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百年前的“日本威胁论”:南非声称土地遭其窥伺

来源: 2022-11-27 22:24:00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20世纪初,日本趁老牌殖民国家忙于战争,加强了同非洲的经济往来,利用棉纺织品和鞋子、服装等廉价商品,迅速占领非洲市场,对欧洲列强的对非贸易产生严重冲击。更让老牌殖民者担心的是,他们从日本在非洲的布局中,看到了一颗不断膨胀的野心。近

百年前的“日本威胁论”:南非声称土地遭其窥伺百年前的“日本威胁论”:南非声称土地遭其窥伺

    20世纪初,日本趁老牌殖民国家忙于战争,加强了同非洲的经济往来,利用棉纺织品和鞋子、服装等廉价商品,迅速占领非洲市场,对欧洲列强的对非贸易产生严重冲击。更让老牌殖民者担心的是,他们从日本在非洲的布局中,看到了一颗不断膨胀的野心。近日,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的英国《亚太学报:日本聚焦》杂志,揭开了这段历史的一角。

    日本商品深耕非洲市场

    将时钟拨回大约一个世纪前。当时,在新兴工业化国家纷纷崛起的背景下,英国在全球市场的出口已现颓势,对各殖民地出口额的下滑幅度尤其巨大。“日不落”帝国的日渐式微,让东方的“旭日之国”看到了借助通商实现对外扩张的良机。在英国拥有众多殖民地和附属国的非洲地区,人们逐渐喜爱上了物美价廉的日本商品。巧合的是,日本出口到非洲的主要也是棉和人造丝制品,对英国在这片大陆的纺织品出口构成了巨大挑战。

    根据英国方面的统计,从1930年开始,英国出口到东非国家肯尼亚和乌干达的棉和人造丝制品均逐年下降,日本的同类产品却横行无阻。到1933年,日本出口到两国的棉纺织品多达3600万米,英国仅480万米;人造丝方面,日本近400万米,英国还不到两万米。

    东非还不是英日在非贸易竞争的正面战场,两国争夺最激烈的阵地,是扼守这片大陆最南端的英联邦重要成员国——南非。

    日本与南非的贸易始于17世纪荷属东印度公司成立,该公司为将兽皮出口到远东,于1652年在南非设立办事处。此后近3个世纪,日本与南非的贸易额只能用“微小”来形容。

    但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了局势的转折点。兵戈交错之下,英、法等南非日用品的传统供应者自顾不暇,日本瞅准时机,向南非大批输入纺织品,自此在生意场上站稳了脚跟。1920年,日本对南非的出口额将近400万日元,相当于一战前的近10倍,增幅惊人。

    从1921年开始,日本对南非的出口再次迎来了增长的黄金期。而此后几年里棉线价格的下跌,也给了日本廉价商品新的机会,让其在南非市场上进一步深耕自己的地盘。

    南非政府被指“遭收买”

    日本商品(尤其是丝织品、棉纺织品和成衣)对南非出口量的暴增,引起了当地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关注。1925年,由巴里·赫尔佐格任总理的南非国民党与劳工党联合政府,通过了旨在刺激工业增长的关税改革法案,日本对南非的贸易一时受阻。

    可惜,南非本土商贾的好日子没持续多久,大萧条的浪潮便席卷而来,令该国羊毛出口额暴跌70%。面对经济困境,1930年9月,南非政府决定放开市场,重新放宽对日本商人来南非做生意的限制,不久后与东京签署“君子协议”,确保两国间贸易正常开展。

    根据协议,日本批发商可在南非各地(奥兰治自由邦除外,该地不允许亚洲人居住)定居,从事任何法定商品的贸易,雇员也可以全部为日本人。不仅如此,南非的法令亦不限制批发商直接面对普通顾客,这意味着,远道而来的日本商贩可以就地开展零售业务。

    在南非内部,各派就同日本的经济联系不无争论。1931年7月5日,南非国民党主席、内政部长丹尼·马兰发表讲话,讥讽政府“已被日本小商贩和企业主收买了”。按照他的口径,1921年,在南非定居的日本人只有98名,而在当局放宽限制以后,“一个个日本富商,正打算在我们这里建立批发商行,”他还补充说,日本人“正在窥伺这片土地”。

    反对党“南非人党”领袖简·斯马茨则断言:“一旦我们和东方人大规模做生意,就不可能将来自亚洲的移民拒之门外。”斯马茨之妻伊茜的言辞更是火药味十足:“印度人已经让我们麻烦不断了,现在政府居然打算让黄种人进入南非,而且还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黄种人?一旦这些家伙进来,我们可就没办法让他们离开了……”

