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唐太宗而言‚他是将西域地区作为汉族政权本应拥有的领土来看待的‚因此志在收复西域‚意图恢复汉武帝时期的中华版图‚这一点从《讨高昌王诏》中所指出的西部“伊吾之右‚波斯以东”的范围就可以看出‚唐太宗将汉代时期的西域视为自己当然的势力范围。 另
李隆基
武三思
杜如晦
762年5月3日 唐玄宗李隆基逝世
崔湜:三次拜相给皇帝戴绿帽子 献妻女给太子
唐太宗第十子李慎简介,李慎怎么死的?
隋唐、薛葵、说岳、明英烈等书中的四猛八大锤,谁最厉害?
隋唐福将程咬金的传奇一生
武则天有一伟大发明,中国使用超千年,至今无论男女都在用
唐高祖李渊和杨广的关系,李渊简介
李白喝的酒究竟度数是多少?为何能斗酒诗百篇?原来奥秘都在这里
张巡“草人借箭”
杜甫的诗《兵车行》揭露了唐王朝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唐朝虽设置归义军,但对当地有心无力,归义军实际上属于半独立政权
由《为徐敬业讨武则天》浅谈骆宾王的“不识时务”
李白也曾情场失意,被女子拒绝后,写下一首诗,流传至今
任见:唐代烧尾宴,洛阳绽奇葩【原创】
杨广有哪些功绩?罪在当世功在千秋
解密唐朝大将侯君集为何谋反?
汉朝的刀剑,为何比唐朝的刀剑还要好?
就唐太宗而言‚他是将西域地区作为汉族政权本应拥有的领土来看待的‚因此志在收复西域‚意图恢复汉武帝时期的中华版图‚这一点从《讨高昌王诏》中所指出的西部“伊吾之右‚波斯以东”的范围就可以看出‚唐太宗将汉代时期的西域视为自己当然的势力范围。
另外他还指出高丽本汉四郡地将发兵克之‚此后所发生的史实也验证了唐太宗的确是将高丽作为自己当前的势力范围的这一点。而对于魏微等众多朝臣来说‚则着眼于整个唐朝统治的稳定‚他们担心设置西州会导致中央对高昌故地源源不断的经济投入.
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终却无法真正将西州纳入唐朝的统治体系之中‚相反还可能将刚刚恢复的经济拖入崩溃的泥潭‚甚至会危及统治的稳定性。但是‚争论归争论‚最终这个争论以唐太宗的胜利而告终‚尽管唐太宗并没有对自己的决定做出任何的解释‚基于皇帝的特权‚他将自己的决定付诸实施。
最终不仅在高昌故地设置了西州‚而且还建立了安西都护府‚从此开始了唐王朝在西域地区的经营和活动‚也造就了历史上最强盛的封建王朝最辉煌的版图的组成部分之一。史籍中关于唐太宗在高昌故地设置西州的条件并没有详细记载‚但是‚这依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本文力图通过史籍的记载寻找相关的信息‚对唐太宗设置西州时所具备的客观条件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高昌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一般简单的区分为高昌壁、高昌郡和高昌国三个时期。高昌国是高昌封建统治制度发展最为完善的时期‚也是高昌汉文化充分发展的时期‚而拥氏高昌王国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从魏晋时期开始‚大部分的高昌统治者都沿用了汉族统治制度‚前凉张骏之所以在此地设置高昌郡‚其主要原因就是该地区的居民以汉族为主体。拥氏高昌王国推行的各项统治制度我们几乎都可以从中原找到它的蓝本:前凉以来‚高昌地区一直沿用的郡县制毫无疑问就是来源于中原;约氏高昌王国也沿袭了中原政权使用年号纪年的传统;
