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张巡以弱敌强坚守城池数月 抵挡住叛军四百多次进攻 又因为杀妾飨士落下了衣冠禽兽的骂名 张巡到底是千古名将还是衣冠禽兽呢?该如何正确评价张巡?

来源: 2019-10-21 11:41:13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睢阳保卫战是安史之乱中最为惨烈的战役,四百多场战斗中,张巡杀敌十二万。睢阳城记住了张巡的功绩,也记住了张巡杀妾飨士。张巡扭转不了大唐的颓势,但他遏制了安史之乱的危害。尽管因为杀妾飨士而背上衣冠禽兽的恶名,但是谁又能否定他千古名将的名声呢。

张巡是唐朝中期名臣,张巡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前后交战四百余次,使叛军损失惨重。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江淮地区,保障了唐朝东南的安全。最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被俘遇害。按理说雎阳之战结束后张巡应该成为一代名将的,但是在战争结束之后也有人说他是一个恶魔。为什么会这样,张巡的争议为什么这么大?

u=2111714214,3598822570&fm=26&gp=0_副本.jpg

公元757年,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就带领部队攻打雎阳,当时叛军一共集合了十几万人把雎阳包围的水泄不通。雎阳城内的张巡力守雎阳,两方在雎阳城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攻防战。当时张巡身为守城主帅,先是肃清了城内的反叛势力,让全城人合力守城。而且不断的出城袭击叛军,把叛军打的一败涂地。

但是此时外围的叛军仍旧包围着雎阳城,而且在城外收割麦子充实军粮。张巡先是假装出战,当叛军停止收割麦子的时候,张巡又停止出战。一来二去,叛军也对张巡放松了警惕,但是此时张巡抓住战机派兵直捣叛军军营,一路斩首颇丰。

但是城中的守军不断的衰减,原本不到七千人现在也只剩下一些残兵败将。而且城中粮食所剩无几,士兵们每天只能分得一小勺米,饿了就只能吃树皮充饥。城外的叛军见此情况立马准备大举攻城,但是在张巡的组织下城内守军再次击溃叛军。但是城内守军也损失惨重,最后连原本的一小勺米也分不到了。

出于无奈的情况下,张巡杀了自己的小妾,将其肉分食众将,并且带着城中守军杀百姓以充饥。但是最终雎阳城还是被攻破了,虽然张巡曾派南霁云突围向外求援,但是外面人好像都已经放弃了雎阳城。最终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下,雎阳城失守了,而张巡也惨遭杀害。

叛军攻破城市前,张巡及守城将士已经吃了三万多人,虽然有夸张的效果,但是张巡吃人的事情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当时也是无奈之举,如果雎阳城失守,那么城内百姓也是难逃一死,与其死于叛军还不如舍命一搏。但是最终张巡等人仍旧没有等来大唐的援兵,反而在张巡城破人死之后,大唐的援军仿佛神兵天降一般,火速收复了雎阳城。由此可见张巡是被朝廷抛弃的人,只有他死了,大唐的援兵才会到来。

下载 (1)_副本.jpg

张巡到底是英雄还是恶魔?该如何正确评价张巡?

一、张巡在雍丘、宁陵、睢阳保卫战中的作为。张巡草人借箭守住雍丘;张巡审时度势,主动放弃雍丘,退守宁陵,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获胜;睢阳之战,历史上最悲壮的战争,六千人抵挡十三万人。在平定安史之乱中起到了不同寻常的作用,张巡也因寡不敌众最终战死,时年49岁。

其身后,千余年来,不论是当政者、文人士大夫还是黎民百姓,对张巡等人均褒奖有加,张巡的勇武、智慧和忠烈已作为一种精神符号扎根在中国文化里。其在安史之乱中,仅凭数千士卒,坚守雍丘、宁陵、睢阳三城近二十个月之久,前后与十几万叛军进行周旋,历经“大小四百战,斩将三百,卒十万余”,成功地阻挡了叛军南犯江淮之路。

然而,张巡及其同僚许远在睢阳守战中曾杀妻、弑奴以飨将士,并因此也受后人诟病,二人也同时背负着道德罪名而将自己变得复杂和难以评价。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是今天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学界关于张巡的所有评价,绝大部分仍是老调重谈,以颂扬为主。本文主要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及原因进行梳理和总结,并进行反思,力求理性对待历史人物及历史事实。

u=2437612225,2803812729&fm=26&gp=0_副本.jpg

二,张巡死后不同历史时期所获得的评价。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政府对有功之人大加封赏,追封晋爵,唯对张巡有过一次小小的争议。认为他杀妻食之,违背人意。但是皇帝为培养更多的封建卫道士,皇帝有意将忠君和爱国混为一谈,在韩愈等这样的文人士大夫的配合下,共同构建出了张巡这样“图国忘死”的典范,更对其食人的事因瑕不掩瑜而视而不见,并以此掌控了事件的话语权,“由是天下无异言”,树立了张巡千年来勇武、智慧和忠烈的主流形象。

当然张巡在获知太守杨万石率郡叛降,迅速回真源,召集军民数千,誓师讨贼,并且在雍丘保卫战、宁陵保卫战和睢阳保卫战的上半段所表现出来的勇敢、担当乃至最后战死疆场,确实有值得称道的地方,这和“烈丈夫”气魄在彰显民族气节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否认的。但这种是不可否认不能掩饰对张巡评价的全部,不能以点带面,成就张巡的人格。

三,对张巡事件及国人价值观的反思。张巡行为是可以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的,张巡在获知太守杨万石举郡叛降,并没有盲从杨万石,而是坚持心中的正义,努力维护社会秩序,疾驰回治所真源,召集治下军民数千人,誓师讨贼。并且在雍丘保卫战、宁陵保卫战和睢阳保卫战的上半段英勇抗敌,战绩卓著。所表现出来的勇武、智慧和忠烈确实令人称赞,令人景仰和向往。

