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来说, 姓名是血脉的延续,是区分个体-人与人的一个标识。
现代中国人的名字是由两部分组成姓+名。
但对于中国人的姓氏名字,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演变的过程。
首先我们来说说“姓”“氏”。
在早期的人类是没有姓的, 在原始社会,人们是按照血缘关系组成一个个族群(或叫部落,氏族)),并形成族群的名字的。
上古时期的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构木为巢的“有巢氏”,都是族号”,尚未有姓。
大量古代文献佐证中华古姓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
有史以来记载的中国的第一个姓来自于华胥氏,姓“风”,来源于“颺” …..代表的是龙蛇图腾-“风”是有角的、人格化的龙蛇之王;雄龙为龙,雌龙为蛟。
《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记载:伏羲和女娲的母亲是同一个人:华胥氏。伏羲和女娲兄妹俩居住在昆仑山上,为了繁衍后代,两人结为夫妻。伏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目前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 因而其母华胥氏人称“人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记载有姓的人。
人类历史发展进入氏族社会,血缘关系是维系氏族成员的纽带,互相保护,并按照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工。在这个阶段,原始部落名称或者首领名字是姓的来源。
氏族社会的的初期, 就是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母系社会。早期母系氏族就有自己的语言、名称。同一氏族有共同的血缘,崇拜共同的先始。由于原始农业及家畜饲养的出现,作为其发明者的妇女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在社会上受到尊敬。
这时流传下来的古姓,多为女子偏旁…….上古八大姓 “姬、姒、姜、嬴、妘、妫、姚、妊”是以女字为偏旁的。
“姓”,《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女生,生亦声。”这个解释说的是,”姓”是个形声字,其中的”生”只是表示读度音,意义是从”女”得来的,”姓”的本义可以理解为: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属的共同标志。
在人类历史上存在过母系社会的漫长时期,所以几乎全世界各民族都存在过女性始祖、即“人类第一个妇女”的神话传说。在这个阶段, 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因“应生而姓”,也就是以氏族最初的血缘之始来命姓,所以姓是不可能有变化的
而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后,畜牧业逐渐被农业生产所代替,而男子的生产力开始远大于女子,在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私有制出现了, 男子经济力量的增强,对于他们拥有的私有财产,则自然希望将来能够传给自己的子女;按照惯例,财产必须留在本氏族,所以子女不能继承父亲的财产。私有制和传统的继承制发生了矛盾。这种矛盾怎样解决呢?只有通过父权制的办法才能解决;与此同时男性逐渐意识到自己在繁殖中的重要性,男性的生殖崇拜见显,因而父权制氏族公社便确立了起来,世系按照父系计算的。因而“氏” 由此而产生了。也就是说,用“氏”来区分 源于同一父姓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同一家族可因居邑为氏,也可以族长的官职为氏,当时也经常出现命氏、别族等情况。
显而易见,“姓“和“氏”是分而为二的…..
总而言之: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在,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在三代(夏商周)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从原始的氏族社会逐步过渡到阶级社会,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
此时姓氏依旧是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但“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而“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
萌芽于夏朝,盛行于两周时期的分封制度, 产生了大量的“氏”,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
《左传.隐公八年》是这样记载的: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意思就是“天子立有功德的人为诸侯,根据他的出生地赐姓,分封土地而又根据封地命名氏。
周武王灭商后, 号称分封了72 个诸侯国, 其中大多数是同姓,一小部分是异姓诸侯国来加强对各地的统治,作为周王室的屏藩。大量的氏就产生了。
同是 《左传.隐公八年》,又说: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也就是说诸侯对于其卿大夫,用字作为族号,也有以官名作为族号,还有以封邑做为族号(此族号即为氏)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动荡和国家的兼并,大量的新生家族的出现或老家族的消亡, 产生了无数个氏,也消亡了无数个氏,然而姓基本没变。所以,先秦时期保留下来的姓只有30余个,保留下来的氏却有千余个。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取消了世袭封土,也没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原来分氏的基础没有了,氏的代表贵贱的意义消失了,只剩下与姓相同的区别婚姻的意义,姓与氏就逐渐模糊, 至汉代,姓与氏已经趋于合一,这点在《史记》中已有体现,司马迁在写《孔子世家》的时候, 说孔子“字仲尼,姓孔“其实孔子祖先是宋国人,姓”子“(”子“姓是殷商的王姓), 在司马迁那个年代姓氏已经区分不明显了, 到了汉末,姓与氏已经一体化了。
华夏民族悠长的历史, 丰富的人文文化, “姓氏”的一体化让“姓” 的数量也是不断增加。汉代应劭《风俗通》收录近500个姓; 唐代林宝《元和姓纂》收录1232个姓; 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收录1745个姓; 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收录3736个姓; 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收录4657个姓; 今人陈历甫最近编写出的《中华姓氏书法大辞典》收录10129个姓,其中汉族姓氏8000多个,少数民族姓氏2000多个。 但追源朔本,华夏民族几乎所有的姓都出自于上古八大姓。
