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石门之战:战国时期秦国对东方六国的第一次大胜 秦国挑战战国初期霸主魏国 斩首六万魏军

来源: 2019-10-31 16:05:22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石门大战是秦军东进的一次标志性胜利,几年后商鞅来到秦国。此后秦军东进的步伐,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直到秦始皇统一东方六国。

公元前364年,秦将章蟜率军攻魏,大破魏军于石门,斩首六万余级。赵出师救魏,秦始退兵。是为战国时秦对东方各国的第一次大胜。此战意义十分深远,秦国一扫百年之耻,提升了秦军士气,再无畏魏国之心。从此以后秦国终于敢和魏国一较高低了。

下载.png

秦国在春秋时就已经是大国了,虽然内乱后国力贫弱,但是民众的大国心理基础尚在,民众渴求一战以复荣光。后来秦献公治秦,也有一些法家作为,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秦国的军力。相形之下,魏国却在此时陷入了中原争霸的泥潭,无法并敌一向,四处浪战,浪费了很多国力。在这几种因素综合之下,使得秦国创下了中国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的斩首战——石门之战。

三家分晋,得利最大的是赵国、韩国,魏国虽然也分了一些土地,可是被局促在晋西南的盆地。魏国要想变强,必然要扩大战略腹地和纵深。魏国还要仰赖三晋同盟,因此夺取韩、赵的土地,并不明智。恰在此时,一河之隔的秦国发生了“四世之乱”,国力大衰。而秦国独处西陲,国际关系简单,侵夺秦国领土不会招致他国反对。因此,魏国把扩张土地的目的选在了秦国。魏国对此也是有理由的,在春秋时,河西之地本来属于晋国,周襄王七年,晋国将这一片土地献给了秦国。魏国当然想把这个地方要回来。

经历了李悝变法的魏国,首先在周威烈王七年派出军士在少梁筑城,意图建立前进基地。秦国人震恐,立刻发大兵来夺,第一次筑城失败。隔了两年,始终惦记这事的魏国又来筑城了,这次比较顺利,因为秦国在内乱,没有及时派兵来驱逐。魏国在这里囤积粮草,厉兵秣马5年后,太子击发起了攻秦之战,占据了庞地。又隔4年,吴起率军伐秦,再夺两城,此时魏国已经将秦国势力逐出了大部分河西之地。魏国乘势在河西之地设置西河郡,吴起为首任太守。从周威烈王七年,魏文侯渡过黄河在第一次河西筑少梁城开始,到周威烈王十八年,吴起再攻秦至郑,筑雒阴、郃阳二城。历经10年攻秦,魏国大胜。

u=3959366293,1730530102&fm=26&gp=0_副本.jpg

秦国肯定不会认栽,他们为了夺回河西失地,在料理了内政后,从周安王元年就开始派兵伐魏至阳孤,到周安王十二年,秦惠公与魏国战于武城。在这10年间,秦国也是矢志不渝企图夺回河西故地。不过,在魏军的严防死守之下,秦军没有任何突破。被魏国欺负了30年,秦国人心忿恨,人人渴望求战,一雪前耻。

到了周安王十三年,秦国一次性调集了50万大军进攻魏军把守的重镇阴晋城。这是秦国在战国初期的一次倾国之战,结果却在吴起带领的5万魏武卒的攻击下溃不成军,损失惨重。秦国经此一战,堕入谷底。战后魏国不但保卫河西之地,同时也因此引发“诸侯卑秦”,使秦国上下深以为耻。

这场战争之后秦国再次发生政变,国势更趋危弱。当此国难,四大家族长老在此时选择了迎立长君。此前为避乱而逃入魏国的公子连,在结束了29年的流亡生涯后,被迎立为秦国新君,是为秦献公。秦献公继位时已经40岁了,他在魏国待了近30年,他深知魏国的国势强盛,根本不是秦国现有的国力能够应对的,如果秦国再次陷入这种争夺,将有亡国之忧。

秦献公先是在秦国国内进行了改革,废止人殉、迁都、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在一次程度上加强了君主直接掌控的土地和人口,加强了君主集权,使得秦国的国力止住了下滑的趋势,得到一定恢复。此时的魏国已是魏武侯在位了,就是当年带领河西魏军夺取秦国庞地的太子击。秦献公在魏国的时候,受到了魏武侯的优待。秦献公在回国前曾说过,终魏武侯一世,不与魏国为敌。

因此,从周安王十八年至周显王三年,整整18年间,秦魏两国没有发生大的战事。秦国东进的路径被魏国死死卡住,而魏国国势强大,秦国没有丝毫取胜的机会。在这些年,秦献公也没有闲着,除了整顿内政,积极发展生产外,秦献公还派出了军队征伐西戎,扩大了秦国西部的战略腹地,增加了土地和人口。

