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代电影史乃至互联网文化史上,上映于1995年的香港电影《大话西游》,都堪称独一无二的璀璨奇迹。

1994年冬天,历经在张贤亮影视城与“西影厂三座内景大棚”长达上百天的艰苦拍摄,由当时香港“票房金刚”周星驰投资并主演的喜剧电影《大话西游》终于杀青。比起之前周星驰的各类“无厘头”搞笑作品来,这部影片却充斥着更荒诞的剧情:孙悟空转世投胎,变成了山贼至尊宝,陷入了与女妖白晶晶以及仙女紫霞的爱情纠葛中。恢复了“孙悟空真身”的他,从牛魔王手中救回了心爱的紫霞,却也永远失去了这场刻骨铭心的爱情……

作为一部当时还少见的“合拍片”,这部喜剧电影贴着“西游记”的标签,讲的却是个全新的荒诞故事。所以那时哪怕是周星驰的“合作方”西影厂,对这部电影也是严重“看衰”。虽然一路密切配合完成了拍摄,但许多工作人员却认为“其剧本不忍猝读”。某位西影厂的领导更直言其“不能代表西影厂的艺术追求,只能算文化垃圾”。

接下来的票房业绩,似乎也印证了这些“看衰”:1995年元旦起,《大话西游》开始在香港上映,票房收入总共5400万,只是勉强收回了成本。在中国台湾地区的票房,也是暴跌到了2000万,周星驰长期以来“票房金刚”的形象大打折扣。知名片商蔡松林更当众吐槽周星驰:“(下次合作)我一定要他们(周星驰团队)把内容清楚写出来,白纸黑字,要保证一定搞笑。”

但要论最衰的,却还是中国大陆的票房:1996年2月,《大话西游》作为寒假影片登陆中国大陆市场,然后就是被各种凉水浇头,赶上最好的“假期档”,最后却只是40万票房收场。比同时期《挑战者》《红番区》等“港台大片”都差得远。各地影院更不停发生“心塞”场面——沈阳的观众进场观看后,没看完就骂骂咧咧走人。河北的观众连呼“太闹”“特别没劲”。甚至“不少场次的观众是以个位数计算”……

在作为当时香港电影至高荣誉的“金像奖”评选里,耗费心血的《大话西游》,最终只获得两个提名。比起同一年在评奖里出尽风头《东邪西毒》《女人四十》《饮食男女》等“经典港片”来,黯然的如同丑小鸭一枚。可以说,从票房到口碑,这部周星驰第一次独立投资,尝试做出新突破的影片,都是大败亏输。以当时的境况看,这部《大话西游》似乎已坐实了“港产烂片”的身份,默默退出了观众的视线。

可奇迹,却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以狂飙突进的方式上演了。

先是从1996年冬天起,《大话西游》开始在北京几所高校里流传,1997年春天起,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大话西游》,一开始还是放在春节期间的“非黄金档”,收视率却悄然攀升。1997年至1998年,随着家用VCD的普及,《大话西游》光盘也成了新宠。北京的光盘市场上,一盘售价30元的《大话西游》VCD,转眼就被抢购。北京地区每年卖出的《大话西游》光盘,“至少占到四五万张”。这部票房扑街的电影,竟开始以这方式“火”了。

但《大话西游》真正的火爆,却还是在世纪之交时,1999年至2000年,《大话西游》在全国年轻人中间形成了奇特的火热风潮。在大学的“录像室”“放映厅”“露天影院”,以及大大小小的网吧里,《大话西游》的电影在一遍遍播放。刚刚兴起的互联网上,从BBS论坛到大小网站,关于《大话西游》的台词摘录与讨论,也是比比皆是。至于影片里的经典台词,比如“需要吗不需要吗”“I服了YOU”,更成了年轻人间流行一时的“常用词”。

如此火爆景象,正如学者钟鹭的感慨:1995年金像奖上与《大话西游》同台的获奖影片,都“只被当做回忆和纪念保留着,再没有人会像看《大话西游》一样十遍二十遍地反反复复温习他们。”中国电影史上,之前从没有一部影片,火得如《大话西游》这样奇特。

