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明知司马衷痴傻,却还要传位给他,真的是因为他的儿子吗?

司马炎明知司马衷痴傻,却还要传位给他,真的是因为他的儿子吗?

()
中文名:
司马炎明知司马衷痴傻,却还要传位给他,真的是因为他的儿子吗?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关于晋惠帝的死亡,历史上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说的是他就是死于疾病,然后就莫名其妙的就死了; 第二种说法则是说他死于司马越之手,当然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点疑问。 总之晋惠帝司马衷的这一生其实也是挺悲剧的,他虽然有着皇帝的这个名号,但是

唐朝名人推荐

关于晋惠帝的死亡,历史上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说的是他就是死于疾病,然后就莫名其妙的就死了;

第二种说法则是说他死于司马越之手,当然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点疑问。

总之晋惠帝司马衷的这一生其实也是挺悲剧的,他虽然有着皇帝的这个名号,但是他的一生一直都是一个傀儡,一个悲剧。

在位前期有外戚杨骏和皇后贾南风的干政,这段时间虽然宫廷政变时有发生,但天下还算太平,而他也能平稳的当这个皇帝;后期当贾南风被司马氏诸王杀死之后,西晋王朝开始逐渐的“暴走”,开始走向崩溃的深渊。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司马衷也可以说是饱受屈辱和折磨,他这个皇帝当的可谓是相当的不安生,他的生死全掌握在那些犯上作乱的司马家诸王的手里。

当然这一切很大程度上还得归功于他的父亲司马炎,在明知道自己的儿子不适合当皇帝却又不肯废了他。因为司马衷能够当稳皇帝很大程度上也得归功于他的儿子,他的儿子自小就聪慧,司马炎希望将来能够将皇位平稳的交接到这个孙子的手上。

但是笔者却认为其实司马炎并非仅仅因为这个原因,立储是国家大事,稍有不慎就会天下大乱,仅仅凭借这个原因恐怕还不足以让司马炎下定决心,其实背后的原因也有很多:

第一个方面:轻言废立太子,国家动荡

司马衷本人其实是没有资格成为储君的,可是因为他的哥哥早逝,两岁就夭折了,所以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第一顺位继承人,他在九岁的时候就被司马炎立为太子。

我们都知道太子是一国的储君,是国家未来的继承人,如果太子没有什么太大的过错的话是不会轻言废立的。一旦废太子那么肯定会造成储君之位悬空,那么朝堂之中的实力派肯定会在这个时候争先恐后的支持对自己有利的人,这样的话对国家造成的危害其实更大。

就拿汉朝来说吧,因为汉武帝对太子的日渐不满最终造就了“巫蛊之祸”,死者牵连数万人,而就在司马炎的晋朝成立的十几年前就有袁本初和刘景升废长立幼之举从而导致了他们的步曲被曹氏所吞并,虽然他们不是皇帝,但是他们当时其实也和皇帝差不多。

总之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充分的说明其实轻言废太子对国家也是诸多不利的,无论这个太子有多么的不堪。

而且在立储之事闹得最凶的时候西晋还没有统一,当时司马炎以灭吴为首要任务,此时因为储君之事而造成国家动荡其实无疑是不明智的。

第二个方面:太子生母杨皇后反对废太子

既然在立储一事上,既然有争执,那么自然而然的肯定会拉帮结派,这个关于储君背后的争论其实是有些人的利益之争。

当时很多朝臣分为两派,一派是主张废太子的立齐献王司马攸的,他们当中有卫瓘、张华、和峤等人;另一派则是太子党,这一派的人又以荀勖、贾充等人为首。

其实这两派光看阵容是谁也压不了谁,因此他们虽然在这件事情上争执不休,但是还不足以支持司马炎下最后决心。

但是有一个人的话可以说还是很强有力的,对于她的意见司马炎有时也不得不慎重考虑,她就是太子的生母,杨皇后。

在此做个科普,晋武帝司马炎一生有两个杨皇后,这里的杨皇后是太子的生母,杨皇后,谥号武元皇后;另外一个杨皇后是后来的大权臣杨骏的女儿,是武元皇后的族妹,后来被追封为武悼皇后。

因为晋惠帝从小就有点痴傻,或许是因为杨皇后感觉晋惠帝有点可怜吧,因此对这个儿子特别的宠爱,而她恰恰就是支持太子的力量中最强有力的力量。

当然她不主张废太子其实也是有双重目的的:

