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为了皇权的争夺,手足相残的事件可谓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雍正有多狠?手足相残无一例外,他的继承人乾隆又得到多少真传呢?
康熙有二十多个儿子,能够参与这场夺嫡之战的有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原本二阿哥胤礽是妥妥的人生赢家,两岁的时候就被立为皇太子,后来自己作死,变得骄纵与蛮横并结党营私,甚至想要行刺康熙,两废两立,使得众位阿哥开始对皇位有了觊觎之心。
大阿哥虽是长子,但因为额庶出,所以康熙并不喜欢他,但大阿哥也自知无望,转而支持八阿哥,后背三阿哥告发加害太子,被囚禁。三阿哥是支持太子的,但太子被废,被圈禁到死,三阿哥见此结局,主动退出竞争。剩下的就分为四爷党和八爷党两大势力了,八阿哥胤禩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四阿哥同母弟),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附庸八阿哥胤禩。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
康熙临终前,手握兵权的十四阿哥远在西北,而四阿哥留在京中,最终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宣布康熙遗嘱宣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帝。四阿哥继位后,对与他作对的八爷党加以迫害,八爷被改为“阿其那”,将九阿哥改名“塞思黑”,将十阿哥,十四阿哥调往偏僻处不得返京,八阿哥和九阿哥被关押在牢中,折磨致死,八阿哥胤禩甚至被开除宗籍。
四爷党这边的重要人物当属是年羹尧、隆科多和十三阿哥胤祥了,他们都是手握兵的人,即便是日后夺位,也是有能力的,十三阿哥是真心支持雍正的,所以一众皇子遭到了迫害,但唯独十三阿哥被器重,被封为怡亲王。
雍正皇帝的成功继位,使他成为了最后胜利者,而在这次竞争中失利的皇子,对雍正的继位很不服气,甚至,在他执政的时候还处处使绊,就为让雍正当众出丑。
所有皇子中,也只有皇十三子胤祥是真心帮助雍正皇帝的。所以,雍正上台执政后,对胤祥非常器重,对其他处处跟他作对的皇子,则有仇必报。这些跟他敌对的皇子,几乎都被雍正收拾了,其中,老八被雍正称为“阿其那”,老九被雍正称为“塞思黑”。鲁迅先生也说过:雍正在除掉自己的兄弟之前,先给他们赐名“阿其那”和“塞思黑”。
而雍正的继承人乾隆,他的继位就轻松很多了。当然,乾隆还是有皇位竞争对手的,但是,没有雍正继位时那么困难。
在《清圣祖实录》中提到:康熙帝在暮年时,亲临胤禛的圆明园,也就是在那里,他见到了未来的乾隆皇帝弘历。那时候的弘历才12岁,却深受康熙的喜欢,康熙将他留在皇宫中,亲自教授他功课,还请了名师教他骑射、火器等功课。除此之外,康熙还称弘历的母亲钮祜禄氏是一位有福之人,也因此,这位弘历的生母获得雍正帝的恩宠。
世人都说,弘历能够成为雍正的继承人,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被康熙爷看中。以至于,在雍正继位后的第一年,他就秘密确定好了储君,将弘历的名字写在诏书之中,放到了乾清宫上“正大光明”匾的后面。但是,此时的弘历是不知道的,他毕竟才十几岁,还是个未成年人,到时候他能不能顺利继位,雍正皇帝的心里也没谱。
弘历的二伯胤礽,刚满周岁就被确认为大清的皇太子,做了36年的储君。可是,他还是做不了皇帝,在其兄弟的陷害及自身的不良状况下,太子之位最终被废除,自己也被圈禁至死。雍正继位,也是等到康熙帝即将离世,才把他推选出来让他继承大位的。并且,雍正继位时正值鼎盛时期,他觉得现在立太子还早,但是,没想到他只能做13年的皇帝。
弘历继承皇位的难度并不大,只是没有想到,年仅25岁的弘历就成了乾隆皇帝。这些史料也给了金庸等一众小说家一些想象空间,他们可以虚构一些似是而非的历史情节,编入自己的小说之中。小说借助历史情节,编造了弘历并不是雍正的亲生儿子,而是雍正用女儿从陈世倌那里换来的,后来,就有陈家洛找哥哥弘历,要求哥哥将天下改成汉人的天下的虚假情节。
可以说,雍正是不可能将汉人立为皇位继承人的,所以,弘历跟本不可能是汉人。
在弘历之前,雍正已经有一个儿子,名叫弘时,小说跟历史不能混为一谈。雍正皇帝并没有跟他的父亲一样,拥有极强的生育能力。雍正的儿子中,能够查询到的只有十个,他继位的时候已经有七个儿子了,但是,皇长子、皇二子、皇三子和皇七子都早早夭折了,能够长大成人的只有皇四子弘时、皇五子弘历和皇六子弘昼。
因此,能够与弘历争夺皇位的,只有他的亲兄弟弘时和弘昼。弘昼是历史上的荒唐王爷,喜好为自己办丧事,吃祭品。《清史稿》记载:弘昼曾亲自指挥家人为自己举办丧事,自己坐在庭院中间,而家人要哭哭啼啼的,仿佛弘昼真的过世一样,弘昼却以此为乐。也有历史学家指出,弘昼之所以装疯卖傻,完全是因为不想参与到弘时与弘历争夺皇位的竞争中去。
