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雕阴之战:大秦东出第一战 秦国歼灭魏国8万大军 彻底收回河西之地 秦国奠定了霸权地位

来源: 2019-10-31 15:49:41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雕阴之战对战国历史的影响十分巨大,使争霸形势发生转变。收回河西之地和占领上郡使秦国控制了西河天险,可以据崤山、函谷关之利,大河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获得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局面,便于秦国争夺霸权。

公元前330年,秦惠文王采纳苏秦之计,任命公孙衍为统帅,出师伐魏。秦军直驱北上,至雕阴城下。洛河两岸挥戈持盾的兵士铺天盖地,杀声一片,展开了一场恶战。魏将龙贾,战前无备,仓促应战,军心大乱,抵挡不住秦国虎狼之师,兵败雕阴。龙贾率残兵左冲右杀向西南逃了不到数十里,就被秦国伏兵抓获。

下载 (2)_副本.jpg

公元前358年,魏国为了防御秦国的扩张侵略,派大将龙贾,率兵自今华县沿洛河北上至上郡,修筑了一道长城,并在雕阴建城,驻兵10万镇守。当时,关中东部及黄河与洛河之间的大片土地均属魏国辖地。这像一个巨大的楔子堵住了秦国向东发展的道路。同时,魏国独占华山以东的利益,既能向西侵略,又能向东扩展,而秦国则处于被动地位。

公元前337年,惠文王即位第一年,他只有十九岁,并未亲政,手中的权力不大。但是此时年轻的惠文王就着手收复河西的方案了,他跟父亲秦孝公一样,继续从东方招贤纳士。此时从魏国来了一个人,叫公孙衍,此人是魏国阴晋人,本来在阴晋的守军中任职。阴晋,是魏国河西南部的一座军事重镇,阴晋的战略意义非常重要,既能阻挡秦国进入“崤函通道”,又能威慑关中。

公孙衍在阴晋的军中供职,这对秦军了解河西魏军防御布局,有很大的帮助,公孙衍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秦惠文王最信任的是公子疾,他对公子疾和公孙衍都寄予厚望,二人成为秦惠文王的左膀右臂。到公元前334年,秦惠文王正好二十二岁,他在这一年举行冠礼,手握大权,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

此时魏国镇守河西郡和上郡的,依然是宿将龙贾,这个让秦孝公和商鞅二十年不能收复河西的老将,仍然老当益壮,坚守魏国西部自己一手规划和建造的防线。事实上魏国河西和上郡的局势,与秦孝公时期没有区别,难倒秦孝公和商鞅的问题,如今摆在了秦惠文王面前。秦孝公有商鞅,秦惠文王却有公孙衍,商鞅是变法高人,公孙衍则是熟悉河西魏军的一员大将。

公孙衍向秦惠文王分析了魏国河西的局势:龙贾虽然防守高明,但秦国可以利用河西和上郡南北的纵深,南北同时进击,让龙贾南北不能相顾。具体说来,北路军进攻上郡北部的雕阴,南路军进击河西南部的阴晋,两军齐头并进,打魏军一个南北不能互援。这个战术可谓两翼齐飞,它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秦军利用人多的优势,将魏军分成两部分,如果魏军不来增援南北两个城邑,秦军很有可能会同时得手。

也许当时没有几个人认为在魏国不太出名的公孙衍,和秦惠文王的弟弟公子疾,这两人会是打仗的料,不过后来历史证明,这两人纷纷在历史的名将谱上,书写下自己的大名。事后来看,秦惠文王的眼光,不是一般的犀利。

公元前331年,秦惠文王与公子疾和公孙衍商议了很多种方案,对每一种可能的情况都做了周翔的安排之后,秦军终于隆隆开动这次秦军按照计划分为两路,公孙衍率先统领一支秦军,约八万人,向北到达洛水上游,渡过洛水向魏国北部的雕阴发起进攻。按计划是等公孙衍吸引魏国的援军之后,公子疾统领秦军十万,攻击魏国南部重镇阴晋。雕阴城外,天空飘着小雨,公孙衍的大军分几批陆续抵达,砍树,扎营,收集石块,建造投石车,繁忙而有序。雕阴城中,魏军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弓弩,滚木、礌石、沙土、热油,草垛等一应防御设施,丝毫未有慌乱。

以军力对比而言,秦军八万,魏军仅有四千,二十倍的差距!然而雕阴城的守将却信心满满,他本人是魏武卒出身,因此对魏军单兵作战能力相当自信,而这雕阴城中的魏武卒数量还不少。魏国的武卒,由名将吴起创立,约占魏军的十之三四,不过河西是魏武卒的发源地,河西和上郡的魏武卒比例因而更大一些,这雕阴城的魏武卒,数量超过一半,足有两千二百余人。

