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是游牧民族的黄金时代,蒙古铁骑纵横欧亚大陆,很多东亚东欧国家都被蒙古征服,其中就包括古老的华夏,史无前例地被吞没全境。
但是,也有一些东方国家进行了顽强抵抗,打败了蒙古军,使其不能夺走半寸本国国土。就如日本,在对抗蒙古帝国方面,相比中国,留下的不是屈辱而是烜赫的战绩。
两次伐日皆北,蒙古人在东方第一次遇到了勇气不逊于自己的对手。虽然遭到13世纪世界最强大的军团侵袭,但日本却没有像宋那样亡国,而是最终击溃了侵略者。这种局面,令沦为“亡国奴”的南宋汉族遗民自惭形秽。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这是南宋遗民郑思肖的诗作,悲叹华夏被蒙古征服。
南宋灭亡后,郑思肖四处飘零,他学习先秦不屈的贵族精神,不臣服蒙元的统治,自称“孤臣”。在得知蒙元军在日本武士的抵抗下,被“神风”扫得全军覆没的消息后,他悲喜交加,在自己的历史笔记《心史》中欣然赋诗,欢呼这一胜利。
毋庸置疑,南宋灭亡,华夏陆沉,沦为蒙古帝国征服族群的汉民族,无论是文化还是民族精神,均遭到巨大摧残。
此时不仅中国大陆,朝鲜半岛高丽等东亚国家也在蒙古的控制之下。东北亚硕果仅存的日本人放眼四海,自感日本是唯一中土文化继承人。于是,他们的自信和野心一同暴涨。日本的实际最高统治者北条时宗不但极力拉拢中土文化的代表人物去日本,也理所当然地把蒙古人治下的中国当作了“蛮夷”,与南宋遗民“同仇敌忾”。
当时以无学祖元、郑思肖为代表的南宋遗民,不用说是站在日本一边的。“中土文化情结”将南宋文化遗民与日本连在了一起。无学祖元赴日布道当然也是“中土文化情结”的部分延续。在近代日本与中国交恶之前,认同日本是“中土文化之一传承者”的汉族学者代不乏人。乃至几百年后的清末民初,写《痛史》的学者吴研人,还把日本痛击元朝大军看成是“天道好还”。汉民族亡国后,确实有不少南宋遗民乐见日本同占据中国大陆的蒙古人交战。在他们看来,日本抗元,甚至可以成为伍子胥“流吴亡楚”的翻版。
正因如此,中国历史的第四次移民潮大约就发生在此间。不然就无法解释崖山之局——南宋海上行朝有官兵17万,民兵30万,随行民众不计其数,端宗病死后,散去大半,剩20万。这散去的一部分去哪了?崖山之战,陆秀夫负幼帝投海,殉国者10万。而殉国方式除了蹈海,难道就没有其他远渡之举吗?若远渡,第一站当然是离中国东海最近的日本沿岸。
可以想见,蒙元灭南宋,一部分不愿臣服于异族的“中土士人”流亡日本,最终成为日本的“归化人”。而数百年后的甲午年,华夏再遭华夷之变深陷刀俎之中,他们的后裔作为侵略者亦出现在故土上。此情此境,不知无学祖元们泉下有知,作何感念?