周烈王六年,魏武侯薨逝了,由于立嗣不当,魏国出现了王位继承危机,二子魏缓与太子魏罃争位。韩、赵两国在魏武侯时代被打压得不行,此时趁机分裂魏国,削弱魏国。因此就发生了浊泽之战,把后来的魏惠王给围起来了。最终因为韩、赵两国意见不合,魏惠王反败为胜,终于坐稳了王位。不过,有了这浊泽之战的旧仇,韩赵魏三国的联盟关系就破裂了。这给了秦国反击的时机,毕竟,三晋联盟时,秦国要想战败势力如日中天的魏国,难度相当之高。

u=3793766326,3356513957&fm=26&gp=0_副本.jpg

这样一来,秦国一方的国力在缓慢上升,而魏国一方的国力因为浪战、外交失利的原因被减弱了不少,同时还少了“不复攻魏”的承诺的羁绊,秦献公收拢了西方的兵马,开始东出,以为“天下卑秦”的秦国正名。所谓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既然是魏国打掉秦国作为强国的自信,那么秦献公就要在魏国身上打回来。在大规模交战前,秦献公还是做了一个试探性的攻击。

周显王三年,魏国在武都筑城,为秦所败。此时,秦献公见韩魏两国威胁周显王,决定以此为借口,起兵勤王。秦军在洛阳打败了韩魏两军,得到周显王的赞赏,秦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秦人仿佛看到了往昔的荣耀,国内的注意力转向外战。

秦国国际地位虽然得到了提高,但是秦国却缺少阴晋之战那样的辉煌大胜。魏惠王眼见秦国咄咄逼人,而魏国又因为急于在中原地区压制日益崛起强大的齐、赵等国,在中原地区陷入齐、楚、赵等国的围攻,因此开始主动在河西筑城,转入战略防御。魏国此时并非是怕了秦国,而是不想再像魏武侯在位那样四面开战,虽然魏国最终都取得了胜利,但是外交却一塌糊涂,国力损耗严重。魏武侯后期也不得不改弦更张,主动向赵国示好,维持了三晋同盟的关系。

魏惠王的这个做法让秦献公一筹莫展。当时魏国带甲36万,霸凌诸侯,世人莫敢不从。魏国在太行山以西有4块地方:抢来的河西,首都安邑所在的河东,还有上郡以及上洛之地等3郡1地。魏国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央军,此时正在太行山以东的邺城、大梁方向开疆拓土。因为魏惠王已经决定远离旧都安邑以及贫穷的秦人,迁都到中原的大梁。

这项工程很急切,当时,韩赵魏三国都在积极向中原地区开拓。赵国从晋阳搬到了邯郸,韩国从阳翟搬到了新郑,其用意再明显不过,要在中原一带占领土地。魏惠王眼看着中原一带的膏腴之地被瓜分完了,心里十分着急,因此急令魏国中央军在太行山以东作战。

如此一来,此时的魏国在太行山以西的兵力,有河西屯驻扎的约10万大军,在河东之地还有约数万军队。秦献公要对付的就是这河西10万魏国军队,以及随时可能从河东增援的数万魏军。至于太行山以东的魏军,则山高路远,真要到太行山以东的魏军参战,那基本上也到了灭国之战的级别了。

u=2505988046,247965624&fm=26&gp=0_副本.jpg

河西守军早就按照魏惠王的吩咐,不主动进攻,就修筑堡垒,等着秦国围攻。秦国人野战本就不是魏军的对手,再要攻城,就更是难上加难。可是这稍纵即逝的战机不可溜走,一旦魏国从中原事务中抽身出来,秦国即使想打也一点胜算也没有了。秦献公最终决定兵行险着,连续度过洛水、黄河,直接攻击魏国的河东郡。

这个方案非常大胆。

晋国称霸之后,秦国东出之路被堵死,秦人已经300年没有踏足河东了。如今秦献公放弃河西的堡垒不攻,直接攻击河西身后的河东,必然能达成战略突袭的效果。可能出现的情况,河西魏国守军即使回救,只要秦军轻车简从,快速退回本土,虽然有危险,也不是没有一点胜算。

当然,魏军如果严防死守,不回救河东,切断秦军退路和粮草,秦军必然有去无回。但是河东乃是魏国首都所在,秦献公认为魏国必然会拼尽全力回救河东。这样,秦军就能在完成突袭之战后间道退回。秦军此举,并非在攻城略地,而是拿回被魏国30多年来夺去的民心、士气、胆气。

