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

来源: 2022-11-27 22:54:00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作者Sowmiya Ashok曾是《印度快报》驻北京的记者。本轮新冠疫情袭来后,她所在的城市——印度港口金奈已经封城超过五周。她用文字记录下,新冠疫情怎样冲击了现代和传统夹缝中的印度,在过去一年半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如何在封城与解封的

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

作者Sowmiya Ashok曾是《印度快报》驻北京的记者。本轮新冠疫情袭来后,她所在的城市——印度港口金奈已经封城超过五周。她用文字记录下,新冠疫情怎样冲击了现代和传统夹缝中的印度,在过去一年半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如何在封城与解封的循环中自处,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5月9日,印度南部港口城市金奈封城的前一天,一名医生以戏剧性的方式退出了公寓的业主群。四月中旬起,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在金奈蔓延,这个平日里沉默而乏味的群,随着感染高峰和封城的到来而异常活跃。

争端是一件小事引起的。这名医生和他的妻子在一家医院的新冠肺炎病房工作。下班后,他们把鞋包在几个塑料袋里,挂在房子外面。很快,业主协会的秘书、也是Whatsapp群的群主开始反复向医生喊话,让他不要把鞋子放在公共区域。

一阵七嘴八舌的交锋后,医生退群了。“这种麻木不仁和冷酷无情比新冠本身更让人压抑。感谢你们不存在的体贴。”这是他在群里发的最后一条信息。他说这话时,印度已经有650名医生在第二波新冠疫情中殉职。

随着印度成为新一波全球疫情的中心,我们的新闻被全世界循环播放,首都新德里火葬场的画面出现在了各地的晚间新闻中,这种印度教传统的葬礼形式让不同文化的人感到震惊。

人们热衷于传播那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悲剧性画面,我收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信息,家人和朋友们惊恐地询问我的安危。“到目前为止,我和我的家人都很安全。”我不得不一遍遍地解释,印度各地的医疗条件与各邦的防疫措施差别很大,发生在新德里的极端情况所幸并未在其他地方出现。但随着第二波疫情高峰的来临,各邦也再次进入封锁。在我的周围,人们不得不在沮丧和恐惧中继续生活,努力捕捉着偶尔闪现的些许亮光。

近来,和充斥着悲伤故事的五月份不同,印度的社交媒体上有了更积极、更具建设性的声调,比如呼吁筹资来偿还医院的债务,分享获得疫苗的方法,以及一个轻松的调剂,讨论一群大象在中国的徒步旅行。

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

一个顾客走进售卖制氧机的药店

无法实现的全面隔离

去年3月24日,印度中央政府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封锁措施。除了暂停一切国际旅行,交通工具、公共服务和必需品之外的商店都被叫停,甚至火车也暂停了近三个月,整个印度完全陷入了停滞状态。

几乎是与去年同一时间,今年印度各邦又陆续宣布封城,具体的封锁措施由邦政府自行决定。起初,泰米尔纳德邦政府宣布了14天的“全面封锁”:食品和杂货店只允许营业到中午12点,其他商店关闭,包括酒类商店。餐厅只允许提供外卖服务,公共交通暂停,只有“基本服务”开放,比如加油站。

14天后,封城措施再次升级为“彻底封锁”: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所有商店都必须关闭,包括食品和杂货店,只有药店被允许开放。在那一周里,我们从一辆在附近转悠的政府移动货车上购买水果和蔬菜,扩音器播报着车里的食材清单:土豆、洋葱、西红柿,牛奶、扁豆、咖喱叶。

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

在街头循环售卖食材的政府货车

然而,无论是“全面封锁”还是“彻底封锁”,都与中国的封城不是同一概念。疫情在武汉暴发时,我曾采访过一些中国的朋友,他们告诉我,他们所住的小区被严格封锁,人们通过智能手机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生活所需由社区和政府的工作人员供应,送货到门。

在印度,封城措施更多是框架性的,政府可以决定公共交通、公共场所的关闭,但无法确保每一户人都严格待在室内,无法强制每一个小贩都在宵禁后立马收摊回家。封锁秩序的维持,基本取决于在街上设点检查的警察,要是运气不好,你可能被审问或惩罚,这种监督在“彻底封锁”期间尤其严格。但几乎没人能阻止你出门和邻居聊天,如果你坚持的话。

