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尚未来到中国以前,中国佛教初期最伟大的译经家就是竺法护。大乘佛教最重要的经典《法华经》,即竺法护以《正法华经》为题译出,而流布于世。罗什以前,到中国的译经师虽然很多,但以译经部数来看,竺法护的成绩最为可观。
竺法护,又称昙摩罗刹(梵 Dharmaraksa ,意为法护), 月氏国人,世居敦煌郡,八岁出家,礼印度高僧为师,随师姓“竺”,具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读经能日诵万言。当时中原地区虽然礼拜寺庙、佛像,然而大乘经典未备,法护立志西行,不辞辛劳,万里寻师,不但精通六经,且涉猎百家之说,遍通西域三十六国语文。泰始元年,携带大批经典返回东土,居于长安、洛阳,专事译经,精勤行道,广布德化,时称月支菩萨、敦煌菩萨。
姓名:竺法护
西域
性别:男
梵名:昙摩罗刹
时代:西晋
生卒:231-308
描述:晋代高僧、翻译家
籍贯:其祖先是月氏人,世居敦煌
译作:《正法华经》、《修行道地经》、《阿惟越致遮经》等
荣誉:人称“敦煌菩萨”
晋武帝泰始年间(二六五——二七四),寺院、图像、佛像等,普遍受到崇敬,然《般若经》等方部的经典还在西域,尚未能传布于中国。竺法护发愤立志弘法,随师游历西域诸国。据载,他能通达西域三十六国语言,熟谙印度、西域各国的字体、发音等,具备这样的能力,奠定了他翻译经典的基础。
竺法护为求《般若经》,随师从敦煌经西域南道,先往于阗国,再到疏勒,转往西域北道,经龟兹而回敦煌,完成西域一周之旅。大致游历了安息、月氏、大秦、剑浮、龟兹、于阗、疏勒、鄯善、焉耆、匈奴、鲜卑等十几个地方。依传记所载,他携带大批胡本回中原的途中,从敦煌到长安之间,随时随地都在从事译经工作。总计一生游化二十余年,在武帝太康五年(二八四)译出《修行道地
经》、《阿惟越致遮经》,其后,直到怀帝永嘉二年(三〇八)为止,共有二十几年岁月,是他在长安积极从事翻译事业的颠峰时期。竺法护从最初译经到晚年,在译经事业上得到许多得力助手,如聂承远、聂道真、帛元信、竺法首、陈士伦、孙伯虎、虞世雅等人,都担任润笔译校的工作。总计竺法护翻译的经典共有一五四部三〇九卷(《出三藏记集》载),其中,流传较普遍的是《方等泥洹经》、《光赞般若经》、《渐备一切智经》、《舍利弗悔过经》、《普曜经》等。竺法护的晚年,世局动乱,以七十八高龄入寂。他穷其一生心力从事译经大业,是一位伟大的译经家。?
