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上官婉儿·生前多风光,死后就多惨……

揭秘上官婉儿·生前多风光,死后就多惨……

()
中文名:
揭秘上官婉儿·生前多风光,死后就多惨……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2013年9月,陕西考古界爆出了一则重大新闻,咸阳新区发现了一座高等级的古墓,一排五个天井直通甬道,规制相当严谨。带有天井结构是唐代大型墓葬的标志,天井数量越多,意味着墓主人的身份越尊贵。 在已经发现的唐代永泰公主墓中就有六口天井,出土

唐朝名人推荐

2013年9月,陕西考古界爆出了一则重大新闻,咸阳新区发现了一座高等级的古墓,一排五个天井直通甬道,规制相当严谨。带有天井结构是唐代大型墓葬的标志,天井数量越多,意味着墓主人的身份越尊贵。

在已经发现的唐代永泰公主墓中就有六口天井,出土了大量的宝物,而这座墓葬有五个天井,意味着这至少是皇家墓葬,那这座墓葬的主人究竟是谁呢?

考古人员凭墓志盖上刻着的“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九个字推断这肯定是上官婉儿的墓,因为在唐代昭荣里姓上官的只有上官婉儿一个。

这个发现让考古人员惊喜交加,因为上官婉儿是待在武则天身边二十七年的“大红人”,手握重权,人称“巾帼宰相”,又称“昭容”,唐中宗的皇妃。

这么重要的人物,其墓里头的宝物肯定不少,更为关键的是上官婉儿是个传奇人物,千百年来有关她的很多谜都没有解开。

首先是她跟武则天的关系,原本有着血海深仇,可是后来却相伴二十七年。

这一切起源于上官婉儿的爷爷上官仪,上官仪学问好、文章好,官至宰相,深得唐高宗赏识。

话说有一天,唐高宗因武则天一贯强势的性格让自己觉得很没面子,但是他也不愿跟别人说,于是召上官仪商议办法。可不料上官仪听完后竟很激动地建议废后,气头上的高宗一听就让拟昭。

由于武则天早已在皇帝身边安排了人,在诏书在起草的过程中,有人给她通风报信。赶过来的武则天一看桌上放着的已经拟好的诏书后非常生气,高宗一看立马笑脸相迎道“这个事都是上官宰相的主意,你消消气,朕陪你去赏花去”,这就为上官仪身死埋下了伏笔……

公元664年,废太子李宗密谋造反,武则天一道诏书“上官仪参与密谋,抄家问斩”,可怜的上官婉儿刚出生没多久,就这样跟着母亲做了“官奴”,那后来她又是如何进宫进而留在武则天身边的呢?

《旧唐书》里记载“上官婉儿虽沦为官奴,但低贱的身份并没有埋没她的天赋”,不仅从小就漂亮,而且读书特别有灵气,五六岁时诗就写得非常好,再大一点就更不了得,被老师感叹非常有天分,没东西可教。

武则天一听说官奴里还有个“小才女”,召来上官婉儿当面考其才学,看了她的诗文后,武则天频频点头,让她继续留宫,上官婉儿的命运轨迹从此改变……

中国有句古话“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更何况武则天对上官一家的几乎灭门,这仇恨之深可想而知。那武则天为什么还敢把上官婉儿留在身边呢?

而在她们“合作”的二十七年里头,一个忠心耿耿,一个信任有加,为什么会是这么个结果呢?这个谜千年未解……考古人员期待能从上官婉儿墓里找到线索破解这个谜团。

史料记载“上官婉儿不仅长得美,更是个才女,是个诗人,她的诗婉转寄情,借物抒怀”,在诗歌创作最鼎盛的唐代自成一派,最有名的一首是《彩书怨》。

据说她的诗曾经汇编成册二十卷,但是很可惜诗集后来流失了,现在保留下来的只有《全唐诗》收集的三十二首,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遗憾,那有没有可能在她的墓里会有发现呢?

专家经过仔细勘探,发现墓室里除了几个壁龛、几个做工粗糙陶俑外,其他什么也没有,这一发现让考古人员深感惊奇……

要知道上官婉儿不仅是巾帼宰相、诗人,更是皇妃,不管从哪个身份来讲陪葬品东西应该都不少,可为什么墓室里边没有东西呢?难道早有盗墓贼捷足先登吗?