下载 (3)_副本.jpg

两天前发现秦军的先头部队之后,雕阴城的守将已经派斥候前往河西少梁城,禀报河西太守龙贾知晓,昨日抵达的秦军总数足有两万,今日便全部到齐,八万整。雕阴城守将已将每日一发的军情,改为每日三发,上百斥候,驰马穿梭于上郡雕阴与河西少梁之间,个个寡言少语,生怕耽搁一秒钟延误战机。不过雕阴城守将只报军情,却未向龙贾求援,当年吴起在河西的时候,魏武卒对秦军大多数时候都是以少打多,还能屡屡得胜,那个时代建立的心理优势,半个多世纪之后都传承着。

第四天清晨,公孙衍下达了攻城的命令,这个魏国人,在面对旧主时,绝对不会心慈手软。公孙衍亲自登上战车,指挥秦军攻城,秦军旌旗蔽日,征鼓喧天,喊如鼎沸,四面围城。秦军第一波攻势,数十辆新造好的投石车,抛起几十斤到上百斤重的石头,坚石吸附着空中的水雾,狠狠地砸向雕阴城头。投石车的射程,在普通弓弩之上,魏军除了躲避,别无他法。

城墙被砸得凹陷下去,有的女墙也被砸去边角,城头的魏军,有的没来得及哼一声,就被活活砸死。但魏军不愧训练有素,待秦军的投石机装载下一轮石头的空隙,就有人把伤员和死者抬离城头,城内的精兵又补上空缺,迅速修复防御体系,魏军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换个零件继续运作。几轮石头砸下去,造成魏军两百多号人伤亡,秦军收集了几天的石头也用完了,第一波远程攻击告一段落,接下来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攻坚大战!

雕阴城是座小城,秦军四面合围,从四个方向发起进攻。一排排秦军士卒,以牛皮盾牌护身,保护着扛云梯的弟兄,四面八方向雕阴城合围过来。当先一排的秦军,并不急于冲到城墙之下,而是有组织地每前进几十步便取齐,然后同时向城头发射弩箭,掩护云梯到达城墙之下。秦军的攻势,层次递进,显得很有章法。

那边城头上,魏军在城头排成五排,一排排轮番射击。这些弓弩手看不到城下的情况,根据女墙边的指挥者或高或低的手势,来判断敌军的位置,进而发射弩箭。女墙边的指挥者,都是目力极佳的军士,他们不但能看清城下的动静,而且还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向每一排的魏军传递射击的精确位置。魏军弓弩的威力,因此发挥到了极致,要知道一直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才有狙击手和观察员这种分工配合,而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将弓弩手和观察员分工使用。

秦军的攻势可以说是有序而威猛,那么魏军的守势,则是高明而坚韧。待秦军接近城头,魏军用绳索放下草垛,放火烧悬在半空的草垛。由于草垛上盖了一层浸水的木板,烟雾向下迅速弥漫,接近城头的秦军,纷纷被呛到捂住嘴鼻,不用说攻城,就是拿盾牌护身都有点力不从心。有些会憋气的秦军士兵,攻到城头下,架起云梯,浓烟中看不到城头上砸下的石块和滚木,竟然没做任何躲闪动作就被活活砸死。第一天的攻势到这里,公孙衍鸣金收兵,再攻下去损失会很大,及时收兵是秦军正确的选择。

秦军退却,城头上一边欢呼,公孙衍听到魏军齐声呐喊“魏王万岁”,心中不是滋味。到了这一天晚上,城外四周寂静,这种静的出奇,一只野猫都没有的安静,让作战经验丰富的魏军守将警觉起来,他下令轮班的魏军提高警惕。果然就在这个时候,公孙衍再次组织秦军攻城。不过这次公孙衍的重点是造声势,鼓声大作之下,黑夜中却是只有小部秦军象征性地进入阵地。

下载 (1)_副本.jpg

黑暗当中公孙衍按兵不动,等魏军将那杀器,放浓烟的草垛亮出来许久,草垛的烟熄了,他才劈下右手,下令秦军攻城。然而魏军又使出另外两件杀器,一个是插满利刃的木板,一个是燃烧的火球。魏军将这些木板扔到城墙下,秦军只要踩上,立即就会刺穿脚底,要是不小心摔倒在上面,当然就成了刺猬,那些从云梯上摔下去的兄弟,死的更会惨不忍睹。

为此公孙衍早有准备,他令秦军每人抗一个沙袋,盖住那些木板,他曾在魏国河西从军的经历,是秦惠文王启用他为大将的最大原因。但那些火球,将整个城墙之下,燃烧的一片通明,犹如白昼一般,城头上是黑暗的,城下面光明一片,公孙衍却没有想到破解之法。魏军在暗,秦军在明,魏军不但有居高临下据城而守的优势,更有视觉上的优势。

公孙衍只得下令撤兵,他并未下定决心攻城,如果秦军不顾一切攻打这座小城,相信即便付出上万人的代价,一定能拿下雕阴城。围绕一座城池的攻防,往往考验的是攻防双方的意志,看你决心是否坚定。公孙衍的目的,是猛攻雕阴城,将龙贾的主力吸引到上郡北部,给准备突袭河西南部的公子疾创造机会。