以及约氏高昌王朝完备的官制等‚这些都无一例外的证明了鞠氏高昌的汉文化传统。以汉族人为主体的人口构成更是高昌汉文化得以长期延续的客观载体‚就两者文化的相似性而言‚高昌所具有的历史和文化条件是其他政权所无法比拟的。这就为唐太宗在此地实行与内地一致的州县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
高昌‚在西汉时期仅仅是屯军诸壁之一。作为戊己校尉治所以后‚地位才日益重要。东汉时成为保护柳中的斥候垒‚是己校尉的驻守之地‚其主要职责是保护屯驻柳中的西域副校尉或西域长史。魏晋时期才渐具城市规模。在高昌名称出现之前‚该地区为姑师民族生活栖息之地。西汉武帝时‚姑师分裂为车师八国‚该地区为车师前国的领地。
西汉一朝从武帝时期开始经营西域‚自从张赛凿空西域以来‚中原政权与西域地区的联系开始逐渐加强。此后‚汉与匈奴曾经五争车师。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车师前国才最终归属汉朝‚西汉在此地设置西域都护‚中原政权势力开始第一次进入西域。汉元帝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在该地区设置戊己校尉‚建筑了众多的军事壁垒‚且耕且守。
高昌作为西汉重要的屯军诸壁之一‚以后更是作为戊己校尉的治所‚逐渐脱颖而出‚从而揭开了高昌统治历史的序幕。东汉一朝继承了西汉的西域政策。继续在西域屯田驻军‚先后在此设置戊、己校尉、西域长史、西域都护等职‚借以实现对西域的管辖。由此可见‚高昌壁至高昌垒阶段‚先后接受两汉(包括新莽)、曹魏、西晋等汉族朝廷的统治。
根据赵荣织先生的研究‚即使是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状态下‚中原王朝也没有放弃对西域地区的经营和管辖‚包括南方由汉族统治者建立的汉族政权以及北方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魏晋南北朝后期‚高昌开始建郡。在高昌郡时期‚它又先后成为八个割据政权的属郡。其中的前凉、段氏北凉、西凉是这一时期拥有高昌的三个由汉族统治的割据政权。
前凉是高昌郡时期拥有高昌的第一个由汉族统治的割据政权。创业主张轨‚字士彦‚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张轨本人年轻时明敏好学‚有器望‚得到中书监张华的赏识‚以为“二品之精”。累官至散骑常侍、征西军司。东晋咸和二年亦即前凉建兴十五年(公元327年)张骏在此设置高昌郡‚逐渐加强了对高昌的统治。张氏前凉统治河西的时间为公元301至公元376年‚共76年。
段氏北凉本来是沮渠氏北凉的前身‚在历史上缺乏独立的地位。但就高昌而言‚却是这一时期拥有高昌地区的第二个由汉族统治的割据政权。创业主名段业‚京兆人氏。史书记载他“博涉史传‚尤信卜筑、徽记、巫现、征祥”。天玺三年(公元401年)五月‚为沮渠蒙逊所攻杀。段氏北凉统治河西五年‚统治高昌大约三年。西凉是高昌郡时期拥有高昌的第三个由汉族统治的割据政权。创业主李恳‚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人。
根据王素先生的推论‚西凉政权统治高昌的时间应该在二十年到二十一年之间。进入高昌国时期以后‚先后统治高昌的张氏、马氏和纯氏则都是汉族移民。张氏王国创立者张孟明‚原为敦煌名门‚迁移至高昌‚也是高昌豪族。后来因为主张举国内徙‚激起国人的强烈不满。501年‚马儒被国人所杀‚马氏王国灭亡。
后来继立的纳氏王国创业主拥嘉则是陇西人氏‚关于其祖籍有金城和西平两种说法‚此处暂且搁置。纯氏王国统治高昌从501年开始‚到640年灭国‚其统治高昌的时间最长。由此可见‚自从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以来‚高昌地区有相当长的时间是由汉族统治者来管辖的‚其推行的统治方式则毫无疑问应是汉族统治方式‚诸如前凉以来高昌实行的郡县制、使用年号纪年以及与中原地区相似的官制等‚都是高昌实行汉族统治的证据。
