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的“边界”观念是不断变化的。表示罗马边界的术语limes在罗马国家发展过程中,意义也不断变化,体现了罗马从狭小城邦国家走向庞大帝国的政治空间的变化。
罗马人最初的“边界”是指能够维持他们生存的罗马城的“城界”。现代学术界一般认为罗马城的疆界是由第二位国王努玛确立的,并由疆界神特米努斯捍卫。努玛颁布法令规定,任何破坏和移动奉献给疆界神的石头的人,都被认为是对神�o的亵渎。后人以此为依据得出推论,认为这是朕兆,表明罗马国家的边界将决不后退。
到共和国后期,随着罗马国家版图的急剧扩大,罗马“边界”观念延伸到了整个“已知世界”。生活在共和与帝制交替时期的科学家斯特拉波在其《地理学》中所说的“落入我们版图的这部分地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当时罗马人的“已知世界”,而它也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罗马世界”,他们大规模向外扩张就是要不断地拓展他们的边界。
到帝国时代,罗马人的“边界”观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已知世界”,而是全世界(或整个领土世界),其“边界”是整个世界帝国的边界。在世界帝国边界理想的编织过程中,维吉尔的颂歌最具代表性。他在《埃涅阿斯纪》中“塑造”了这一理想,即“用你的权威统治万国”、“不施加任何空间或时间方面的限制”、“无限的统治权”。在罗马观念中,整个领土世界,即“全世界的陆地和海域”就是他们的罗马世界,其范围是全人类、全世界。尽管罗马人的“全世界”,实际上只是他们当时所统治的全部区域,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世界帝国的边界理想。
罗马人的世界帝国“边界”观念在罗马社会根深蒂固,他们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世界帝国的责任,扮演世界帝国的角色。直到帝国晚期,这一观念仍然在罗马人心目中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如提奥多西称自己的皇帝瓦伦提尼安是“世界之主”。罗马人的世界帝国“边界”观念一直持续到帝国的灭亡,他们才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即便如此,世界帝国观念仍然保持在欧洲人的心目中,查士丁尼企图恢复罗马帝国的努力、“既非神圣、更非罗马”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出现、希特勒的世界帝国之梦等都可以在罗马人的世界帝国观念中找到渊源。
在罗马人“边界”观念不断变化的同时,表示“边界”的术语limes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limes来自于limus(泥泞,泥浆),最初是指光秃秃的泥路。罗马帝国建立后,这一术语的用法开始发生变化,其意义变得丰富起来。
在公元1-2世纪,limes的含义变成了军事道路,同时也开始具有“边界”等含义。如塔西佗在《阿古利可拉传》中说“帝国的边境”指的就是帝国的“陆地边界”。在《帝王传略·哈德良传》中,类似的提法也多次出现。在《拉丁颂词》中,limes一词既包括“边界”,也包含有“边境、边境线”的意思。在希罗第安的《罗马帝国史》中也有类似的提法。从这里可以看出,limes不仅指军事道路,而且还包括军事道路在内的边境线,其实体意义在逐渐发生变化,所指范围也越来越广。
从公元3世纪末起,特别是4世纪以后,limes这一术语又被作为“边境地区”的意义加以使用。如《拉丁颂词》在讲到公元297年的君士坦提乌斯时使用的limites,明显是指边境地区,而不是单纯的边界线或军事道路。阿米阿努斯·马尔凯努斯在提到“阿拉伯行省边境地区(Arabianlimes)”时,也是指这里的边境地区。《帝王传略·三十僭主传》对伊索里亚的描写、普罗柯比在《秘史》中对东部边境地区的描述,其limes术语都是指“边境地区”。因此,到帝国后期,limes这一术语的含义与其最初的含义已经相去甚远,它代表的是一种行政概念,是帝国政治空间范围的反映。