公孙衍的秦军筑垒城,每日挑战,不时令先登死士攀城,不惜牺牲部分军士的性命,攻的很猛。十多天过去,魏军损失两千,秦军则超过五千,倔强的雕阴城守将,到这个时候,终于准备派人向龙贾求援。三月初一,月黑风高,雕阴城中火把点点,守城的魏军将士强打精神,密切注意城外的动静。

“有情况!”一个魏军的武卒眼力超好,远处点起一个火把,他第一时间就发现了。一阵紧急的鼓声响过,数百守军登上城头,滚木、礌石、沙土、热油,瞬息间就准备妥当,就等秦军前来攻城。连日来秦军攻打的急切,白天攻,晚上还攻,魏军已经习惯了这种节奏,迅速作出了回应。此时远处的火光已经一片片地点亮,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有如万家灯火的一座城市。本来寂静乌黑的夜空,被强大火力照耀亮如白昼,魏军守将举手投足依然镇定自若,但在火把的映照下,还是露出了一丝慌张的神色。

不过,谁也没想到,这些火光并非来自秦军,而是来自魏军。魏国河西太守龙贾,在秦军连续攻城五天之后,便判断雕阴城有危险,秦军不会轻易退却。于是从少梁发兵五万,亲自领兵前来救援。他走之前下令,从河西其他城邑,调集两万余人来镇守少梁,这样少梁的总兵力亦有三万人。老将军龙贾这才放心地统率五万大军,向北支援雕阴城。雕阴城的守将,本还在懊恼自己枉自托大,没有早点派人求援之时,一个自己熟识的将军,在城下率领两千魏国士兵要求入城协防。

刹那间,火光照耀下,雕阴城的守将的脸上,写满了感激、惊喜、崇拜、激动的复杂神色。老将军龙贾补足雕阴城的守军为四千,剩下的四万八千人,修筑两个巨大的垒城方阵,与雕阴城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魏军的垒城方阵,由数十个垒城组成,每个垒城约一千人,远远看去层峦叠嶂,连绵横亘,就算一点不懂兵法的人,都知道这是大师级的手笔,让人不寒而栗。

u=4124437601,1948479033&fm=26&gp=0_副本.jpg

第二日天色微亮之时,公孙衍迫不及待登上云车,对魏军的部署进行仔细观察。以前公孙衍自己身在魏军当中,对龙贾的防御阵法体会还不够深刻,到了两军对垒,公孙衍才真切地体会到,为什么秦军好几十年都在河西一筹莫展。高耸的云车之上,公孙衍知道无人能听到他说话,自言自语道:“如果我是来攻城的,现在就可以班师退兵了。”

所幸公孙衍的目的不是攻城,而是营造声势,吸引魏国龙贾主力军队来援,好给南部公子疾的秦国主力大军腾出空间。如今目的达到,公孙衍每日加固营垒,并不出垒挑战。然则龙贾的营垒每天却在移动,将位于偏远的营垒,移至靠近秦军营垒的方向,一连五日,本相距五里的两军营垒,竟然只隔了二里。到夜里,两军中有人咳嗽,对方都听得到。龙贾派人,白天黑夜,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击鼓佯攻,让秦军时刻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虽然龙贾没有发起过一次真正的进攻,但是这种骇人心魄的步步紧逼和压迫,让公孙衍和全体秦军,都有一种压抑窒息的感觉。公孙衍清楚,龙贾绝不会贸然攻打秦军的垒城,然而普通的秦兵,哪里知道这么多,每晚都失眠,精神高度紧张。要么退兵,要么力战,老秦人也并不惧死,这样不进不退地受折磨着,难受至极。

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龙贾还没有开战,就将处于优势兵力的秦军,压迫到一种精神受刺激到快崩溃的局势中,不愧是镇守二十多年河西的宿将啊。就在这时候,一个消息同时传到双方的中军大帐,秦国公子疾,统兵十二万,进击魏国河西最南部的重镇阴晋。对秦军来说,这是一个重大利好,对魏军则是一个超大利空,这个消息也让双方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龙贾从少梁出征之后,从河西各地调遣人马驻防少梁,唯独这个阴晋,龙贾让守将按兵不动,为的就是防御秦国这一声东击西的手段。虽然做好了应对之策,但是当十二万秦国大军到达阴晋城下,老将军龙贾终归是被调虎离山,对南部的战局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而对于公孙衍来说,得到这一消息,立即第一时间公布到秦军中,以此鼓舞士气,再加上秦军对魏军的压迫骚扰已逐渐习惯,军心总算是安定下来。阴晋城那边,秦惠文王的亲弟弟,公子疾统领十二万大军,在阴晋城外安营扎寨。

前日,两军在城外已经有过小规模交锋,秦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击败小股魏军。这魏军回城之后,再也不出城迎战,一副据城坚守的姿态。阴晋城是座大城,内有守军两万余人,公子疾若是像公孙衍那样攻城,只不过是拿很多鸡蛋去砸一块石头而已。两翼齐飞,两翼都遭到顽强抵抗。如果公子疾是只是个普通的将军,那他这支秦军,恐怕就要无功而返,连带北部的公孙衍军,也只能退兵。