说完了姓氏,来说说“名”“字”。
敬而称字,谦而表名。
名如果是为了分彼此, 字就是为了明尊卑
字,又叫“表字“,一般认为起源于商朝,始盛于周。
在《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就曾经记载了夏禹的字以及他的父亲鲧的字, 是这样说的:
“正义帝王纪云:“父鲧妻脩己,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名文命,字密”
又言“鲧,帝颛顼之子,字熙“
可知早于殷商年代, 人们已经用“字“同”名“一起来表述个体的。
有意思的是,在同一本书中,同时还记载了后稷母亲的字: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集解韩诗章句曰:“姜,姓。原,字,
因此,取表字不是男子的专利, 女子也可以取字的。
随着礼法制度的完善, 在周代, 人们对于名字也更加在乎,直呼其名变成了对他人的一种冒犯的。因而用表字来方便同辈朋友、同学和晚辈及下属称呼自己。
《礼记·檀弓》是这样说的:“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对此孔颖达曾经疏注道:始生三月而注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之类不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对于女子,《礼记.内则》 是这样要求的: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东汉末年大儒郑玄有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对于取表字的时间都已经有了要求的。
而《礼仪.士冠礼》中描述了一整套行冠礼的流程,并强调“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在《礼仪.士冠礼》》中还这样写到:“曰伯某甫。” 随后有说“仲、叔、委,唯其所当”。 据考证,两周至先秦时期的表字,首字表示排行,用伯、仲、叔、季表示,视情况而定;末字”甫”,或作”父”,是对男子的尊称;中间的”字”,一般与名的字义有联系。典型如孔丘,字仲尼父,仲是排行,尼与丘对应,丘是山丘,尼是尼山,是孔子出生的地方。末一字可以省略,所以孔子的字通常可以称仲尼。另外先秦时期字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叫子什么什么的特别多。颜回字子渊“,端木赐字子路…….子”同“甫”一样, 是对男子的美称。如同孔子的字, 虽然是由两个字组成, 但首字并无字义,我们一般叫其为“一字字”。
这个时期, “名”与”字“之间,或同义互训,或反义相对,或连类推论,或辨物统类 或排行入字…….《春秋名字解诂》所总结。
秦汉后,二字“字”逐渐增多并且成为主流,与“名” 的字义联系已经愈发复杂。“字”与“名”之间不仅继承了先秦之时的传统关系, 所取的字又可以“增美辞,采典籍,表仰慕,寄情怀,析名文”。
既起名, 又取字,历千年直至19世纪和20 世纪之交。
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其后有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新文化,新观念顺势而起,传统的上下尊卑的秩序完全被否定的,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同时称谓繁复、叠床架屋的名、字并行之制,已经俨然不能适应越来越频繁的人际交往的,因而开始倡导和推行“名”“字”合一。解放后,完善的户籍管理制度和轰轰烈烈的除四旧基本将表字消失了。 然近些年, 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在一些范围内, 一部分人恢复了表字的习俗,但由于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已经不是必需,所以称别人的字往往是在一个圈子里。
不管这么说,作为华夏民族的传人,也许我们不能继承古有的 “姓”“氏”“名”“字”的习俗, 但我们必须知晓其历史的渊源并流传下去。
男女闺蜜,说起来好像是电视剧中才会存在和出现的关系,其实不然,在生活中或者你身边也有这样的关系存在。任何一对男女闺蜜,其实两人之间都有一个不可言说的小故事,这个故事或许是关于ta的,也或许是为了更接近一步,害怕表白的那种,但是男女闺蜜真的就纯洁吗?男女闺蜜做太详情>>
最近抖音上面有一首歌曲非常的火爆,很多小伙伴都很喜欢用这首歌作为自己视频的背景音乐!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感动豪气!“赢了自己才赢得江湖,有多少世间万物沦落为孤独一注”,那种满满正能量,让人觉得精神一震,这种赢了自己才赢了江湖的自在洒脱是详情>>
抖音是现在比较火爆的一个社交APP,大家都很喜欢在抖音上面分享自己的生活,而抖音上面一些视频也在慢慢的走红起来!当一个视频火起来以后,大家就会争相的模仿!最近抖音上有个视频在慢慢的走红,“武当王也拜见老天师”,很多小哥哥小姐姐争相模仿!详情>>
太空沙是现在网络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小孩玩具了,是一种新型的儿童玩具,在抖音上面慢慢的走红。可塑性是非常强的,能够开发孩子的智力,而且家长和孩子一起玩沙子的过程中,还能够和孩子进行一个良好的互动,对促进亲子感情有很好的效果!可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儿童玩具了。但毕详情>>
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是非常看重的,毕竟在这个发展迅速的年代,如果孩子没有良好的教育,那么以后的生活就会非常的艰难!所以在孩子出生以后,家长们就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开始操心,虎妈狼爸是我们中国最常见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俗话说的好,前有虎后有狼,中间隔着兔和羊!详情>>
相信绝大部分的滚中都对李现并不陌生,目前正在热播的青春励志言情剧《亲爱的,热爱的》他也正是剧中的男主角韩商言,而因为在剧中出色的表现,所以李现最近在网上的热度也特别高,甚至还频繁上热搜。而正因为李现的爆红,所以网上关于他的一些个人言论,以及资料背景也被一一曝光详情>>
生双胞胎是一件小概率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自己能够只痛一下就将孩子生下来了,而且是两个长得一样粉雕玉琢的小宝贝,真的是要多开心就有多开心了!可能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双胞胎都是长得一模一样,难分彼此的~但是有些网友却发现,有些双胞胎长得一点都不详情>>
不二家棒棒糖应该是很多人都不陌生的吧,不二家是日本比较著名的零食品牌, logo是一个可爱女生舔嘴唇的形象,这个小女孩可以说是深入人心啊,是很多人童年的回忆,但是网络上却流传出来,在这个可爱形象的背后,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故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不二家棒棒糖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