竺法护梵名达磨罗察(察,一作刹),是世居敦煌的月支侨民,原来以支为姓,八岁依竺高座出家,以后从师姓竺。他博学强记,刻苦践行,深感当时(曹魏末)佛教徒只重视寺庙图像,而忽略了西域大乘经典的传译,因此决心宏法,随师西游。他通晓西域各国三十六种语言文字,搜集到大量经典原本,回到长安。从晋武帝泰始二年到怀帝永嘉二年,译出了一百五十余部经论。武帝末年,他曾一度隐居山中,随后在长安青门外立寺修行,声名远扬,各地僧俗从学的达千余人。他又去各地宏化,并随处译经。晚年,行踪不详。据说以七十八岁的高龄去世。法护因原居敦煌,化洽各处,时人
又称他为敦煌菩萨。后来孙绰作《道贤论》,盛赞他‘德居物宗’,并将护和竹林七贤中的山巨源相比。
竺法护翻译的经典,据梁僧佑《出三藏记集》的记录,有一百五十九部、三百零九卷,当时存在的写本是九十五部。其后各家目录续有增加,唐代《开元录》刊定法护译本存在的凡九十一部、二百零八卷(现经重新对勘,实系法护翻译的只七十四部、一百七十七卷),其中有很多重要经典。另有十种法护译本已认为散失了的,现经判明仍然存在,但误题为别人所译。这十种是:《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般若三昧经》一卷(上两种旧题支娄迦谶译)、《舍利弗悔过经》一卷、《温室浴洗众僧经》一卷、《迦叶结经》一卷、《楏女耆域因缘经》一卷、《大六向拜经》一卷(上五种旧题为安世高译)、《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游四衢经》一卷(旧题康孟祥译)、《梵网六十二见经》一卷、《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一卷(上两种旧题支谦译)。
法护的译本有《般若》经类,有《华严》经类,有《宝积》经类。有《大集》经类,有《涅槃》《法华》经类,有大乘经集类,有大乘律类,有本生经类,又有西方撰述类等,种类繁多,几乎具备了当时西域流行的要籍,这就为大乘佛教在中国的弘传打开了广阔的局面。道安说:‘夫诸方等无生诸三昧经类多此公(法护)所出,真众生之冥梯’(见《渐备经叙》)。僧佑也说:‘经法所以广流中华者,护之力也’(见《出三藏记集·法护传》)。至于法护的译风,忠实于原本而不厌详尽,一改从前译家随意删略的偏向,所以他的译本形式上是‘言准天竺,事不加饰’,而给人以‘辞质胜文’的印象。用作对照异译的资料,对理解经义的帮助很大。道安称赞他译的《光赞般若》‘事事周密’、《放光》‘互相补益’、‘所悟实多’(见《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又说他译的《渐备经》‘说事委悉’、《兴显经》‘辞叙美瞻’、更出《首楞严》‘委于先者’(均见《渐备经叙》),都对义理研求有相互启发的作用(支敏度曾用法护译本《维摩经》、《首楞严经》分别对照旧译,编成‘合本’,便利于学者的兼通)。另外,法护译出《正法华经》,为《法华》最初的全译本,经印度沙门竺力和龟兹居士帛元信一再校订,又由法护向一些学徒‘口校诂训,讲出深义’,并还在檀施大会中日夜讲说(见《正法华经后记》)。他这样热心弘扬《法华》,对于其后鸠摩罗什新译本的流通,创造了条件。法护其他译本有影响于后世的,大都如此。
在法护的译经工作中,有许多助手为他执笔、详校。其中著名的是聂承远和他的儿子道真,法护的弟子竺法乘、竺法首、张玄伯、孙休达、陈士伦、孙百虎、虞世雅等。聂承远父子对法护译事帮助最大,他们承旨笔受而外,并还常常参正文句。像法护所译《超日明三昧经》,原稿文句繁重,聂承远即曾加以整理删改。又法护译缺本中有《删维摩诘经》,似乎也是承远所删的。承远的儿子道真通达梵语,并擅长文学。他参加法护的译事,积累了经验,在法护死后更独自翻译了一些小部经典。他又将法护的译籍编成目录,即后世所称《聂道真录》(有时也称《竺法护录》)。据长房录转印的资料看,此录记载法护的存缺译本至少有五十三部,都有年月可稽。最早的年代是秦始五年(译《方等泥洹经》),其时或者是道真参加译事之始。
