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元璋的评价《明史》太祖本纪三,有如下评述;“帝天授神勇,统一方厦,纬武经文,为汉唐宋诸君所未及。”…。清修《明史》是经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百多年。贬明扬清,是编纂《明史》的主导思想。由大学士张廷玉主编,几百名汉满文史名流编纂而成,由乾隆皇帝御批发行。在大量史料面前,得出超越汉唐宋诸位皇帝上述结论,应该是客观真实的。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首要贡献是推翻蒙元的残酷统治,把成为奴隶一百多年的汉人解放出来。蒙人可以随意侵占汉人的财产,甚至妻女。蒙元朝汉人的生命,只值一头驴。朱元璋建立汉民族为主体,兄弟民族平等相待的大明王朝,其进步意义是历代王朝不能比拟的。朱元璋一介平民,历人间经苦难,深知百姓之苦,亲民是他执政的辉煌亮点。他对群臣们说:“百姓是国之根本,朕每观《尚书》至敬爱人时,不免感叹,敬天之事,后事君主都知道,敬民之事,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崇高,认为百姓都是侍奉自已的,故威严日益严重,给予百姓的恩泽和尊敬就一天天减少。他们如此轻视百姓必使他们离心离德,叛乱会随之而来。故想天下长治久安,必须畏民,敬民,爱民,为治世之本,民安则国安。”此话出于六百年前的朱元璋,他的亲民思想,对当时世界而言,无疑世界各国统治者们无法达到的。就是现在而言,仍然不落后。
朱元璋称帝初期,由于战乱,百业凋零。繁华似锦的扬州,只剩十六户人家。朱元璋采取按人口重分土地,即保护有经营能力的地主,又照顾无地农民,天下百姓无不欢心鼓舞。无论是民垦还是军垦,商垦均执行免三年赋税制度,垦荒之地归垦荒人所有,大大调动垦荒人的积极性。军队垦荒,由卫所管理,官府提供农具。军队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军粮基本自济自足,大大减轻农民负担。鼓励经商,促进物资流通,小商小贩不征税,婚丧嫁娶物品不征税,严惩私自征税官员。使城镇经济迅速繁荣起来,到洪武三十年,南京已是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扬州等战乱严重的城市,也恢复昔日的繁华。
反腐倡廉制度化,朱元璋下决心整顿吏治,大杀贪官污吏,但元朝官场贪腐旧习根深蒂固,一些有功的文臣武将很容易变成新的贪官污吏。他采取多项措施并举,经常进行思想教育,重视立法,加强监督,提倡节约。洪武十年,修定《大明律》中有“受脏”一篇,受贿一贯就判刑,80贯为重罪,120贯则杖100流放300里,惩罚十名严明,为铁腕反腐奠定基础。后又制定《大诰》和《大诰续编》等法律文件,其中有惩处贪官污吏案例一百五十六例。后又规定:“犯官贪脏60两银者,一律处死”。对各级官吏实行考评制度,由吏部和督察院负责,采用优提,劣汰,平庸者调的制度,鼓励官吏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同时为了广开言路,让官员受到广泛监督,在午门外设“登闻鼓”,号召百姓击鼓鸣冤,御吏接状后,马上交相关部门处理,不得延误。百姓的监督权越来越大,河北乐亭县主簿汪铎,巧立名目,多收百姓六石米,激发农民不满,农民赵罕辰组织几十人把汪铎等捆绑送京城。朱元璋查实,把这些人全部斩首。常熟县农民陈寿六,带人捆绑县史顾英,押南京告发。朱元璋十分欣赏,大张旗鼓宣传,赏赐陈寿六钞票二十锭,每人新衣两件,免三年杂役,並通报全国。使民拿官成为制度,而且谁也不能阻挠,敢有阻档者,其家必诛,更不允许报复。朱元是璋首创把官吏尊法守纪,置于百姓的监督之下的王朝,使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年的统治的历史中,大部分官吏能够廉洁奉公,为明朝前中期建立领先世界,富强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明朝作为一个新王朝,从对历史有无造成什么进步的影响上来说,这应该是没有的,明朝只是一个新老王朝交替的结果,只能说明朝的创立有很多划时代的意义罢了。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自南而起,最后通过北伐而一统天下的封建王朝。
(朱元璋北伐进攻路线)
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次北伐,比如东汉末年的“诸葛亮伐魏”、东晋后期的“刘裕伐后秦”,再如北宋初年的“赵光义伐辽”,甚至于清朝后期的“太平天国北伐”。这些都无一例外的失败了,唯有朱元璋北伐讨元最是成功。
朱元璋攻占集庆后,采取了刘基等谋士的计划制定了夺取天下三步走战略:先攻占金陵(今南京),再以金陵为根据地夺取江南,最后北伐灭元而夺取天下。
(鄱阳湖大战进攻路线图)
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同时派徐达率大军北伐。
(中山王徐达画像)
作为当世名将,大明最杰出的将领,徐达不愧大明第一武将的称号,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攻占元廷大都。
蒙古在中原九十八年的统治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中国再次回归到汉族建立的王朝的统治之下。同时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其地理包含今天的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古时便有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
