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他还只是一个奉诏入京的小翰林,贺知章却已经是太子的座上宾,两人无论从年龄、地位还是阅历,都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商贾出身的李白无法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所以他采用了当时比较通行的方法——干谒。 也就是先写一封自荐信,再将自己的作品整理为文集,
李隆基
武三思
杜如晦
762年5月3日 唐玄宗李隆基逝世
崔湜:三次拜相给皇帝戴绿帽子 献妻女给太子
唐太宗第十子李慎简介,李慎怎么死的?
隋唐、薛葵、说岳、明英烈等书中的四猛八大锤,谁最厉害?
隋唐福将程咬金的传奇一生
武则天有一伟大发明,中国使用超千年,至今无论男女都在用
唐高祖李渊和杨广的关系,李渊简介
李白喝的酒究竟度数是多少?为何能斗酒诗百篇?原来奥秘都在这里
张巡“草人借箭”
杜甫的诗《兵车行》揭露了唐王朝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唐朝虽设置归义军,但对当地有心无力,归义军实际上属于半独立政权
由《为徐敬业讨武则天》浅谈骆宾王的“不识时务”
李白也曾情场失意,被女子拒绝后,写下一首诗,流传至今
任见:唐代烧尾宴,洛阳绽奇葩【原创】
杨广有哪些功绩?罪在当世功在千秋
解密唐朝大将侯君集为何谋反?
汉朝的刀剑,为何比唐朝的刀剑还要好?
那时他还只是一个奉诏入京的小翰林,贺知章却已经是太子的座上宾,两人无论从年龄、地位还是阅历,都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商贾出身的李白无法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所以他采用了当时比较通行的方法——干谒。
也就是先写一封自荐信,再将自己的作品整理为文集,送给一些有地位权势的人,希望能够得到赏识。
在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日子里,李白敲响了贺知章的门。
当时83岁的贺知章已经须发皆白,却十分谦和,对于李白的诗名也早有耳闻。
他先是与李白寒暄几句,接着便问他写过哪些诗文,李白赶忙将自己的作品集呈上给他看。
贺知章先粗略扫了几眼,夸赞他字写得漂亮,接着便看起内容来。
少顷,贺知章大赞:
“真乃谪仙人也!”
李白受了称赞,心下大喜,但见贺知章看得入神,便噤声在旁等他看完。
纸页翻动,贺知章的眼神停在一首诗上,久久未语,良久才叹息道:
“此诗可以泣鬼神矣!”
据说,后来杜甫评李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便是由此而来。
各位可以猜一下,贺知章说的是哪首诗呢?
相信大部分人都和诗词君一样,首先想到的便是李白的诸多经典之作,譬如《蜀道难》、《将进酒》等。
但这首诗恰恰十分冷门,冷门到许多人都没听过,它就是《相和歌辞·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乌栖曲》本为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旧题,形式上均为七言四句,两句换韵,李白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诗仙还是那个诗仙,从来不按常理出牌。
这首《乌栖曲》为何会被贺知章称为
“泣鬼神”?
我们只能从诗的本身去寻找些许蛛丝马迹。
它描写的是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不顾民生,沉迷享乐,被西施所迷惑,最终亡国的故事。
按理来说这样的典故已经是陈词滥调,我们来看看此诗有何特别之处。
金雕玉砌的宫殿中歌舞升平,绝色美人倚在君王怀中,三分醉意七分放纵。
这原本应该是热闹的,明亮的,但视线掠过圈地为牢的美梦,就能看到姑苏台上眼神阴鸷的乌鸦。
它们黑压压落了一片,在暮色中嘶哑地鸣叫。
而被丝竹乐声包围的人们,是发现不了的。
温暖灯光洒在舞姬身上,殊不知青山逐渐隐没在黑暗中,即将被粘稠的夜色吞噬。
在昏林暮鸦的阴森包围中,这场狂欢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光阴如流水般淌过,日暮到夜深,直至又一个黎明,浑噩度日的君王却未曾察觉。
吴宫就好似一座唯一亮着灯的孤岛,因为站在亮处的人看不到黑暗中的情形,所以他们没有看到洪水正朝着四面八方涌来。
而早已被洪水淹没的,是低处的、无法求救的百姓们。
而这场洪水的始作俑者——吴王夫差,也终将为此付出代价。
象征着不吉的乌鸦,被遮住的太阳,阴森的青山,冰凉的江水......
一场盛宴在李白笔下,却充满着诡异死寂的气息。
而尾句则直接将嘲讽拉满:
天将大白,吴王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若说只论写作笔法,这首诗还当不起贺知章如此高度的评价,他说此诗
“泣鬼神”,是因为他知道李白真正想说的话。
李白身处开元盛世,那是一个被后世誉为开放、强大、繁华的时代,但他却看到了盛世之下的阴影。
他看到逐渐由明变暗的唐玄宗,正发生着和吴王夫差一样的变化,他看到灯光照不亮的地方,夜色正在吞没一切。
年轻气盛的李白满怀抱负,他敢想、敢说、敢写,反正无官一身轻。
但贺知章却不一样,他在官场里沉浮几十年,早就知道要谨言慎行。
所以他读懂了,也读透了,却没有过多评价,只留下
“泣鬼神”这三个字。
没有人愿意看到盛世落幕,但也没有几个人有勇气,站出来戳醒上位者的美梦。
这首诗读来收敛含蓄,深婉隐微,不似他其他的作品一般浪漫雄浑。
但它所要表达的一切都是那么刚刚好。
少一分则晦涩,多一分则过剩。
李白这首最不像他所写的诗,恰恰也是他最具有政治远见的一首诗。
盛极必衰,是因为繁华会蒙蔽人的双眼,经得住诱惑,才能守得住江山。
千百年来,皆是如此。
来源:诗词世界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