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第一个大动乱、大分裂时期,周天子衰微,诸侯并起,或蚕食鲸吞、或征战兼并;同时春秋战国又是个学术兴起,科技昌盛的时代,由战争孕育出来的诸子百家,有为帝王霸业服务的法家、纵横家、兵家,也有一心为民的儒家、农家、墨家等等。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些科学技术如同“开了挂”一般向前发展,有的甚至可以说是现代科技的“启蒙”,那么就请各位读者与笔者一起,看看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中又有哪些科学技术孕育而生呢?
一、冶铁铸犁、雕铜为艺
各地大量铁器出土,为后人了解历史,与前人对话提供了机会,在出土的一件件古铁器中,我们无比惊叹于先代前辈们的高超技术。“如何战胜天灾?”或许现在的舒适、安全生活不会让我们考虑这个问题,然而在生产力严重低下的古代,为了能从土地中获取生存的机会,摆脱不安定的“逐水草而居,择丘陵而处之”的生存环境,古代先民们从零开始,在历经数不清的天灾人祸后,终于发明并且普及了铁农具。铁农具始于春秋,推广于战国,在战国几百年间,能从较原始的块炼法进入到冶铸生铁和炼铁为钢的冶铸方法,技术进步之快,在世界冶炼史上少有,表明我国冶铁技术在当时世界上已居于领先地位。
而铁犁牛耕的推广,让木、石农具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青铜器却“另辟蹊径”,登上了王公贵族等“钟鸣鼎食之家”,成为礼乐器具继续存在于世,其技术发展的速度之快不逊于铁器。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雕镂纹饰趋向细致工整,造型轻巧灵便,甚至向礼器、乐器、钱币、玺印、量器等“业界”发展,后世出土的一些青铜器,其外镀之精良,花纹之繁杂,不输给现代机械造物,令后人叹为观止之余,亦对这个久远的时代心怀向往之情。
二、天行有常,顺天承运
自古以来,人类对天空的探索就没停过,明代万户,便是我国发起宇航升空、向宇宙发出挑战的第一人,直到现在,我国依然有大量科研人员为我国航天事业做着贡献。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学就已经兴起,虽然没有技术支持,但日历算法的出现、对日食的记录、阴阳家对五行的解释,都显得天与自然已经不是那么的可怕了,头顶上那层“华盖”的神秘面纱被慢慢揭开,终于,我国古代先民不是匍匐在地上,颤抖着向天祈祷,而是积极利用自然,与自然为友了。
我们常说:“天命难违”,然而何为“天命”?一直以来,我国古代就有对“天”的探索,认为“天为神,天能致命于人,决定人的命数”。在春秋战国时期,对“天象”的观测,特别是异常天象,因为事关“天命”,所以诸侯国君极其重视,这也直接推动了我国天文学的发展,比较有名的著作便是《甘石星经》,其记录了我国最早的恒星变化位置图表,虽摆脱不了为国君星占之用,但与同时期的大批天文学专著和关于天文的观测记录一起,打破了天空的神秘,为后人提供了更加开阔的视野。
三、望闻问切,妙手回春
医者仁心,上古时有“药神神农氏,身试百草毒”,令后人无不感佩敬仰,春秋战国时亦有行医列国,受人尊敬的“扁鹊”。“扁鹊”姓秦,名缓,字越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发明望、闻、问、切四诊法,被称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断法,两千多年来一直被沿用,奠定了祖国传统医学诊断法的基础。司马迁称赞他为:“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序,弗能易也。”
除上述之外,其实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不少技术成就,比如为了装备军队,提供军需,秦国就有了统一调度的生产“流水线”,为后世启发沿用;还有建筑方面的成就:城市严格的对称布局,奠定了中国古典特有的建筑布局,对建筑的严格的等级限制,也为历代建筑所遵循。林林总总,在这个战争不断、混乱不堪的时代,科技以一种润物无声同时又不可阻挡之势,继续发展着,从无中生有到为后世提供宝贵经验,我们只能通过历史文献的只言片语,来感受其中的辛酸与不易。
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思想活跃的时代。百家里面除了有大批的思想家以外,也有非常多的实用家,比如农家、医家、水家、占星家、工家、地理家、计然家等等。这些实用家群体在冶铁锻造、兵器制造、水利工程、交通建设、城池建造、农业技术、天文星象、山川地理、基础医学等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专门的大师级专家和丰富的技术成就,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技术成就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流传下来。
题目中既然专门提到了天文学和医学,那么下文就重点谈一谈,春秋战国期间的天文学和医学成就。
因为天文历法和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天文学很早就发达起来,其中春秋战国时代的成就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历法的进步
对日月星辰运行规律的认识
天象异灾的记载
历法的进步
春秋战国期间,历法向前进了一大步,主要成就如下:
春秋中期,由于采用立圭表测量日影的方法,能够精确测定夏至和冬至,历法开始精确,以含有冬至之月为正月,以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为一年,并开始采用十九年插入七个闰月的办法。到战国时,古人测定阳历年的长短已极有把握。孟子在《孟子.离娄下篇》曾说过:“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这句话的大意是,天极高,星辰极远,如果研究它们已有的迹象,千年以后的冬至,都可以坐着推算出来。
春秋战国期间的《颛顼历》,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历法之一。
由于上述阴阳历,十九年七闰,对于农业季节的掌握不是特别方便。于是战国时代的人们创造了二十四节气,为农业生产服务。据清代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记载,二十四个节气是战国时代观测黄河流域的气候定下来的,这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杰出创造。