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了,公子疾或许比吴起、白起、李牧要逊色一些,他与庞涓、匡章、廉颇等名将,绝对可以平起平坐。公子疾原定计划是攻克守军人数大减的阴晋城,然而老狐狸龙贾并未抽走阴晋的守军,这让公子疾的计划几乎泡汤。临阵因势而变,不循规蹈矩,这是名将的特征。在阴晋城下逗留了仅仅两日,公子疾便挥师东进,竟然深入“1崤函通道”,攻打其中的两座小城焦城和陕城。公子疾的目的,是吸引阴晋城中的魏军尾随而来。可是公子疾能够达到目的吗?焦城和陕城,各只有千余魏军把守,两座比雕阴城更小的城邑。十二万秦军,以迅雷之势,拿下了这两座城。

u=2604457293,2141102633&fm=26&gp=0_副本.jpg

此时魏国河西的战局,就蔓延到河东了。当年晋国假虞伐虢,从河东穿越中条山脉,进入“崤函通道”。如今公子疾,拥兵十二万,足以反向沿着当年晋军的道路,穿越中条山脉,进入河东,攻击魏国旧都安邑。若说这魏国河东的守军,战斗力是不如河西守军的,当年秦献公在河东石门,斩首魏国河东军达六万。

公子疾拿下这两座小城之后,立刻派小队人马,向北翻越中条山,营造要攻打魏国河东安邑的声势。公子疾从阴晋退兵,到攻克两座小城,再到虚张声势进攻河东安邑,这一切,公子疾只用了短短三天!阴晋城的守将,焦急万分,空有两万余兵力,其中一万多魏武卒,却发挥不了作用。在丢失焦城和陕城之后,阴晋的地缘位置,也无比恶化起来。

由于黄河在这里拐弯,阴晋城虽属于河西管辖,但是与河西隔着一条黄河,与关中倒是陆地相连的。随着焦城和陕城的失守,阴晋几乎就成了一座孤城,北面是黄河,南面是秦岭,东西两面都有可能遭受秦军的袭击。不过龙贾与阴晋守将倒非常睿智,身在不同的地方,他们一致认为公子疾只不过是在玩调虎离山之计策,只要不搭理他,防线无碍。秦魏四军,在南北两个方向对峙起来,几个月下来,双方各利用外交攻势,临时联合盟友,来牵制对手。

魏国首先发动外交攻势,龙贾派人到陇东高原的义渠,鼓动亲魏的部落造反,推翻亲秦的义渠王。当义渠陷入混乱的时候,秦惠文王不得已,发咸阳的守军,前往义渠平乱。若是让亲魏的义渠部落统治义渠这个部落联盟,以后随时都可能在秦军东进的时候,在背后捅上一刀。秦惠文王怎能不知晓这利害冲突,因此果断令庶长国统领数万人,前去平定义渠的叛乱。与此相对应的,秦惠文王也发动外交攻势,联合赵国,以利害关系说服了赵肃侯,在东线发兵攻打魏国。

魏国不得不联合齐国,在东线与赵国鏖战,魏国东部将不可能有援军过来支援西线。双方你来我往,竟然在外交上又打成平手,时间也过去了半年,要打破秦魏之间的平衡,还的靠这些身处一线的将军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局形式对魏国不利起来,公子疾几乎切断了一切通向阴晋的粮草通道,阴晋就像悬在秦国的一座魏国兵营,离断粮已经不远了。到这一年的隆冬,秦军并未有退却的意思,实际上此时根本不能退兵,谁先泄气,可能会造成满盘皆输的严重后果。战场形势发展到这里,率先求变的是魏军,再有一个月就要断粮的阴晋守军终于是坐不住了。

为此,老将军龙贾,策划了一场运粮的大场面。魏军先是由河东的守军营造声势,小股河东魏军,试图翻越中条山脉,来袭击秦军,被秦军击退。魏国河东军的目的,在于将公子疾的秦军,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这里。可是公子疾,注意力一直都放在阴晋这座城池上,从来没有转移过。隆冬季节,黄河结冰,一万余阴晋守军,踏着坚冰,迅速而悄然地往少梁进发。万余人到达少梁,再从少梁派出一万守军,共计两万余人,运送足够阴晋守军吃半年的粮草,火速返回阴晋。

大手笔,龙贾不愧是宿将,不出手则已,几次军队调动,都是大手笔,这次运粮,两万余人的队伍,真大手笔!若是秦魏两军一对一单挑,魏军并不惧秦军,魏武卒的威名,是在一场场战争中打出来的。若是秦军出动一两万人来抢粮,魏军两万余人的队伍足以保证粮草抵达阴晋。而秦军的部署,是在“崤函通道”中,从阴晋不远处,到焦城、陕城,几百里分散埋伏。

