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秦始皇废止谥号制度的原因这一内容。
春秋战国时代的重写
在春秋战国时代,旧的统一王朝制度已经被抛弃,战国七雄相继称王,就连国力更弱小的宋、中山等国也敢称王了。这样一来,“王”的称号已经不再显贵尊贵。直到秦朝的嬴政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后,对传统称号“王”已经感到不满足了。他下令群臣为自己拟定新的称号,最终经过绞尽脑汁,他们建议使用“泰皇”这一全新的名号。他们认为,嬴政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曾有过,甚至五帝所不及。因此,他们以“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的理由,坚持将这个尊号赐给嬴政,他们形容“泰皇”最尊贵,由此而得。最终,嬴政采纳了这一建议,改称“泰皇”,自己称“朕”,并将命令称为“制”,令称为“诏”。此举被认为是对自己伟大功绩的一种体现,也标志着国家制度更迭的重要历程。因为在秦朝建立以前,历代统一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称“王”,夏、商、周三代皆是如此,但在嬴政改称“泰皇”之后,他为适应着其伟大的功绩和改革带来的新局面。至此,秦朝正式奠基,夯实了统一天下的基础。
当时,以李斯为首的秦朝百官为满足嬴政的愿望,可谓绞尽脑汁。最终,李斯、冯劫等人商议后,向嬴政建议使用“泰皇”这一全新的名号,他们建议说:“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李斯等人建议嬴政采用“泰皇”这一称号来显示自己的权威,但嬴政经过思考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去‘泰’著‘皇’,采上古‘帝’号,号曰‘皇帝’。在为自己找到满意的称号后,他又尊自己的父亲庄襄王为太上皇。不久,他又下令将天下的百姓称为“黔首”。
此外,在嬴政看来,子议父、臣议君的谥号制度是不合理的,于是下令废止谥号制度。自古以来,谥号是皇帝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评定褒贬的称号,是为后世留下历史借鉴的一种方式。西周时期,谥号便已在贵族中普遍采用。但秦始皇为突出帝王的尊严,不允许群臣和后人对自己议论纷纷,因此下令取消谥号,自己称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谥号制度废除后,嬴政又根据“五德终始”学说,推定周朝是五行之中的火德。秦取代周,秦应是水德。据此,始皇规定,每年的十月为岁首,“朝贺皆自十月朔”。以此为标志,与皇帝有关的一系列制度得以建立起来,皇帝制度逐渐成形。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秦始皇在确定皇帝称号后不久,就建立了与之配套的名位制度,以维护皇帝尊严。例如,“朕”是皇帝独有的称谓,其他人不得使用。臣民应当尊称皇帝为“陛下”。皇帝的命令被称为“制”或“诏”。皇帝的印信被称为“玺”,一般由玉石制成,因此被称为“玉玺”。随着皇帝称号的建立,其亲属,即皇亲国戚的名号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有了特定的尊号。如太上皇、皇太后、皇后、妃、嫔、皇太子、皇子、皇孙等。
礼仪源于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周代是礼仪盛行的时代,因此有“周礼”之称。周礼融合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社会因素,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到战国时代,礼崩乐坏,周礼的种种规定不再被人们所遵守,社会急剧变革,新的制度、礼仪不断产生,各国各地区都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封建礼法制度。
秦国的礼仪制度是由商鞅变法奠定的。嬴政统一全国后,开始对秦国的礼仪制度进行改革,以适应自己的皇帝称号。他将六国的礼仪制度有所增减,最终建立起了秦帝国的礼仪制度。秦朝主要的礼仪有五种:婚礼、朝礼、养老礼、葬礼和祭礼。
婚礼和朝礼是很早就存在的礼仪。由于年代久远,秦代的婚礼和朝礼的具体内容而今已不可考。汉承秦制,汉代叔孙通制定的汉代的朝礼是依据秦代朝礼制定的,因此,我们可以从汉简和《史记》、《汉书》等文献中一窥秦代礼仪之貌。
在秦代的祭天礼仪中,封禅是最重要的仪式。在泰山上祭天的礼仪被称为“封”,在会稽山等山上祭天被称为“禅”。秦王统一天下后,认为以自己的功劳完全有资格“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于是决定举行封禅大典。公元前219年,始皇出巡到泰山,在泰山脚下商定了封禅的细节。几天后,始皇登上泰山之巅,在那里进行了封禅。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封禅的记载,此后历代皇帝的封禅,均是效法始皇。
