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是原明朝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的政权,清朝的前身。后金政权兴起的过程中,一大批爱新觉罗氏宗室王公成了开国功臣,即所谓的“开国诸王”。这些王爷、贝勒们个个身经百战,叱咤风云,都是问鼎中原诸战中的主帅。
关外的后金、清初时期,开国诸王们拥有很大的权势,他们各领一旗或数旗,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握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开国诸王,也称“军功勋旧诸王”,是指清初统军征战、建国创业的宗室王爷,一般情况下特指八大铁帽子王。不过,入关后,他们逐渐没落,离权力中心越来越远。
这八大铁帽子王,有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此外,还有其他宗室王爷,如饶余郡王阿巴泰、谦郡王瓦达克、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阿济格等。
顺治年间,开国诸王掌握了兵权,攻打大顺、大西农民军,消灭南明政权,镇压各地抗清武装,主要是由他们挂帅出征的。顺治元年四月,摄政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率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以及豪格、罗洛浑、尼堪、博洛、满达海等宗室贵族,统领八旗士兵,于山海关战败李自成,奠定了入主中原的基础。
进入北京后,多尔衮即派英亲王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豫亲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率军追击李自成,并下江南,灭了福王、唐王、鲁王等南明政权。他又派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为平南大将军,镇守江南,下湖广,取广西。肃亲王豪格往定山东、河南,后又进攻张献忠部,取四川、陕西。
此后,多尔衮陆续派多铎为扬威大将军,郑亲王济尔哈朗为定远大将军,端亲王博洛为征南大将军,礼亲王满达海为征西大将军,分率八旗军队,四处出征,镇压了农民军、南明政权及全国各地的抗清武装,统治了全国。开国诸王拥有裁处国政之权,睿亲王多尔衮于崇德八年九月当上了摄政王,顺治元年十月晋叔父摄政王,二年五月又晋皇叔摄政王,五年再尊为皇父摄政王,握有主宰清国军政大事的最高权力。
郑亲王济尔哈朗在崇德八年九月与睿亲王多尔衮一同辅政,顺治元年封“信义辅政叔王”,九年晋叔和硕郑亲王。豫亲王多铎于顺治四年晋封辅政叔德豫亲王,协助多尔衮处理国政,“各部院事务”,其中一部分是由多铎代理的。
在一段时期里,开国诸王曾具体处理六部事务。顺治七年二月,多尔衮下谕:“各部事务,有不须奏者,付和硕巽亲王、端亲王、敬亲王办理”,满达海、博洛、尼堪三王,从此被称为“理事王”或“理事三王”,分理六部事务。顺治八年三月,多尔衮以“天下所以治安者,关乎各部院”,委用诸王管理部务,满达海管理吏部、硕塞管理兵部、博洛管理户部,尼堪管礼部,勒克德浑管刑部,瓦克达管工部,贝勒喀尔楚浑管理藩院,贝子务达管都察院。
开国诸王和入关以前一样,享有“议政”之权。顺治年间,清政府的军、政、财、刑大事,是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的。礼亲王代善及其之满达海,英亲王阿济格,肃亲王豪格及其子富绶,承泽亲王硕塞、敬亲王尼堪、端亲王博洛、信亲王多尼等,都是参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议政王”。军国大事皆由议政王召集参与议政的贝勒、贝子、公以及议政大臣商议决定,报摄政王、顺治帝审批,一般是依议而行。
开国诸王之中还有五个王是一旗之主。礼亲王、睿亲王、豫亲王、郑亲王、衍禧郡王罗洛浑都是旗主,分主正红、正白、镶白、镶蓝、镶红五旗。肃亲王豪格、英亲王阿济格、安郡王岳乐等亲王、郡王、贝勒,也有不少佐领,是编录这些佐领之下的旗人之“主子”。旗主之权是巩固王权的重要基础。
清初开国诸王权势赫赫,左右朝政,为何他们的后代逐渐失势了?