对日月星辰规律的认识
主要有以下成就:
天象异灾的记载
读过《史记》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史记》中有很多关于彗星的记载,比如彗星见西方、彗星见东方等等。古代人们认为彗星的出现往往是吉凶的预兆,在现代科学来看显然是荒谬的。但是,彗星出现的记载能够被当今的科学所证实,比如根据英国克劳密的推算,秦厉公七年和秦始皇七年所见彗星就是哈雷彗星。
再来说说医学成就。
养生之道和生理卫生
关于饮食方面,认为东西要有定时,要不饥不饱,这叫做“无藏之葆”。
关于运动方面,认为如果“行不动”就要“精不流”,“精不流”就要“气郁”,“气郁”在人体哪个部分,哪个部分就生病。
关于情欲方面,认为如果太放纵,耳,目,口要生病,身体要浮肿,筋骨要沈滞,血脉要壅塞,九窍要不通。
关于居住方面,认为“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过分的多阴或者多阳,也要生病。当时的人们也认识到住处潮湿的严重危害。比如《庄子.齐物论》说:民湿寝则腰疾偏死。“腰疾”是说风湿侵袭而腰酸背痛,“偏死”是说风湿病严重,偏瘫而死。
当时人们也认识到气候失常能导致疾病的流行。例如《礼记.月令篇》说孟春之月“行秋令,则民大疫”;季春之月“行夏令,则民多疾疫”。
经脉学说的逐步形成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两种经脉学佚书,即《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还出土了两种诊断学佚书,即《脉法》和《阴阳脉死侯》;更出土了一种已佚的医学专书,即《五十二病方》。这些书中的记载,具体反映了经脉学说理论的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这是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而得到的结果。
对传染病的预防
战国时代已注意到对传染病的预防。当人们接触麻风病人而抵抗力弱的时候,很容易传染得病,因而必须及时把病人隔离。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点。比如《秦律》已经规定:乡官发现乡里有麻风病人必须向官府报告,由官府派医生检查证实后采取措施。
气功养生之道的开创
战国时代开创了气功养生之道,这不仅与道家所讲的“精气”学说有密切联系,而且和当时的经脉学说也有重大关系。
民间医学的进步和名医扁鹊
医学已经开始分科。《周礼.天官》冢宰的属官有医师(大医师)、食医(管理饮食的医生)、疾医(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兽医等。
我国传统医学上临床观察的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这时已经有了。
针灸方法在民间开始流行。
中国医学上优良的传统医疗方法,如服汤药、用药物来熨帖按摩、用针石来针刺,服用药酒等方法,在战国时代已经奠定了基础。
《素问》的医学理论
《素问》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医学著作,相传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素问》非一人一时之作,是一个学派在较长时期内写成的,主要部分写于战国时代末期。《素问》相关的医学理论,奠定了我国医学优良传统的基础。
世界第一历成功的外科手术就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下令在全国推行里甲制度,“命天下郡县编赋役黄册,其法以一百一十户为里,一里之中推丁粮多者十人为之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十人管摄一里之事。”由这段话可以看出,里以自然村为基本单位,属于明王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NO.2470-中国缺铀文字:伯玥校稿:朝乾 / 编辑:苦果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方程式。其中c指的是光速,一个很大的数,而且是平方,即使小学生也能详情>>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NO.2469-吉林有了出海口?文字:刁像校稿:朝乾 / 编辑:澄澈【致谢】特别感谢从事外贸领域的金老师对本文的帮助2023年5月4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进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歼16战机各方面的故事,例如歼16战机的定位和综合性能。今天,我们聊聊印度的苏30战机。印度拥有270多架苏30战机,属于印度的绝对主力战机。目前,大部分苏30战机已经进入了服役中后期,急需进行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黑龙江省各个城市区划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故事,例如哈尔滨市、绥化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地区。大兴安岭地区非常特殊,地区行署机关在加格达奇区。但是,加格达奇区设立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详情>>
作为中国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文房四宝之一,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其质地绵韧、光洁如玉、吸水润墨、不蛀不腐,用它绘制的书画,经数百年之久而质地依旧,被赞为“纸中之王”。千百年来,宣纸一直沿用古法造纸技术,详情>>
编者按:民国时期,佛门有四大高僧,分别为虚云法师、印光法师、弘一法师、太虚法师。四人之德高望重为海内外所公认,且皆以大半生之光阴操持苦修、传道布教。其功德无量,令世人传颂。民国四大高僧,皆有所长,派别各异:虚云法师历坐15个道场,重兴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