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苹,字之野,生卒年不详,生活在北宋仁宗时代。
《酒谱》杂取有关酒的故事、掌故、传闻计十四题,包括酒的起源、酒的名称、酒的历史、名人酒事、酒的功用、性味、饮器、传说、饮酒的礼仪,关于酒的诗文等,内容丰实,多采“旧闻”,且分类排比,一目了然,可以说是对北宋以前中国酒文化的汇集,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此书成书于宋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后收入于陶宗仪《说郛》中。其“酒之文十三”,本收《酒德颂》、《醉乡记》、《清河先生传》三篇前人关于酒的文章。因《清河先生传》文章较长,且影响不大,这里只选录了《酒德颂》和《醉乡记》两文。
诫失七
【原文】
《周书·酒诰》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
《管辂别传》曰:诸葛景与辂别,诫以三事,言"卿性乐酒,量虽温克,然不可保,宁当节之。"辂曰:"酒不可尽吾欲。持才以愚,何患之有也?"
晋祖台之与王荆州书:"古人以酒为戒,愿君屏爵弃卮,焚罍毁榼,殛仪狄于羽山,放杜康于三危。古人系重,离必有赠言。仆之与君,其能已乎?"
《宋书》云:王悦,卷从弟也,诏为天门太守。悦嗜酒辄醉,及醒,则俨然端肃。卷谓悦曰:"酒虽悦性,亦所以伤生。"
萧子显《齐书》:臧荣绪,东莞人也,以酒乱言,常为诫。
《世说》:晋元帝过江,犹饮酒。王茂弘与帝友旧,流涕谏。帝许之,即酌一杯,从是遂断。《梁曲》曰:刘韶,平原人也,年二十,便断酒肉。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曰:"昔者,帝令仪狄作酒而美之,进于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周官》:萍氏掌几酒,请之。萍古无其说,按《本草》述水萍之功云:"能胜酒"。名萍之意,其取于此乎?
陶侃饮酒,必自制其量,性欢而量已满。人或以为言,侃曰:"少时常有酒失,亡亲见约,故不敢尽量耳。"
桓公与管仲饮,掘新井而柴焉,十日斋戒,召管仲。管仲至,公执尊觞三行,管仲趋出。公怒曰:"寡人斋戒以饮仲父,以为脱于罪矣。"对曰:"吾闻湛于乐者洽于忧,厚于味者薄于行,是以走出。"公拜送之。
又云:桓公饮大夫酒,管仲复至。公举觞以饮之,管仲弃半酒,公曰:"礼乎?""臣闻酒入舌出而言失者弃身。臣计弃身不如弃酒。"公大笑曰:"仲父就座。"
《北梦琐言》:陆〓为夷陵,有士子入谒,因命之饮,曰:"天性不饮。"〓曰:"已减半矣。"言当寡过也。
萧齐刘玄明政事为天下最。或问政术,答曰:"作县令但食一升饭,而不饮酒,此第一策也。"
长孙登好宾客,虽不饮酒而好观人酣饮,谈论古今,或继以火。常恐客去,畜异撰以留之。
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醉,而自矜。优真曰:"昔纣饮七日七夜不醉,君勉之,则及矣。"襄子曰:"吾几亡乎?"对曰:"纣遇周武,所以亡。今天下尽纣,何遽亡?然亦危矣。"
释氏之教,尤以酒为戒。故四分律云:饮酒有十过失,一颜色恶,二少力,三眼不明,四见嗔相,五坏田业资生,六增疾病,七益斗讼,八恶名流布,九知慧减少,十身坏终堕诸恶道。
《韩诗外传》:饮之礼,跣而上坐,之宴;能饮者饮之,不能饮者已,谓之〓;齐颜色,均众寡,谓之沉;闺门不出,谓之湎。君子可以宴,可以〓,不可以沉,不可以湎。
《魏略》曰:太祖禁酒,人或私饮,故更其辞,以白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典论》云:汉灵帝末,有司榷酒,斗直千钱。
《西京杂记》云:司马相如还成都,以鹔鹴裘就里人杨昌换酒,与文君为欢。
宋明帝《文章志》云:王忱每醉,连日不醒,自号上顿。时人以大饮为上顿,自忱始也。
《益部传》曰:杨子拒妻刘泰瑾贞懿达礼。子元宗醉归舍,刘十日不见。诸弟谢过,乃责之曰:"汝沉荒不敬,自倡败者,何以帅先诸弟?"
