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120年,当年被列强坚船利炮打开国门、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中国和日本都曾走上过学习西方富国强兵的道路。那么日本是如何在三十年的时间里转变成为一个国民国家的呢?从通信革新、交通革命和大众社会形成这几个方面,或许可以一窥其端倪 详情>>
晚清与日本有着诸多的恩怨纠葛,有人指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日本只要一沉默,世界就会不太平,最先遭殃的就是中国。受两国恩怨的影响,中国对日本偏见不算少,二杆子,认死理,亡我之心不灭等都是日本人的标签。客观地说除了野心很大外,日本也是一个很优秀 详情>>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虽然在其各个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但其实质始终是关于维护和恢复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合法民族权益,反对外来势力侵犯的问题。它与巴勒斯坦地区的历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巴勒斯坦问题的历史渊源巴勒斯坦历史 详情>>
明治维新是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进行的一场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此次改革使日本迅速跻身于世界军事强国之列。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明治维 详情>>
任何一个政府,想要持续存在下去,第一件事情,就是管理好钱袋子。明治新征服成立以后,钱袋子方面,除了接收幕府的领地,矿产,港口,以及没收“抵抗藩”的领地,还有关税之外,就是印钱了。在农业时代,最大头,当然还是对农民的税收。幕府时代对农民的税 详情>>
19世纪中后期,日本历史进入剧烈震荡期,公元1853年7月8日,美国舰队突然强制访问日本,史称“黑船事件”,日本进入“幕末时期”,各路志士不满幕府无能统治,纷纷进行“倒幕运动”,1867年11月9日(庆应3年旧历10月14日)幕府末代征夷 详情>>
明治维新的口号,是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日本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设立工部省管理工商业;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并于1882年设立日本银行(国家的中央银行);撤消工商业界 详情>>
殖产兴业(日本语:しょくさんこうぎょう),是日本在明治维新(日本语:めいじいしん)时期提出的三大政策之一。明治政府实行殖产兴业政策的具体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 详情>>
岩仓使团(Iwakura Mission or Iwakura Embassy)以右大臣外务卿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以大久保利通(大藏卿)、木户孝允(参议)、伊藤博文(工部大辅)、山口尚方(外务少辅)为副使,共48人,另有50多名留学生 详情>>
日本禁门之变后,尊攘派的主力长州藩元气大伤,土佐勤王党领袖武市半平太也在回藩后被判切腹,而专杀佐幕派的“人斩以藏”更是被判处斩首极刑。相对的,幕府反而有中兴之象,但这一切只是回光返照,到了此时,即使是对幕府最忠诚的新选组内部也出现了勤王论 详情>>
四强藩分别指日本近代明治维新运动中倒幕派的主要力量。分别是:长州藩、萨摩藩、肥前藩、土佐藩。长州藩长州藩,是日本江户幕府时期的一个藩属地,位于日本本州岛最西(当时的周防国和长门国),与九州岛的萨摩藩、四国岛的土佐藩隔海相望。藩主毛利氏族驻 详情>>
明治维新是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进行的一场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此次改革使日本迅速跻身于世界军事强国之列。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明治维 详情>>
明治维新以前,各藩藩士、其中主要是武士,他们的工作就是为藩主打仗卖命。这些武士与藩主是家臣与主君的关系。家臣为主君工作,主君要给家臣俸禄(称秩禄Chitsuroku),他们之间是一种从属关系。1869年版籍奉还后,藩士的户口由各藩转到国家 详情>>
明治维新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早就认为“强兵”是“富国之本”。军队体制改革废藩置县后,明治政府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巩固中央集权国家,渴望建立一支强大的常备军。最初主张建立常备军的是曾经指导长州改革即的兰学军事家大村益次郎。他根据长州藩的 详情>>
文明开化这个词汇,是在1875年福泽谕吉所写的“文明论之概略”中,作为civilization的译语开始被使用。明治政府所推行的殖产兴业及富国强兵,可以看成是脱亚入欧等一连串政策的推行,即西洋建筑、剃发、洋装、洋食等的奖励。但也有人指摘, 详情>>
英、法、美、俄等侵略国家并不满足于“安政条约”,他们企图在日本攫取更多的权益。文久元年(公元1861年),沙俄为同英国争夺世界霸权,派军舰占领对马岛,无理向对马藩主提出永久租地要求,恣意建造营地。对此,马克思在公元1862年3月给思格斯的 详情>>
地租改正(日文假名:ちそかいせい,罗马拼音:Chisokaisei)为1873年(明治6年)由明治政府推行租税制度的改革。借由改革,日本首次确立土地私有权利,因此地租改正同时具有改革土地制度的性质。地租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大和政权时代,将收获 详情>>
本有长达千年的学习中国的传统,大概从公元六百年推古天皇开始,全方位学习中国。但是在近代西方殖民大潮的挑战之下,中日两国走了不同的道路。由于这种不同的道路,而导致了两个国家最后做了一场军事较量,也就是1894年的甲午海战。从明治维新时期开始 详情>>
一直以来,中日两个一衣带水的国家有着深厚且悠长的历史渊源。无论汉唐,亦或是宋明之际。中华文明,一直都是日本所钦慕、膜拜的对象。然而,自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文明的崛起,这两个国度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变,封建文明的没落使得这两个国度处于风口 详情>>
19世纪后半段日本所发生的迈向现代化的一系列改革被称为「明治维新」。关于改革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虽然意见不统一,但是一般会以1853年佩里来航(黑船来航)为始,以明治政府完成近代民主国家的基础建设为终。江户幕府一直是彻头彻尾地闭关锁国。当 详情>>
明治维新时期各方势力冲突,出现了许多半政治半军事性质的战斗团体。其实所谓的党、队、组,都是一码事。党主要包括:诸生党和天狗党。它们都出自于水户藩。天狗党的创建者是武田耕云斋(1804~1865),因为目标是尊王,并且利用藩兵政变,终被藩主 详情>>
《中日修好条规》(日本语:日清修好条规;假名:にっしんしゅうこうじょうき),是在大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日本明治4年)9月13日,日本与清朝之间签订的条规.日本大使为伊达宗城(だてむねなり),清朝大使为李鸿章(りこうしょう)。187 详情>>
明治政府最早提出“征韩论”的木户孝允征韩两字,顾名思义,就是征服朝鲜,征韩论即是指日本针对朝鲜的一种对外扩张的论调。早在幕府末期日本政府就提出了“征韩论”。明治维新以后,明治政府继承了幕末“征韩论”。历史诱因对马岛危机是征韩论提出的历史诱 详情>>
明治政府自1870年至1885年约15年为殖产兴业政策实施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日本以西方国家为榜样,努力发展资本主义,在“富国强兵”的总目标下,把日本从一个封建国家改变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但当初日本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方面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 详情>>
到19世纪80年代,日本已建成一大批以军事工业为主的国营企业,为今后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革命奠定了基础。但当时只顾移植近代资本主义产业,没有考虑到日本所处的半殖民地经济条件。结果国营企业不仅不能带动民办产业,且由于缺乏财力经验而连年亏损。于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