弘时是一个比较有野心的人,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提到:皇八子胤禩因为没能争到帝位,怨恨雍正皇帝,所以,为了让雍正皇帝难堪,胤禩想到了清军入关前的八王议政制度,所以,他邀请八旗四位王爷进京,以企图恢复八旗议政来架空雍正的皇权。胤禩的计谋能够实施,还是因为说服了弘时去向雍正进言,让雍正往陷阱里钻,结果,还差点就让胤禩得逞了。
其实,弘时自己对于皇位也是有企图的,于是,他暗中结交好隆科多,与他共举大事。皇九子胤禟找隆科多商议要事时,隆科多也明确了自己的想法,他确实是支持弘时的。雍正四年,胤禩被雍正皇帝定罪,罪名多达四十多条,并在宗室族谱中除名,要求他改其名为“阿其那”,并将其福晋遣送回娘家。同年二月,胤禩被圈禁,九月即死于圈禁地。
而弘时,也是这个时候被雍正处置了。同一年,弘时被雍正帝在宗谱中除名,于第二年过世。据清史学者唐邦治所写的《清皇室四谱》中介绍,弘时其实是被雍正帝给赐死的。乾隆继承雍正的大位后,开始为雍正朝获罪的皇室宗亲们平反。在为哥哥弘时平反时,乾隆皇帝是这样评价他的:弘时性情放荡,皇考为教导其他兄弟而严惩了弘时,以弘时的例子来警示其他人。
现在,乾隆皇帝重新将弘时列入皇室宗谱中,也让后人知道乾隆皇帝确实有这样一位哥哥。但是,清政府没有为弘时留下什么史料,也没有给他追加一个封号,弘时死后,已经没有人能够与弘历争夺皇位了。
此时,乾隆皇帝为了彰显自己对兄弟的友爱之情,将自己早已过世的大哥和只能够活到七岁的八弟封了亲王,而且,将自己最小的弟弟弘瞻过继给十七叔,只为他能够继承十七叔的果亲王王位。并且,对于不与自己争夺皇位的亲弟弟弘昼,乾隆对他十分宽厚。当然,弘历还是不会放过任何潜在的对手,只要他们对皇位有威胁,弘历会毫不犹豫得出手进行打击。
他二伯的长子弘皙是康熙皇帝的皇长孙,他为人贤良,深得康熙帝的喜欢,甚至,有传闻说康熙帝愿意为了他,而第三次册立胤礽为太子。可惜的是,这个事情没有成为现实。当乾隆继位后,身为皇长孙的弘皙很不甘心,且有很多支持“立嫡立长”的大臣仍依附着他。乾隆四年,宗人府向皇帝奏请,言明他的十六叔胤禄和弘皙等人经常在一起聚事,似乎有不臣之心。
于是,他们便请求乾隆皇帝给予惩治。其实,这个十六叔胤禄,还是康熙帝给弘历找的火器师傅。乾隆认为:弘皙一直有不臣之心,一直仗着自己是嫡长孙的身份而胡作非为。于是,乾隆革去了弘皙的亲王之位,将其幽禁在郑家庄不允许出城半步。后来,乾隆皇帝还将他的名字改了,并从宗谱中除名。直到乾隆四十三年,乾隆才下令为弘皙平反,让他重新回到宗谱中。
可想而知,皇权的确不容侵犯。乾隆皇帝为集专制大权于一身,即位后,就将皇室宗亲赶出中央权力核心,并不惜以严厉手段,对皇家离心族众大肆迫害,以求维护皇权的不受侵犯。在此期间,兄弟会分享皇权,权臣会分享皇权,党争会破坏皇权... ...在集权专制的皇帝看来,都是必须清除的,所以,这个人下场也是一种必然。
不过值得一说的是,乾隆也确实没有辜负其雍正的看重,他的一生中有着诸多的功绩。
一,早年乾隆对官员也是比较严厉,但对百姓却十分仁慈。特别注重灾情,用于救灾的款项远远超出康熙雍正时期。雍正13年间,用于江南赈灾大概在143万两;乾隆18年就已经用了2400多万两,康熙和雍正用于救灾的的漕粮不超过600万石,而乾隆20年间就超过1000万石。乾隆对于百姓的灾情远远比其他皇帝更重视,可以说乾隆当政时期是历代以来救灾最及时,花费最多的时期。
二,乾隆时减免农民税款最多的皇帝。刚登基就免除了拖欠十年以上的农业税,整个乾隆当政时期,共少收了农民白银约2亿多两白银。当时清朝一年的税收不超过4500万两,减免力度不可谓不大。与此同时,还大力推广红薯,玉米高产农作物,使得粮食产量大大提升,缓解了当时由于人口激增带来的粮食压力。
三,最重要的功绩也是对中国影响最大就是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统一西域,命名为“新疆”,设置伊犁将军作为新疆的最高军事长官。这时候的清政府对边疆和少数民族是强有力的管控,远超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汉族的王朝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对边疆都是处于轻视心态,打不过就以怀柔政策,给予一定的钱财绢布或是和亲来安抚少数民族。
但是清朝本身是边疆少数民族的身份,他们对边疆问题远远比其他王朝更为重视,清朝自乾隆之前(包括乾隆)都会下大功夫学习少数民族语言,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乾隆本人就学习过蒙古语、藏语、回语,有记载乾隆的蒙古语已经达到熟练使用的水平,与蒙古族首领可以用蒙古语长期交流。
