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唐朝诗人有点懒,一生只写了2首诗,却成千古绝唱流传至今

这位唐朝诗人有点懒,一生只写了2首诗,却成千古绝唱流传至今

()
中文名:
这位唐朝诗人有点懒,一生只写了2首诗,却成千古绝唱流传至今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唐诗宋词,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文化顶峰,其中宋词经常被认为是宋朝人效仿唐诗而作,但是缺失了唐诗的很多精神内涵,所以被许多人视作唐诗的附属品,没有独立的地位。 这种想法不无道理,因为文化繁荣的前提就是经济繁荣或者国家强盛。作为中国古代最强

唐朝名人推荐

唐诗宋词,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文化顶峰,其中宋词经常被认为是宋朝人效仿唐诗而作,但是缺失了唐诗的很多精神内涵,所以被许多人视作唐诗的附属品,没有独立的地位。

这种想法不无道理,因为文化繁荣的前提就是经济繁荣或者国家强盛。作为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有成就并不稀奇。而在唐朝,有这样一位诗人,虽然仅仅留下了两首诗,但其中一首在诗词历史上地位却非常高。这首诗就是我们熟知的《春江花月夜》。

在宋朝,政府军事弱势情况严重,先后面对辽金两大劲敌,国民自信不足,这种情况也反映在了文化方面,致使宋词中出现了很多靡靡之音,负面情绪偏多,少有积极乐观的诗作出现。而唐诗的风格整体奋发向上,即便偶有负面情绪,也多数是文人抒发怀才不遇之情。

如此对比之下,宋词的历史文化地位自然不如唐诗,而唐诗之中被世人公认最为优秀的作品,就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本人在唐朝时就颇负才名,在人才济济的唐朝就同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如此才名,可见张若虚的才华在唐朝时就已经得到了文坛的认可。有趣的是,张若虚本人流传的诗作并不多,至今只有《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闺梦还》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在唐诗中地位非常高,被认为是唐诗开山之作。

这首七言古诗最早出现在《乐府诗集》中,因为张若虚本人并没有诗集存世,所以才会通过这种收录范围很广的诗集现世。自从这首诗出现之后,许多文人才子都对该诗表示了赞赏之情,这首诗收获了非常多的赞美之声。

有些人认为,这首诗是全唐诗的代表,整个大唐所有的诗词歌赋加在一起都不如这一首诗;有些人誉其为“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这些赞美都是针对《春江花月夜》,至于《代答闺梦还》则很少被人提及。

《春江花月夜》是张若虚在江边赏月时有感而发创作的作品,虽然是随手之作,但是这首诗从创作手法、修辞方式、抒发感情等方面都属于极品,非常值得品味。整首诗的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层次依次递进,划分非常明显。

第一个部分自然是描述江景美好,张若虚对江景的构图非常精美,意境很高,气势雄浑壮阔,同时还赋予了江水很强的生命力。不仅整体景色精美,诗人对细节方面的把握也非常到位,将月色笼罩下的幽静夜景精确地呈现出来,烘托气氛的手法非常高超。

将江景刻画好后,诗人开始抒发自己的感慨。眼见夜色幽静,江景壮阔,诗人免不了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虽然古代未必有“宇宙”的概念,但是诗中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显然是在思考大自然,或者说是宇宙的奥妙之处。在这一部分,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感慨结束后,则是诗人自身的离愁别绪和思念之情。古代文人想要有所成就,多数都要离开家乡到权贵云集之处谋生,张若虚纵有才子之名,也不能例外。虽然诗人在诗中刻画的是游子同思妇之间的相互思念之情,但实际上触发的仍旧是诗人本人的感情。虽然其中也有这种负面情感,但诗人最终的落脚点仍旧是豁达乐观。

这也是唐朝与宋朝诗人的不同之处,宋朝诗人受现实状况影响,最终的落脚点大多数时候都是负面情绪或者忧思过度。双方的另一个不同,则是在用词和手法使用上,宋朝诗人偏重于表面华丽的用词,唐朝诗人则对这些华丽之词不怎么在意。

宋朝时经济发达,宋人又注重享受生活,自然日常生活更倾向于追求精美,用词方面也不例外,这很正常。而唐朝同样文化繁荣,人们也追求享受,却并不刻意,更不过度,主张自然而然,诗词中自然也是同样的追求。

因此《春江花月夜》中的用词并不算非常华美,却几乎每一处都刚刚好,能够将情与景交融在一处,合为一体,让人感觉不到生涩或不合时宜。此外,该诗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不过并没有刻意运用,而是非常精巧地镶嵌入诗句之中。

比如诗人开篇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但是很多人第一遍读起来甚至没有发现这种修辞手法;此后多处采用映衬和对比两种修辞方法,将江景的明暗刻画出来;比喻也是该诗常用的修辞手法,而且诗人还同时运用了明喻和暗喻两种手法。

正是有了这些恰到好处的用词和合适的修辞手法,才将江景同情感描绘得虚实相生,情景融合十分深入。唐朝诗人都擅用深入浅出的描写方式,该诗也有相同的描写,对游子与思妇之间思念之情的刻画就是如此。

除了诗本身的美感,据说《春江花月夜》的配乐也非常美,被世人认为兼具意境美和音乐美。因为古时的诗词都是唱出来的,所以每首诗词都有自己的配乐,这首诗的配乐最早应该是南朝后主所做,但是原始版本的配乐早已失传,后人称颂的版本是张若虚所做。

其实古代并没有冠名权的说法,所以这些配乐有很多人都曾经创作过,只不过张若虚的版本最为出名,所以才被今人误认为是张若虚专有。因为只有两首诗词传世,张若虚也被称为唐朝最懒的诗人,不过对于创作者而言,作品的数量并不是最重要的,其作品能够流芳百世,本身就已经证明了张若虚的实力,毕竟诗不在多而在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