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双沟酒的历史及文化

来源: 2022-04-24 20:23:00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双沟是一块古老的土地,从1800多万年前的双沟醉猿,到5万年前的下草湾人,大自然的演变和人类诞生的过程,在为双沟留下厚重地域文化积淀的同时,也不断滋养着双沟历史文化的延伸。而在这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长河

双沟是一块古老的土地,从1800多万年前的双沟醉猿,到5万年前的下草湾人,大自然的演变和人类诞生的过程,在为双沟留下厚重地域文化积淀的同时,也不断滋养着双沟历史文化的延伸。而在这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双沟酒文化都一直贯穿着。

双沟酒有其鲜明的地域文化个性特征,其高雅的色香品味格,和谐的酸甜苦辣涩,绝非大奸大恶之徒可酿得,亦非大富大贵之人能体味的,只有领悟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涩后,将其品格、情感升华了的人,才有可能酿造出真正的双沟酒。因此,要了解和理解双沟酒,就必须要了解双沟,就必须要了解双沟酒的文化蕴藉,就必须要了解双沟的地域环境、历史演变、人文掌故和当地的民情、民风、民俗等。

双沟地处淮河下游,自古以来河、湖水网密布,沼泽丛林共生,择水而至的生灵们在这里繁衍着,傍水而居的下草湾人,靠着野果和丰富的鱼虾类水产食物补脑养身,益智延年(据科学家考证,食鱼虾蚌类可以开发人的智力)。但双沟远古时濒临东海,一直为洪水入海的冲刷淤积地,每当雨季洪水泛滥时,双沟地区的生灵便会遭受灭顶之灾。于是自远古舜禹时代,双沟地区便成了治水的重点区域。据当代作家丛维熙考证,舜帝因勤于治水,其女仪狄每日饭熟依门守望不归,便将熟饭贮于门前的树洞内,一日仪狄忽闻其树洞内有异香溢出,取瓢勺之喝下竟觉得浑身生热,待舜归来献给父王饮下,舜飘飘然称之为酒。由此,就说酒是仪狄发明的,却也不尽然,《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中便有关酿酒方法的记载。倒是晋代人江统民《酒诰》中说得中肯:“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仪狄发明酒在《战国策》中却是这样记载的:“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这些关于酒的传说记载,看起来和双沟酒文化没直接联系,偏是大禹治水时却在双沟地区留有古老而又离奇的传说。连禹的妻子都是娶的离双沟不远处的淮河岸边涂山氏。据《洪泽湖志》载:“涡水神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禹授之重律,不能制;授之乌木田,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鸱脾、桓胡、水灵、山妖、石怪奔号聚绕,以数千载,庚辰以戟逐去。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淮阴之龟山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从文中对水神无支祁的描写看,颇似后来科学家发现的双沟醉猿。从擒获无支祁的过程看,又似吴承恩《西游记》里描写的孙悟空,而囚禁无支祁的龟山则是位于离双沟只有30公里处的淮河岸边。据《洪泽湖志》记载,囚禁元支祁的井作支祁井,在龟山西南隅绝壁石,明万历《帝里盱眙县志》载:井有铁柱盘锁,游人常窥井,内阴邃幽,涛声汹汹,闻者惊愕,后人墁以大石,不可睹也。然以石击之,则铿然洞彻,涧壑传声也。清乾隆中,学使谢某与河督李某具船数十,“由水路至麓,命力士多人,挽索甫动,怪风骤起,湖水壁立,天昏如墨”遂罢。

支祁井里的铁链,长期以来被地方百姓奉为神物,不敢动一下。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兵工厂造武器缺少铜铁,遂将铁链取走。