第一.就是之前讲过的,因为愧疚所以对司马衷过度宠爱,明知不合适却还是不赞成司马炎废立他。

第二.也是担心废了太子之后自己的位置不保,总之也是想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当司马炎感觉司马衷确实是有智力上的缺陷时,想要换继承人之时,他也曾问过杨皇后的意见,而杨皇后就以古人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给驳回去了。

《晋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一》: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统,密以语后。后曰:“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

司马炎因为和杨皇后感情还是很深厚的,所以对于她的意见他也不得不慎重考虑。而且杨皇后后来为了保住太子的地位,在她病重之时推荐了自己的族妹,就是前面讲到的武悼皇后继续领导后宫,希望可以借助自己家族的力量来保住晋惠帝的太子之位。

所以虽然其实支持太子一派的人势力也挺强大的,但是他们并不是左右司马炎心思的人。真正能够左右司马炎心思的还是杨皇后,只要她不同意,那么太子的储君之位便还是有保障的。

第三个方面:司马炎真的想废太子吗?

虽然上述两点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影响司马炎,但是真正下决心的人其实还是司马炎本人。

虽然废立太子会导致国家动荡,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有利的,他应该也能看到这点;杨皇后虽然不同意废太子,但是真正只要下定决心,太子背后的势力其实在他面前并不算什么,所以上述两点其实只能从客观上左右司马炎的心思。

所以真正决定废太子之事的还是他,只要他真的有废太子的心思,不管阻力有多大,其实还是可以克服的,但是写到这不禁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司马炎真的想废太子吗?或者说司马炎本人想要废除司马衷的决心有多大?

首先就拿几件事来举例吧,当时司马炎因为太子一事曾经问过和峤和荀勖两个人,他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荀勖的回答是太子有德有才可以继续胜任太子之位;而和峤的回答是太子淳古之风,却难堪大任。

总之这件事情之后,司马炎对荀勖更加信任,而对和峤司马炎在这之后也有明显的疏远他。

另外,司马炎曾经为了断了许多倒太子派大臣的念头,特地找了一份答卷去考验司马衷,当然这件事情的详细描写在此就不多做叙述了,总之这次考验太子就靠着贾南风圆满的交卷了,而朝中的许多大臣也因此无话可说。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司马炎是知道司马衷痴傻的,可是他为什么却还要多此一举呢?

从这些自欺欺人的举动就可以看出,他本人其实打心底里也并不想废司马衷,所以虽然他曾经有过废太子的念头,这个念头或许只在他心里一闪而过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第四个方面:废立太子后谁来接位?

我们都知道,司马炎本人也属于一个非常好色的一个皇帝,据统计他有二十几个儿子,当然因为古代医疗条件非常差,所以真正能够长大成人的儿子其实并不多,后来他的这些儿子除了几个早死的,剩下的全都死在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之中。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

其实因为古代因为立嫡立长这个规矩导致了他的大部分儿子都被刷掉了,其实当时真正对司马衷有威胁的人有两个,一个就是前面讲的司马攸;另一个则是司马衷的亲弟弟司马柬。

其实司马攸虽然当时呼声很高,但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实司马攸根本是无缘君位的,具体有两个原因:

一.晋武帝和司马攸虽然表面亲密,但是当初在立储一事上,因为司马攸也间接的影响到了他,所以这在司马炎心里一直是个疙瘩。

二.他们虽然是亲兄弟,但是司马攸早就过继给了他的大伯司马师,也就是说立他为皇太弟的话,最终皇位会传到司马师一脉,这也是司马炎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上述两点,也说明了司马攸其实也是没戏的,无论他的呼声有多高,无论他们是不是亲兄弟,但是在皇位面前,这一切都化为云烟。

那么司马衷的亲弟弟司马柬呢?史书中记载中记载他沉着聪明,因此他其实也深受晋武帝的喜爱,可惜他有一个原因恰恰注定了他无缘君位,那就是他非嫡长子。

西晋的储君继位制度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当然这在各个朝代也是差不多这么一回事,除非这个皇帝有打破传统的勇气。

当然司马炎看起来没有这个勇气,所以他也就被刷掉了。而他剩下的儿子要么身份地位不够,要么是年龄幼小不适合。总之,废太子之后的继承人也是一个问题。

所以要说司马炎仅仅是因为司马衷的儿子就决定储君之位的话也过于武断了,当然上述观点也只是个人看法。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