政府的封锁措施也只能在“控制人员流动”和“保证生活所需”之间徘徊。比如说,在封城措施升级为“彻底封锁”之前,政府就提前两天放松了封锁限制,允许所有商店营业到晚上9点,供民众储备生活必需品。这两天反而成为了一种“末日狂欢”:年轻人骑着摩托车漫无目的地到处转悠;人们想方设法地趁机储备酒类饮品;人们冲到了最繁华的商业街,购买衣服、珠宝,不少人去了理发店。

对印度的大多数民众来说,严格的居家隔离本来就是一个不可能的选项。他们住在拥挤的贫民窟或棚户区,与十几户人家共享厨房和厕所;很多中产阶级居住的独立民房也不属于任何封闭社区,没有人可以为他们提供送货到门的服务,他们必须步行到街角的商店去购买日常必需品;更不用说广袤的印度农村地区了。

事实上,去年的感染高峰就是随着农民工的返乡大潮而到来的。印度有超过八成的劳工是非正式用工,没有正式的劳动合同,没有带薪假期和任何福利,城市停摆后,上百万的农民工只能携家带口,徒步返乡。

在印度,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一般都在家里隔离,政府不会强制追踪每一个病例,而是引导患者在需要医疗支持时再去医院。在过去一年里,我所在的小规模公寓楼只出现了两个病例,都被迅速送往医院。这让人感觉很奢侈。我们这里没有出现过严重的医疗挤兑,这与它历来相对完善的医疗基础设施有关系。

相较而言,新德里周围北部农村地区的医疗设施尤其薄弱。我曾在新德里居住了将近八年,它是第二波疫情中受影响最严重的城市之一。4月28日,一位与我家非常亲近的阿姨在新德里郊区一家不知名的医院病逝。她的家人迫不得已将她送到了那里,因为那是当地唯一有床位的医院。她26岁的女儿甚至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因为她自己也是阳性,正在居家隔离。

即使是像我这样的“幸运儿”,也只能坐在家里再度过一个夏天,放弃了我们对2021年恢复“正常生活”的一点点希望,并随时警惕下一波疫情高峰的到来。

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

一家商店门口挂着印楝叶,人们认为它有消毒作用

不能返乡的跨国劳工

过去一年多来,我们公寓的保安普雷姆(Prem)只能通过手机看到他初生的儿子。他来自尼泊尔,20岁出头,妻儿都生活在2000多公里外的尼泊尔村庄里。普雷姆是一个瘦小的年轻人,他名字的意思是“爱”,上世纪九十年代,宝莱坞有不少男主角都叫这个名字,甚至有一部电影也以此命名。

 

去年封城时,我经常在傍晚绕着停车场散步,看到普雷姆坐在塑料椅子上,对着YouTube上的搞笑视频,发出阵阵咯咯笑声,那是我在封城期间为数不多的与人面对面的联结。我经常盯着他头顶的淡黄色挂钟看,在缓慢的封城时光里一遍遍确认,时间仍然在现实世界中流动。

一年前,普雷姆的妻子在老家的村子里生了一个男孩,他至今还没有亲眼见到。每天早上,他都会通过视频用尼泊尔语逗儿子,和很多印度的年轻人一样,他手上拿的是一台中国手机。

 

多年来,金奈一直是尼泊尔人移民印度的热门目的地,他们在城市的角落安家,通常男性做厨师或保安,女性做保洁或家政工。在去年的全国封锁期间,印度和尼泊尔的边境聚集了数千名滞留印度的尼泊尔工人,他们想赶在封国前回家,等待了30多个小时才越过了边境。

普雷姆一直在犹豫是否回家。“现在尼泊尔的病例真的很多,留在这里更安全。”他上周告诉我。他通常会在与儿子通话后萌生回家的想法,又在与附近其他尼泊尔保安进行集体磋商后,打消这个念头。之前,他们甚至考虑过租一辆大巴一路开到边境,行驶2000多公里回家。有报道称,确实有其他邦的尼泊尔劳工这么干了,他们拿出了所有的积蓄租了大巴,每人均摊高达8000卢比(约720元人民币),这几乎是他们一个月的酬劳。

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

印度班加罗尔,小区门口值班的保安 / 杜风彦

像普雷姆和他的尼泊尔同乡这样的人在金奈有很多。对庞大的一线城市中产阶级来说,他们是很便宜的帮工,每月花几千卢比(折合几百元人民币)就可以雇到一个保姆、厨子或清洁工。

