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韩信带兵之前毫无作战经验 为何刘邦敢将兵权交给他?后来为何又能够轻易解除韩信的兵权?

来源: 2019-10-13 14:34:54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韩信原本是项羽的手下,在投奔刘邦后,为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韩信带兵之前毫无作战经验 为何刘邦敢将兵权交给他?而后为何能够轻易解除韩信的兵权?

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辅助刘邦打败楚霸王项羽,奠定了汉朝的基业。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韩信带兵之前,毫无作战经验,刘邦为什么敢把兵权都交给无经验的韩信?

u=3007868251,2173825640&fm=26&gp=0_副本.jpg

韩信的出生及少年时代史书没有记载。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韩信也是从青年时期开始的:韩信年轻时长期随身佩戴一把剑。在秦朝,宝剑可是一个非常高贵的物件,普通人根本买不起。而且要有一定身份的人才有资格佩戴宝剑。还有,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防止原六国的人造反,私人拥有武器是犯法的。由此可见,韩信年少的时候家境应该是不错的,而且很有可能是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小时候还受过不错的教育,应该在期间还接受了兵法的的学习。

除了后天的学习,韩信天生就具备当将军的素质。司马迁评价韩信“隐忍有大志”。说通俗点,就是韩信脸皮厚,经得起挫折和失败。下面这几件小事就充分体现韩信的这个特点。

韩信年轻时,做官不行、经商也不行,靠蹭饭过日子。曾在当地一个当亭长的熟人家里白吃白喝了几个月。要知道,在古代,经济不发达,普通老百姓起早贪黑的干活都不一定能填饱肚子,辛亏这个人是亭长,家里还算有点余粮,但也经不起韩信天天来白吃白喝。关键是这个韩信吃得还理直气壮,到了饭点就来了,吃完就走人,跟自己家里一样。

这种情况,就是搁现在温饱不愁的,估计也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终于,有一天,亭长的老婆不高兴了,等韩信来了,故意没有摆韩信的餐具。到饭点了,韩信来了,一看没有自己的餐具,就明白了,很生气的转身就走了。后来饿的不行了,韩信就去钓鱼,但他钓鱼手艺不咋的,几天都没有钓到鱼。

有位在水边漂洗的老太太看他饿了,拿饭来给他吃。韩信非常高兴,对那位老太太说:“我之后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老太太生气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不过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图有什么报答吗?”韩信,一时无话可说。

尽管韩信的日子过成这样,却随身佩戴一把剑,而且剑不离身。市场上有一个屠户看不下去了就拦住韩信羞辱他说:“你虽然身材高大,好佩带刀剑,内心却是胆小如鼠的。你要真有种,就来刺我。若是怕死,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思考过后,俯下身,从他的双腿间钻了过去,匍匐在地。受尽嘲笑。为了实现人生理想,甘愿受胯下之辱,这就是与异于常人的韩信。

u=3133809659,2900757374&fm=26&gp=0_副本.jpg

韩信从军后,先在项羽手下担任执戟郎中,不受重用。后投奔刘邦。在刘邦手下有一次犯了军规,被问斩,韩信临危不惧。不同于常人吓得面无土色,屁滚尿流,他竟然能够在前面十三个人被斩头情况下,对夏侯婴大声疾呼“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夏侯婴被韩信的胆识所打动,又观韩信雄武英俊、体貌伟岸、仪表堂堂,通过与韩信一交谈,知道韩信是个人才,就释放了韩信。这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胆识是普通人不具备的。

秦汉之际文化普及率低,出生不好的有才识之人想得到重用,要么自己毛遂自荐,跟君主面对面游说,要么或通过有名望的人举荐,都有机会得到重用。韩信的才能,之所以不会被普通人理解,是因为韩信永远都站在高层管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普通人的思考角度,永远也不会达到那种高度。

一个人在说起军国大事时,是不是纸上谈兵?对于缺乏高层管理经验的人而言,可能很难判断、甚至无法判断;但是对于一个有高层管理经验的人,那是很容易判断的。这就是萧何愿意月下追韩信并推荐他当大将军的原因。

从这层意义上,萧何认可韩信的才能,刘邦认可的韩信的才能,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难度,只要他们与韩信有过具体的接触。问题是,直接让韩信成为高层主要的高管之一,这就需要魄力、勇气了。萧何、刘邦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方在这里。刘邦敢这样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相信自己对团队的掌控能力,他相信自己的团队是第一流的团队。