水漫泗州的传说,说是淮河女妖水母,因爱慕岸边一农夫,便变化为美貌女子与其结为夫妇,过起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偶尔,夫妇俩在泗州城内碰上八仙中的张果老,张果老当场揭露出水母身份,惹得水母大怒,双方争斗起来。为和张果老斗法,水母借九州神水为一担挑往泗州,到城边累了在柳荫下歇息,张果老闻讯,放出自己骑的小黑驴,偷饮水母借来的两桶九州之水,待水母发现赶来时,两桶水所剩无几。水母怒将两只水桶摔碎,谁知水桶之内残余的水竟顿时将泗州淹没。泗州无数生灵惨遭水淹惊动玉帝,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水母,无奈水母神通广大,屡屡拿她不到,玉帝请出观音菩萨化作路旁凉棚内的一个卖面条老妇,诱得水母来吃面条,谁知这面一碗只一根面条,乃是寒冰铁铸就而成。水母连日征战饥渴难当,吃面时放松了戒备,待发觉不对劲时,那把面早从口中穿肠而过,观音菩萨喝声“变”那面条早成了铁练,可怜水母被锁个正着,只好乖乖地被观音押往龟山锁在琉璃井内。水母泣问观音,自己何时才能被释放?观音说:待到铁树会开花,驴长角时,水母至今仍被锁在那井里。后人将这一传说故事改编为《虹桥赠珠》戏剧,且久演不衰。

为何传说和记载中的水母和无支祁均被囚禁在龟山呢?因龟山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和佛教圣地,寄寓着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和祈福保安的美好意愿心愿罢了。(如今的龟山尚有龟山寺、淮庙、支祁井等遗址景观)而这些美好的心愿的根源都是千百年来饱受水患、旱灾的当地民众生命渴望和情感诉求的观照。

据《江苏省近两千年洪涝旱潮年表》记载,淮河中下游与洪周边地区,从东汉永兴二年(154年)至宋绍熙五年(1194年)的1040年中,发生较大洪涝灾害年数有126年,平均每8年一次;明朝统治276年,洪泽湖和淮河中下游地区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111年,平均2.5年一次;1644年清王朝建立至1855年黄河北徙的212年间,这一地区发生的洪涝灾害达149年,年均每1.4年一次。泗州才子朱德重在《洪水篇》中这样描写这一地区的水灾:“黄河一派来天关,海门东去折复还,银河直下千万丈,灵根倒挂斗牛间,浩浩昆父涌不竭,绵绵襟带原相环,上由青徐下淮泗,频年作眚民凋残,蛟龙乘之怒且吼,鲸鲵鼓鬣千层翻,荡我田兮拆我舍,木巢土窟哪能安,野磷渔火不忍见,九衢三市皆扬帆。”除了水灾外,双沟地区还饱受旱灾之苦。据《江苏省近两千年洪涝旱潮年表》记载:明初至现在600多年间,洪泽湖周边地区发生旱灾共113年,史书对旱灾最严重时“淮水竭,井水枯”、“江淮之间,赤地千里”、“遍地如焚、沟荡无水“、”民无食大饥、人相食“等反映灾情的记载不绝于史。

饱尝自然灾害的双沟地区百姓,同时还兼受着战争的摧残。双沟地区是夏周时居住着淮夷、徐夷两族人的地方。据史书记载,徐夷又称徐戎、徐方,东夷之一。夏至周分布在今淮河中下游(今江苏北部和安徽东部),周初,以江苏泗洪双沟一带为中心,建立徐国,在东夷中最为强大,据《礼记·五制》记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有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据《江苏军事志》记载:约公元前10世纪前期,西周传穆王时,东方徐夷国势力逐渐强大,据有淮、泗地带,周方五百里,周穆王十三年,当周穆王西征犬戎时,徐国国君偃王联合东方九夷(淮、泗一带各部族),乘机向周朝进攻,西至河上。

周穆王十四年,穆王西巡中,忽闻徐夷作乱,乃遣使命楚文王率领大军攻伐徐夷,徐偃王兵败北走彭城原东山下(今邳州境内)。但偃王子孙不服,继续称王,与周朝对立,常西出攻扰。