【译文】
《周书·酒诰》说:"文王告试子弟,有官职、有事做的,不要常喝酒。"
《管辂别传》说:"诸葛景与管辂告别,告诫他注意三件事,说:"先生喜欢酒,酒量可以多饮而不失礼,但也不能常保不醉,还是自己节制点好。"管辂说:"饮酒不能完全满足我的欲望。我用愚笨管制自己,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晋代祖台之写信给荆州刺史王忱说:"古人以酒为戒,希望你摒弃爵卮,焚毁罍榼,把仪狄在羽山处死,把杜康流放到三危。古人重感情,朋友离别是一定互相赠言。我和你是好友,离别时怎能没有赠言呢?"
《宋书)说:王悦,王卷的堂弟,奉诏任天门太守。王悦喜饮酒,常常喝醉失态,酒醒后又庄重严肃。王卷劝王悦说:"酒虽然能愉情,但也是伤身的东西。"
萧子显的《齐书》上说:臧荣绪,是东莞人,因饮酒后乱言,常以之为戒。
《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渡江后,仍然喜欢饮酒。王茂弘和元帝有交往,流着眼泪进谏元帝少饮酒。元帝答应他再饮上一杯酒,从此就戒酒不饮。
《梁典》记录:刘韶是平原人,二十岁时就戒绝酒肉。
梁王魏婴在范台设酒宴与诸侯会饮,喝到高兴处,请鲁君干杯。鲁君说:"过去,帝命令仪狄作酒,酒味醇美,进献给禹。禹饮后感到甘美可口,便疏远了仪狄并禁绝美酒,说:'后世一定有沉湎于酒而亡国的人。'"
《周官》一书记:萍氏掌管几酒、谨酒之事。"萍"字古人没有解说。据《本草》记述萍的功效说:"能克制酒。"把管酒的官员取名"萍氏",大概就因为这吧。
晋代陶侃喜欢饮酒,每次都能自己限量,喝高兴了就量满不再喝了。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年轻时常因酒醉出过失。我去世的老母告诫约束过我,所以不敢尽情喝。"
齐桓公和管仲饮酒,挖了新井并烧柴祭天,自己斋戒十天,才诏请管仲。管仲到了,桓公执酒爵饮了三巡,管仲起身就走。桓公生气说:"我先斋戒才请仲父你来饮酒,没有什么过错吧。"管仲回答说:"我听人说:贪图享乐的人必然会有忧愁时,看重美味的人一定薄于德行。"桓公听后就施礼送管仲走。
又说:齐桓公和大夫们饮酒,管仲又来了。桓公端起酒杯请他喝酒,管仲喝一半倒掉一半,桓公问:"这合于礼吗?"管仲回答:"我听说酒喝入口就说话,会出错招来杀身之祸。我想,与其弃身还不如弃酒。"桓公大笑说:"仲父请坐。"
《北梦琐言》记:陆〓掌领夷陵时,有位士人求见,陆〓请他喝酒,他辞谢说:"我天性不饮酒。"陆〓说:"已经减半了。"就是说已经减了一半过失了。
南朝萧氏国有位刘玄明的,政绩卓著。有人问他怎样理政,他说:"作县令的人,每天只吃一升饭,而不饮酒,这就是管好政事的每一良策。"
长孙登喜欢宾客。他自己不饮酒却喜欢看别人痛饮,谈古道今,到晚上点上烛火继续饮宴。因为怕宾客离席回去,就特别准备佳肴异味来留客。
赵襄子饮酒,连饮五日五夜不醉并以此自夸。优真说:"以前纣王连饮七日七夜不醉,您再努力点,就赶上封王了。"赵襄子说:"我快灭亡了吗?"优真对答说:"纣遇到了周武王,所以才亡国。现在天下都是纣,您怎么会很快亡国呢?不过也危险了。"
佛教,是戒酒的。《四分律》说,饮酒有十种过失:一是颜色丑恶,二是减少力气,三是眼睛不明,四是现出嗔相,五是损坏田业,六是增加疾病,七是容易斗讼,八是恶名流布,九是减少智慧,十是危害身体坠入恶道。
《韩诗外传》说:饮酒之礼,脱鞋上坐,这是"宴"。能喝酒的人喝酒,不能喝酒的人就不喝这叫"讴"。颜色整肃,不管酒量大小都喝得一样多,这种"沉"。家门都不出地整日饮酒,这叫"湎"。君子可以"宴",可以"讴",不可以"沉",不可以"湎"。