公子疾一直在等着瓮中捉鳖,等待魏军进入“崤函通道”,他想重演当年崤之战的壮举,只是掉转过来,当年是晋军伏击秦军,这回是秦军伏击魏军。一万多魏军趁着夜色,趟过黄河,进入河东去搬粮食,这是公子疾没有预料到的。两万余人运粮返回,这也是非常突然的事情。

u=2052229312,3196999925&fm=26&gp=0_副本.jpg

不过名将就是名将,哪怕是还未成名的名将,终归有名将的风范。公子疾当时正在靠近阴晋的一支秦军当中,这支秦军只有一万多人,以这个兵力去抗衡有一万多魏武卒的两万余魏军,完全有可能惨败。在这种突发的新情况下,公子疾名将级的应变能力得到充分施展,他令这一万余秦军,走上黄河冰面,在魏军回来可能经过的冰面上,砸穿河中心的冰面。一般来说,河水中心的冰面,要比岸边的薄的多。

秦军就在黄河中央,架锅烧开水,然后砸开冰面,硬生生砸出许多冰洞。要阻止魏军过河,光有冰洞还不行,必须把冰面彻底砸出一条小河。秦军水性熟悉的数百军士,纷纷跳下冰冷的黄河,用手臂粗的绳索将冰洞链接起来。冰面上则由上百号人,像拔河一样,将相隔几丈远的冰面彻底拉成碎冰。忙活了一整天,秦军在黄河的冰面之中,造出了一条宽十余步的人造河流,魏军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成功运载粮食渡河了。

秦军数十个兄弟,跳下黄河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老秦人用他们的坚强意志,再一次为秦军修筑了一条防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夜色笼罩下来,两万多运粮魏军赶到了黄河边,发现了秦军的杰作,纷纷破口大骂。可是骂又有何用,这条天然障碍长达二十多里,魏军要是绕过去,秦军肯定也会继续挖河。

魏军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个个手持弓弩,到达黄河中心,向小河对岸的秦军施射,暂时将秦军赶到了南岸。这条小河,如果要重新结冰,那得整整一个晚上,魏军将领下令,紧守河道,不让秦军再破坏冰面。公子疾则令秦军在南岸生火烤热身体,就地休整,等待第二天的大战。

天色朦胧亮之时,几个魏军已经蹑手蹑脚通过了前一天秦军制造的小河,估计再有一个时辰,魏军即可运载粮草渡河!半个时辰之后,魏军试探性地开始全线渡河,首批五千魏军,运载着一百多车的粮草,小心翼翼地在冰面上通行。魏军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这冰面上,对集结越来越多的秦军,似乎并没投入多少关注。

此时十二万秦军,有三万已经赶到了战场,驻扎在黄河南岸,等公子疾一声令下,就会对秦军发起猛攻。这一日一夜间,公子疾令“1崤函通道”中的秦军悉数赶来。在与时间赛跑的比赛中,秦军后来居上,占了上风,公子疾的临场指挥,已经有将才的风采。两万余魏军,其中有一万多魏武卒,对阵三万余秦军,若是在开阔地上,魏军摆开他们操练多时的方阵,这三万余秦军,恐怕还是会吃败仗。不过这一次形势大为不同,魏军要护送粮草,不但无法展开阵型,而且还要把保护粮草放在首位。见魏军首批五千人已经开始运送粮草,公子疾哪能给魏军机会渡河,狠狠地劈下右手,下令火烧粮草,杀光魏军!

三万余秦军,一人一火把,没有火把的,就用木条夹着炭火,向魏军运量大军压迫而去。“嗖、嗖、嗖…”先是一阵火箭射出,后面秦军立即跟上,在魏军忙着救火的时候将火把和炭火扔上了一车车的粮草堆中。一时浓烟滚滚,魏军急红了眼,这些粮草不光是他们日后的口粮,那阴晋城中还有一万多魏军也要靠这些粮草度日。

魏军一面救火,一面与秦军作战,战斗力比平日下降一半都不止,秦军以优势兵力,迅速对魏军进行着攻击。这场本来应该是魏军占优的战争,由于那些起火的粮草存在,变得势均力敌。随着秦军后续增援的军队陆续加入战场,逐渐对秦军有利起来。战场很残酷,当魏军显露败势,他们却继续浴血奋战,丝毫不让步也不退兵。

一天的鏖战之后,战斗终于结束,两万余魏军以“粮在人在,粮没人亡”这种极为壮烈的方式,告别了战国这一璀璨的历史舞台。公子疾在河西斩首的魏军总人数,达到了两万五千人,而秦军的伤亡也不小,足有两万人阵亡。公子疾打了一场胜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休整几日之后,公子疾调动所有秦军,约九万余人,又向河西郡的治所少梁城进发。少梁城原本有三万余守军,抽出一万护送粮草,现如今只有两万余人,是堪堪能抵御秦军的兵力。公子疾在南面的大胜,两翼齐飞的战术,就成功了一翼,北线均衡的格局,也因此迅速被打破。

u=940154419,1931631501&fm=26&gp=0_副本.jpg

公孙衍和龙贾,几乎是同时得到消息。公孙衍立即布告于秦军各营寨,秦军将士立时忘却艰苦的环境,群情激昂,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龙贾则只通知几个重要将领,封锁消息,有泄漏军情者斩。十二月初八,是秦魏两军得知公子疾向少梁进兵的日子。到夜间,寒风呼呼,刮在人脸上像冰刀一般。七万五千秦军,借着夜色的掩护,顶着呼啦啦的寒风,一个不留,向南疾行五十里,再次简单地安营扎寨,龙贾在秦军一有动静的时候便知晓,然夜黑风高,老将军稳妥起见,只令各营垒坚守不出。

