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jì]艳(公元?年~224年),字子休,三国时期吴郡人。生年不详,自杀于吴黄武三年。暨艳是由张温引荐的选曹郎,尚书。其有耿直刚正个性,希望改革郎署,弹劾多位官僚,重选三署,引起怨愤声积,被诬陷为专用私情爱憎,办事不根据公理,被孙权逼迫自杀。
郭女王
周瑜
孙权给朱元璋“看门”
汉朝名将李广后代,为义“叛国”,全家遭遇诛杀
220年3月15日 曹操逝世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跨越2243年的秦简出土,秦始皇暴君形象反转,文物上还刻了啥?
传秦朝名将蒙恬发明毛笔
三国中有4大“汉贼”,都是谁,他们最终下场如何
曹操文武双全,在北方地区打败那么多乱世枭雄,靠的究竟是什么?
文丑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曹操有25个儿子,司马家族夺江山时,难道没人站出来反抗?
三国投资野史丨诸葛亮六出祁山
诸葛亮未能兴复汉室,是否愧对刘备父子?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襄阳说”为什么弱不禁风?“古隆中”为什么不是诸葛亮躬耕地
盗墓奇谈:刘备的大墓,居然盗墓贼都不敢进
巫蛊之祸的幕后黑手是谁?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的内幕
李广墓前一副对联34字,却道尽一生荣辱,专家感叹:只有他配得上
暨艳,字子休,吴郡人。生年不详,逝世于公元二二四年(即:吴黄武三年),自杀而死。历史名臣张温引荐暨艳,让其担任选曹郎,官至尚书。暨艳个性耿直、刚正不阿,喜欢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依据,臧否人物,看见宿卫侍从官的公署多非其人,欲臧否区别,弹射多位官僚,重新选拔三署官员,率皆贬高就下,降埙数等。由是怨愤声积,竞相说暨艳专用私情爱憎,不根据公理办事。被逼自杀。暨艳著有二卷文集传于世(据《隋唐书经籍志》)。
公元224年,坐断东南的孙仲谋镇压了一起震动朝野的政治案件:负责官员选拔考核的选曹尚书暨艳丢了性命,和他一起自杀的,是他的副手选曹郎徐彪;引荐暨艳的张温出自吴郡望族,刚刚立下恢复汉吴同盟大功,却因此被废弃不用,还牵连到了张温的两个兄弟,连已经出嫁的三个姐姐也遭到“清算”。 孙权以“温宿与艳、彪同意,数交书疏”为理由,将温下狱。
这一年,(东吴)外患暂消,内忧却在加剧。北方恢复稳定,为孙氏立国提供了“人才基础”的“北士南流”也基本停止,放眼望去,吴国的朝堂上多半是吴会豪门的子弟,很多还是靠着爷爷、老子的势力滥竽充数。
暨艳看到了这一点,他觉得身为国家人事部门的一把手,必须要做点什么,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官吏考察(弹射百僚),并以主公身边地位最清贵的郎官为重点(核选三署)。暨艳的措施非常严厉,考察称职的不到十分之一,不称职的都被连降几级,有“经济问题”的 全部改为“军吏”。军吏为下层小官,常与士大夫对称。
让那些豪门出身的“官二代”、“官三代”当军吏,等于是把他们从士大夫阶层里开除了。别说他们自己不愿意,他们的爷爷、爸爸、伯伯、叔叔能答应吗?这事闹大了,群情汹汹。最后,孙权亲自出来给他们平反,而一心要整顿吏治的暨艳,则论罪自杀。
一般来说,暨艳是人事部长,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觉得要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不能让没能耐的家伙混在主公身边,挨个考察一下,不合格的,就让他滚蛋。孙权是最高领导,以政治家的眼光,觉得要维护孙家王朝的稳定,不仅不能这么干,而且还要让暨艳死,给豪门一个交代。
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好戏还在后头。孙权以国家元首兼最高大法官的身份给暨艳下了份判决书。判决书里说,暨艳的父兄,当年曾经跟着那些“恶逆”专门和我们孙家作对,后来我宽大为怀(寡人无忌),还是重用了他(故进而任之)。不过我也是在考察他(欲观艳何如),但他经不起考验,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形态果见)。在吴国的官方文件里,恶逆、恶民一类的词,专指那些武力反抗孙氏统治的土著大族。说白了,暨艳有“历史问题”,刚刚摘了帽子,混进东吴政权,又被打成了企图颠覆先行政府者。
暨艳死了,东南豪族的官二代、官三代们可以官复原职了,但别高兴得太早,先看看你们的主公,给张温的判决书是怎么写的:你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何图凶丑),专门和我过不去(专挟异心)?张温和暨艳不同,出身于吴中望族张氏,虽然暨艳是他引荐的,他也支持暨艳的整肃运动,但最多属于“用人失察”,应该和“历史问题”沾不上边,孙权为什么觉得他也有异心,下手还这么重呢?
