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护儿

来护儿

(隋唐第十四条好汉)
中文名:
来护儿
别名:
未知
国籍:
未知
人物简介:

来护儿(?-618年),字崇善,江都人,隋朝名将,东汉中郎将来歙之后。来护儿早年投奔隋军,参与平定陈朝,累功至上开府,后随杨素平定高智慧起义,升任大将军。隋炀帝继位后,来护儿进封右翊卫大将军、荣国公。大业八年(612年),隋军一征高句丽,来护儿率水军逼近平壤,终因轻敌致败。九年(613年),来护儿随军二征高句丽,但因杨玄感造反,遂回军平叛。十年(614年),来护儿三征高句丽,迫使高句丽王请降。后来,来护儿随隋炀帝巡幸江都,官至左翊卫大将军。义宁二年(618年),江都兵变,隋炀帝被弑,来护儿一同遇害。

隋朝名人推荐
本名
来护儿
字号
字崇善
所处时代
隋朝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江都
去世时间
617年4月10日
主要成就
平定高智慧、三征高句丽
官职
左翊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爵位
襄阳县公→永宁郡公→荣国公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来护儿是东汉中郎将来歙第十八世孙,祖籍南阳新野,后来迁居于广陵。来护儿出生不久便父母双亡,由伯母吴氏抚养。 

来护儿自幼便卓荦不俗,后读《诗经》,在读到“击鼓其镗,踊跃用兵”“羔裘豹饰,孔武有力”时,叹道:“大丈夫生于世上就应该这样,为国家消灭贼兵,以取功名,怎么能够专门从事小小的笔墨工作呢!”众人为他的话感到惊奇,认为其志向豪壮。 

当初,来护儿的伯父在侯景之乱时被同乡陶武子杀害,伯母吴氏常对他提及此事。后来,来护儿欲为伯父报仇,趁陶家办婚事之时,直闯陶家,手杀陶武子。所有宾客都被他的举动所震慑,不敢妄动。来护儿将陶武子的首级祭于伯父墓前,然后外出躲藏。 

579年(北周大象元年),北周大将韦孝宽平定淮南,来护儿才得以回归乡里。 

平定江南

来护儿的家乡白土村,位于长江北岸,地处北周和陈朝交界之地,连年战事不断,因此常有建立功业的想法。 

581年(隋开皇元年),贺若弼出镇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来护儿便投奔隋军,经常渡江侦察,因功升任大都督。后来,来护儿击破陈朝将领曾永,加封仪同三司。589年(开皇九年),隋军平定陈朝,来护儿又因功进位上开府。 

590年(开皇十年),高智慧在江南起兵反隋,隋文帝命杨素率军平叛。来护儿担任子总管,随杨素出征。当时,叛军屯据浙江(今钱塘江)东岸营垒,连绵百余里,战船布满江面。来护儿进言道:“吴人悍勇敏捷,善于驾船作战,而且都怀必死之心,因此难以争锋。您应率军严阵以待,不要和他们交锋,我率数千奇兵,偷渡过浙江,袭击敌后,使他们退没有路,进不得战,这就是韩信击破赵军的战术。”杨素深以为然。 

来护儿于是率轻舸数百艘,偷渡浙江,以奇兵突袭,并焚毁叛军后方营垒。大火冲天而起,叛军都恐惧不安。杨素趁机从正面攻击,大破叛军,高智慧逃入海中。来护儿率军追击,一直追到闽中,平定高智慧余党,因功进位大将军,升任泉州刺史,封襄阳县公。 

深受宠信

来护儿任职泉州后,安抚归降的民众,恩威并施,皇帝也不断遣使前来慰劳。当时,高智慧余党盛道延兴兵做乱。来护儿讨平盛道延,改任建州总管。后来,来护儿又与蒲山公李宽讨平叛军汪文进,进位柱国,封永宁郡公。隋文帝为了嘉奖他的功劳,特派画工绘下他的画像。 