但是在睢阳保卫战的下半段,在守孤城,绝外救,粮尽的战况下,可以选择撤守,转战其他城池,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可以选择自杀,以死明志,也算为国尽忠了; 甚至为留一城人之性命也可以选择投降,不能以食人为代价而行对君、国的愚忠,也不能以所谓“顾全大局”来掩盖食人这一非人的事实。况若是“希求万一救至,城全、功成、名,更为可耻。顾炎武曾以“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来警醒世人,认为人性和人伦高于一姓之社稷,不容亵渎。

下载_副本.jpg

张巡守死守睢阳城十个月,有效遏制叛军南下的势头,拖住叛军主力数月之久,保证了江南财、粮源源不断供给朝廷,为最终平叛奠定了基础,避免五胡乱华的悲剧再次上演。就在睢阳城失陷的一个月前长安被收复,十天后洛阳被收复,睢阳保卫战是安史之乱的重要转折点,张巡以牺牲一个城市的代价,挽救了整个大唐。唐朝追赠张巡扬州大都督、邓国公,公元848年张巡绘像入凌烟阁。从唐至清代,得以从祀历代帝王庙,得到历朝追封和厚爱。

正因为发生吃人惨象,千百年来,张巡被卫道士称为衣冠禽兽, 认为张巡如果早点投降,就能保住城中的百姓,张巡之所以不投降,是为了成全自己忠义的名声而弃城中的百姓于不顾。这些卫道士是用今天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张巡,据记载,安史之乱平息一年后整个唐朝只剩下人口1960余万,安史之乱爆发前约为5600万。仅仅五年,人口损失就高达3600万,如张巡一开始就没守住睢阳,放任叛军进入江淮地区,死亡人数更定会更高。

安史叛军每攻破一城,便纵兵将城内财产搜刮一空,强迫男子为苦力,妇女皆被奸淫,老弱病幼直接杀死,遇到稍有抵抗城镇,更是屠杀百姓作为报复手段,以安史叛军的残暴,张巡即便投降,睢阳城的百姓也不能躲得过安史叛军的屠刀。有据为证:在常山城破之后,叛军将领史思明、蔡希德疯狂屠杀城中百姓一万多人,叛军攻破陈留郡时,安禄山曾下令让那些投降的官员自相残杀,有六七千人死于非命。古代战乱、灾荒的时候,“人相食”可说是一种常态,张巡守睢阳,是在纸张、鸟雀、老鼠等抓尽吃光,被逼无奈后才杀爱妾,奴隶、妇人以及男子老弱。在当时的情况下,张巡所做无疑是唯一最佳选择,如一旦城门被攻破,金国攻破宋国的悲剧或许会提前上演。

张巡以三万多百姓为军粮,肯定有夸大成分,在当时情况下,城中没有食物可以吃,大批人应该是饿死病死的。所以若说张巡是“衣冠禽兽”则显然本末倒置,叛军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堆尸成山,难道不是“衣冠禽兽”?张巡牺牲小我,成全了大唐的基业,撑起大唐半壁江山。可谓守一城而得天下。天地之间有杆秤,张巡死后,睢阳百姓就建了张巡祠,至今完好如新。明清以后,张巡、许远被民间封神,成为“双忠公”。后来张巡又被封为都天大帝,享着后世香火。这就是公道自在人心。

  • 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习的知识,分别有几个方面?

    在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习很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她们的婚姻生活,更是为了她们在未来的家庭中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本文将带您了解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习的几个方面的知识。  一、家务劳动  在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会家务劳详情>>

    2024-01-20
  •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2024-01-20
  • 文明过滤器理论:理解文化进化的关键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理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之一便是“文明过滤器理论”。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一理论的内涵、起源及其对文化进化的启示。  一、文明过滤器理论的内涵详情>>

    2024-01-20
  • 庞德不投降关羽:武艺之争还是忠诚之魂?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威震天下,英勇无敌。然而,在曹操麾下,也有一位勇猛的将领庞德,他曾誓死不降关羽。那么,庞德不投降关羽是不是因为不服关羽的武艺呢?本文将从历史资料出发,探讨这一话题。  一、庞德与关羽的武艺之争  庞德,字子升,东汉详情>>

    2024-01-20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刘邦与韩信的悲欢离合

    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雄豪杰,他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就是汉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韩信。本文将以韩信为主线,讲述他与刘邦的悲欢离合,以及他在汉朝建立过程中的重要贡详情>>

    2024-01-20
  • 故宫门钉的神秘之处:为何摸不得?

    作为中国最大的古代建筑群,故宫博物院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在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许多游客都会去摸一摸故宫的门钉。那么,到故宫玩为什么要摸门钉?为什么不能乱摸?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门钉的象征意义  故宫的门钉,又称详情>>

    2024-01-20
  • 芈月传中的苏秦:历史原型与人物解析

    电视剧《芈月传》自开播以来,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其中,苏秦这个角色备受关注。那么,芈月传中的苏秦是谁?他是否有历史原型呢?本文将为您揭开谜底。  一、芈月传中的苏秦  在《芈月传》中,苏秦是秦国的一位谋士,他机智过人,足智多谋,为秦国详情>>

    2024-01-20
  • 铁木真与西夏:为何不趁机进攻老巢?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与和平总是交替出现。蒙古帝国的铁木真和西夏王朝,作为两个强大的国家,为何在关键时刻没有趁机进攻对方的老巢呢?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战略考量和国际关系等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历史背景  1. 铁木真的崛起  铁木真(详情>>

    2024-01-20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