法护的弟子很多,但行事可考者无几。最著名的要算竺法乘。他少年就依法护为沙弥,富于悟解。太康年间,他笔受《修行道地经》、《阿惟越致遮经》等,后来在敦煌立寺延学,忘身为道,对那一方的教化起了很大作用。此外,他的同学竺法行、竺法存,都以隐居山林、讲究实践而知名于当世。还有竺法首,于元康年间笔受《圣法印经》。
关于法护的译经,梁《高僧传》卷一说他“自敦煌至长安,沿路传译,写为晋(汉)文,所获《贤劫》、《正法华》、《光赞》等一百六十五部”。其数量之大,可谓空前。但历代各家《经录》,对法护译经的记载,出入颇大。兹举三《录》为例。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二说法护译经一百五十四部(实为一盲六十一部),三百0九卷(其中九十五部有经,六十四部有名无经)。
《大唐内典录》说法护译经是二百一十部,三百九十四卷。《开元释教录》则为一百七十五部,三百五十四卷。谁的记录正确年代久远,无法考订。不过近代佛教学者吕澄还是作过一些努力。他说:“竺法护翻译的经典,据梁僧《出三藏记集》的记录,有一百五十九部。其后各家目录,续有增加。唐代《开元录》刊定法护译本在存的凡九十一部,二百0八卷(现重新对勘,实系法护译的
只有七十四部,一百七十七卷)”吕先生所说的“九十五部”或“七十四部”是指尚存于《藏经》中的经典。法护的译经,相当一部分只有经名,经书巳不复存在。兹据《开元录》卷二,将法护的译经名称抄录如下:
法护是罗什以前译经最多的大译师,这是历史事实。他的译经,涉及到《般若》、《华严》、《宝积》、《大集》、《涅槃》、《法华》等各方面的经典,举凡当时流传于西域各国的要典,他都作了介绍,这就为大乘佛教在中国的广泛流传和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东晋道安称赞他的译经说:“护公所出,若审得此公手目,纲领必正。凡所译经,虽不辩妙婉显,而宏达欣畅,特善无生,依慧不文,朴则近本”。梁僧佑亦称赞说:“经法所以广流中华者,护之力也”。
法护不仅译经多,而且道德修养好,经常追随他的门徒,竟达数千之多。故晋代文人孙绰作《道贤论》,他与竹林七贤中的山巨源相提并论。他说:“护公德居物宗,巨源位登论道,二公风德高远,足为流辈矣”。法护因世居敦煌,德化遐迩,故时人尊他为敦煌菩萨。
由于竺法护译出大量重要经典,也由于他把译经与讲经密切结合,他自然而然成为一时佛学界巨擘,生前享有广大的信众,死后长为后学宗仰。东晋高僧道安曾说:“护公,菩萨人也。寻其余音遗迹,使人仰之弥远。夫诸《方等》、《无生》、诸《三昧》经类,多此公所出,真众生之冥梯。”法护受到如此高的评价,在两晋之际的佛教界罕有其匹。另外,法护又是佛教玄学的开风气之人,他译出的那些大乘经典,特别是般若类经论,成为佛学与玄学相结合的桥梁,而他本人又“研几极玄”
,所以又深受玄学名士的推崇。东晋孙绰写的《道贤论》,举出七名佛教名僧,比拟玄学名士竹林七贤。其中把法护比山涛,论曰:“护公德居物宗,巨源位登论道,二公风德高远,足为流辈矣。”可见在魏晋玄佛合流的思潮中,竺法护又处于佛教玄学之首的地位。
一些学者考证出竺法护在晋惠帝之后译经的具体名称、时间、地点,对于竺法护西奔敦煌避乱的推测以有力的支持。另外还有两条间接的证据:一、道安曾说法护译出的《光赞般若经》在凉州沉睡了几十年后才重新回到中原。对此,合理的解释是法护晚年回到凉州,把所译的经卷也带回凉州,故《光赞经》长期藏于那里。
僧传说“护世居敦煌,死而化道周洽,时人咸谓敦煌菩萨也。”这也可能是由于法护死于敦煌,当地人民敬仰他献身佛法,救拔众生,而送给他“敦煌菩萨”的美称。“菩萨”是指立志成佛而修习大乘的众生,修菩萨行必须自觉觉他,也就是既要注重自己修行,还要使无穷尽的众生统归于解脱。从竺法护一生的行事来看,特别是从他晚年在避乱过程的艰苦环境(无论是东奔还是西归凉州)下仍不倦地译经、说法来看,“敦煌菩萨”这一荣誉,他是当之无愧的。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