到清晨,老将军彻底明白了,公孙衍是要往南,与公子疾南北夹攻少梁,两支秦军加在一起十六、七万人马,少梁城只有两万余守军,危矣!“贼他娘的!”与秦军对峙几十年,老将军龙贾也学会了用秦腔骂人。“众将听令,弃沉重物资,备五日干粮,寻秦军主力一战,杀光秦人!”老将军也是动如脱兔,在形势急转之下,龙贾随机应变,舍弃那二十万秦军也难以攻破的坚固防御阵地,牵制秦军南进的步伐。

临行前,望着那壁垒森严的营寨,龙贾中气十足地对众将道:“兵者,诡道也。然力战不殆,乃一军之本。今日机会来也,秦人以为我等不愿割舍这精心打造的壁垒,我等便冲出营垒,扬我魏武卒之威名,杀光秦人!”“杀光秦人!杀光秦人!”各级将校,带领近五万魏军,喊着响亮的口号,山川为之撼动,河流为之激扬。

短短一番话,老将军龙贾,将心态处于劣势的魏军,士气拔高到顶点,不愧是身经百战的宿将。在魏军的紧密尾随之下,连续三天,公孙衍的秦军,每日只能向南推进二十里。按照这个速度,要与公子疾合围少梁,也是一个多月以后的事情了,但是那时魏军亦抵达少梁城,五万魏军入城,秦军就只能无功而返。

公孙衍也并不敢分出一军先行去少梁,以公孙衍的七万五千秦军,对阵龙贾的魏军四万八千,鹿死谁手,尤未可知。魏军不但有一半体能、速度、力量俱佳的魏武卒,而且多年操练阵法,在战场上不需要指挥,就能形成小到两人、大到数百人一个的组合方阵,以集体的力量进行搏杀。魏军用了上百年,才锤炼城如今这种相互弥补、相互配合的整体作战风格,既有整体性,又有魏武卒的勇悍。秦人在整体性方面则差距很大,这是在两支军队中都效力过的公孙衍,得出的结论。

魏军中军大营,老将军龙贾正仔细地观察羊皮地图,食指在地图上不停抹过,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他的防御范围,老将军每每看到河西郡和上郡的地图,心中总会涌起老当益壮的澎湃。魏军紧咬秦军,秦军若回头反击,老将军则会以魏武卒打头阵,毫不客气地来个迎头痛击,秦军若按部就班去少梁,魏军亦可回到少梁,只要少梁不失,过去的败仗皆可挽回。

不过老将军还是有一点担忧,少梁城一日三报的军情,已经中断了一天一夜,料想是秦军中途劫击,这些斥候只怕是凶多极少。正思量间,帐外小兵报,有少梁斥候到,老将军洪亮的声音道:“快请。”一位满身尘土的斥候,进入大帐拜倒,干瘪的嘴唇中吐出一句句嘶哑的话来:“禀大将军,少梁被秦军围攻,我军击退秦军数次攀城进击。城中秦军细作放火烧粮,我军及时发现,未造成大的损失。然城中不知有藏匿多少秦军细作,请大将军增派援军。”如果只是秦军攻城,老将军龙贾并不担忧,那少梁城可是经过晋国和魏国数百年打造的坚固城邑,老将军绝对相信秦军不可能攻陷少梁。然而城中出现了秦军细作,从斥候口述的战报来看,少梁守将也拿不定有多少秦军细作,这才请求援军。

老将军龙贾想起了什么,沉声问道:“此番的暗语是什么。”魏军为了加快沟通频率,通常采用口头形式的战报,因为刻竹简会耽误时间。这些斥候都是训练有素的军人,他们不但弓马娴熟,健步如飞,而且记忆力超凡,有时候数百字的战报,记得一字不差。为了避免被敌军冒充,两个不同地域之间的魏军,少则一旬,多则五旬,更换不同的暗语,如果暗语说错了,斥候立即会被军法处置,因此这些斥候,对这些随时变化的暗语,每日何止默念一百次。

“禀大将军,暗语是‘秦驷小儿’,可用至下月初九。”老将军龙贾这才相信,他又问了一些少梁城的近况,才请这位斥候下去歇息。少梁传来的军情,让老将军开始计议,从小路火速支援少梁,不让秦军细作得逞。三个时辰之后,又有抄小路而来的斥候,禀报了少梁城的情况,城中细作看来数量不少,每次趁着秦军攻城,锣鼓震天,喧杂无比,便出来杀害百姓,放火烧粮。