    “日货倾销”成了流行语

    对于日本的“贸易入侵”,南非当地的媒体也非常重视,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翻开1932年开普敦的一张报纸,以日本商品为关键词的报道赫然在目。撰稿人在赞扬了南非“繁荣昌盛的制鞋工业”后,忽然笔锋一转,称“日本鞋子像烤饼似地摆在路边”,每双成本仅0.5美元。“贫穷的黑人”以0.75美元的价格买这种鞋子,严重影响了当地鞋子(售价1.35美元)的销量。内政部长丹尼·马兰发表前述讲话数天后,约翰内斯堡最畅销的《兰德每日邮报》也载文批评南非政府“引日本人入室”的贸易政策。

    在连续不断的信息轰炸之下,南非人逐渐熟悉了一个新词“日货倾销”。

    1933年,南非进口的日本商品创造了新的里程碑,总额达2670万日元(约合685万美元)。消息一出,顿时引爆了更汹涌的反日浪潮:政客公开呼吁民众“立刻行动”;报纸上充斥着“反对日本贸易侵略”等各种各样的口号;抵制日货的计划也在酝酿之中……

    同年9月,南非商会表达了他们对日本商品的愤怒。一名商会成员宣布,“700万双日本鞋子进入南非市场,对本国的制鞋工业造成毁灭性破坏,政府对此却不予重视。”

    白人精英呼吁一致对外

    日本虽然远在半个地球之外,南非白人统治者担心的事情,却不仅限于“贸易入侵”。

    20世纪初,地广人稀的巴西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劳动力,还曾与清政府商谈移民事宜,结果被“天朝上国”一口回绝。巴西转而求助日本,双方一拍即合。1908年,载有781名日本劳工的“笠户丸”号客轮从神户出发,驶往巴西。中途停靠南非开普敦,补充水和燃料。

    此后几十年,满载着日本移民的客轮都会路过南非。这一幕给当地的政治精英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令他们对东京急于为国内“过剩人口”寻找海外出路的做法疑心日盛。

    1931年,“9·18”事变的消息传开后,《兰德每日邮报》立即刊文称:“可以肯定,日本军方有一个秘密计划,即往该地(中国东北)和澳大利亚移民。”该报还在9月24日的头版头条中写道,“驻扎奉天的日军杀死了3名白人。日本意欲吞并中国,继而统治世界。”其中“杀死3名白人”和“吞并中国”均为醒目的黑体大写。

    另一方面,日本某些好战分子的言论被放大后,进一步激化了事态。面对这个野心勃勃的亚洲强国,一些南非白人开始呼吁,“南非各阶层要携起手来。”如1933年,一位名叫赫德利·亚瑟·奇尔弗斯的作家在其著作《虎视眈眈的黄种人》一书中主张,英国人和荷兰人必须联手(编注:两国曾在南非对立长达百年之久),甚至连黑人和白人也应该放弃敌意,共同抵抗来自东方的威胁。

    当时正值巴里·赫尔佐格领导的南非国民党和简·斯马茨领导的南非人党合并,组建联合政府之时。以往,曾有不少人指责赫尔佐格和昔日的对手协作,如今“外敌”当前,质疑这次政党合并的声音也就小了许多。对此,钻石大亨出身的当地政客艾贝·贝利写道:“如果南非的白种人愿意团结起来……他们将继续享受被英国海军保护的日子。”

    当然,南非国内也存在亲日的声音。住在约翰内斯堡的约翰·贝恩斯在1931年4月写给日本外务大臣的信中表示,作为“非洲无产阶级党”的领袖、一名“娶了有色女子为妻”的欧洲人,他“谴责南非政府对日本商会的敌意”,赞扬“日本人民与他们的有色兄弟联手捍卫权利所做的努力”。只不过在当时的大环境下,类似的观点属于“非主流”。

    反日情绪无处不在

    为了拉住南非这个重要的贸易伙伴,尽管南非羊毛的价格要高于澳大利亚,日本政府仍然加大了采购力度。但此举更加引起了南非统治者的忧虑,认为日本如此示好必定别有用心。恰在此时,有消息传来,称日本政府正与埃塞俄比亚商谈收购该国大片棉花田的事宜。据称,南非对这一传言非常重视,曾专门派人打探详细情况。