和中国一些只在春节时才返乡的农民工不同,印度的农民工外出务工有很强的季节性,他们在农忙时返回村里,在农闲时再回到大城市打工。即使是像普雷姆这样的跨国劳工,每年也会有两三次回家的机会。

但新冠疫情彻底打破了这种生活。他们没有太多选择,要么回到村里无所事事,一家人衣食无着;要么与家人分隔两地,持续打零工寄钱回家。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干一天才有一天的工钱。

普雷姆告诉我,他还没有打疫苗,因为担心疫苗如果有副作用,会导致他不得不请假。目前为止,泰米尔纳德邦仍然有近15万的活跃新冠肺炎病例,但只有3%的人有机会接种了疫苗。

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

金奈某交通要道的路障

封城的第九天,我鼓起勇气走出家门,经过普雷姆和他的尼泊尔同乡们,步行穿过一条主干道,被一个坐在摩托车上看手机的女警察招手叫住。她戴着一个暗褐色的口罩,与她的卡其色警服呼应。

 

她想知道,我为什么要违反封城规则,在街上“闲逛”。我疑惑地看了看那几十辆从我身边呼啸而过的摩托车和汽车,她似乎根本不在乎这些人。“我去我姨妈家拿吃的。”我结结巴巴地说。

 

事实上,我是去拿了一个阿方索芒果,它是印度西部一个极负盛名的芒果品种。通常,我喜欢站在厨房水槽边把它整个吃完,这是一个期盼已久的夏日仪式。我在孟买的叔叔寄来了一箱芒果,在金奈的家人中分发。因为封城,我迟了四五天才拿到了属于我的那份,芒果已经熟透了。

 

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有三个芒果收获季。第一次是在2月初的早春,第二次是在3月到4月间,也就是我们这次收到的这批,最后一次是在10月份的初冬。

 

巧合的是,伴随着去年10月出产的一批芒果,马哈拉施特拉邦也发现了一个新冠病毒的变种,被称为B.1.617。六个月后,这个变种病毒在全印度蔓延,掀起了第二波感染高峰。生活再次回到斗室之内,政府用最可能触达到更多人的方式温馨提醒——任何人拨打电话时,一段泰米尔语的提示声会被反复播放:“除非绝对必要,否则不要冒险走出家门。”

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

金奈街头卖芒果的小贩

忙碌的新冠监测员

与中国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防疫网络不同,印度的防疫网络有很大程度的自治色彩,这也是印度社会的传统。在很多农村地区,政府会依靠现有的“Asha工作者”来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防疫工作,她们大多是经过培训的乡村女性,在乡村承担基本的医疗保健职能,角色类似于中国曾经的“赤脚医生”,目前全印度有近100万名。

在金奈,政府招募了志愿者来做居民的健康监测。42岁的达纳拉克希米(Dhanalakshmi)就是其中一员。去年4月,她报名成为了一名新冠监测员。她现在负责监测我所在街道的150户家庭,是我们大楼的常客。在此之前,她是一个妇女自助小组的成员,协助当地政府开展各种工作。

“你还好吗?”这是她在有人开门后提出的第一个例行问题。如果得到的回答是 “好着呢”,她就迅速地离开,再按下一个公寓的门铃。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她就要遵循固定的流程:从她的包里拿出体温枪和脉搏血氧仪,记录读数并判断症状的严重程度:发烧?咽喉疼痛?丧失嗅觉?

发问了无数次后,她在活页笔记本中做了大量的笔记。她已经接受了10次新冠检测,这很重要。“我曾协助一些人进入救护车”,她说,“我不能再把病毒传给别人。”

去年,达纳拉克希米曾负责监测多达375户家庭。她告诉我,甚至有志愿者每天要跑700户人家。今年因为更多大学生的加入,她们的负担才相对减轻。

 

作为志愿者,达纳拉克希米对她的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在这150户家庭里发生的任何事情,我都要完全负责。如果有人检测结果是阳性,我应该知道。如果有人想做测试,也不应该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有人确诊,她会给他们一连串的电话号码:医生、政府负责人、志愿者组织,让他们存在手机上,并推荐特定的食谱,以及一些药品。

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

达纳拉克希米询问保安后做记录

4月18日,我31岁的弟弟检测出了新冠阳性。第二天上午,就有人去他的家里进行消毒,并在墙上贴了一张贴纸,上面写着:“新冠阳性居家隔离通知”。4月20日到5月3日,他被严格隔离。

 