《魏略》说:魏太祖禁止饮酒。有的人偷偷喝,给酒改了名,把白酒叫"贤人",清酒叫"圣人"。
《典论》记:汉灵帝末年,官方卖酒,一斗酒一千钱。
《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回成都后,拿名贵的鹔鹴裘到村里找杨冒换酒,和卓文君欢饮。
宋明帝《文章志》说,王忱常常喝醉,接连几天不醒,自号为"上顿"。当时人把喝酒大醉叫"上顿",就是自王忱开始的。
《益部传》说:杨子柜之妻刘泰瑾贞德知礼,她的儿子元宗酒醉回家,她十几日不和儿子相见。弟弟们都为哥哥求请,她责备说:"你贪酒不敬,自找败坏,怎么能给弟弟们作表率。"
酒令十二
【原文】
《诗·雅》云:"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又云:"即立之监,或佐之史。"然则酒之立监史也,所以已乱而备酒祸也。后世因之有酒令焉。
魏文侯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其酒令之渐乎?
汉初,始闻朱虚侯以军法行酒。
《逸诗》云:"羽觞随波流",后世浮波疏泉之始也。
唐柳子厚有《序饮》一篇,始见其以洄溯迟驶为罚爵之差,皆酒令之变也。又有藏钩之戏,或云起于钩弋夫人,有国色而手拳,武帝自披之,乃伸。后人慕之而为此戏。白公诗云:"徐动碧芽筹",又:"转花移酒海"。今之世,酒令其类尤多:有捕醉仙者(为禺人,转之以指席者),有流杯者,有总数者,有密书一字使诵诗句以抵之者,不可殚名。昔五代王章、史肇之燕,有手势令。此皆富贵逸居之所宜。若幽人贤士,既无金石丝竹之玩,惟啸咏文史,可以助欢,故曰"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新吟胜管弦"。有对句者:
孟尝门下三千客,大有同人;湟水渡头十万羊,未济小畜。
马援以马革裹尸,死而后已;李耳指李树为性,生而知之。
江革隔江,见鲁班扳橹;李员园里,唤蔡泽择菜。拆字为反切者:知引矧欠金钦。名字相反切者:干谨字巨引尹珍字道真孙程字雅聊。古人名姓点画绝省者:宇文士及尔朱天光子州友父公父文伯王子比干王士平吕太一王子中王太丘江子一于方卜巳方干王元江乙文丘丁乂卜式王丘。字画之繁者:苏继颜谢灵运韩麒麟李继鸾边归谠栾黶鳞鱹萧鸾。声音同者:高敖曹田延年刘幽求。字画类者:田甲李季台(臺)字去吉增点成室居字去古增点成户火炎昆冈山出器车土圭卦国百全之士十万,五刑之属三千荡荡乎民无能名,欣欣焉人乐其性公子牟身在江湖,必游魏阙;郑子真耕于谷口,名动京师前徒倒戈以北,长者扶义而东运天德以明世,散皇明而烛幽。今人多以文句首末二字相联,谓之粘头续尾。尝有客云:"维其时矣",自谓文句必无"矣"居首者,欲以见窘。予答"矣焉也者"。矣焉也者,决辞也,出柳子厚文。遂浮以大白。
白公《东南行》云:"鞍马呼教住,骰盘喝遣输。长驱波郑白,连掷采成卢。"注云:"头盘、卷白波、莫走鞍马,皆当时酒令。"法未详,盖元白一时之事尔。
《国史补》称郑弘庆始创"平素精看"四字令,未详其法。
【译文】
《诗·小雅·小宛》说:"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又说:"既立之监,或佐之史。"那么,饮宴时设立酒监、佐史之类,就是为了制止混乱和预防酒祸的。后世也因之有了酒令。
战国之际,魏文侯饮晏,命公乘不仁做觞政,大概就是酒令的开端吧。
汉朝初年,有朱虚侯刘章以军法行酒令的事。
《逸诗》说:"羽觞随波流。"这是后世曲水流觞的开始。