    此后数年间,南非政界和民间对日本的憎恶愈发溢于言表。1934年上半年,日本外务省一位姓首藤的官员访问南非,目的是缓和两国日渐紧张的贸易关系。出访期间,首藤和同事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当地人的反日情绪。有一次,他们想去电影院放松放松,却因为是亚洲人而不被允许入内,还遭受现场人员的嘲笑。

    1936年,随着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日本与埃塞俄比亚的密切关系也招来了全世界的目光。至此,日本在非洲的布局,引起了欧洲老牌殖民国家的全面不安。

    需要指出的是,从19世纪末开始,“黄祸”论便在西方喧嚣一时。欧洲人口中的“黄祸”明显指向中国和日本。就中国而言,洋务运动引发了西方对中国工业化努力的警惕,义和团运动更成为后者视中国为威胁的理由;在日本方面,除了其廉价商品行销全球以及向南美、澳洲、非洲大举移民外,更重要的是其军事实力的显著扩张。

    对于西方的疑惧,敏感的日本人迅即做出反应,先是称中国人为“祸”,欲在人种上“脱亚入欧”。一战后又“反守为攻”,指责白种人亦是“祸害”,鼓吹日本将“解放受白种人压迫的东方诸国”,以粉饰自己的侵略野心,直至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烈焰熊熊燃起。

  • 13~15世纪英王和议会解决采买权危机的方案

    中世纪前期,由王室采买权诱发的社会问题尚未凸显;但从13世纪开始,由于王室采买活动带给广大臣民的经济和劳役负担日益加重,所以原本单纯的经济问题也就转化成一个复杂的社会宪政问题。 广大臣民对王室采买权的抱怨从未止息.,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却于1详情>>

    2023-07-29
  • 二战最倒霉美国兵:5万名士兵当逃兵,只有他一人被处死

    据俄罗斯官方统计,二战期间苏联失踪人员为505.9万人,455.9万名苏联官兵被俘。这个庞大的数字也因此成为苏军的一个“污点”。要知道在当时的苏联,为了防止士兵临阵逃跑,苏联高层可谓是想尽办法。其中有鼓励的也有惩罚的,英勇杀敌的会被当成英详情>>

    2023-07-29
  • 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联军遗弃了多少装备?德军又是怎样处理的?

    1918年11月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没过多久,英法两国正忙着在恢复一战中大伤的元气时,纳粹元首希特勒又在1939年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作好战前准备的英法两国只能仓促被迫对德宣战,维护自己在欧洲的利益,以及身为老牌帝国的权威。 波兰详情>>

    2023-07-29
  • 俄罗斯“一代妖僧”,上流贵妇的“妇女之友”

    拉斯普京1869年初出生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一个农家,其父早年好赌。拉斯普京本人早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成为同村人眼里的“问题少年”,酗酒闹事,偷盗无赖。“拉斯普京”是大家给他起的外号,意为:淫逸放荡,后来大家就渐渐的忘了他本来的名字。拉斯普京详情>>

    2023-07-29
  • 二战中最强的单排战神,美国队长的原型—奥迪.墨菲

    他的出世并没有给父母带来欢乐和欣喜,相反多了嗷嗷待哺的一张嘴,使原本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因为父母在他出世之前已经生育了5个孩子。 之后父母又陆陆续续给他添了6位弟妹,那个时候的美国还不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发达的国家,从小在农场里长大的奥迪详情>>

    2023-07-29
  • 英国陆军是因为弑君没有皇家称号?其实英国海军当年玩的更过分

    在互联网上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那就是英国陆军是因为当年砍了查理二世,才没有得到皇家陆军的称号。这个说法很离谱,因为查理二世复辟后,就用855819英镑打发走了克伦威尔留下的部队,只留下了陪伴自己多年的卫队团和乔治蒙克(就是他把查理二世迎接详情>>

    2023-07-29
  • 被严重低估的苏联领袖,能力不逊斯大林,却仅在位13个月

    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位置看上去很诱人,但事情搞到这一步,恐怕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接手这个职位。最终,根据苏联高层权力分配原则,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接了前任的班。 史家早有说法:虽然是戈尔巴乔夫亲手搞垮了苏联,但勃列日涅夫早就埋下了苏联详情>>

    2023-07-29
  • 苏联的“大清洗运动”,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的路是跟着苏联走的,因为共产主义领导思想的起源地就在那里。我们中国其实就是去学习苏联的这个思想,然后综合我们的国情,慢慢地整合,慢慢地去完善属于我们国家国情道路。虽然说,苏联当时是很强大的工业化国家,但最终还是落下了灭亡的结详情>>

    2023-07-29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