除了封禅外,秦人最重要的礼仪就是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在文化落后的时代,对神的信仰和对祖先的崇拜是人们最重要的精神生活。因此,《孙子兵法》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在秦人的心目中,无垠的天空是神生活的场所,因此,秦人祭祀神灵,首要的就是祭祀天神,最高的天神就是上帝。对上帝祭祀的礼仪被称为“郊”,得名于祭祀的地点南郊,因此,以后对天的祭祀又称为郊祭。
但秦人祭祀的上帝和周代的上帝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和基督教的上帝更不是同一个概念。秦人的上帝是多元化的,有白帝、青帝等多位神,不似周代那样的一元化。
除天神外,秦人还祭祀日月星辰。对日月的祭祀古已有之,秦统一后,秦人到齐地的成山祭日,到莱山祭月。同时秦人还对天上的二十八星宿进行祭祀,也祭祀风神、雷公电母等天神,这些祭祀都由太祝主持。
此外,秦人还祭祀地上的众多神明,如“后土”等。古人认为山中皆有神,水中皆有仙,因此对地上诸神的祭祀主要表现为祭祀山川。对山川的祭祀称为“望”。在秦代,秦人祭祀的名山有十二座,祭祀的大川有六条,祭山时,祭品会被悬挂。而祭水时,将祭品沉入水底或任其漂流在水上。
中国是一个十分讲究文化绵延的国家。在政治中,血缘关系也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下一代人常常可以享受到上代人留下的财富和地位。因此,国人对祖先的祭祀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秦人的祖祭主要有庙祭和墓祭两种,具体祭祀时,又有日祭、月祭、时祭等,但具体的执行细节如今已不得而知。
在君主专制时代,国家掌握在皇帝个人手里,皇位在一般情况下具有不可转让的属性。因此,统治者要想建立起稳定的统治,就必须在自己死前确立好继承人。在这种情况下,太子制度应运而生。
太子制度是与皇帝制度关联最为紧密的一个制度,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皇权的稳定,也关系到皇朝的兴衰。在夏、商、周时代,古老的禅让制被抛弃了,代之而起的就是“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但这是一种二选一的制度,君主的兄弟与君主的儿子是两可的人选,因此,这种二元制度容易造成王室内部争夺权力,不利于王室的统治和国家的稳定。到春秋战国时代,嫡长子继承制度初步形成。
所谓嫡长子继承,就是皇位由皇后所生的长子继承,如果长子死了,就由皇后的其他儿子中的年长者继承。如果皇后无子,那就考虑庶生的长子。如果皇帝一个儿子都没有,那就按照与皇帝的亲疏顺序选立皇帝的兄弟作为继位人。
这套制度是为了避免皇族内部发生争斗而制定的,统治者希望通过这一制度保障政权的稳定交接。但历史一再证明,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皇位的残酷斗争就从未停止过,历朝历代都曾出现过皇族内部争权夺位的残酷斗争。嬴政继位后,就发生过其兄弟叛乱之事,只是因为年代久远,史书记载不详,这些事才不为后人广泛知晓。
但是,这套制度在秦朝时并不完善,甚至很可能并没有制度化而只是作为一种习惯法而存在。始皇深信自己即使不能长生不老,也会活得很久,因此他并不着急立太子,而是急着巡守天下的大好河山,顺便求仙问药,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但天不假年,始皇活了不到六十岁就匆匆离开了,他去世得太突然,没来得及正式册立太子,只是在死前写给长子扶苏一封诏书,要扶苏到咸阳为他办理后事。
赵高等人正是钻了这一空子,始皇没有正式册立太子,天下人都不知道谁是继承人,因此他们才敢于拥立胡亥,导致了秦朝的二世而亡。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秦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不完善,也没有深入人心,很可能只是一种不太严格的习俗而已。
秦朝二世而亡,存在的时间很短,因此秦代建立起的所有制度都是不完善的。许多开创性的制度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等更是如此,在后世二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中,各王朝都沿用了上一朝的制度并对其进行了取舍,使得始皇开创的制度一直延续了两千余年。
以皇位继承制度为例,在汉唐时期,皇位基本上都是嫡长子继承。虽然具体的操作办法又有不同,但始终都不能起到避免皇室内部争斗的作用。到了清代,雍正元年,雍正帝下诏废除嫡长子继承制,改用“密建皇储”的办法确立继承人。皇帝在诸子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出色的儿子作为继承人,然后将选中的继承人的名字写入密诏并藏好。到皇帝去世时候,大臣或托孤之人将密诏公布,被选定者登基。