有一种可能,在孙权眼里,张温也是有“历史问题”的,不仅张温是,那些为孙氏服务的东吴豪族,从根子上都是。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支持孙氏的,和那些选择武力对抗的“恶逆”不同的是,他们选择的是不合作——100年后,司马家的残余势力逃到建邺,一开始也没人理睬。而且他们一合作,就把持了孙氏朝廷的文武大权,孙权又怎能全然“无忌”?
暨艳整肃吏治,得罪了权贵,死了也就算了。把人家父兄“附于恶逆”的老底也翻出来,孙权是气混了,老账新账一起算,还是别有所指,敲打一下其他有“历史问题”的?
有意思的是,暨艳最初的推荐者,是做了31年吴郡太守的朱治,丹阳朱氏也是江南豪族。朱治从孙坚的时代起,就跟孙氏合作了,连孙权当上孝廉,还是他举荐的。就在暨艳案发的那一年,朱治病死了。据说孙权一向很敬重他,到头来却对他有点不满。为什么不满?仅仅因为他推荐了暨艳吗?
据《名贤我族言行类稿》提到过一位暨艳。“暨艳,呈郡人,字子休。张温引致之,以为迁曹郎,至尚书,性狷介,好为清议,见朗署多非其人,欲臧否区别,弹劾否区辊,弹劾百傣,核选三署,率皆贬高就下,降损数等。由是怨愤声积,竟言其专用私情爱赠,不由公理,坐自杀。”张温亦因此弃置终身。
简单来说:黄武三年(224年)孙昊的选曹尚书暨艳,因整顿郎署被诬告,终致自杀。此案牵连吴国名臣张温,温由此被废。
暨艳试图改革选官中一些弊病。事件的原由是:张温推荐吴郡人暨艳为选曹郎,至尚书,担任选用官吏的要职。暨艳为人狷直自负,不肯随俗浮沉,喜为清议,品评人物,企图改革当时选用人才不分贤愚、徇私舞弊、清浊混淆的种种恶习,于是“弹射百僚,核选三署,率皆贬高就下,降损数等,其守故者,十未能一,其居位贪鄙、志节汗卑者,皆以为军吏,置营府以处之”。结果招致了许多人的反对,他们用各种手法在孙权面前告状,“竞言艳及选曹郎涂彪,专用私情,爱憎不由公理。艳、彪皆坐自杀”。
张温的失败,并非他做的不对,只缘他敢同不良现象作斗争,所以引起了力量大、人数多的保守派的反对。至于暨艳锐意改革的失败,也是同样情况。当暨艳不计个人得失,毅然要沙汰贪鄙时,著名大臣陆逊、朱据、陆瑁等都曾劝阻,认为事情办不通,且会招致祸患。暨艳只从刷新政风考虑,而不顾个人安危得失。所以张、暨的失败只能说明:(1)孙权统治集团暮气已深,虽志于改革之士亦无法有为;(2)《三国志》卷55《陈表传》言:“后艳遇罪,时人咸自营护,信厚言薄,表独不然,士以此重之”。可知暨艳不仅不是坏人,并且还为正人君子所同情;(3)张温、暨艳之遇祸,再次说明到了孙权统治的后期,孙权在用人方面的优点已逐渐由缺点所代替。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