每隔一天,他就会接到新冠监测员的电话,问他感觉如何,症状如何变化,直到撕掉贴纸的那一天,他才摆脱了隔离。几乎每天,我在傍晚跑步时,都会在他的房子外面停下来看看他。通常,我会听到一个邻居朝他喊话,问他是否需要什么。“你想喝点热白兰地吗?”一个中年邻居从楼上问道。

然而,并不是整个城市都如此友善。《印度时报》金奈版报道说,新冠监测员经常会接到这样的电话,人们对邻居可能患有新冠而感到恐慌。“我的邻居已经两天没有出去晒衣服了,我想他们中有人得了新冠。”“我楼里的女士从昨天开始就没有从她的篮子里拿走牛奶。这很可疑。”

 

达纳拉克希米还记得,有一段时间,她甚至不被允许进入一些小区检查住户的情况。“我记得人们是如何对我们大喊大叫,他们不让我们进入他们的公寓大院,甚至指责我们让他们接触了病毒。”她告诉我,但现在,如果她几天没去到访,就会有电话来问她。特别是那些独居的老年人,他们很多人的孩子生活在国外,封城让他们彻底失去了社交联结,经常盼着达纳拉克希米的来访,她也尽量陪他们聊聊天。“在炎热的夏日里,他们会给我一些解暑的饮料。”

达纳拉克希米的志愿工作伴随着个人生活的巨大牺牲。即使两个女儿也确诊了新冠,她也没法好好照顾她们,而是依旧在每天早上7点准时开始工作。

支撑她的是“为社区服务”的使命感。但她最大的折磨来自于其他人的视而不见,比如在街上遇到不戴口罩的行人。“我发现,很多人已经变得飘飘然了。我们真的不得不乞求他们正确佩戴口罩。”她说,“每一天都感觉很糟糕。无论我们说什么,大家都不会听,而确诊数字还在持续上升。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指望能好转呢?”

 

 

疫情中的婚礼

5月23日,有一架飞机被私人租下,在南部城市班加罗尔和马杜赖之间运送了160多名乘客。他们是参加一场空中婚礼的宾客。

在本轮疫情中,邦政府规定婚礼上的宾客人数上限为50人。但在空中,这对夫妇不仅成功地包下了一整架飞机,而且还邀请了约三倍的客人。

 

在网上流传的一个视频片段中,新郎新娘身着泰米尔婚礼盛装,在印度传统音乐中,按照印度教的婚礼传统交换花环。当时,飞机正好在马杜赖一座声名卓著的印度教寺庙上空盘旋。这对夫妇被他们的亲属所包围,许多人没有戴口罩,面带微笑。

这场空中婚礼很快引起了轩然大波。第二天,民航总局将这家私人包机的机组人员停职。他们要求对所有参加婚礼的人员立案调查,因为他们违反了封城期间不能聚集的规则。

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

飞机上的婚礼仪式 / 网络视频截图

在印度所有的疫情婚礼中,这对夫妇的“事迹”堪称“高光时刻”,让其他穿着防护服结婚、或在两邦边境举行婚礼的人黯然失色。在印度,婚礼几乎是任何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仪式。它不仅代表着两个人组成一个新家庭,更象征着两个大家庭培养出了一对令人骄傲的青年。它是分享喜悦和接受表彰的场合,也是亲戚们暗自攀比、互相较劲的舞台。社会学家乌贝罗伊(Patricia Uberoi)曾称印度的婚礼是“最明显的炫耀性消费和炫耀性浪费的场所”。

还有一点很重要,总体来说,印度社会对于自由恋爱的容忍度仍然相对较低。即使是自由恋爱的夫妇,也只有在婚礼之后才可以“名正言顺”地交往或者一起生活,否则仍会面临几乎无所不在的社会压力——比如没法儿租房或去彼此的家,去酒店可能会被老板盘问甚至拒绝,或者随时被警察骚扰。

因此,疫情无法阻止印度人在全国各地举办婚礼。政府在制定封城规则时,就像允许政治集会一样,一定人数规模内的婚礼也是允许举办的。

简单搜索一下,我发现,每隔几周印度媒体就会报道一场疫情婚礼,防护服和口罩成了最新的婚服套装。在印度中部的中央邦,一对夫妇穿着防护服结婚,因为新郎在结婚前不到十天检测出了阳性。政府官员赶到现场,打算对这对违规的夫妇进行立案调查,但最终在众人的劝说下作罢,站在一旁观看了婚礼仪式。