limes含义的演变实际上就是罗马国家从狭小城邦国家走向庞大帝国的演变,它更直接地体现罗马政治、军事统治主张,体现了罗马人“统治万国”的军事霸权和政治空间范围。但是罗马人的理想“边界”只是一种民族野心的极度膨胀,是想象中的理想范围。不断对外扩张、版图无限制扩大的前提是无限制、超极限的经济、军事能力。这一方面表现在对边界扩张的征服上,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对已征服边界的守卫上,但无论哪一方面,罗马国家都不可能具备无限制的能力。按照吉本的说法,前现代经济是不能维持庞大帝国边境防御所需的数目庞大的卫戍军队的。因此,尽管罗马帝国通过它的军队已经获得并消融了被征服地区,但它并没有能力通过它的军队来保持住帝国。这样,无论罗马帝国怎样扩张版图,它的世界帝国的理想“边界”都是无法实现的。
生活在“罗马和平”时代的史学家阿庇安在解释罗马时,实际上已经意识到帝国的统治到达了“它的自然极限”。哈德良皇帝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弃帝国的扩张政策,实际上宣告了罗马人的“边界”理想的破产,它“标志着’帝国极限’第一次在制度上得以承认。”至此,罗马帝国终于从事实上承认了帝国边界的极限,承认了自己远非真正的世界帝国和全人类主宰。伴随帝国极限而来的是帝国的衰落,罗马从不断向外扩张走向退而防守,最终在蛮族入侵浪潮中走向四分五裂,罗马人的世界边界帝国理想也从想象到现实都彻底覆灭了。
中世纪前期,由王室采买权诱发的社会问题尚未凸显;但从13世纪开始,由于王室采买活动带给广大臣民的经济和劳役负担日益加重,所以原本单纯的经济问题也就转化成一个复杂的社会宪政问题。 广大臣民对王室采买权的抱怨从未止息.,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却于1详情>>
据俄罗斯官方统计,二战期间苏联失踪人员为505.9万人,455.9万名苏联官兵被俘。这个庞大的数字也因此成为苏军的一个“污点”。要知道在当时的苏联,为了防止士兵临阵逃跑,苏联高层可谓是想尽办法。其中有鼓励的也有惩罚的,英勇杀敌的会被当成英详情>>
1918年11月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没过多久,英法两国正忙着在恢复一战中大伤的元气时,纳粹元首希特勒又在1939年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作好战前准备的英法两国只能仓促被迫对德宣战,维护自己在欧洲的利益,以及身为老牌帝国的权威。 波兰详情>>
拉斯普京1869年初出生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一个农家,其父早年好赌。拉斯普京本人早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成为同村人眼里的“问题少年”,酗酒闹事,偷盗无赖。“拉斯普京”是大家给他起的外号,意为:淫逸放荡,后来大家就渐渐的忘了他本来的名字。拉斯普京详情>>
他的出世并没有给父母带来欢乐和欣喜,相反多了嗷嗷待哺的一张嘴,使原本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因为父母在他出世之前已经生育了5个孩子。 之后父母又陆陆续续给他添了6位弟妹,那个时候的美国还不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发达的国家,从小在农场里长大的奥迪详情>>
在互联网上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那就是英国陆军是因为当年砍了查理二世,才没有得到皇家陆军的称号。这个说法很离谱,因为查理二世复辟后,就用855819英镑打发走了克伦威尔留下的部队,只留下了陪伴自己多年的卫队团和乔治蒙克(就是他把查理二世迎接详情>>
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位置看上去很诱人,但事情搞到这一步,恐怕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接手这个职位。最终,根据苏联高层权力分配原则,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接了前任的班。 史家早有说法:虽然是戈尔巴乔夫亲手搞垮了苏联,但勃列日涅夫早就埋下了苏联详情>>
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的路是跟着苏联走的,因为共产主义领导思想的起源地就在那里。我们中国其实就是去学习苏联的这个思想,然后综合我们的国情,慢慢地整合,慢慢地去完善属于我们国家国情道路。虽然说,苏联当时是很强大的工业化国家,但最终还是落下了灭亡的结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