598年(开皇十八年),来护儿奉诏入朝,获赐宫女、宝刀、骏马、锦彩等物。不久,隋文帝将来护儿长子来楷留在朝中,授予千牛备身,并命来护儿返回建州。 

603年(仁寿三年),来护儿改任瀛州刺史。他以善于治政而闻名,频频受到皇帝慰劳和勉励。604年(仁寿四年),隋炀帝继位,征召来护儿入朝。瀛州百姓大为不舍,致使来护儿多日未能出境,还有数百人上书朝廷,请求让来护儿留任。隋炀帝笑道:“当初天下未定,卿是名将,如今天下太平,卿又是良守。”任命来护儿为右骁卫大将军,后改左骁卫。不久,来护儿又改任光禄大夫、右翊卫大将军,进封荣国公,宠冠朝臣。 

610年(大业六年),隋炀帝巡幸江都,并对来护儿道:“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这是古人所看重的。”于是厚赐来护儿,让他祭扫祖先坟茔,大宴乡中父老,又让三品以上官员都聚集到他的宅院中,畅饮一日。 

征讨辽东

一征高句丽

612年(大业八年),隋炀帝亲征高句丽,任命来护儿为平壤道行军总管,兼检校东莱郡太守。来护儿率水军由浿水(今朝鲜大同江)进入高句丽,在平壤六十里外,与高句丽国王高元相遇。 

当时,高句丽军列阵数十里,高元之弟高建率数百敢死队来攻。隋军诸将皆惧,来护儿笑道:“我原以为他们会坚壁清野等待王师,如今却来送死,我一日之内便能歼灭他们。”命儿子来整、部将费青奴斩杀高建,大败高句丽军。 

这时,来护儿不顾水军副总管周法尚劝告,挑选精兵四万,直趋平壤城下。高句丽军出城交战,诈败而回,将来护儿引入城中。来护儿纵兵入城,大肆抢掠,乱不成军。高句丽伏兵趁机杀出,大败隋军,来护儿仅率数千残兵逃出城外。高句丽军追杀至隋军战船停泊处,见周法尚严阵以待,方才返回。 

后来,宇文述等军尽皆战败,来护儿只好退军而回。 

二征高句丽,平定杨玄感

613年(大业九年),隋炀帝再次征讨高句丽。来护儿仍旧出兵沧海道,准备由海路进攻。这时,杨玄感诈称来护儿造反,以讨伐来护儿为名起兵反隋,并进攻洛阳。来护儿刚刚行至东莱(今山东掖县),便与周法尚商议,打算回军讨伐。 

当时,周法尚等人认为没有朝廷敕令,不敢擅自回军,都不肯服从命令。来护儿厉声道:“洛阳被围是心腹之患,高句丽不过是疥癣之疾。专擅之罪,我来承担,与他人无关。有敢阻拦我的,军法从事!”来护儿又命儿子来弘、来整驰报皇帝。 

八月,来护儿与宇文述等人讨平杨玄感。隋炀帝加封来护儿为开府仪同三司,又追赠其父来法敏官爵。 

三征高句丽

614年(大业十年),隋炀帝第三次征讨高句丽。来护儿再次率水军渡海,进兵奢卑城(在今辽宁金县东大黑山),大败高句丽军,准备向平壤开进。高元大惊,遣使请降,并将隋朝叛臣斛斯政送还。隋炀帝接受投降,命来护儿班师。 

来护儿召集诸将道:“大军三次出征,未能平定高句丽,这次回军,以后就再也不会回来了。如今高句丽疲惫不堪,我们这么多的军队,不日便可战胜。我打算直接包围平壤,俘获高元,然后凯旋而归。”于是上表皇帝,请求出征,不肯奉诏返回。 