在南部的安得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和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人们为了如期举办婚礼费尽心思,婚礼头巾当面罩、请柬上印二维码收礼金,甚至请服务员穿着防护服工作,为不戴口罩的宾客上餐。在孟买,警察突袭了人数超过限制的婚礼派对。

事实上,不仅印度,其他国家和文化的人们也会在疫情中结婚。也许,这是人们感到某种“正常生活”的一种形式。我的一个朋友说:“如果人们正在申请新的工作、搬家、换到新的城市、学习新的课程,疫情并没有让这些终止,我想结婚也是一样的。”

 

我给一个在4月底结婚的朋友打电话,问她为什么决定在疫情中结婚。我没去她的婚礼现场,而是在家里观看了直播,但她还是慷慨地把婚礼食物送到我家,让我品尝一下。在75名受邀宾客中,只有15人亲自出席了她的婚礼,以印度的标准来说,这是很不常见的私密婚礼。

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

朋友寄给我的婚礼食物

“我们本来决定在三月初结婚,当时生活似乎已经回到了正轨。”她告诉我,“但是到了4月中旬,周围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然,这不是最好的婚礼季。“我们从未想过不进行婚礼。”这位朋友告诉我。

直到最后一刻,她的家人还在讨论,她80岁的祖母是否应该亲自出席婚礼。最终,祖母还是去了。“我很高兴我们坚持了下来。奇怪的是,它变成了我一直想要的小型、轻松的婚礼。”她说,“除了外面有一场汹涌澎湃的新冠疫情以外。”

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

朋友婚礼现场的口罩和消毒液,与祈福用品放在一起

疫情时代的网络生活

在印度西部农村的一个家庭,20岁的大学生阿俊(Arjun Patil)在封城期间与父母展开了一场遥控器争夺战,且常常失败。封城后,他被迫从学校回到了家,与父母一起看了很多集马拉地语的肥皂剧。

“最糟糕的是,连续剧没有新的剧集,所以他们经常转播旧的剧集。所以我一次又一次地看同样的东西。”他说,“不合逻辑的情节让我感到沮丧。它根本就讲不通。”

为了吐槽这些肥皂剧,去年4月,阿俊创建了脸书群组,从制作和发布吐槽肥皂剧的表情包开始,吸引了一群像他一样被困在家里的年轻人——重要的是,也包括年轻的女孩儿们。

来自印度小镇的阿俊并不擅长与异性打交道。在小镇相对保守的环境里,学校的男生和女生被分开落座,平日里只跟同性结伴,与异性的公开交往被看做是打破陈规的行为。但封城和互联网的组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让女同学们主动和阿俊搭上了话。

她们主动给他发私信,评论他搞笑的Instagram帖子。“我做了一些吐槽这些电视剧的表情包,并把它们发在Ins上。我班上的女生经常回复。”他在电话中笑着说。

 

现在,他的群组已经有了6500名成员,每日互动量超过10万。随着社群的发展,他还任命了其他管理员,其中一个是一名医生。“他在医院的新冠病房值完八小时的班,然后回到家里,在我们的脸书页面上发布表情包。”他说。

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

我居家隔离的工作台

 

这些自发形成的网上社区,让大家感觉到某种“社群感”,帮助人们保持着某种秩序和理智。在互联网普及度仍然很有限的印度,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人们使用网络服务,无论是网购日用品,还是预约注射疫苗。与此同时,另一个残酷现实也被揭示:这个国家仍然有近一半的人无法被互联网触达,他们仍需要线下购物,几乎没希望打上疫苗。

厨师奥罗尼(Auroni Mukherjee)在印度东部城市加尔各答经营着一家叫Sienna的咖啡馆,他在社交媒体上通过食物创造了自己的社区,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在他的店内下单,再由员工送餐到家。

有趣的是,在Sienna咖啡馆周末的销售额中,有25%是由住在海外的印度人下单的,用来送给加尔各答困在疫情中的亲属。Sienna团队的人跑腿送餐,一同送去的也有家人们在危机时刻对彼此的爱和鼓励。

“人们认为互联网上一切皆有可能,所以我们不得不送餐到一些不太便利的地方,比如有人给爷爷点了餐,而爷爷只有一个座机号码,他的房子还在一条异常狭窄的小道上。”奥罗尼笑着说,“那确实是一项冒险。”

在过去的这个周末,Sienna提供了从电影中获得灵感的餐点:电影《落魄大厨》中的古巴三明治,《寄生虫》中的炸酱面。他们甚至尝试了一个起司蛋糕,来呼应《老友记》的重聚剧集。