唐代柳宗元有《序饮》一文,最早出现将酒杯浮于水面以洄溯快慢作为罚酒之差的作法,这就是酒令的演变。又有一种藏钩的游戏,有人说起源于汉代的钩弋夫人,夫人长得极美但手拳缩,汉武帝亲自为她掰开,手才伸展了。白居易的诗说:"徐动碧芽筹",又说:"转花移酒海"。到现在,酒令的名目尤其多:有捕醉仙的(席上置一偶人,转动它,停下来时手指谁,罚谁酒),有在水上流杯的,有数数的,有暗写字让人诵诗相和的,不可尽说。过去,五代时王章、史弘肇饮宴,有手势令。这些都是富贵人家闲居消遣所宜用的。如是幽人贤士,没有金石丝竹可玩,只有吟咏文史用来佐饮,所以有诗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新吟胜营弦。"又有对对子的:
孟尝门下三千客,大有同人;湟水渡头十万羊,未济小畜。
马援以马革裹尸,死而后已;李耳指李树为姓,生而知。
江革隔江,见鲁班扳橹;李员园里,唤蔡泽择菜。还有拆字为反切的,如"矢引矧"、"欠金钦"。有以名字互为反切的,如"干谨字巨引,尹珍字道真,孙程字雅卿。"古人有姓名笔画极简省的,如:字父士及、尔朱天光、子州友公、公父文伯、王子比干、王士平、吕太一、王子中、王太丘、江子一、于方、卜巳、方干、王元、江乙、文丘、丁乂、卜式、王丘等;也有笔画极多的,如:苏继颜、谢灵运、韩麒麟、李继鸾、边归谠、亲黶、鳞鱹、萧莺;也有姓名名字读音相近的,如:高敖曹、田延年、刘求等,还有姓名各字字形近似的,如田甲、李季等,还有一些有趣的,如臺字去吉加点成室,居字去古加点成户等;还有:火炎昆岗,山出器车,土圭卦国;百全之士十万,五刑之属三千。荡荡乎民无能名,欣欣焉人乐其姓。公子牟身在江湖,心游魏阙;郑子真耕于谷口,名动京师。前徒倒戈以北,以者扶义而东。运天德以明世,散皇明而烛幽等等。现在人还以文句首尾二字相连,称作"粘头续尾"。曾有位客人出上句:"维其时矣",自认为文句中不会有以"矣"为头一字的,想要为难我。我应答:"矣焉者也!"矣焉者也是决断的意思,出自柳宗元的文章。于是,就罚客人一大杯酒。
白居易诗《东南行》说:"鞍马呼教住,骰盘喝遣输。长驱波郑白,连掷采成卢。"注说:"头盘、卷白波、莫走鞍马,都是当时酒令。"但玩法不了解,大盖是元稹、白居易一时的酒令。
《国史补》说郑弘庆始创"平素精看"四字令,也不了解它的玩法。
酒之功四
【原文】
勾践思雪会稽之耻,欲士之致死力,得酒而流之于江,与之同醉。
秦穆公伐晋,及河,将劳师而醪惟一钟,蹇叔劝之曰:"虽一米,可投之于河而酿也。"乃投之于河,三军皆醉。
孔文举云:"赵之走卒,东迎其主,非卮酒无以成。"卮之事,《史记》及《后汉书》皆不载,惟见于《楚汉春秋》。
王莽时,琅琊海曲有吕母者,子为小吏,犯微法,令枉杀之。母家素丰财,乃多酿酒,少年来沽,必倍售之。终岁多不取其直。久之,家稍乏,诸少年议偿之,母泣曰:"所以辱诸君,以令不道,枉杀吾子,托君复仇耳。岂望报乎?"少年义之,相与聚诛令,后其众入赤眉。
晋时,荆州公厨有斋中酒、厅事酒、猥酒优劣三品。刘弘作牧,始命合为一,不必分别。人伏其平。
河东人刘白堕善酿,六月以罂盛酒,曝于日中,经旬味不动而愈香美,使人久醉。朝士千里相馈,号曰鹤觞,亦名骑驴酒。永熙中。南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路逢盗劫之。皆醉,因执之,乃名擒奸酒。时人语曰:"不畏张弓拔刀,惟畏白堕春醪。"见《洛阳伽蓝记》。
【译文】
越王勾践谋划雪会稽之耻,想激励起士卒们全力奋战,便把找到的酒倾倒在长江里,和全军上下一起共饮。
秦穆公伐晋时,大军开到黄河边,想犒劳军士而只有一杯酒,蹇叔劝告说:"即使只有一粒米,也可投到河里全军共用。"于是把这一杯酒倾入河,全军都喝醉了。