少梁城太大,少梁守将没办法每一处都安排魏军岗哨,因此秦军细作们在少梁城中甚是猖狂。老将军龙贾下决定,由青年将军公孙喜领五千魏武卒,不分昼夜尾随骚扰秦军,自己统领四万三千魏军,由两位斥候带路,抄小路回援少梁。一日之后,上郡的崇山峻岭之中,老将军龙贾统领的四万三千魏军,被公孙衍的七万秦军伏击。这是怎么回事呢,小路不是魏军新开辟的路线吗,魏军斥候不是畅通无阻吗。

u=846940378,2782073726&fm=26&gp=0_副本.jpg

其实,魏军斥候是假的,是公孙衍所派的秦军士兵所扮。自打南下之后,公孙衍令秦军在多处斥候必经之地伏击,几乎俘虏了所有从少梁而来的魏军斥候。公孙衍想从魏军斥候口中探知那暗语,用尽各种酷刑,一连杀了七个斥候,还是没有得到一句真话。一直到第八个斥候,在他奄奄一息的时候,秦军本来是要将他处斩的。

这时候公孙衍的一个得力干将,在巡视俘虏时认出了这是他的亲兄弟。当年公孙衍到秦国,是只身一人,但是他到秦国后当了高官,使用各种手段从魏国挖人,几年之间数十个魏人前来秦国捞金,公孙衍安插他们在军中,教授魏军那一套复杂的军事制度和阵法与秦军。

这位得力干将就是在前来投奔公孙衍的魏人之一,他认出自己的亲兄弟,忙叫来军医给疗伤,顺便用亲情打探出了魏军的暗号。公孙衍就利用这一点,从自己的魏国追随者当中,找出了几位曾经担任过魏军斥候的魏人,来完成蒙骗老将军龙贾的壮举。本身是魏人,又担任过斥候,暗语也是对的,奈何老将军龙贾不中计。伏击战,战况通常都是一边倒的,这场秦军伏击魏军的战争也不例外。四万三千魏军,被假斥候带到长长的山谷之中,魏军匆匆赶路,虽然觉得不妥,但都只把赶路作为第一要务。

战争打响,魏军被秦军分割在山谷当中若干段,虽然魏军仍然能组织有效的小型方阵进行抵抗,但是秦军居高临下,士气旺盛,魏军人数减少的非常快,经过大半天的厮杀,到了这天夜晚,魏军已经被杀的七零八散的,一百人以上的团队都已经找不到了。老将军龙贾在数十位将军、裨将,校尉的贴身保护下,向南突围。这些将校们,大多身重箭矢,却个个奋不顾身,保护老将军突围。

老将军龙贾,在河西镇守近三十年,不但打造了一个坚固的防御体系,还培养了一大批魏国的未来之星,魏军将士们对老将军敬若神明,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老将军。魏军将校如此拼死保护老将军,还有一个原因。魏国是第一个实现军队连坐制度的诸侯,在魏军中,最小的组织单位是伍,一伍就是五人,有一个伍长,战争中若是伍长阵亡,那四个士兵却安然无恙,则这四人都要处斩。

这个连坐制度层层往上,如果大将龙贾阵亡,这将校们即便逃出生天,也难逃军法处置。魏军的这个连坐制度,保障了军队指挥者的安全,提升了军队战斗了,春秋时期那种伤亡不大,主帅却容易被俘或阵亡的战争,在战国时代就很少见了。战国时代更多的是,主将战死,这支军队基本也就全军覆没了。

护着老将军龙贾的魏军将校,一个个倒下,突围的曙光却依然没有见到。老将军龙贾知道大势已去,看着眼前这十几个熟悉的面孔,正气凛然道:“死,何惧哉,为国捐躯,死而无憾!”将校们也知此番已然没有活路,跟着老将军高喊:“为国捐躯,死而无憾!为国捐躯,死而无憾!”喊声招来更多的秦军箭矢,将校们的声音越来越微弱,直至最后一人倒地,悲壮的魏军,走完了他们最后一程。

不远处公孙衍听到魏军将校们最后的呐喊,作为一个魏国人,他落下了一滴同情、忧伤、矛盾、孤独的泪水。话说公孙衍探知魏军抄小路而去,立即引七万大军前去伏击,只留五千守军,却大张旗鼓营造几万人的阵势。而魏军留下的魏武卒,也是五千。这五千魏武卒,一个昼夜下来,没有停止过骚扰,为的也是营造声势。到第二日清晨,魏军主将公孙喜已经察觉到,秦军绝对没有数万,即使秦军没有虚张声势,也不过一万人上下。