长史崔君肃极力劝谏,来护儿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宁可俘获高元返回而受到责罚,也不能放弃这次成功的机会。”崔君肃又对众将道:“我们要是随元帅违抗诏命,必定会被人奏明皇帝。”众将非常恐惧,都劝说来护儿。来护儿无奈,只得班师。 

随巡江都

615年(大业十一年),隋炀帝出塞北巡,在雁门(今山西代县)被突厥围困。隋炀帝欲率精骑突围,在来护儿和樊子盖的劝阻下

方才作罢。后来,各地隋军相继赶至,雁门之围遂解。 

616年(大业十二年),隋炀帝第三次巡幸江都。来护儿劝谏道:“如今天下大乱,陛下应留在洛阳,平定战乱。”隋炀帝大怒,数日不肯召见来护儿。后来,隋炀帝怒气稍解,方招来护儿入见。并道:“你都这样想,我还有什么指望?”来护儿因此不敢再言。 

617年(大业十三年),来护儿改任左翊卫大将军,进位开府仪同三司。 

兵变遇害

618年(义宁二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弑杀隋炀帝。来护儿素来遭到宇文化及等人的忌恨,在将要早朝时,被叛军捉住。 

来护儿得知隋炀帝已死后,叹道:“我是国家大臣,担负重任,不能清除奸党,以致国家落到如此地步,只能抱恨于黄泉,还能再说什么呢!”遂被叛军杀害。 

轶事典故

来护儿的儿子来济、来恒在唐朝时先后担任宰相,而虞世南的儿子则担任管理宫殿建筑的将作大匠。许敬宗听说后,叹道:“事情的颠倒,竟然到了这种地步!来护儿的儿子做宰相,虞世南的儿子却做木匠!” 

人物评价

魏徵:楚、汉未分,绛、灌所以宣力;曹、刘竞逐,关、张所以立名。然则名立资草昧之初,力宣候经轮之会,攀附鳞翼,世有之矣。圆通、护儿之辈,定和、铁杖之伦,皆一时之壮士,困于贫贱。当其郁抑未遇,亦安知其有鸿鹄之志哉!终能振拔污泥之中,腾跃风云之上,符马革之愿,快生平之心,非遇其时,焉能至于此也! 

李延寿:① 雄略秀出,志气英进。涉猎书史,不为章句学。② 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③ 来护幼怀倜傥,猛概抑扬,晚致勤王,驱驰毕力。楼船制胜,扫勍敌如拾遗;阌乡讨乱,翦凶魁如摧朽。位班上将,显居大国,道消遘难,忠至不渝,惜矣! 

家庭成员

先世

曾祖:来成,原仕北魏,封新野县侯,后归南梁,官至六合令。 

祖父:来嶷,在南梁曾任步兵校尉、秦郡太守,封长宁县侯。 

父亲:来法敏,出仕陈朝,官至海陵令。 

儿子

来护儿共有儿子十二人: 

来楷,长子,授通议大夫,江都之变时遇害。 

来渊,后投降杨玄感。 

来弘,五子,授金紫光禄大夫,江都之变时遇害。  

来整,六子,授左光禄大夫,封襄阳县公,江都之变时遇害。  

来恒,十一子,唐高宗时官至宰相。  

来济,十二子,唐高宗时官至宰相。  

史籍记载

《隋书·卷六十四·列传第二十九》 

《北史·卷七十六·列传第六十四》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七·隋纪一》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一·隋纪五》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二·隋纪六》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五·唐纪一》 

民间形象

单田芳评书《隋唐演义》中,来护儿作徕乎尔,是隋唐四猛第二猛,外号铁枪将,官拜山东兵马监军使,与秦琼关系不睦。群雄反山东时,徕乎尔被罗士信杀死,兵器大铁枪也被抢走。而在陈荫荣评书《兴唐传》中,来护儿则是第四猛,官拜济南府偏将,与秦琼私交不错。瓦岗聚义后,隋军一打瓦岗山,来护儿被王君可用钓鱼刀斩杀。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