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金圣叹试卷连写三十九个“动心”被除名,考试中的创新还是失误?

来源: 2023-12-06 12:02:00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在中国的科举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名字叫金圣叹。他是一位才情出众的文人,却因为一份试卷而名垂青史。这份试卷上,他连续写下了三十九个“动心”二字,最终因此被除名。这个故事在历史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人们纷纷对金圣叹的行为进行了解读,有

  在中国的科举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名字叫金圣叹。他是一位才情出众的文人,却因为一份试卷而名垂青史。这份试卷上,他连续写下了三十九个“动心”二字,最终因此被除名。这个故事在历史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人们纷纷对金圣叹的行为进行了解读,有人认为他是在创新,有人则认为他是在失误。那么,金圣叹试卷连写三十九个“动心”究竟是创新还是失误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当时的考试制度。在科举时代,考试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严格的规定。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而且试卷上的每一个字都要写得工整、规范。在这样的制度下,考生们需要严格遵守规定,不能有任何的偏差。

  然而,金圣叹却在这个严格的制度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创新。他在试卷上连续写下了三十九个“动心”二字,这个举动无疑是对考试制度的一次挑战。他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考试制度的不满,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才华。

  然而,这种创新并没有得到考官的认可。他们认为金圣叹的行为是对考试制度的不尊重,因此决定将他除名。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对金圣叹的不公平对待,也有人认为这是对考试制度的维护。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金圣叹的行为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创新。他用自己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考试制度,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才华。然而,在那个时代,这种行为却被看作是对考试制度的不尊重,因此遭到了除名的惩罚。

  总的来说,金圣叹试卷连写三十九个“动心”被除名的故事,既展示了他的创新精神,也反映了科举时代的严格制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创新是需要勇气的,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尊重规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尊重规则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宋朝女子出嫁难,竟流行索要高额嫁妆

    在中国古代,婚姻是人生中的大事,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婚姻更是关系到她们一生的幸福。然而,在宋朝时期,女子出嫁却变得异常艰难,甚至出现了索要高额嫁妆的现象。本文将带您了解这一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宋朝女子出嫁难的原因  1.详情>>

    2023-12-06
  • 草根皇帝朱元璋:从乞丐到帝国的缔造者

    朱元璋,一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乞丐到皇帝的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朱元璋的出身并不显赫,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从小就饱受生活的艰辛。然而,正是这种艰苦的生活,磨砺了他的意志,使他在后来的详情>>

    2023-12-06
  • 明孝宗:历史上唯一的“一夫一妻”皇帝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皇帝们的婚姻生活总是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权力斗争。然而,在明朝的历史中,有一位皇帝却与众不同,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娶一位皇后,没有嫔妃的皇帝,他的一生只有一位妻子,那就是孝康皇后张氏。详情>>

    2023-12-06
  • 延禧攻略中的慧贤皇贵妃:高佳氏的生平与命运

    《延禧攻略》作为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历史剧,其剧情紧凑、人物饱满,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其中,慧贤皇贵妃高佳氏的角色更是让人印象深刻。本文将对高佳氏的生平和最终结局进行简要介绍。  一、高佳氏的生平  高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乾隆帝的妃详情>>

    2023-12-06
  • 北宋瑰宝兰亭序跋赞:米芾的书法艺术赏析

    作为北宋时期杰出的书法家,米芾的墨迹流传千年,其作品《兰亭序跋赞》就是其中的瑰宝之一。此篇就从历史背景、书法特色和艺术价值三个方面,来欣赏米芾的这幅杰作。  首先,要了解《兰亭序跋赞》的历史背景。米芾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详情>>

    2023-12-06
  • 宋朝“军事软弱”?揭秘真实的历史真相

    提起宋朝,很多人会想到“靖康之耻”、“南宋偏安”等历史事件,认为宋朝是一个军事软弱的朝代。然而,这种观点是否站得住脚呢?本文将通过真实的历史资料,为大家揭开宋朝军事实力的神秘面纱。  一、宋朝军事制度的完善  宋朝实行严格的军事制度,设详情>>

    2023-12-06
  • 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朱元璋的得力助手

    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是朱元璋手下的一位得力助手,他的智慧和才干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刘伯温的生平事迹以及朱元璋对他的评价。  一、刘伯温的生平简介  刘伯温,字升之,号东篱,江苏常州人,生于元朝至顺四年(1333详情>>

    2023-12-06
  • 朱元璋的诗才与刘伯温的忠诚,双方故事是什么样的?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朱元璋和刘伯温都是非常有名的人物。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刘伯温,明朝初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们两人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朱元璋,一个出身详情>>

    2023-12-06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草根皇帝朱元璋:从乞丐到帝国的缔造者

朱元璋,一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乞丐到皇帝的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朱元璋的出身并不显赫,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从小就饱受生活的艰辛。然而,正是这种艰苦的生活,磨砺了他的意志,使他在后来的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明孝宗朱祐樘历史评价为什么很高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明孝宗朱祐樘历史评价为什么很高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明孝宗朱祐樘历史评价为什么很高朱祐樘:明朝值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