(燕云十六州地理图)
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后晋皇帝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丢失也使中原的北宋政权受北方游牧民族威胁持续长达160多年。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趁辽国圣宗刚刚即位,政权不稳的情况下北伐,意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史称“雍熙北伐”。后因“岐沟关一役”大败而导致全线战败。
(岐沟关之战进攻图)
这一次恐怕是中原政权最好的机会,而这次战役的失败使宋朝再无机会收回“燕云十六州。”
直至洪武元年,朱元璋派徐达为大将,率大军二十五万北伐中原,这才一举击溃蒙元政权,并收复丢失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的收回是有深刻意义的,这代表汉人政权又一次强大了起来,如同当年“封狼居胥”一样。
朱元璋应该算是历朝开国皇帝中出身最低了的吧,汉高祖刘邦起事前也曾做过十里地界的亭长,领取着朝廷的俸禄。而朱元璋在起事前做过和尚、甚至做过乞丐,是真正的一无所有。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朱元璋是起于微末的,在历史上所有开国之君中恐怕没有谁比朱元璋身份更低了。
为何又说朱元璋得国最正?
可见李世民逼父杀兄、赵匡胤本是后周大将、司马炎篡魏之政权、杨坚更是北周静帝的岳父。
而朱元璋则是从一无所有到积攒势力,一步一步的夺取天下的。
大明作为中国历史上又一汉人王朝,其开国之君朱元璋是有雄才大略的。
其出身之低,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北伐的成功也使大明成为唯一一个自南起而北伐成功统一天下的封建王朝,这一点是举世无双的。
明朝对中国历史的进步性作用体现在政治制度设计上,明朝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点维持了中国后续几百年的政治统一,在对抗西方入侵时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个进步性体现在哪呢?下面我们展开来看。
元朝在全国各个地方的最高行政机关叫做“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这个行省的权力有多大呢?《元史》记载,地方上”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熟悉唐末藩镇历史的一看,这不就是藩镇吗?对啊,两者差不多,就相当于各个地方的土皇帝了。
元朝从元世祖之后,最高统治集团争权夺利不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各方政治力量总能在各个行省里面找到支持自己的武装力量,最后各派打来打去。元末这种局面则更加激烈。然而也正是因为统治集团内斗,才给了起义者以机会。
明太祖在革命成功之后,基本上继承了元朝的政治制度,依然实行行中书省制度。
但很快朱元璋看到了这种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于是在洪武九年(1376年)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派布政使到地方掌管一省之政,改变了地方权力过大的局面。
1、地方行政制度改革,多权分立
布政使只管地方的行政、财政,具体职责是执行朝廷的统一政令,而不是自己在地方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与布政使并立的,是提刑按察使掌管法庭、监狱,都指挥使掌管一省之军政。其下是府和州、县。这样既把地方的权力分置,也大大缩小了地方权力,简化了机构的层次。
2、中央政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在朝廷中央呢,权力分配也有问题。朱元璋认为中书省这个部门位高权重,丞相的权力太大,能与皇帝抗衡。因此,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处理了丞相胡惟庸谋反案后,就此取消了中书省和丞相的设置,由皇帝直接统管六部,使中央权力大大集中于皇帝手中。
3、军事制度改革
在军事权力的控制上,朱元璋也进行了精心设计。
朱元璋对飞扬跋扈的权臣将帅采取了“杀功臣”的直接翦除法,以避免他们对皇权造成威胁。在禁军管理上,从制度方面设计成为皇帝直接统领锦衣卫等禁军武装。
军事统帅机关则由原来的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把大都督的权力也分开了。在各个都督府的实质权力上,各都督府只管军政、军籍,不直接统率军队,每有战事则由皇帝任命将军总兵官,指挥作战,战事完毕,将军交还佩印。
4、监察制度改革
朱元璋还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监察制度。主管监察的机构叫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对各衙门大小官员进行监督。
最终,明朝的行政、军事、监察三系统互不统属,而分别对皇帝负责,皇权从而大大加强,中国的政治集权和政治统一达到了空前的地步。
纵观中国历史,当地方权力过大的时候,总是有分离的倾向。比如汉末、唐末形成的割据局面。朱元璋唯一的遗漏在于分封有实权的藩王。明成祖靖难成功后,进一步加强了朱元璋设计的制度,弥补了其中的不足。因此,从那以后直到清末,中国再也没有地方政权力量成功夺取中央政权的例子。