这个念头在考古人员脑中一闪而过,毕竟上官婉儿的墓葬四周没有发现任何盗洞痕迹,此时有人注意到墓葬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

只见墓室顶部塌陷,地砖全都被揭起,而且外边的天井、甬道也有大范围人为破坏的痕迹。

史上被盗的墓不少,但这种情况从来没有过,这显然不是一般盗墓者所为,而且还有一个关键的地方,整个这墓葬里头找不到任何的棺椁痕迹,这又是为什么呢?

针对这个奇怪的现象,有人提出会不会跟杨贵妃墓一样是个空墓,或者说是假墓,这猜测很快就被否定了。

经过仔细地发掘,考古人员在墓室的角落里发现了几块碎骨,结合墓志铭专家判断,当年上官婉儿应该确实就葬在这儿,但是墓里却没有棺椁、陪葬品,墓室还被大面积破坏了。

针对这一情况,专家认为只有一个解释就是有人对上官婉儿抱有极大的仇恨,在她下葬后,故意破坏了墓葬,开棺毁尸……

谁会如此大胆地毁坏上官婉儿的墓?是谁对她怀有如此大的仇恨呢?

由于史书上对上官婉儿墓没有任何的记载,专家们一致觉得要想解开其墓葬的种种疑点,只能通过墓志来寻找线索,那么墓志当中会有答案吗?

墓志正文大概有1000来个字,前半段详细记载了上官姓质的来源、上官婉儿家族的情况,这些和史书上本记载的差不多,但是后半段的内容让专家们大为震惊……

下半段记载上官婉儿十三岁被封为唐高宗的“才人”,四十二岁册封为唐中宗的“昭容”,“昭容”封号人所共知的,但是她曾是高宗的“才人”的这个身份在史料当中没出现过,这样的身份变化跟她墓葬被毁会不会有关系呢?

抱着这样的疑问,有人认为可能表面上看没关系,但是上官婉儿“四十二岁”被册封为昭容的年纪有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705年神龙政变,八十二岁的武则天被迫下台,唐中宗李显即位,恢复国号唐。

也就是在这一年,刚继位的李显就迫不及待地册封了四十二岁的上官婉儿为昭容,依然执掌内阁,权力没变地位却更高了,这是为什么呢?

专家认为加强上官婉儿的地位很有可能是中宗的一个策略,怎么回事呢?

这事具体得从“韦后乱政”说起,史书记载,唐中宗即位后,韦皇后开始野心膨胀,意欲操控朝政,于是她鬼迷心窍地要中宗立她最爱的女儿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就在中宗犹豫准备下诏之际,负责拟昭的上官婉儿认为百官肯定反对,真要下诏必定扰乱政局,于是就先后四次向中宗进谏。

先是辞官,后来准备削发为尼,在没得到中宗准许后饮鸩泣血相谏,幸好太医抢救及时,这才保住性命……那有没有可能因此韦后一党对她进行了报复呢?

公元710年6月的一天,唐中宗在大殿上批阅奏折,中宗拿起宫女刚送来的糕点像平常一样直接就吃,可是没想到吃下去没多久,中宗突然“啊”的一声,立马七窍流血倒地身亡。

中宗被毒害致死没多久后,案情就真相大白了,原来是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谋害,而这件事也正好为后来政局的动荡拉开了序幕……

公元710年7月20号的晚上,临淄王李隆基在太平公主的支持下联合几个皇宫禁军将领发动“唐隆政变”,杀死了毒害中宗的韦皇后、安乐公主。

专家因此判断绝不可能是韦后一党报复的上官婉儿,因为上官婉儿虽然终结了安乐公主“皇太女”的美梦,但是在她下葬前韦皇后、安乐公主就已死,其党羽早就一哄而散了,怎么可能还有人明目张胆地去破坏皇妃的墓葬呢?

究竟是谁对上官婉儿有如此之深的仇恨,专家感到依然迷雾重重,于是决定还得从上官婉儿的死因入手,重新整理思路。那么,上官婉儿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根据史书记载,韦皇后、安乐公主的被杀让其党羽惶恐不安、四处逃窜,但上官婉儿却不慌不忙。

据说那晚,她手持蜡烛连夜给李隆基送去了一份诏书,一份任命李隆基的父亲李旦担任摄政王的诏书底稿。

当时在中宗去世以后,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扶植了一个“儿皇帝”上台,想借垂帘听政的机会把持朝政,但是在上官婉儿的坚持之下,当时她们又起草诏书要任命李旦为摄政王,那么李隆基会有什么反应呢?