8万秦军将士因此渡河向东,此地距离魏都安邑距离已经不远,可是秦军并没有扑向安邑。因为那里一马平川,如果让长于野战的魏军对阵孤军深入的秦军,那将会是一个灾难。秦军要做的是设伏,调动敌军,借用地利之便,快速完成战斗,秦军的计划看起来更像是特种作战。

u=616714265,2557725233&fm=26&gp=0_副本.jpg

秦军最终选择了中条山中段的石门山设伏,还派出了诱敌部队。魏国人看到之前被打得奄奄一息的秦人竟然跑到了自己眼皮子底下,气不打一处来,魏国很快就组织了6万大军直扑石门山。虽然这6万人不比秦军人数多,但是魏军中有相当数量的魏武卒,单兵作战能力超群,所以魏军的整体军力并不弱于秦军。同时,魏人卑秦,有着强大的心理优势。魏人认为秦军此来必败无疑。

骄兵必败,魏军在石门山被秦军打了一场伏击战,魏军虽然单兵能力优秀,但是碍于地理因素无法施展,秦军则是千里杀将,6万魏军全部斩首,创造了单次战役斩首人数最多的记录。不过,秦人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们偷袭得手,在河西守军赶来增援之前火速撤军。

魏国此时还没有精力去找秦军报仇,他们在东线被赵国、齐国、楚国拖住了手脚,但是这笔账是记下来了。魏国在解决了与赵国的冲突后,就来报复秦国了。周显王七年,魏国派兵进攻秦国,却再一次中了伏击被打的大败。不过,秦献公在这场战争中受伤后感染风寒,回国后不久就薨逝了。

秦国迎来了新国君秦孝公。他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对魏示好,争取时间休养生息。他发布了求贤榜,在魏国游学的公孙鞅看到了榜文,亡魏入秦。这一年的公孙鞅34岁,秦孝公21岁,这两人开启了秦国民政军事的大变革,最终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基础。

  • 取经时间为何超出观音预算 藏重大玄机

    当年,如来佛祖在盂兰盆会上定下取经大计之后,责成观世音菩萨分管此事,当她下山去寻取经人的时候,路过玉真观,曾对金顶大仙说,取经人大约两三年就能到灵山,结果却花了十四年时间,整整超出预算十多年。最后连金顶大仙都说,观音菩萨骗了他。按照观音菩萨的法力推测,她不可能详情>>

    2023-05-11
  • 清大臣和珅如何从孤儿变成了世界巨贪

    清朝的和珅可是大大的有名,那就是世界第一贪。可惜当年也曾是个孤儿,三岁丧母,九岁丧父,小时候就和弟弟何琳寄人篱下,整天看继母和别人的脸色行事,而且早期仕途不顺,曾经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后来因为机缘凑巧,才与皇帝结缘,不想一步登天,从此在皇帝身边效力,后来呢,详情>>

    2023-05-11
  • 道光皇帝死前留下四道解不开的遗嘱

    道光帝在临死前,留下了四道遗嘱,简单的说就是:一、他死后不配天。也就是不要将他的神牌供奉到天坛的皇穹宇和皇乾殿内;二、他死后,其神牌不升祔太庙。但可以升祔奉先殿,其画像可以悬挂到寿皇殿、安佑宫;三、他死后,不要在他陵寝的五孔桥南为他建圣德神功碑;但要把&l详情>>

    2023-05-11
  •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十大经典战例

    在弱肉强食的中国封建社会年代, 战争成了各路霸主争夺地盘和扩大势力的最有效手段。无论是华夏大地上的国与国之间的吞并之战,或者是对抗他国敌对势力的侵略之战,亦或者是开疆扩土的远征之战,战争都在用它独特的方式改变中国历史的走向,而每一次战争都在历史篇章里书写下了浓详情>>

    2023-05-11
  • 日本幕府当局为何大力独尊朱熹之学的缘由

    江户时代,以儒教为媒介所进行的思考是留给日本人的精神遗产,虽说不是全部,但首先是或基本上是使他们自觉地认识到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应遵循的伦理道德。——(日)相良亨随着幕藩体制的确立,德川政权得以巩固,和平的时代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空间。详情>>

    2023-05-11
  • 揭开历史谜团:奸臣秦桧为什么要陷害岳飞

    说道秦桧,人们就会想到他是陷害岳飞的侩子手,是一个奸臣,那秦侩究竟是如何陷害忠良岳飞的呢?下面让小编与你一起了解一下当时事情发生的经过。 宋军正要渡河,乘胜追击,却受到宰相秦桧(huì)的阻挠。秦桧鼓动宋高宗与金人议和,并以宋军立即撤军作为议和的详情>>

    2023-05-11
  • 黄帝御女千二百成仙?不靠谱传闻谁造的谣

    作为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公孙轩辕历来为后世所敬仰,传说中的黄帝不仅一统华夏众部落,而且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 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不仅如此,后世的道家也视他为道家先祖,道家亦被称为“黄老之术&rd详情>>

    2023-05-11
  •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2023-05-11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