直到这时,皇位继承制度才得到了最后的完善,清代的中央集权也在此时达到了巅峰。最终,继承人之事由皇帝一人说了算,任何人不得再对此事发表言论。它削弱了宗法制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作用,扩大了对皇帝候选人的选择范围,有利于现任皇帝选出最优秀的下一代统治者,这是对皇帝制度的一项十分成功的革新。
汉朝建立后,“汉承秦制”,将秦代的大部分制度保留下来,此后,在两千多年的专制社会中,它们不断被历代统治者改进和完善,虽有所舍弃,但都保留了秦代制度的基本框架,在治理精神上也一脉相承。
关于秦始皇废止谥号制度的原因的内容就是这些了,古宫历史网致力于为读者提供高质量、全面的历史资讯和故事。我们的内容不限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喜欢的话就请关注我们吧。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秦始皇废止谥号制度的原因这一内容。秦始皇废止谥号制度的原因春秋战国时代的重写在春秋战国时代,旧的统一王朝制度已经被抛弃,战国七详情>>
其实历史除了课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小知识是鲜为人知,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们讲讲关于宋真宗迷信程度揭秘。宋真宗迷信程度揭秘大中祥符年间的朝政混乱与泰山封禅闹剧自大中祥符年间以后,赵恒一再热衷于利用“祥瑞”来粉饰详情>>
多尔衮为什么没能继承皇位是最新上映的热门电视剧中重要剧情桥段,这部剧在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关注同时也在剧情和演员表现方面取得了相当成功,堪称一部成功的佳作。多尔衮为什么没能继承皇位是最近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就这个话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多尔衮为什么没能继承皇位崇德八详情>>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隋朝杨素真的是一位乱国奸臣吗?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隋朝杨素真的是一位乱国奸臣吗?《杨素:权谋与军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成安公主介绍:唐中宗的第六女这一内容。成安公主介绍:唐中宗的第六女唐朝庶出公主李季姜的传奇一生唐朝公主李季姜是唐中宗的第六个女详情>>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安史之乱后唐玄宗选择禅位的原因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安史之乱后唐玄宗选择禅位的原因在爱情与江山之间详情>>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李瑛为什么被自己父亲唐玄宗赐死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李瑛为什么被自己父亲唐玄宗赐死唐代宗景云元年(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唐玄宗妃嫔刘才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这一内容。唐玄宗妃嫔刘才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唐玄宗的三十个儿子及儿媳充满宫廷斗争唐玄宗是唐朝的一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都享有长寿,但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清朝的乾隆皇帝。他不仅是清朝最长寿的帝王,更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拥有“万岁”尊号的皇帝。那么,乾隆皇帝为何能够如此长寿呢?本文将从生活习惯、饮食调理和心态等方面探讨乾隆皇帝的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其实历史除了课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小知识是鲜为人知,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们讲讲关于宋真宗迷信程度揭秘。宋真宗迷信程度揭秘大中祥符年间的朝政混乱与泰山封禅闹剧自大中祥符年间以后,赵恒一再热衷于利用“祥瑞”来粉饰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