说得具体点,韩信能力也许没有得到证实,但是刘邦给韩信配备的主要助手,能力那是毫无疑问的,因为韩信的主要助手是曹参、灌婴、张耳,这些人都有足够的履历、资历证明他们的能力。其次刘邦虽拜韩信为大将,但兵权一直掌控在刘邦手中,刘邦第一次授兵于韩信,是彭城之战以后,汉军攻魏,以韩信率领偏师进攻,自此韩信才独立掌军。就是说刘邦也是经常观察后,才确信韩信的才能。

u=835536986,877664971&fm=26&gp=0_副本.jpg

公元前二零二年刘邦与项羽决战于垓下,杀楚兵八万,项羽自刎,楚汉战争结束,刘邦平定楚地后回师定陶,驱马驰入齐王韩信的军营,夺了韩信的兵权,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公元前二零四年彭城兵败,刘邦逃走,在第二天清晨冲入张耳、韩信的军营夺了他们的兵权。

刘邦灭掉项羽实际上此时的刘邦自己已经意识到将要君临天下,最大的威胁是手握兵权的韩信,聪明过人的刘邦这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首要问题,他对齐王韩信的警觉、对他的不放心早就在心里有了通盘的考虑,只是障于项羽未灭、借其兵势而已,项羽已亡,正在其时,夺其军、灭其势。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韩信的兵权怎么那么容易收走?

想要知道韩信为什么轻易就被收走了兵权,就要先知道汉初的政治制度。以唐朝为例,唐朝的节度使虽然不是王爵,但是封疆大吏,兵权日炽。为什么唐朝末年,皇帝不能轻易收走节度使手中的兵马大全呢?

u=1580732400,2429994075&fm=26&gp=0_副本.jpg

因为这些节度使手中不仅有兵权,才掌握了地方政府的政权和财权。这就很要命了,一个国家是由一块地盘一块地盘共同组建起来的,而国家中央之所以能够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就是因为没一个独立的地盘他又无法彻底独立,因为你必须要依赖中央的政治权力和财政权力。但是一旦这两个权力被下放,每一块地盘就拥有了独立自主的能力,他就不在需要依靠中央就能直接统治脚下的土地,这就很无赖了。中央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同样的道理,反过来说,韩信为什么不能绝对掌握自己的军权。很简单,因为韩信虽然名为齐王,但是实际上齐地的政治权力和财政权力并不属于他,甚至于连她手底下的兵权也并不是绝对掌握。在地方政府需要依赖中央的情况下,中央皇帝的权威就被无限放大,地方大员无论多么牛逼,也只能跪在地上喊万岁。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这块地方,不适合搞什么联邦制,就只能中央集团。想强大,就必须一个强力的中央把大家的力气聚拢到一块去,不然中国内斗起来,不比欧洲人差,没别的路。

  • 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习的知识,分别有几个方面?

    在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习很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她们的婚姻生活,更是为了她们在未来的家庭中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本文将带您了解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习的几个方面的知识。  一、家务劳动  在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会家务劳详情>>

    2024-01-20
  •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2024-01-20
  • 文明过滤器理论:理解文化进化的关键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理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之一便是“文明过滤器理论”。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一理论的内涵、起源及其对文化进化的启示。  一、文明过滤器理论的内涵详情>>

    2024-01-20
  • 庞德不投降关羽:武艺之争还是忠诚之魂?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威震天下,英勇无敌。然而,在曹操麾下,也有一位勇猛的将领庞德,他曾誓死不降关羽。那么,庞德不投降关羽是不是因为不服关羽的武艺呢?本文将从历史资料出发,探讨这一话题。  一、庞德与关羽的武艺之争  庞德,字子升,东汉详情>>

    2024-01-20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刘邦与韩信的悲欢离合

    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雄豪杰,他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就是汉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韩信。本文将以韩信为主线,讲述他与刘邦的悲欢离合,以及他在汉朝建立过程中的重要贡详情>>

    2024-01-20
  • 故宫门钉的神秘之处:为何摸不得?

    作为中国最大的古代建筑群,故宫博物院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在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许多游客都会去摸一摸故宫的门钉。那么,到故宫玩为什么要摸门钉?为什么不能乱摸?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门钉的象征意义  故宫的门钉,又称详情>>

    2024-01-20
  • 芈月传中的苏秦:历史原型与人物解析

    电视剧《芈月传》自开播以来,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其中,苏秦这个角色备受关注。那么,芈月传中的苏秦是谁?他是否有历史原型呢?本文将为您揭开谜底。  一、芈月传中的苏秦  在《芈月传》中,苏秦是秦国的一位谋士,他机智过人,足智多谋,为秦国详情>>

    2024-01-20
  • 铁木真与西夏:为何不趁机进攻老巢?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与和平总是交替出现。蒙古帝国的铁木真和西夏王朝,作为两个强大的国家,为何在关键时刻没有趁机进攻对方的老巢呢?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战略考量和国际关系等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历史背景  1. 铁木真的崛起  铁木真(详情>>

    2024-01-20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