、孙权,还是刘备,都已经没有了刘邦、刘秀当年的雄才大略和天时地利人和,华夏遂陷入数百年的大分裂之中。
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北方,孙权巩固东南,刘备与孙权平分荆州后,又夺取益州,刘孙曹三足鼎立之势已然形成。曹操暂时无法南下,遂向汉中进军。意图以汉中为跳板,夺取益州,剪除刘备,占领长江上游之地,对孙吴形成顺流而下的战略优势。以便等待时机从荆州与益州两线同时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