李隆基在看了这个之后,他的确经历了一段思想斗争:首先,上官婉儿的罪过是否已经到了致死的地步;第二个就是上官婉儿才华横溢,这样的人杀掉是否有点可惜。

虽然事情确实可以证明上官婉儿不是韦后乱党,但关键在于底稿上只有上官婉儿的一面之词,不是真正的诏书内容,真正的诏书内容被韦皇后篡改了,因此不能完全证明她的清白,那结果怎么样呢?

思考再三之后,李隆基决定杀死上官婉儿,于是就把上官婉儿拉到一杆大旗底下,史书上说“斩”(斩首)。

就这样,一代才女、巾帼宰相,在一场宫廷政变中香消玉殒,时年四十七岁……

有人疑惑,同样作为乱党被杀,韦皇后、安乐公主等正宗皇室,地位比上官婉儿更高,杀完之后就往乱葬岗一扔,为什么上官婉儿却还能会享受“五个天井”这种高规格的墓葬标准呢?

墓志当中记载“太平公主哀伤,赠娟五百匹,遣使吊祭”,怎么回事呢?

唐睿宗,也就是李隆基父亲李旦登基之后,武则天小女儿太平公主力主为上官婉儿平反,睿宗就降旨恢复了上官婉儿“昭荣”的名位,并且追赠谥号“惠文”。

说到这儿,最关键的谜团还是没解开,上官婉儿既已平反恢复昭容身份,那她的墓又为什么会出现大规模的毁坏呢?更让人不解的是,棺椁尸骨也不翼而飞,到底是谁要做出跟已经作古的上官婉儿过不去的事儿呢?

几经研究之后,专家推断毁棺灭尸的背后主谋很有可能还是李隆基,而毁墓的原因有可能跟太平公主有关。

太平公主为上官婉儿平反,一方面可能是出于个人感情,毕竟上官婉儿追随武则天二十七年,太平公主跟她关系一直不错。

但是更重要的一方面,专家认为太平公主的做法有她自己的政治目的,什么目的呢?

首先,太平公主这人很不简单,小时候仗着父母的恩宠为所欲为、骄横放纵,被称为“几乎拥有天下的公主”;长大之后她变得凶狠毒辣、野心勃勃,梦想着跟她母亲一样登上宝座、君临天下。

可是唐睿宗上台之后很快就立儿子李隆基为太子,这是她很不愿意看到的,她为上官婉儿平反为的就是打击李隆基的声望,想让天下人都认定其滥杀无辜,不是明君所为。

不仅如此,她还多次力劝睿宗废掉李隆基这个太子,这其实就是她的争权策略,那么睿宗听从了他这个妹妹的意见了吗?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因为无法调和妹妹和儿子的矛盾,睿宗来了个“高明”之举,于公元712年直接退位当了太上皇,把皇位交给了太子李隆基继承。

公元713年,眼看着“曲线”争位不成,太平公主就纠集部队发动政变武装夺权,可惜李隆基早有准备,果断地出兵镇压,最后太平公主被赐死。

李隆基在赐死太平公主之后还毁了其驸马武攸暨的墓,这个毁墓在历史上有记载的,那么太平公主政变和上官婉儿墓被毁这两件事儿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专家是这么分析的,既然是太平公主修建了上官婉儿墓,上官婉儿又是因为李隆基而死的,所以李隆基在镇压了太平公主叛乱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迁怒于上官婉儿,于是在毁武攸暨墓的同时把她的墓也毁了。

上官婉儿的一生令人感慨:一代才女从官家奴婢到权力核心,曾经权倾朝野、风光无限,但是在纵横复杂的权力斗争当中,最终没有摆脱牺牲品的命运……

上官婉儿,一个唐朝杰出的诗人、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她的一生非常坎坷,她的人生跌宕起伏,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人物。

当然了,她更不可能想到的是身死后依然没有摆脱权位斗争的影响,以致于最终无法享受死后的安宁。

那么上官婉儿的骨骸究竟在哪儿呢?当年她留下的诸多谜团又该如何去解答?或许有一天,再一次的意外发现能够告诉我们更多的答案……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