更奇特的,是《大话西游》带来的独特文化现象:“大话西游”现象。21世纪初常喜欢把《大话西游》台词挂在嘴边,处处模仿《大话西游》的年轻人,常被叫做“大话一族”,堪称当时年轻人群体里的火热时尚。就连影片里《ONLY YOU》等插曲,年轻人平时也是“一言不合就唱起来”。大学里逢年过节的联欢会上,“模仿”“恶搞”《大话西游》,都是不可少的节目……

各类文艺作品文学评论也纷纷“跟风”,《大话西游》的电影风格,被戴上了“无厘头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荣耀称号”。2000年出版的《大话西游宝典》(2000年6月现代出版社第一版),首印的两万册上市两个月就销售一空。初兴的网络小说里,也形成了著名的“大话西游派”,涌现出了《悟空传》《沙僧日记》《重生西游》等经典作品,热度持久不衰……

以2000年北京晚报的评论:“从来没有一部电影像《大话西游》这般得到如此众多年轻人的心理认可,并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那么为什么,一部“扑街”好几年的《大话西游》,会在世纪之交时突然“躺红”,留下让一代年轻人刻骨铭心的火热记忆呢?首先一个原因,就是这部电影的高品质。

《大话西游》的艺术价值,包括“后现代主义”“无厘头表演风格”“解构主义主题”等内容,从当年到今天,业界人士们都分析过千万遍。但更值得一说的,却是影片精良的制作。就以演员来说,无论是“投资人”兼“主演”的周星驰,还是吴孟达、李健仁、蓝洁瑛、莫文蔚等香港演员,甚至陆树铭、吴钰瑾等大陆演员,都正处于演艺生涯的黄金年华,也把他们最好的表演状态,贡献给了这部“荒诞电影”。

哪怕是拍摄时严重不认可该片的西影厂编导们,也高度认可周星驰团队的敬业精神。一百多天的艰苦拍摄,中间经历了风沙等自然条件的考验,还临时扩充更改了剧本内容。周星驰团队却展现出了精干高效的工作风格,甚至团队里每一个人都身兼数职:女主演朱茵客串了猪八戒,副导演江约诚客串了“瞎子”“报喜人”等角色。全都为了节约时间人力成本。以学者钟鹭的话说:“他们的表演也并没给影片丢脸”。

虽然拍摄速度极快,但剧中的许多细节,制作却十分严谨:比如给周星驰配音的石班瑜,有时重要的台词都要重说十多遍。当然也有“一遍过的”——片中那段“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石班瑜花了许多心思分析这段台词,背到滚瓜烂熟后走进了录音棚,关上灯后完美录好了这段台词,整个人却已泪流满面……这段被“大话一族”们反复模仿,红遍全中国的经典台词,就是以这“入戏至深”的方式完成的。

另外还有影片的配乐,出自著名音乐家赵季平之手。片尾曲《一生所爱》,则是由香港音乐人卢冠廷与妻子唐书琛完成。也都是我们所熟知,至今仰望的经典。这样一部“拍摄奇快”的电影,却以极致的匠人精神,把每一个细节都精心雕琢完成,然后历经时间考验,变成几年之后,多少“大话一族”们难忘的片段。

而与“高品质”同样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部电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中国互联网文化的“童年”时代。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互联网刚刚开始普及,网络文化如同一张白纸,而制作精良的《大话西游》,借助网络高效的传播方式,就成了这张“白纸”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1996年《大话西游》进入北京高校,以及1997年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大话西游》后,当时第一批“大话西游粉丝”们,就开始尝试通过互联网,表达观影的感受。在那个没有“微信”“qq”“微博”的年代里,“水木清华BBS”等论坛,成了讨论《大话西游》的知名平台。

但就是这样一个“白纸”般的互联网时代,《大话西游》的热度开始逐渐升温,到了1999年左右,许多粉丝们更自发组建了大量“大话西游网站”,虽然这些网站的内容,以今天看已是比较简陋,多是些台词分享与心得体会,却带来了火热的参与度。还是如钟鹭《大话西游之路》一文的形容:“随便输入《大话西游》几个字,搜索引擎就能找出四五十个《大话西游》的专门网站”。如此“流量”,不火也难。