但是,比这更伤心的是,发自先秦、得到禅补的武士道永远留在了日本。
现在地球人都知道,日本人有武士道。而不知中国武士道起源更早,更不知日本武士道得到了中国禅师真传。在无学祖元赴日之前,日本有武士而并未形成完整的“道”。准确地说,日本武士道是无学祖元与北条时宗联手创立,系中国禅学与日本武士生涯的产儿。无学祖元禅师用一切看空的禅思清除了武士们最后的恐惧。武士道虽然“以武为本”,但内核却系“无我”之禅。
在无学祖元的禅思世界里,充满了“一切皆空,死不易志”的气度。
“生亦一时,死亦一时,如春而为夏,夏而为秋,秋而为冬。”
“击碎生死牢关,便见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所谓一念不生,前后际断,方可出生入死。如同游戏之场,纵夺卷舒,常自泰然安静。胸中不挂寸丝,然立处既真,用处得力。”
佛光国师的语录在日本武士心中闪闪发光,日本武士道三大立身之本“忠诚至上”“以武为本”“重名轻死”,一如禅初。
从武士道的发展历程看,可以说“弘安之役”是日本武士道成型后的第一次实践。得到中国大师禅补的武士道是战役胜利的精神保证。所以,战斗结束后,北条时宗创建了圆觉寺,邀无学祖元为圆觉寺开山住持,用以吊唁抗元阵亡的将士。圆觉寺既是无学祖元的禅宗大讲堂,也是日本武士的心灵寄托所,亦可视为日本武士道的生成之地。
我们知道,自中世纪以后,武士道逐渐成为日本的主体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底色是“刚”。而这种“刚”恰恰是彼时中国稀罕之物,或许为无学祖元刻意补给日本。曾经生活于南宋末年的祖元,应该早已看到中土文化的衰靡,汉民族的精神雌化,但他无力改变。世事弄人,蒙古铁骑把他赶到了日本,所以,他把“阳刚之气”带到了东瀛,这也算是“汉魂”对“和魂”的哺乳。
无学祖元在中国大陆的命运充满忧患和悲伤,在日本则焕发了神采,为武士道注入了新精神内核,成功地塑就了日本文化中的刚性。此后,中国的东面,总有一个相近的民族血气方刚。在历史重大转折期,日本文化的刚性时常给中国大陆的萎靡腐朽带来强烈刺激。我们看后来历史,无论遭受什么动荡和时代变幻,日本朝野并没有出现中国式的腐败和萎靡,读日本,随时可以读出文化的刚性,这种刚性文化的主干就是武士道。
毋庸置疑,武士道是刚性文化、铁血之魂。刚性,证明一个民族没有失去骨气;铁血,证明这个民族鄙视懦夫。这样的民族,关键时刻是敢于牺牲的。一如日本学者武者小路实笃在《日本为什么强大》一文所言:日本的强大是天生的,因为日本人关键时刻敢于牺牲。
当然,我认为他只说对了一半,那就是后半段:日本人关键时刻敢于牺牲。但这种敢于牺牲的强大精神并不是天生的,至少他们不要忘了——携汉血而往的中国禅师无学祖元之功。
中世纪前期,由王室采买权诱发的社会问题尚未凸显;但从13世纪开始,由于王室采买活动带给广大臣民的经济和劳役负担日益加重,所以原本单纯的经济问题也就转化成一个复杂的社会宪政问题。 广大臣民对王室采买权的抱怨从未止息.,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却于1详情>>
据俄罗斯官方统计,二战期间苏联失踪人员为505.9万人,455.9万名苏联官兵被俘。这个庞大的数字也因此成为苏军的一个“污点”。要知道在当时的苏联,为了防止士兵临阵逃跑,苏联高层可谓是想尽办法。其中有鼓励的也有惩罚的,英勇杀敌的会被当成英详情>>
1918年11月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没过多久,英法两国正忙着在恢复一战中大伤的元气时,纳粹元首希特勒又在1939年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作好战前准备的英法两国只能仓促被迫对德宣战,维护自己在欧洲的利益,以及身为老牌帝国的权威。 波兰详情>>
拉斯普京1869年初出生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一个农家,其父早年好赌。拉斯普京本人早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成为同村人眼里的“问题少年”,酗酒闹事,偷盗无赖。“拉斯普京”是大家给他起的外号,意为:淫逸放荡,后来大家就渐渐的忘了他本来的名字。拉斯普京详情>>
他的出世并没有给父母带来欢乐和欣喜,相反多了嗷嗷待哺的一张嘴,使原本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因为父母在他出世之前已经生育了5个孩子。 之后父母又陆陆续续给他添了6位弟妹,那个时候的美国还不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发达的国家,从小在农场里长大的奥迪详情>>
在互联网上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那就是英国陆军是因为当年砍了查理二世,才没有得到皇家陆军的称号。这个说法很离谱,因为查理二世复辟后,就用855819英镑打发走了克伦威尔留下的部队,只留下了陪伴自己多年的卫队团和乔治蒙克(就是他把查理二世迎接详情>>
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位置看上去很诱人,但事情搞到这一步,恐怕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接手这个职位。最终,根据苏联高层权力分配原则,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接了前任的班。 史家早有说法:虽然是戈尔巴乔夫亲手搞垮了苏联,但勃列日涅夫早就埋下了苏联详情>>
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的路是跟着苏联走的,因为共产主义领导思想的起源地就在那里。我们中国其实就是去学习苏联的这个思想,然后综合我们的国情,慢慢地整合,慢慢地去完善属于我们国家国情道路。虽然说,苏联当时是很强大的工业化国家,但最终还是落下了灭亡的结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