孔融说:"赵国的士卒到河东去迎接自己的国主,如果没有卮酒就接不到。"这件事,《史记》和《后汉书》都无记载,只见于《楚汉春秋》一书。
王莽当朝时,琅琊郡海边有位姓吕的老妇人,她的儿子在县里做小吏,犯了点小过失,县令冤枉地杀了他。吕母家里向来比较有钱,于是酿了许多酒,有少年人来买酒,便加倍地多给酒。到年终也大多不收他们欠的酒钱。后来,她家慢慢贫穷了。少年们商议补偿她。吕母哭着说:"我之所以接纳你们,是因县令暴虐无道,冤枉杀了我儿子,想拜托你们代我复仇,哪里是希望你们报答财物呢?"少年们认为她义气,就互相结聚,杀了县令,后来一起参加了赤眉农民起义军。
晋朝时,荆州的官厨里有"斋中酒"、"厅事酒"、"猥酒"三种品质不同的酒。刘弘作荆州太守时,才开始下令将三种酒合为一种,不必强分品质高下。大家都认为他办得公平。
河东人刘白堕善于酿酒,在六月最热时,用罂装满酒,放到太阳下暴晒,经过十天昧不变反而更香美,喝了让人长醉。朝中士大夫从千里之外相互馈赠这酒,命名为"鹤觞",又叫"骑驴酒"。永熙年间,南青州刺史毛鸿宾带着这酒上任,路途中遇上强盗劫走了,结果强盗们饮酒后都醉倒,因而全部被抓住。于是又起名叫"擒奸酒"。当时人说:"不畏张弓拔刀,惟畏白堕舂醪。"此事见于《洛阳伽蓝记》。
葡萄酒中的蛋白质是有可能造成酒中理化不稳定性的化合物,这种不稳定性受到葡萄酒的条件及葡萄酒结构特性的影响。如果酒的各种条件保持不变,蛋白质就会保持在稳定的溶液状态中,而如果哪怕只有一条不稳定因素介入,详情>>
成熟的葡萄串是酿制葡萄酒的最主要原料,其各部份所含的成份不同,在酿造过程中也将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一般葡萄在六月结果后大约需要一百天的时间成熟。在此过程中葡萄的体积变大,糖份增加,酸味降低,红色素和单详情>>
伏特加的生产国家与地区俄罗斯伏特加:俄罗斯伏特加最初用大麦为原料,以后逐渐改用含淀粉的马铃薯和玉米,制造酒醪和蒸馏原酒并无特殊之处,只是过滤时将精馏而得的原酒,注入白桦活性炭过滤槽中,经缓慢的过滤程序详情>>
威士忌历史蒸馏这种方式大概是由埃及人和中国人在提取香水的时候发现的,后来在大约十一世纪的时候欧洲的修道士对蒸馏的方式进行了改进,当时这主要是为了提炼葡萄酒的精华来制作白兰地。由于酒精会给人带来快感所以详情>>
(一)大曲的特点大曲作为酿制大曲酒用的糖化、发酵剂在制造过程中依靠自然界带入的各种野生菌,在淀粉质原料中进行富集、扩大培养,并保藏了各种酿酒用的有益微生物。再经过风干、贮藏,即成为成品大曲。每块大曲的详情>>
--------------------------------------------------------------------------------一、软木塞乎?螺旋盖乎?近年来,采用软木详情>>
在工业生产上,用发酵法或合成法来制取酒精,在我国有95%以上的工厂,是采用发酵法生产酒精。(一)发酵法所谓发酵法,就是利用微生物--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转化为酒精的生产方法。发酵法又分为固体发酵法、详情>>
你也许不会相信葡萄酒中的一朵奇葩-贵腐酒也是用被这一病原菌侵入的葡萄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不过这张图片中的果粒发病严重,已经没有任何的加工价值,用它是根本酿造不出贵腐酒的。 其实用于酿造贵腐酒的葡萄是一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