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

来源: 2022-12-05 10:26:00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想活就别死,留心看历史。时势造英雄。六月高考季,说点考故事,1499年的科考发生了什么大事件?又是那两个厉害人物挑战:“地球离了谁都转!”的不科学性。因为他们,520年后的国人仍不休不止的议论他们的所作所为,甚至还专门以他的名字命名。一、

想活就别死,留心看历史。时势造英雄。六月高考季,说点考故事,1499年的科考发生了什么大事件?又是那两个厉害人物挑战:“地球离了谁都转!”的不科学性。因为他们,520年后的国人仍不休不止的议论他们的所作所为,甚至还专门以他的名字命名。

一、一句话引发大案

程敏政,1499年,明朝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按说考试过程一切如常,既无家长拥堵校门口,也无因送考生造成道路堵车。到点开考,秀才们管卷,考官们转圈,到点收卷,秀才们离场,考官们阅卷,到此和往年无二致,就是一切正常。阅完卷,考官们就在一起唠嗑,无非是今年的题不偏,考生们水平一般,当然也分析具体问题。

李东阳,科考阅卷人员。他阅卷发现一个规律,就很兴奋对程敏政说:“程大人出题真够难的,只有一人答对了《退斋记》的作者是刘静修啊”。这就开启了吹牛逼扯蛋的模式,程敏政接过卷子一看,他一口断定:“这肯定是唐伯虎的卷子无疑。”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东阳纳闷,卷子是匿名,他是怎么知道的?程敏政一看李东阳犯嘀咕,他是朝庭命官,谨慎小心的心还是有的,意识到刚才是多说了一句,想着打个圆场,又补一句倒装句:因为唐寅文采高,他只是猜的。实不知这会解释说清的意味淡了,描黑的味道足了,要知道,这可是在你死我活的明朝官场,程是主考,李是阅卷,李心里其实早等着当主考好几年了也说不定,于是,大案由此登场。

二、太有心反遭算计

两考生之一唐寅闪亮登场,唐伯虎年少才高,十六岁就崭露头角,在苏州府试中名列第一,二十八岁又在乡试中拿了头名,有真才实学。问题出在交友不慎上,此人姓徐名经,也不是一般人,主要是家财万贯,且才名远播,在老家的乡试中得了第四十四名,属于家里有钱学习也大孬的人。问题还是出在不差钱上,当时流行拜码头,差钱可能拜不了,不差钱就谁家都可以去了。两个人照着当时流行的门路,到了京城以后遍访各方名流前辈,在其中就拜访了此次会试的主考官程敏政——当时主考官还并没有确定具体人员。如果考的差也没什么,结果他俩考的挺好,也正是因为考得好,才引起了其他考生的猜忌,才对上了上面李东阳听程敏政说肯定是唐伯虎会的奇巧儿。估计他俩拜码头的时候也挺高调,他们的老乡都元敬就知道他俩考的好,就坐不住了,愤愤不平偷摸着向言官华昶告了一状。这一下子捅破了天。

三、查无实据亦遭殃

朱元璋开创明朝以后,大力反腐,惩治社会积聚下来的弊病,可以说明朝的科举考试很少出现作弊案,谁都不想提着脑袋来作弊。明孝宗时期,算是余温未退,他当即表示要严查到底,决不姑息。于是,业务部门就把一干涉案人等全都抓起来,严加审讯后却根本找不到任何实质性的证据定罪,重新考唐寅和徐经也没问题,说送礼也没摄像头,怎么办?有法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虽然没有实证却可以心证,言官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最后,双方妥协的后果就是唐伯虎和徐经被躲了辛苦考出来的功名,且永不能再参加科考,而主考官程敏政则提前退休。唐寅就此与仕途拜拜了!

四、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因为科举场上发生了震惊内外的“程敏政泄漏会试试题案”,这一年凡是参加考试的都沾了光,原因不言自明,因为是所有人,所以王守仁受了牵连。王守仁,别号阳明,也参加了这一次的科举考试,他虽然没有被卷入这个科考案里,但是也并不是没有受到影响。据史料记载,这一年考中的考生很多都被暗中将了等级。王守仁就只中了一个二甲。以王阳明的才气,他把考上进士作为人生一大败笔,在他心里科举功名根本不是他的目标,这里先说他受到影响。

五、关上一扇门打开一扇窗

唐伯虎有真才实学,又无取巧之举,唐寅的心被伤的粉碎。他回到老家后,更加放荡不羁。他纵情诗酒,全身心投入书画之中,在文学艺术上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其诗画至今还引领国画界。

王阳明因仕途不顺,被贬龙场,也就是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中国思想史上鼎鼎有名的大事,王守仁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又在当地进行了教化世人的实践活动,他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理论的雏形,这就是“龙场悟道”。影响当时和后世深远的阳明学,也即心学开始在明代绽放异彩,成为了明代思想史的重要篇章。