一,诸王之间互相倾轧
八旗旗主,在关外时期就互不相让,明争暗斗,入主中原后,形势变了,权力之争更加尖锐,既有昔日恩仇,又结下了新的怨恨,斗争更为激烈。这集中表现在睿、豫、英三王和郑、肃二王拥立新帝的斗争问题上。
崇德八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极去世后,肃亲王豪格欲图继位为帝,郑亲王济尔哈朗及皇太极的正黄、镶黄二旗的图赖、图尔格、伊尔登、索尼、鳌拜等大臣拥护肃王。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及郡王阿礼达、贝子硕托,却拥戴多尔衮,多尔衮亦有称帝之念。争论非常激烈,最后是多尔衮提出折中方案,立年方六岁的福临为帝,由睿、郑二王辅政。
尽管暂时平息了争端,但问题并未彻底解决。定都北京后,多尔衮逐渐掌握了军政大权,遂于顺治五年三月,以豪格“徇隐”护军参领希尔根冒功之事,削爵幽禁,尽夺所属人员。又以郑亲王济尔哈朗不举发两黄旗大臣谋立肃王等事,降为郡王,罚银五千两。
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病死,济尔哈朗乘机报复,约同满达海等,先将多尔衮之兄阿济格拘禁,加以“谋乱”之罪,削爵幽禁,黜宗室,尽夺其所属二十佐领,后又论以死罪,勒令自尽。八年二月,济尔哈朗会集诸王奏准,追论多尔衮“逆谋”大罪,削爵,黜宗室,籍没所属家产人口入官,将其正白旗拨隶顺治帝,并惩治其党羽。
顺治九年三月,济尔哈朗等又奏准,豫亲王多铎是多尔衮的同母之弟,追降郡王。这样一来,十年之中,大案迭起,互相残杀,开国诸王的势力大大削弱了。
二,王子王孙庸懦无能
入主中原后的开国诸王,身为高贵的王爷,权势赫赫,威风凛凛,金银满库,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生活在这种条件下的王子王孙,很少有志苦练骑射,勤读诗书,也很难不耽于安乐、贪恋富贵,哪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治国统军?大多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自然而然地成为因循保守、庸懦无能的笨拙之人。
这些继承王位的“新王爷”,在钩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万军厮杀的狂风巨浪冲击之下,大多是晕头转向,手足无措,贪生怕死,最后被定上“祸国殃民”大罪,革职削爵。在这平定三藩的过程中,暴露得特别明显。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发兵反清,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接着福建的耿精忠、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贵州巡抚曹申吉、襄阳总兵杨嘉等先后响应,不到数月,云南、贵州、福建、四川、湖北、广西六省皆反。随后,陕西提督王辅臣杀大学士、经略莫洛降附吴三桂,广东尚之信于康熙十四年反。“三藩之变”严重威胁了清朝的统治。
康熙帝委命诸王、贝勒为大将军,统兵征讨三藩: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贝勒察尼参赞军务,统兵至荆州。贝勒尚善为安远靖寇大将军,助勒尔锦攻岳州。安亲王岳乐为定远大将军,出江西,赴长沙。简亲王喇布为扬威大将军,镇江南,后移军江西。贝勒洞鄂为定西大将军,由陕西攻四川。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贝子傅喇为宁海将军,由浙江攻福建。信郡王鄂札为抚远大将军,大学士图海为副将军,攻察哈尔布而尼。
就双方实力而言,吴三桂最盛时只占了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福建、陕西八个省份的主要部分,但没有连成一片,而清廷的辖区更为广阔,鱼米之乡和财赋重地的江浙也为清廷所有,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很充裕。就兵力而言,清廷先后调集满汉大军四十余万,集中全力,对付三藩。从各方面对比,清军都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是很有可能迅速取胜的。
但是,统兵诸王,习于安乐,胆怯如鼠,畏惧吴三桂之兵威。《啸亭杂录》的作者昭梿在追述三藩之乱清廷派遣出征的王、公、贝勒的腐朽情形时写道:“诸将帅多逗留不战,拥兵自卫”甚至贝勒尚善等“屯兵岳州城下,八年不战,诸将皆闭营垒,拥诸妇女逸乐而已”。如果不是吴三桂苟安保守,不敢渡江北上,并且于康熙十七年病死,那么战争还不知要延续多久,对清廷来说,结果是不堪设想的。
三藩之乱平定后,议政王大臣会议遵旨议定奏准,顺承郡王勒尔锦、简亲王喇布、贝勒洞鄂、贝勒察尼即贝勒尚善皆削爵,康亲王杰书罚俸一年。八个大将军中,只有安亲王岳乐和信郡王鄂札立功受赏。五个王、贝勒削爵,一个王罚俸,可见开国诸王的子孙,是何等的无能。