同样是这个“互联网文化”的童年期,初兴的“网络文学”等新文化形式,更把“大话西游”的热度推向了新高。各种的“跟风”“恶搞”成了那时网民的“时尚”,也让关于“大话西游”的热度,随着一系列“衍生品”的出现,有了更旺盛的生命力,终于形成了独有的“大话西游现象”。以这个意义说,《大话西游》当年的突然走红,已不止是个“电影艺术”问题,更是中国互联网传媒的一场重要革命。

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却是那一代中国年轻人,乃至这些年轻人形成的校园文化,独特的“力推”。

“票房扑街”的《大话西游》,是怎样在上世纪末复活的?一开始是在1996年底,被北京一些高校当做电影案例,在课堂上放映讲解,从而有了第一批“粉丝”。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当时的互联网用户,绝大多数都是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年龄不到二十岁的“学生党”群体。《大话西游》的“无厘头”风格,虽然在1995年公映时被看做“胡闹”,但对于20世纪末的年轻人来说,却恰恰撞击心灵。

比如《大话西游》影片里,“紫霞在你心中是个问号还是叹号”的追问,白晶晶在至尊宝心脏里“滴的那一滴泪”,至尊宝戴上紧箍前那“尘世间最痛苦的事”。那失去时才知道珍惜的痛楚,那电影的迷茫与无奈,“闹哄哄”的外表下,却有着多少让当时年轻人共鸣的感受。

所以,《大话西游》的火热,以互联网为传播渠道,却是以校园为载体:学者陈键兴将其形容为“不经意间的一种狂热”。在20世纪末的大学校园里,“每逢节日放映《大话西游》”几乎成了惯例。甚至痴迷《大话西游》的程度,也如考英语一样“划等级”。“大话等级六级”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许多校园里还流传着“读片秘笈”:独自一人看《大话西游》,是需要在孤独漆黑的大学教室里,且还要盖上镜子,清除宿舍里一切东西,“以免看见猪之类的动物”。这类幽默,都是刷过《大话西游》的朋友才懂。

此情此景,也正如21世纪初,新浪网对《大话西游》的一句评论:“九十年代末期的大学生看着《大话西游》,度过了各自黄金般的青春”

时光荏苒,不经意间,“大话西游现象”也已过去二十年,当年在校园里“温习”《大话西游》的年轻人们,今天都已是中年。在那个娱乐资讯手段比今天还要“枯燥”的青春时代里,有这样一部《大话西游》,让多少青春飞扬的年轻人们,有了寄托倾吐心事的载体,有了娱乐的最佳方式,有了一个“与大话西游有关”的青春。相信这,就是这一部经典影片,永不过时的价值。

火热的《大话西游》背后,就是那恍然如昨的,属于一代人的青葱岁月。闭目回忆,多少“曾经有一份真实的爱在我面前”的喟叹,多少“一起看上帝”的调侃,“猪啊”的惊叫。不同的感受,相信都是同样的感慨:年轻,真好!

愿每一位爱过《大话西游》,为《大话西游》感动过的朋友,继续不负韶华,永远青春。

参考资料:钟鹭《大话西游之路》、刘春《给周星驰配音的那个人》、张立宪《大话西游 重温指南》、陈键兴《大话西游 的校园神话》、莎宾娜《我爱周星驰》、陈煜《中国生活记忆之90年代》、周宗伟《浅析当代青年中“无厘头”文化的流行》《青少年中“大话西游”现象分析》、凤凰网《1995流行记录:大话西游 票房惨败 》、杨平《“大话西游”现象给我们的启示》。刘大山《解读“大话西游”现象》、邵燕君《网络文学经典解读》

在中国当代电影史乃至互联网文化史上,上映于1995年的香港电影《大话西游》,都堪称独一无二的璀璨奇迹。1994年冬天,历经在张贤亮影视城与“西影厂三座内景大棚”长达上百天的艰苦拍摄,由当时香港“票房金刚”周星驰投

/

内地票房40万,观众愤怒退场,《大话西游》为何后来感动一代人?

2023-05-11 1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