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文字之母”的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古代印刷,主要是指隋唐时期出现的雕版印刷术和宋元时期的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的,他的泥活字比西方的铅活字早了400年,毕昇也因此被誉为世界活字的鼻祖。
木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传统的说法是元朝的王桢发明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汉文古籍中,迄今未发现宋元时期的活字印刷本,只有文献记载。这也使部分国外的学者对中国的宋朝是否成功地运用了活字印刷产生了怀疑。
但欣慰的是,在20世纪出土的西夏文文献中,相继发现了西夏时期的活字印本,这些活字印本不仅填补了早期西夏历史文化研究空白,而且为研究我国早期活字印刷技术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位于今宁夏银川市西部的贺兰山,是当时西夏王国党项羌民族心中的“圣山”“神山”,当年这里建有许多的宫殿和塔寺,虽经战争的破坏和岁月的冲刷,这些建筑的主体早已被破坏殆尽,但是遗址尚存,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就是在宁夏贺兰山的拜寺沟方塔之中发现的。
1990年,拜寺沟方塔被不法分子炸毁,后经有关部门勘察,发现这是西夏时期的一座古塔。199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夏考古研究所和贺兰县文化局对方塔废墟进行了清理发掘,年近六旬的项目负责人牛达生先生带领工作人员,风餐露宿数十天,终于获得了重大的发现。遗址中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文物、文献,《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这本书是西夏文的,所以,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本书是世俗文献还是佛经?是西夏时期的印刷品还是元代的印刷品?是雕版印本还是活字印本?
经过牛达生先生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国家权威部门的鉴定,最终确认了《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为西夏文佛经,是西夏时期的木活字印本,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木活字印本实物。牛达生先生在西夏活字印刷的研究领域内作出了突出贡献。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原件残破散乱,沾有泥土污垢,经整理拼缀后共有9册,220多页,约10万字,由白麻纸精印,蝴蝶装。封皮上贴有经名标签,内部有汉文、西夏文,还有夏汉合文。全页版框纵30.5厘米,横19.4厘米,有封皮,扉页,一般每半页10行,每行22字,每字大小1厘米左右,间有小字体。
正文首页首行为经名,顶格排印;第2~4行低3格,为译经者职衔人名题款,用小体字;第5行为正文,也顶格排印。《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包括4部分内容:一是《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本身,存卷三、卷四、卷五,共计3册;二是《要文》,全称为《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之要文一卷》,计1册;三是《障疾文》,全称为《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之障疾文下半》,计1册;四是《解补》,全称为《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之解生喜解补第X》,存完本第一、第五,残本第二、第三,计4册。
整部书文字工整,字迹清晰、秀丽,版面疏朗明快,纸质平滑,墨色清香,是我国古代优秀印本之一。此书的确切排印年代尚不能肯定,应是西夏后期的印品,通过对书的经名、题款的翻译,知道此书是译自藏文佛教密宗经典,有重要的文物文献资料。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在印刷上存在许多的不足,如版框栏线有的不衔接,留有或大或小的缺口;文字大小不一,墨色浓淡不匀;版面设计随意改变,个别页面将版口省去,有的页面还有倒字等;版心行线漏排;书名简称用字混乱,时见排错;页码用字无规定,错排、漏排现象严重;有的页面字行间有断断续续的线条,应该是字行间楔入的“竹片”没有夹好留下的,这都说明它是一本活字印本,而且是木活字印本。
1996年11月,文化部成功地组织了对“西夏木活字研究成果”的鉴定,确认《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木活字印本实物,他对研究中国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艺具有重大价值”。《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先后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一批禁止出国的文物名单,被国家档案局列入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单”。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唯一经过国家鉴定的西夏时期也是宋辽金时期的木活字印本,具有重要的文物、文献价值。首先,目前尚未见到《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其他印本,说明这本书是海内外孤本。
其次,《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国内唯一的印本蝴蝶装西夏文佛经。学者对西夏文佛经的装帧形式的研究表明西夏文佛经的装订多为经卷或者经折装(又称“折叠装”“折子本”“梵夹装”),蝴蝶装的西夏文佛经在国内仅见一种,即1972年在甘肃武威发现的西夏文佛经《妙法莲花经》残本,但这本书是写本,不是印本。印本的西夏文佛经在俄藏西夏文献中已有发现,但在国内《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则是仅见的印本蝴蝶装西夏文佛经。
第三,《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藏传佛教密典最早的印本。藏文佛经虽然出现在7世纪,但直到15世纪才有了藏传佛经的刻本问世。到了近代,曾刻印过大量的藏文大藏经,但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多为清代刻本,而且以北京版、德格版著称于世,明代所刻的极少流传下来。《吉祥遍至口和本续》虽然是西夏文的,但它是译自藏文的佛经,比有记载的永乐刻本早约3个世纪,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藏传佛教密典印本。