假如中国形成割据局面,此时一旦面对外部威胁的话,很容易被各个击破,这样将导致整个中国很可能被入侵政权占据。
如果进来的政权是中华文明圈内的力量,那还有延续中华文明的希望,如元和清。而一旦中国分崩离析割据政权林立的时候,来了一个与中华文明完全不同的文明,那么,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就危险了。这就是晚清时期,中国面对的是完全异质的西方文明。
此时西方文明不仅力量比中国强大,而且与中华文明没有关系,是个完全陌生的文明。
如果此时中国是割据政权林立的情况,会发生什么呢?中国很可能像印度那样,被完全殖民。印度因为众多小邦国林立,被英国各个击破之后,最后整个被英国人直接统治,成为英国的完全殖民地。
而当时的中国清朝,继承并加强了明朝的集权政治制度,始终保持着政治上的统一和完整。这让西方侵略者在面对中国的时候,始终是面对中国清朝这个完整的大帝国,而不是某个省那种级别的小国。
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4亿人口的统一政权,这让任何一个西方侵略者都不敢做完全占领中国的迷梦。它们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有治理这种超大规模国家的能力、经验和信心。因此,中国凭借始终有效的政治统一凝聚成的整体力量对抗列强,让列强谁也无法整个占领,为自身赢得了时间和延续发展自身文明的机会。
而追根溯源,清朝这么强的政治凝聚力,来自于继承了明朝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并进行了加强。这些制度设计,让中华民族在面对西方侵略者的时候,始终凝聚成为一个整体,不至于被各个击破。
这就是明朝对中国历史的进步意义。
有人会问,政治统一这么重要吗?这是肯定的。政治不统一,国家啥事也做不成。民国就是最好的例子。各个派系、地方的军阀,一定有一个背后支持他的外国帝国主义,所以他们为了利益混战不已。不用说中央政府的政令了,甚至连经济上的一致都做不到,比如用不同制式的铁轨。
中国这种内部割据的局面就勾起了外国帝国主义的野心,就是那个日本帝国主义,想要完全占领中国。此处不再多说。
总之,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设计,对于维持中国的政治统一局面,具有非常重要和长远的意义;继承并加强了明朝制度的清朝,在对抗西方入侵者时,让中国以一个整体面貌出现,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赢得了时间和机会。
(完)
以上是凌烟阁论史的回答,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你留言交流。谢谢!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下令在全国推行里甲制度,“命天下郡县编赋役黄册,其法以一百一十户为里,一里之中推丁粮多者十人为之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十人管摄一里之事。”由这段话可以看出,里以自然村为基本单位,属于明王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NO.2470-中国缺铀文字:伯玥校稿:朝乾 / 编辑:苦果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方程式。其中c指的是光速,一个很大的数,而且是平方,即使小学生也能详情>>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NO.2469-吉林有了出海口?文字:刁像校稿:朝乾 / 编辑:澄澈【致谢】特别感谢从事外贸领域的金老师对本文的帮助2023年5月4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进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歼16战机各方面的故事,例如歼16战机的定位和综合性能。今天,我们聊聊印度的苏30战机。印度拥有270多架苏30战机,属于印度的绝对主力战机。目前,大部分苏30战机已经进入了服役中后期,急需进行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黑龙江省各个城市区划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故事,例如哈尔滨市、绥化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地区。大兴安岭地区非常特殊,地区行署机关在加格达奇区。但是,加格达奇区设立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详情>>
作为中国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文房四宝之一,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其质地绵韧、光洁如玉、吸水润墨、不蛀不腐,用它绘制的书画,经数百年之久而质地依旧,被赞为“纸中之王”。千百年来,宣纸一直沿用古法造纸技术,详情>>
编者按:民国时期,佛门有四大高僧,分别为虚云法师、印光法师、弘一法师、太虚法师。四人之德高望重为海内外所公认,且皆以大半生之光阴操持苦修、传道布教。其功德无量,令世人传颂。民国四大高僧,皆有所长,派别各异:虚云法师历坐15个道场,重兴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