“我们现在推出周末特供,试图让人们恢复一些正常生活的感觉。”奥罗尼认为,推陈出新的菜品也是打破封城中“停滞感”的一种方式。

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封锁中的印度: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生活的

Sienna的团队开车送餐 /Sienna社交账号

我也把互联网当作拐杖,支撑我度过漫长的孤独。我会在Instagram上分享搞笑新闻片段的截图和我的评论。一个女人声称她被穿着防护服来做病毒检测的人抢劫了,但事实是,她自己找不到珠宝了,不知道如何告诉她的丈夫;一个醉汉被蛇咬了,他决定把蛇带去医院,以防医生想知道“那是条什么蛇”。

我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感受生活中仅剩的些许“正常”。这些片段提醒着我,印度人在这样一个糟糕的阶段中仍然尽可能地保持着生命力。在我周围,大家带着伤痕却继续加入战斗,他们肯定需要一些鼓励。比如说,有人得了新冠后,非要喝一口酒才去医院,这也是他对自己的一种鼓励吧?

来源: GQ报道

  • 13~15世纪英王和议会解决采买权危机的方案

    中世纪前期,由王室采买权诱发的社会问题尚未凸显;但从13世纪开始,由于王室采买活动带给广大臣民的经济和劳役负担日益加重,所以原本单纯的经济问题也就转化成一个复杂的社会宪政问题。 广大臣民对王室采买权的抱怨从未止息.,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却于1详情>>

    2023-07-29
  • 二战最倒霉美国兵:5万名士兵当逃兵,只有他一人被处死

    据俄罗斯官方统计,二战期间苏联失踪人员为505.9万人,455.9万名苏联官兵被俘。这个庞大的数字也因此成为苏军的一个“污点”。要知道在当时的苏联,为了防止士兵临阵逃跑,苏联高层可谓是想尽办法。其中有鼓励的也有惩罚的,英勇杀敌的会被当成英详情>>

    2023-07-29
  • 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联军遗弃了多少装备?德军又是怎样处理的?

    1918年11月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没过多久,英法两国正忙着在恢复一战中大伤的元气时,纳粹元首希特勒又在1939年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作好战前准备的英法两国只能仓促被迫对德宣战,维护自己在欧洲的利益,以及身为老牌帝国的权威。 波兰详情>>

    2023-07-29
  • 俄罗斯“一代妖僧”,上流贵妇的“妇女之友”

    拉斯普京1869年初出生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一个农家,其父早年好赌。拉斯普京本人早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成为同村人眼里的“问题少年”,酗酒闹事,偷盗无赖。“拉斯普京”是大家给他起的外号,意为:淫逸放荡,后来大家就渐渐的忘了他本来的名字。拉斯普京详情>>

    2023-07-29
  • 二战中最强的单排战神,美国队长的原型—奥迪.墨菲

    他的出世并没有给父母带来欢乐和欣喜,相反多了嗷嗷待哺的一张嘴,使原本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因为父母在他出世之前已经生育了5个孩子。 之后父母又陆陆续续给他添了6位弟妹,那个时候的美国还不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发达的国家,从小在农场里长大的奥迪详情>>

    2023-07-29
  • 英国陆军是因为弑君没有皇家称号?其实英国海军当年玩的更过分

    在互联网上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那就是英国陆军是因为当年砍了查理二世,才没有得到皇家陆军的称号。这个说法很离谱,因为查理二世复辟后,就用855819英镑打发走了克伦威尔留下的部队,只留下了陪伴自己多年的卫队团和乔治蒙克(就是他把查理二世迎接详情>>

    2023-07-29
  • 被严重低估的苏联领袖,能力不逊斯大林,却仅在位13个月

    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位置看上去很诱人,但事情搞到这一步,恐怕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接手这个职位。最终,根据苏联高层权力分配原则,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接了前任的班。 史家早有说法:虽然是戈尔巴乔夫亲手搞垮了苏联,但勃列日涅夫早就埋下了苏联详情>>

    2023-07-29
  • 苏联的“大清洗运动”,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的路是跟着苏联走的,因为共产主义领导思想的起源地就在那里。我们中国其实就是去学习苏联的这个思想,然后综合我们的国情,慢慢地整合,慢慢地去完善属于我们国家国情道路。虽然说,苏联当时是很强大的工业化国家,但最终还是落下了灭亡的结详情>>

    2023-07-29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