自周公东征以来,西周与徐夷战争时断时续,经久不息。至周宣王六年(前822年),宣王命穆公虎率师攻伐淮夷,继而自己率军亲征徐方,抵达淮水。

东周敬王五年(前515年)4月,吴公子光以宴请吴王僚为名,使专诸刺杀吴王,乃自为王,是为吴王阖闾。王僚之弟掩余、烛庸分别逃往徐国与钟吾。敬王8年(前512年)12月,吴以三分之一兵力,北上伐钟吾国(今宿迁),遂一举将其灭亡。接着转移兵力攻击徐国,徐国君章禹集中兵力坚守徐城,以待军援救,吴军见徐城坚固,不易攻克,又因楚军将来援,故决定在楚援军到来之前攻下徐城,于是采取水淹徐城之法,掘壕引水以灌徐城。徐君自知防守不住,乃携夫人出降吴王,旋率其族潜逃奔楚。此时楚左司马沈尹戍奉命率兵救徐,与奔楚徐君相遇于途中。于是沈尹戍急挥向吴军进击,而吴军已撤去。

春秋战国(东周)时期(前475-221年),七国称雄,混战不休,楚国势力不断向淮泗流域和长江下游夷蛮之地扩张,吴国跨江抵楚侵淮和逾淮水一再北征徐、齐之地;徐国先联齐后盟楚再结吴以求自保,最后灭亡。秦统一中国后,在淮北之地建置泗水郡。双沟属泗水郡辖。

但由于双沟地区处于淮河下游、江北腹地,历来为兵家争之要冲。自刘邦、项羽的楚汉相争,到汉武帝平定吴王刘濞的内乱;自宋金以淮河为界分别在双沟和盱眙设两国榷场,到清末捻军首领张乐行、苏天福等配合太平军在淮河中下一带和清军浴血奋战;自日本侵略者占领双沟、制造双沟惨案,到国民党军队和新四军争夺双沟,双沟地区上下5000年来一直处于狼烟烽火笼照之下。

洪水和战争,天灾与人祸,伴随着双沟人的世世代代生生死死,使双沟人对生命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认识和感悟,那就是一方面淡薄功名利禄、抛开生死荣辱,听天由命(据古《虹县志》风俗篇记载:虹壤土瘠薄,非有膏擒薮泽之饶,虽当要冲往来之途,鲜机巧射利以自益者。丈夫佃作给徭役,女子不解纺织,奇羡之家鲜千金之藏),吃今天不问明天,衣夏天不管冬天;另一方面又对灾难有着惊人的耐力,对生命的残酷有着令人吃惊的麻木,自由和个性张扬被深深地掩盖在清醒中。短时间的沉醉却又能使他们迅速达到一种和谐的精神境界和情感升腾。双沟人的这些民性特征恰恰与酒的酿造过程需经过水洗礼、火的煎熬,才能形成水的外形、火的性格的酒;饮酒时短时间能让人达到一种情感精神的升华和性格本质的显现相吻合。

自然环境决定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而生存环境、生存条件、生命空间又同对人的性格、品格、追求乃至人的行为准则、思维认同、价值取向等的形成与演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自然灾害给双沟人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但自然环境中的河流纵横(黄河、淮河、运河、汴河、睢河、安河等),湖网密布(洪泽湖、天岗湖、女山湖、骆马湖等),这些河湖相互交织,春夏时节大河奔腾,湖水滔滔,秋冬时节湖水如镜河流清澄,亦如双沟人的刚烈爽快憨直、理性柔和温情的内在性格相同,而这种性格又和双沟酒的性格形成了极明显的观照。

双沟地区的战争残酷,使双沟人对生命的理解一方面感到无助和无奈,另一方面却又表现出对生命的珍视和珍爱,显露的其外在表现,是对人的尊重。双沟人崇尚礼仪、诚实守信、敦厚醇朴、热情好客、宽容大度、重义轻利。双沟人崇尚礼仪,仅在酒席间便可略见端倪。双沟人宴席间必推客人首席,陪客以长幼排坐,敬酒时先客人后长辈再长兄。若是家宴,必是长辈居中,既使是6岁的爹爹(双沟人称祖父为爹爹),60岁的孙子也得这么坐、这么敬。晚辈敬长辈酒时不能敬单数,一般都是二、四、六、八杯,且不能问“还喝不喝了?”、“还喝够了?”(因双沟话活与喝同音),只到长辈说好,方结束。