长期在汉族统治之下‚其生活习俗、服饰习惯以及文化传统‚势必深受汉族传统时影响。另外‚根据《旧唐书·高祖本纪》的记载‚西凉政权的开国君主凉武昭王李悬是唐高祖李渊的七世祖。目前‚关于唐朝统治者与西凉政权统治者之间的亲缘关系‚学界有不同看法。张书城先生认为李唐统治者冒认凉武昭王为祖先‚主要是史家受了唐高祖李渊的暗示‚所以编造了这段历史。
关于这一点因为不是本文的讨论范围‚暂且搁置。但是事实上‚不管西凉政权的凉武昭王是不是唐朝统治者的嫡亲远祖‚都无法改变其政权的汉族性质‚也将无法抹杀高昌地区受汉族传统影响深刻的历史事实。而这对于已在开疆拓土的统治者而言‚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影响和刺激。再加上唐王朝的空前强大‚借此大肆为开疆拓土制造舆论也在情理之中。
从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前凉张骏在此地置郡县‚名曰高昌郡‚郡县制从此在该地诞生。以后历经前凉、前秦、后凉和西凉等政权‚高昌郡一直是凉州或沙州地方政权的一个属郡。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各代文书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高昌郡的历史持续了百年之久‚而它最初的发端肯定来自于中原地区从西汉就开始实行的郡县制。
这是历史学界公认的事实。唐长孺先生认为:“我们看到这一套制度远承汉魏‚近同晋宋‚从乡里组织直到郡和军府机构完全和内地郡县相一致。”高昌郡下不仅设县‚而且其县下还设有乡里。当代出土的吐鲁番文书为我们提供了相当多的文物佐证。如《西凉建初十四年(418)韩渠妻随葬衣物疏》中就有“高昌郡高(昌〕县都乡孝敬里民韩渠妻”的字样‚即可证明高昌郡下有高昌县‚高昌县下有都乡‚都乡之下则有孝敬。
高昌建国后沿袭了高昌郡的传统‚亦在当地实行郡县制。由于高昌以郡建国‚领地范围并没有增加‚为了使其具备一国的规模‚于是统治者将原来的高昌郡的地方建置有选择的普遍升级‚最终导致高昌国的郡县‚尤其是县的数量一直处于膨胀状态之中。对于高昌国的基层行政单位的具体数目‚学界存在争论。如孟宪实先生就认为高昌国共有三郡十七县‚其中郡包括交河郡、田地郡和横截郡。郑炳林先生则认为‚高昌共有府郡县三级地方行政组织。
关于府‚他认为高昌王国设有镇西、平远、抚军三府‚当在郡之上‚但未做详细说明。郡一级行政单位五个‚即交河、田地、南平、横截和永安五郡。另外‚郑先生还指出‚高昌王国时期的城都是县‚所以他认为高昌国应有三府五郡二十七县。关于这一点‚笔者以为可以暂时搁置。因为其基层的行政单位的具体数量并不能改变高昌国实行郡县制这一事实。
虽然高昌的郡县制与秦汉时期的郡县制不完全相同‚但其实质是一样的‚而且高昌自设郡以来‚该地一直实行郡县制。毫无疑问‚这为后来唐朝在此推行州县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做的只是在具体制度方面完成技术接轨即可。二者相比较‚自然是有鉴别的继承要比没有任何基础的全新创造要容易得多。
而且唐朝朝廷在高昌故地推行州县制时并没有完全摧毁当地原有的地方组织机构‚而是将其合理的加以利用。其证据就是侯君集八月份破平高昌‚九月就出现了申报人口土地的“手实”。试想‚八月破平高昌‚九月就有人口土地统计资料出现‚短短的一个月‚仅仅依靠刚刚胜利的军队来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毫无疑问是得到了当地原有社会组织的积极合作‚如果当地的社会组织已经被破坏‚这一份“手实”势必会在时间上有所推迟。