第四,《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再现了西夏高超的活字印刷技术的运用,它的发现,将中国人发明和使用木活字印刷术的历史至少提前了一个世纪。从前,人们只知道北宋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技术,两个世纪后的元朝,又有王桢制造出木活字印书。然而,《吉祥遍至口和本续》说明了在毕昇发明了活字后不久,西夏已能熟练地应用活字印刷技术,不仅有泥活字,而且还有木活字,早于王桢使用木活字100多年。
第五,《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第一次向我们展示了活字发明当时的活字印本的面貌,它所体现出的多个活字印本的特点丰富了版本学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活字印刷技艺的最新资料。同时,《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所使用的文字是西夏文,佛经的内容是藏族的,印刷技术是来自于中原的,三种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我国古代各民族友好往来、互相学习、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对于弘扬华夏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邓世昌黄海战役中牺牲的。为纪念邓世昌的伟大牺牲,人们创作了《甲午风云》、《英雄邓世昌》、《甲午大海战》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以歌颂其英雄壮举。邓世昌在哪场战役中牺牲的邓世昌黄海战役中牺牲的。“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勇敢战斗,详情>>
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早期成王时代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其铭文记载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并营建东都成周的史实,其涉及“中国”部分铭文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篇铭文把“中国”指为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中原地详情>>
一、姜尚,姜太公自不必说,被封为武成王,百家之祖,著有《六韬》,指挥了兴周灭商的大部分战役,牧野之战定鼎天下。二、孙武,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被称为“兵家至圣”,也称“孙子”,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名列“武经七书”之首,率领吴国军队大胜楚国,并且攻入楚国郢都。三详情>>
1、刘姓70位皇帝,刘姓掌权主要是西汉东汉时期、三国蜀汉、五胡十六国的前赵、南朝宋、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汉、南北汉等,其中有名的皇帝有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蜀汉昭烈帝刘备、后赵开国皇帝刘渊、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等。刘姓被誉为“帝王之姓”,这个不得了的详情>>
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秦始皇嬴政。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焚书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行政体制,一些儒生游士详情>>
秦始皇与成吉思汗是两种不同的帝王,站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看,秦始皇比成吉思汗厉害得多。成吉思汗曾经遗憾的说,没有跟岳飞同代而生,否则他就可以跟岳飞一较高低了,作为草原的英雄成吉思汗是孤单的。在铁木真的年代,无数英雄死于铁木真之手,他西击欧蛮,北击俄夷,南伐金蛮,东详情>>
梁怀吉是北宋的一名宦官,从小被送到宫中后来成为富康公主身边的一名内侍。在大家的印象中宦官多缺乏阳刚之气,缺乏知识内涵,但因为梁怀吉从小在宫中长大学习了一些礼仪,耳濡目染下也变得很儒雅。后来梁怀吉和公主发生一件让所有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他们相爱了。历史上真有公主爱详情>>
秦朝初年,战国时期刚结束,百家仍然在争鸣中,思想领域内极度混乱,而一个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统一,最主要的条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思想混乱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大敌。为此秦始皇实行此统一思想之法。目的: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见详情>>
如果问故宫博物院最大的宫殿是哪个,答案一定是三大殿之首的太和殿了。太和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长64米,宽37米,高26.92米,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是故宫规模最庞大、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如果问故宫最小的宫殿是哪个呢?答案是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2、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汉室被曹氏所控制,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详情>>
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有哪些与宋申锡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这一内容。出身贫寒,颇有文才。中进士后,授校书郎,迁湖南观察(韦贯之)从事,历任监详情>>
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早期成王时代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其铭文记载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并营建东都成周的史实,其涉及“中国”部分铭文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篇铭文把“中国”指为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中原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