因此,公孙喜令魏武卒,由骚扰变为试探进攻。在取得几番小胜之后,公孙喜肯定秦军不足万人,立即驱兵狂进。训练有素的魏武卒,便在秦军伏击魏军的当时,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挽回了一丝颜面。留守的秦军哪是全员魏武卒的对手,无论单兵还是整体,都差了一个档次。五千秦军,阵亡三千,其余被杀散,这也是秦魏两军在整个河西上郡大会战中,魏军赢得的唯一一场胜利,可惜没能改变整个战局,这场胜利来的太晚了。指挥这场战斗的,便是日后名动天下的魏国将军公孙喜,日后他还会给秦国、楚国等诸侯带来巨大的灾难,这是后话,这场大战还未结束。

公孙衍伏击魏军主力之后,留下负伤不能动弹的秦军,其余秦军挥师北进,袭破雕阴城,又斩首四千。而魏军仅存的公孙喜军,则南下驰援少梁,保住了少梁这个河西的象征所在。现在该统计这场耗时大半年的鏖战,双方伤亡人数了。南线,公子疾共斩首魏军两万九千,秦军自损两万四千。北线,公孙衍斩首魏军五万一千,秦军自损两万八千,并俘虏重伤的魏军大将龙贾。

南北两线,秦军共计斩首魏军八万,自损五万二千,无论是斩首数和自损数都创造了记录。战后,公孙衍因功封为大良造,领秦国相国之位。跟随他的诸将皆有封赏,获得爵位的军士多达一万多人。公子疾兵力多过公孙衍,本为主将,也打了一场胜仗,但自身受损严重,他和帐下将士受封的不多。

下载_副本.jpg

雕阴之战,因战争发起点为公孙衍攻打雕阴而得名,这场战役后,魏军在河西和上郡的主力就不复存在了,而魏国那个悬在黄河南岸的阴晋城,也因为粮草不济而岌岌可危。雕阴之战,大伤了魏国的元气,魏国再也无力与秦国相抗衡,不得不将关中东部、黄河西岸和陕北的15座城池,供手奉献于秦。大秦东出自此开始!

  • 取经时间为何超出观音预算 藏重大玄机

    当年,如来佛祖在盂兰盆会上定下取经大计之后,责成观世音菩萨分管此事,当她下山去寻取经人的时候,路过玉真观,曾对金顶大仙说,取经人大约两三年就能到灵山,结果却花了十四年时间,整整超出预算十多年。最后连金顶大仙都说,观音菩萨骗了他。按照观音菩萨的法力推测,她不可能详情>>

    2023-05-11
  • 清大臣和珅如何从孤儿变成了世界巨贪

    清朝的和珅可是大大的有名,那就是世界第一贪。可惜当年也曾是个孤儿,三岁丧母,九岁丧父,小时候就和弟弟何琳寄人篱下,整天看继母和别人的脸色行事,而且早期仕途不顺,曾经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后来因为机缘凑巧,才与皇帝结缘,不想一步登天,从此在皇帝身边效力,后来呢,详情>>

    2023-05-11
  • 道光皇帝死前留下四道解不开的遗嘱

    道光帝在临死前,留下了四道遗嘱,简单的说就是:一、他死后不配天。也就是不要将他的神牌供奉到天坛的皇穹宇和皇乾殿内;二、他死后,其神牌不升祔太庙。但可以升祔奉先殿,其画像可以悬挂到寿皇殿、安佑宫;三、他死后,不要在他陵寝的五孔桥南为他建圣德神功碑;但要把&l详情>>

    2023-05-11
  •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十大经典战例

    在弱肉强食的中国封建社会年代, 战争成了各路霸主争夺地盘和扩大势力的最有效手段。无论是华夏大地上的国与国之间的吞并之战,或者是对抗他国敌对势力的侵略之战,亦或者是开疆扩土的远征之战,战争都在用它独特的方式改变中国历史的走向,而每一次战争都在历史篇章里书写下了浓详情>>

    2023-05-11
  • 日本幕府当局为何大力独尊朱熹之学的缘由

    江户时代,以儒教为媒介所进行的思考是留给日本人的精神遗产,虽说不是全部,但首先是或基本上是使他们自觉地认识到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应遵循的伦理道德。——(日)相良亨随着幕藩体制的确立,德川政权得以巩固,和平的时代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空间。详情>>

    2023-05-11
  • 揭开历史谜团:奸臣秦桧为什么要陷害岳飞

    说道秦桧,人们就会想到他是陷害岳飞的侩子手,是一个奸臣,那秦侩究竟是如何陷害忠良岳飞的呢?下面让小编与你一起了解一下当时事情发生的经过。 宋军正要渡河,乘胜追击,却受到宰相秦桧(huì)的阻挠。秦桧鼓动宋高宗与金人议和,并以宋军立即撤军作为议和的详情>>

    2023-05-11
  • 黄帝御女千二百成仙?不靠谱传闻谁造的谣

    作为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公孙轩辕历来为后世所敬仰,传说中的黄帝不仅一统华夏众部落,而且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 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不仅如此,后世的道家也视他为道家先祖,道家亦被称为“黄老之术&rd详情>>

    2023-05-11
  •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2023-05-11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