双沟人有句俗话叫作:“借你大米,绝不还你绿豆”,答应的事不吃不喝也要办到;应允的约会三更三点也会赶到。这样诚实守信的民风一直传承至今。自1985年以来,双沟酒厂连续21年被省、市相关部门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便足以证明。

双沟人因醇朴敦厚,常被苏南人讥为缺心眼,和人交往,心思从不藏着掖着,三杯酒下肚便会倾心吐胆;双沟人热情好客,亲朋好友进家门,便会倾其家中珍品佳肴,没钱沽酒,赊也赊些来待客。双沟人重义轻利,古来有典范:传说春秋时,管仲与鲍叔牙一对最要好的朋友经商路过与双沟隔河相望的乡间小路上,他们一起发现了有根金条丢在田埂上,二人坐等失主,久候不至,见远处走来一荷锄农夫,便嘱其代为守候,二人遂去。农夫久候多时,直到日落炊烟里,鸟归暮霭林时,便欲将金暂带回家,明日再来候失主。伸手捡金时,却见是一条赤练蛇,农夫大怒,举锄拦腰将其断为两截,悻悻归去。翌日,管、鲍二人返回,见金已成两段,寻村民问时,始知始末,便将金赠与当地村民,当地村民遂用此金在原地修了一座管鲍分金亭,为纪念此事,当地人将前后两村命为管镇、鲍集(今属淮安市)。八十年代泗洪酒厂以分金亭为酒名,一度卖得十分红火。

楚汉相争时,虽鸿门宴上项庄剑气如虹,项羽终因一义字不忍除去刘邦,致使自己自刎乌江。时至今日,双沟人做买卖时总是足斤足两后再赠送一点。而双沟人重农工、轻商贾的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恰恰成了今天发展地方经济的思想禁锢。

酒,最早因其神秘的液体的不知性,主要是用来祭天地神灵、祖宗先人的。因此,人们对酒始终有着一种崇敬感。后因其有舒筋活血化瘀之用功效,便入药医病;再后来才为人所饮用。

酒的酿造要经过水深火热,酒的味道又饱含着酸甜苦辣,这些恰又是人的生命和生活写照。人有人格,酒有酒魂。酒是极具人性化的物质。双沟人对酒的理解也正是从这一人性化中渗发开来的。在双沟地区有许多关于酒的神奇故事和美丽的传说,广为人知的有“酒仙赠诗说”、“神曲酒母”说、“金凤涅盘”说、“东沟泉西沟泉”说。

酒仙赠诗传说的是一年重阳节的晚上,一银髯白发的老者在双沟一小酒店独饮,饮十数碗不醉,饮至三更天不倒,店家劝不止,伏柜而眠。醒时见老者已离去,墙留下一首诗曰:“水为酒之血,曲为酒之骨,唯此风骨高,名家盖可夺”。并有一物留在酒碗中,异香扑鼻,后店家以此物酿酒尽得佳酿。

神曲酒母的传说却说的是淮河源头的河南的桐柏山,有一千年银狐善化美女,被王母娘娘收作司酒。一年蟠桃会上因其偷吃了仙酒现了原形,惹怒了王母,欲拿她问罪,遂偷盗了天宫酿酒用的神曲逃往人间,并化作村姑与淮河下游一农夫成婚,以神曲酿出佳酿,后虽被王母抓回天庭,但神曲已留在人间。银狐遂被双沟地区酿酒人当作酒母供奉着,新酒每熟必拜祭酒母。

凤凰涅盘说则又是传说有一只彩凤因口渴落在淮河边上喝水,不幸遭一叫慧剑的风水先生杀害,她的身躯化在双沟镇,它的鲜血流进清澈的淮河水,当地人引淮水造酒特别醇美。还有东沟泉西沟泉的传说,说的是东沟酒坊的一个叫曲哥的酒工爱上了老板的女儿琼妹,被老板发现后赶出酒坊。曲哥因救助过一老妇人,经老妇指点,在东沟酒坊对面的西沟中挖出一眼西沟泉,引泉水造起西沟大曲,并渐渐经营得红火起来。东沟老板无奈便将琼妹嫁给了曲哥,并将两家酒坊合二为一,酿造双沟大曲。这些关于双沟酒人、神、物,天、地、仙的传说,无不寄托着双沟人美好愿望和赋于双沟酒美好灵魂的诉求。