六、真才实学才是金钢钻

两位大神级的人物身不逢时,纵然有真才实学也会一波三折,虽在历史中留下了印迹,但过程让人揪心。当下,正值高考季,适逢盛世,但凡有真本事,都会金榜题名。祝愿学子们心想事成,皆成国之栋梁。

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
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
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
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
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

我们现在能够用互联网与高科技的东西来记录我们发生过的事情,但是古人没有照相机、监控器等等,只能依靠纸和笔来记录,甚至在没有纸和笔的年代,只能用更古老的方式来记录。但由于资源有限,所以只有重要的事情和人物才有可能被史官所记载,会出现“烂尾”的现象,也会与野史有很大差别,真相可能只能留在过去,只有当事人知道。而在1499年的时候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科举考试作弊案件,这个案子在史书上有,叫做“程敏政泄露试题案”,但是最终调查的结果却是模糊的,但是在这场考试中,有两位考生却改变了中国历史,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吧。

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

先来说说程敏政泄题的案子吧,在明朝科举考试非常严格,程序繁多,这是因为朱元璋特别痛恨考试作弊,毕竟在古代读书才是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要是考试程序不够严谨那会寒了多少考生的心啊。所以当时程敏政泄题案子出来的时候,皇上勃然大怒,坊间流言四起,程敏政被迫告老还乡,涉案其中的唐寅和徐经终身禁考。是不是听到了熟悉的名字,没错就是你想的那个唐伯虎,我们都知道唐伯虎不仅风流倜傥,而且才华过人,当时年纪轻轻就考取了功名,程敏政先生也非常赏识这位年轻人。当时唐寅和徐经是同一届的考生,所以两个人当时一起去拜见城内的先生,可就是这一拜,让他们深陷这个案件,无法脱身。

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

徐经当时是富家子弟,所以拜访贵人的时候送了不少礼物,谁也没想到程敏政竟然就是他们的主考官,当时有一张试卷答的非常好,程敏政未看其姓名便推断是唐寅所写,当时在场的其他人便觉得蹊跷,后来有人将此事报案。但是程敏政到底受贿没有,史书上没有说明,反正将这个案件的所有人都进行了处罚。也不知道对唐寅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在剥夺考试资格之后,自己不用在寒窗苦读,反而成为了一个精通书画的潇洒男子。

第二个考生不是徐经,而是与唐寅一同考试的王阳明,他没有受泄题风波的影响,由此成功进入仕途,对读书人来说这便是最好的结局,可是王阳明不是普通人,他想要国家能够一切平顺,政治清明,可是他眼前的这个国家却深陷混沌,君主是非不分。他没有受那场风波,他没有受那场泄题风波,经由那场考试,王阳明进入了官场。在政治斗争中,王阳明深受迫害,最终选择了离开,离开这个朝堂,去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也是在教书中他更加了解书中的内容,并且提出了“心学”。

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

王阳明这样的读书人是不肯屈服那样的黑暗,既然改变不了这个朝堂,那就退一步培养好的苗子,让他们去影响世界。从此明朝少了一个好朝臣,多了一位大师级别的教书先生。如果唐寅没有发生那样的一个意外,他进入这样的官场,是会同流合污还是会选择与王阳明那样急流勇退?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在历史长流里面留下的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

1499年的那场考试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他们的发展轨道发生了很多变化,但王阳明和唐寅也阴差阳错地改变了世界的历史,不过假使历史再来一次,他们是否会发生变化呢?王阳明不会,他的身上依然有读书人的顽固与坚守的清白和真理;唐寅即便成功考取功名,可能也会忿忿不平那样的朝政,所以再来一次还是现在这样模样,历史依然被他们改变着。

1499年,明朝的科举场上发生了震惊内外的“程敏政泄漏会试试题案”,这个案件到底是真有其事还是借题发挥,正史和野史都解释不清也不通,但是牵连到这个科举舞弊案的两个考生因为这场考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一生由此改变。这两个人就是唐伯虎和王守仁。

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

每一个艺术家和文学家都能从苦难中生根发芽——唐伯虎。

唐寅,字伯虎,他就是“程敏政泄漏会试试题案”中的主要涉案人。唐伯虎年少才高,十六岁就崭露头角,在苏州府试中名列第一,二十八岁又在乡试中拿了头名,却因为和徐经相识。

徐经也不是一般人,此人家财万贯,且才名远播,在老家的乡试中得了第四十四名。

两个人照着当时流行的门路,到了京城以后遍访各方名流前辈,在其中就拜访了此次会试的主考官程敏政——当时主考官还并没有确定具体人员。

唐伯虎和徐经在这次会试中考得很好,就是因为考得好,才引起了其他考生的猜忌,唐伯虎的老乡都元敬就是其中之一,他愤愤不平,又听说了一些子虚乌有的谣言,就偷摸着向言官华昶告了一状。

这一下子捅破了天。

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

在古代科举是天大的事,举凡和科举沾边的各种大小事项都会掀起惊天大浪,尤其是科举舞弊,一旦有这种事发生,午门口的菜市场地皮不红个几层是不会罢休的,否则无法向天下人交代。