在宗教政策上,对喇嘛教尊崇备至,进一步加强了喇嘛教的权威,与此同时也拥有了转世活佛和任命高级教长的权力,使清政府牢牢把控西藏的控制权;对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推行政教分离,扶持世俗的贵族力量,以回制回,稳定新疆,最终使得新疆地区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版图由此确定下来。
在执政上,清朝皇帝有个共性,都是比较勤政,很少有偷懒的时候,尤其是参照明朝万历和嘉靖祖孙两人20多年不上朝不理政。乾隆日常习惯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吃完早饭就看文件,处理政务直到中午,没处理完的下午接着处理政务,之后就读书习字,最后就寝。
除勤政外,乾隆用人也有独到之处。他不像传统帝王对于官员更重视德行,更讲究高效务实,曾破格提拔傅恒,李侍尧以及和珅。在乾隆的中前期官僚队伍的效率执政能力都高于前朝。曾到访中国的马戛尔尼使团成员对于当时的清朝的诸多事务大多不以为然,却高度评价了当时的官员,赞扬其风度和能力,这些都为乾隆后面的成就打下一定基础。
1、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是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春秋时候诸侯国内以封地为界,战国时期则把封地全部变成郡县,建立了集权统治。春秋和战国在军事、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不同。2、另外在对周王室的态度上也发生了转变,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对周王还心存敬畏,还不敢称王。到了战国,各大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1、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胡适、陈独秀、林长民和蔡元培。他们都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或革命家或文学家,由他们领导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以学生为主,并有广大群众及各详情>>
1、诗圣是杜甫的称号,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和李白并称为“李杜”。有句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中的“李杜”就是指的李白和杜甫。 2、杜甫少年时,曾先后游历了吴越、齐赵等地。期间,他科举不是很顺利,去洛阳考科举,没有考中。三十五岁去长安考科详情>>
1、唐代历代皇帝排列顺序如下: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 -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详情>>
1、历史上是先西汉再东汉的,西汉的起始时间为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王莽废除末帝,自立为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 2、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文明古国,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统一,再到后面的唐宋元详情>>
1、金(1115年-1234年),或称大金、金国、金朝,是位于今日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旻,国号金,建于1115年,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2详情>>
1、是现在的山海关。2、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山海关位于明长城东端,是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向北是辽西走廊西段,地势险要,为古碣石所在地,所以史家又称其为“碣石道”。关城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冀辽在此分界。3、山海关在1990年以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