三,压抑王权,皇权日增
皇太极执政时期,就曾力求提高皇权,多次惩治、斥责宗室王公,削弱其他旗主的势力。顺治帝深深感到开国诸王势力过大危及君权,亲政以后,不断地设法抑制开国诸王的势力,擢用心腹臣僚。顺治九年三月,取消了王、贝勒管理部务的制度,惩治多尔衮党羽,削贝勒拜伊图、贝子巩阿岱等,重用亲信汉军官员,对大学士范文程、宁完我十分信赖,特命他们二人为议政大臣,参与机密,有所奏请,大都应允。
顺治帝为对付南明永历政权,委任弘文院大学士洪承畴为“太保兼太子太师、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授予他总管南方诸省军政事务的大权。顺治十八年确定的“辅政大臣”制,就是皇权空前提高、开国诸王势力下降的重要标志。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和鳌拜成为了康熙帝即位后的辅政大臣,将开国诸王排斥在外。
当然,这并不是说清初开国诸王的子孙就完全失势了,这些“铁帽子”王的后代,仍世袭亲王、郡王爵位,遇逢军国大事,一般是要参与商议的,有些王公还担任官职,领兵出征。直到咸丰年间,济尔哈朗的八世孙郑亲王端华,任御前大臣,其弟肃顺任领侍卫内大臣、协办大学士,兄弟两人深受咸丰帝的宠信,专权横行。
在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习很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她们的婚姻生活,更是为了她们在未来的家庭中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本文将带您了解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习的几个方面的知识。 一、家务劳动 在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会家务劳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理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之一便是“文明过滤器理论”。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一理论的内涵、起源及其对文化进化的启示。 一、文明过滤器理论的内涵详情>>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威震天下,英勇无敌。然而,在曹操麾下,也有一位勇猛的将领庞德,他曾誓死不降关羽。那么,庞德不投降关羽是不是因为不服关羽的武艺呢?本文将从历史资料出发,探讨这一话题。 一、庞德与关羽的武艺之争 庞德,字子升,东汉详情>>
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雄豪杰,他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就是汉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韩信。本文将以韩信为主线,讲述他与刘邦的悲欢离合,以及他在汉朝建立过程中的重要贡详情>>
作为中国最大的古代建筑群,故宫博物院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在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许多游客都会去摸一摸故宫的门钉。那么,到故宫玩为什么要摸门钉?为什么不能乱摸?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门钉的象征意义 故宫的门钉,又称详情>>
电视剧《芈月传》自开播以来,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其中,苏秦这个角色备受关注。那么,芈月传中的苏秦是谁?他是否有历史原型呢?本文将为您揭开谜底。 一、芈月传中的苏秦 在《芈月传》中,苏秦是秦国的一位谋士,他机智过人,足智多谋,为秦国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与和平总是交替出现。蒙古帝国的铁木真和西夏王朝,作为两个强大的国家,为何在关键时刻没有趁机进攻对方的老巢呢?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战略考量和国际关系等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历史背景 1. 铁木真的崛起 铁木真(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