双沟酒文化是双沟酒的灵魂。双沟酒始于自然,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是双沟人不断激活着双沟酒的灵性、培育了双沟酒的酒魂。在当今中国酿业普遍存在的先期工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经营浮燥心态下,酿酒业刻意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不惜用“三精一水”(酒精、香精、糖精加水)来替代在中国传承5000多年的传统工艺酿造出的酒,使真正的酒“魂”不附体。五千年的酒文化被几句华丽的广告词挡在了电视屏幕后面,令人扼腕叹惜。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如今的双沟集团主要负责人赵凤琦、李风云却不跟风随流,将“师法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治厂理念和酿酒法则。这不禁让人想起2002年世界百名地球科学家在双沟考察时说过的那句话:双沟是“最具酿酒天然环境和中国自然酒起源的地方”。其实,酒的真谛在一个“酿”字上,酿的过程是酿酒人用智慧、品德、情感、文化赋予酒的灵魂和丰富的内涵的过程。

让双沟酒回归自然,使双沟酿酒重新师法自然,让人和酒、酒和自然和谐共生,这也许就是双沟酒文化的续写,也许是双沟酒业新一轮辉煌的起始吧。

 

  • 葡萄酒中的蛋白质

    葡萄酒中的蛋白质是有可能造成酒中理化不稳定性的化合物,这种不稳定性受到葡萄酒的条件及葡萄酒结构特性的影响。如果酒的各种条件保持不变,蛋白质就会保持在稳定的溶液状态中,而如果哪怕只有一条不稳定因素介入,详情>>

    2022-04-24
  • 葡萄梗,果肉,葡萄籽,葡萄皮与葡萄酒酿造

    成熟的葡萄串是酿制葡萄酒的最主要原料,其各部份所含的成份不同,在酿造过程中也将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一般葡萄在六月结果后大约需要一百天的时间成熟。在此过程中葡萄的体积变大,糖份增加,酸味降低,红色素和单详情>>

    2022-04-24
  • 伏特加的生产国家与地区

    伏特加的生产国家与地区俄罗斯伏特加:俄罗斯伏特加最初用大麦为原料,以后逐渐改用含淀粉的马铃薯和玉米,制造酒醪和蒸馏原酒并无特殊之处,只是过滤时将精馏而得的原酒,注入白桦活性炭过滤槽中,经缓慢的过滤程序详情>>

    2022-04-24
  • 威士忌的酿造历史

    威士忌历史蒸馏这种方式大概是由埃及人和中国人在提取香水的时候发现的,后来在大约十一世纪的时候欧洲的修道士对蒸馏的方式进行了改进,当时这主要是为了提炼葡萄酒的精华来制作白兰地。由于酒精会给人带来快感所以详情>>

    2022-04-24
  • 大曲的特点和类型

    (一)大曲的特点大曲作为酿制大曲酒用的糖化、发酵剂在制造过程中依靠自然界带入的各种野生菌,在淀粉质原料中进行富集、扩大培养,并保藏了各种酿酒用的有益微生物。再经过风干、贮藏,即成为成品大曲。每块大曲的详情>>

    2022-04-24
  • 我国葡萄酒行业应对葡萄酒的瓶装变化的准备

    --------------------------------------------------------------------------------一、软木塞乎?螺旋盖乎?近年来,采用软木详情>>

    2022-04-24
  • 酒精生产的方法

    在工业生产上,用发酵法或合成法来制取酒精,在我国有95%以上的工厂,是采用发酵法生产酒精。(一)发酵法所谓发酵法,就是利用微生物--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转化为酒精的生产方法。发酵法又分为固体发酵法、详情>>

    2022-04-24
  • 贵腐酒的酿造原理

    你也许不会相信葡萄酒中的一朵奇葩-贵腐酒也是用被这一病原菌侵入的葡萄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不过这张图片中的果粒发病严重,已经没有任何的加工价值,用它是根本酿造不出贵腐酒的。  其实用于酿造贵腐酒的葡萄是一详情>>

    2022-04-24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