高昌本来就是一个汉族人建立的政权‚不管是从人口构成上‚还是从汉文化传统上‚都非常容易接受中原统治制度和文化。高昌国所包括的人口基础应该有:当地土著民族车师人‚来自敦煌的人口‚以及后来的移民人口‚无疑就是高昌国民的主体‚而其中多数应该属于来自敦煌的人口。根据史籍的记载‚除了高昌的原有土著居民车师人以外‚其它的大多数居民都应该属于汉族人口。
汉代以前高昌地区主要居民是车师民族‚当地的汉族人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内地‚主要是从河西迁居而来的。有一部分被朝廷派来西域打仗的士兵‚因为旅途困顿‚留居于此。又有派驻西域的屯田吏士‚其中有许多人携家带口而来‚耕作时间长了‚不愿意返回故乡。也有到高昌做官的人‚长期停留于此‚家属也随之而来‚因而在此处定居‚逐渐生息繁衍‚从而成为高昌地区较早的汉族居民。大批汉族人迁来高昌‚是在西晋以后。
西晋末年以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河西地区相对比较安定‚秦雍一带的居民为了躲避中原战乱‚纷纷逃离家园‚涌入河西。符坚东平六州‚派遣数十万兵众讨平凉州‚河西地区纷争扰攘遂起。先前那股涌向河西的流民浪潮‚裹挟着河西本土的居民‚更向西进入与之毗邻的高昌地区。这些都为高昌的汉族居民众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孟宪实先生就认为‚北凉的残余势力在沮渠无讳和沮渠安周的统帅下逃入西域抢占高昌‚离开敦煌的时候也带走了几乎所有的敦煌人口。
公元442年‚“夏‚四月‚沮渠无讳将万余家‚弃敦煌西就沮渠安周……其士卒经流沙渴死者太半。”此后的隋朝‚高昌王拥伯雅和世子魏文泰曾经长期滞留隋东、西二都‚深受中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回国后就立即在国内推行解辫削枉改革‚在他颁布的“解辫削枉”令中就明确指出‚“夫经国字人‚以保存为贵‚宁邦缉政‚以全济为大。
先者以国处初荒‚境连猛狄‚同人无咎‚被发左枉。今大隋统御‚宇宙平一‚普天率土‚莫不齐向。孤既沐浴和风‚庶均大化‚其庶人以上皆宜解辫削枉。”约伯雅推行这项制度的初衷主要是仿照中原的服饰制度重建高昌长久以来深受外族影响的文化‚实质上是高昌上层统治者对中原文化的追思以及对自身的祖籍中原的怀念。事实上也从侧面证明了高昌的汉族人口的构成。
唐太宗打下高昌后‚也曾经一再指出‚“尔等并旧是中国之人‚因晋乱陷彼”、“高昌之地‚虽居塞表‚编户之氓‚咸出中国”‚由此可见‚唐太宗也承认高昌的主体居民是汉族人‚这恐怕也是唐太宗之所以决定在高昌故地设置正州的原因之一吧。高昌虽然地处偏远‚周围又有众多的少数民族交错杂居‚但是其主体民族却是汉族。
从西汉时期的戊己校尉及留驻军士到魏晋时期的中原移民‚汉族人口在当地占了很大的比重‚这种比重从一定程度上为高昌的汉文化传统的继承与传播提供了主体基础。
约氏高昌国的统治者祖籍金城‚也是从中原地区迁移到此地的‚所以他们统治下的高昌国也从一定程度上沿袭了汉族政权的统治方式。高昌国的发展历史无时无刻不显示出深深的汉族政权的烙印‚从历史发展的渊源上来说‚在高昌推行与内地一样的州县制也是符合它的发展趋势的。
高昌距离河西走廊较近‚长期以来归属敦煌郡管辖‚所以受到了内地文化的强烈影响‚内地汉文化与西域各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水乳交融。高昌的主体民族是汉族‚因此‚其沿袭的文化的主流也是汉文化。高昌的儒学教育、宗教信仰、政Z制度等‚都体现着汉文化的深厚影响。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