于是,明孝宗当即表示要严查到底,决不姑息。

在把一干涉案人等全都抓起来,严加审讯后却根本找不到任何实质性的证据定罪,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虽然没有实证却可以心证,言官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最后,双方妥协的后果就是唐伯虎和徐经被夺了辛苦考出来的功名,且永不能再参加科考,而主考官程敏政则提前退休。

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

从这个科考舞弊案的结果来看,我倾向于认为这个案子纯属子虚乌有,而涉案的这三个人成了维护科考制度神圣性的牺牲品。

唐伯虎被剥夺了一个士子在这个时代仅有的一展才学和抱负的途径,家族也因为卷入这件事而陷入困境,左右环顾,萧瑟空茫,一时之间无从派遣心中的苦闷和愤怒,只能埋头于那些普通读书人偶尔习之的左道——琴棋书画。

也许命运的诘难是开启智慧的一扇窗户,唐伯虎在绘画和书法等领域的水准冠绝当代,在“明四家”中也是成就最高的一位。

问唐伯虎愿不愿用那仕途和磨难换了这半生的浪荡和笔墨?

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

你是上天派下来给大明续命的星宿——王守仁

王守仁,别号阳明,也参加了这一次的科举考试,他虽然没有被卷入这个科考案里,但是也并不是没有受到影响。据史料记载,这一年考中的考生很多都被暗中降了等级。王守仁就只中了一个二甲。

也许是开局不利,此后王守仁的仕途一直都不太顺利,历经七年官场沉浮终于当上了刑部主事,结果就在这一年为了救被宦官刘瑾陷害的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人,被杖责四十,又被贬为贵州的龙场当了一个小小的驿站管理人员。

也就是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中国思想史上鼎鼎有名的大事,王守仁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又在当地进行了教化世人的实践活动,他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理论的雏形,这就是“龙场悟道”。

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

影响当时和后世深远的阳明学,也即心学开始在明代绽放异彩,成为了明代思想史的重要篇章。

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开创了著名的“姚江学派”,打破了宋以来理学对社会和人性的禁锢,可以说是明朝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甚至在日本的明治维新中东都起过作用。可以说,如果不是明朝灭亡打断了当时的思想解放,也许就不会有后面的中国。

王守仁死后,谥文成,与明初开国元勋刘伯温的谥号相同。

虽不是把两者相比,却从同一个谥号可以看出王守仁其人成就之高作用之大。

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评析明朝科举考试(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

这两个并不相识的同时代人物却在同一场考试中做过同一张卷子,又历经了同样叵测的命运,劫难并没有打倒他们,只是给了他们磨砺。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闲话和你一起说有意思的历史。


  • 湘西南芙蓉里到芙蓉村的历史演变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下令在全国推行里甲制度,“命天下郡县编赋役黄册,其法以一百一十户为里,一里之中推丁粮多者十人为之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十人管摄一里之事。”由这段话可以看出,里以自然村为基本单位,属于明王详情>>

    2023-10-23
  •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

    2023-10-21
  • 中国现在,非常缺铀!| 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NO.2470-中国缺铀文字:伯玥校稿:朝乾 / 编辑:苦果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方程式。其中c指的是光速,一个很大的数,而且是平方,即使小学生也能详情>>

    2023-10-16
  • 中国打通了日本海出海口?| 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NO.2469-吉林有了出海口?文字:刁像校稿:朝乾 / 编辑:澄澈【致谢】特别感谢从事外贸领域的金老师对本文的帮助2023年5月4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进详情>>

    2023-10-16
  • 印度270多架苏30战机,急需升级,对比歼16到底如何?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歼16战机各方面的故事,例如歼16战机的定位和综合性能。今天,我们聊聊印度的苏30战机。印度拥有270多架苏30战机,属于印度的绝对主力战机。目前,大部分苏30战机已经进入了服役中后期,急需进行详情>>

    2023-10-16
  • 黑龙江省的飞地,大兴安岭的行署,为何设立在内蒙古境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黑龙江省各个城市区划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故事,例如哈尔滨市、绥化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地区。大兴安岭地区非常特殊,地区行署机关在加格达奇区。但是,加格达奇区设立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详情>>

    2023-10-16
  • 宣纸:108道工序造就的纸中之王

    作为中国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文房四宝之一,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其质地绵韧、光洁如玉、吸水润墨、不蛀不腐,用它绘制的书画,经数百年之久而质地依旧,被赞为“纸中之王”。千百年来,宣纸一直沿用古法造纸技术,详情>>

    2023-10-16
  • 平生自行化他,一心净土为归——记民国四大高僧之印光法师

    编者按:民国时期,佛门有四大高僧,分别为虚云法师、印光法师、弘一法师、太虚法师。四人之德高望重为海内外所公认,且皆以大半生之光阴操持苦修、传道布教。其功德无量,令世人传颂。民国四大高僧,皆有所长,派别各异:虚云法师历坐15个道场,重兴详情>>

    2023-10-16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