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鹿鼎记》剧照
第一次看《鹿鼎记》时,就深深地记住了“沐王府”和“天地会”这两个行为模式怪诞的政治社团。
在《鹿鼎记》中,沐王府和天地会堪称大清朝体制外最活跃的两个反政府组织。从理论上来说,双方应当是天然的反清盟友。第一,他们的终极政治目标一致,都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行走江湖,致力于推翻清政权的统治;第二,他们系出同源,都是明朝的“余孽”;第三,他们都是民间地下组织,同样遭到清政权的全力打压;第四,双方相对体制内的力量来说其实非常弱小,再不同心同德几乎是死路一条。
但让初读者大惑不解的是,沐王府和天地会的关系却更像对手而不是盟友。比如,双方在《鹿鼎记》中的第一次交集非但不是携手“反清复明”,却发生了你死我活的革命路线斗争。
天地会的会员徐天川在一次反政府活动(殴打官员)中结识了沐王府的白氏兄弟,初见似乎也非常投契,还搓了一顿酒局。不过,明显喝高的双方在纵论“中国向何处去”时发生了严重分歧,简单来说就是天地会一方认为反清复明成功后应当由“唐王”的子孙当皇帝,沐王府一方却认为应当由“桂王”的子孙当皇帝。总之,从小里说,这可以说是一个革命成功后如何分配战利品的低俗问题;从大里说,也可以说是一个有关革命路线走向的高尚问题。当然,这更是一个创业还未启动,中国合伙人就已经因梦生恨的荒诞故事。
问题是,双方的争论没有停留在传说中不伤和气的理论探讨阶段,甚至也没有止于互相揭发人品而后爆粗进而绝交的阶段,而是径直发展到了大打出手直至出了人命——白氏兄弟的老大被打死了,徐天川也身负重伤。这样的公共政治讨论,戾气才叫重。
按照这样的节奏发展下去,沐王府和天地会本已濒临决裂了,这当然是让革命阵营的同志们感到“亲者痛,仇者快”的惨剧。幸好,天地会的香主韦小宝此时横空出世,利用自己在清朝体制内的高官身份,从狱中营救出了数位沐王府方面被捕的重要政治犯,从而暂时挽救了革命阵营的此次大分裂。
可笑的是,在之后天地会和沐王府的和解大会上,双方竟然再一次为了“拥唐”还是“拥桂”的路线问题发生了大规模争吵,双方辩手更是升级到了天地会的第一号人物陈近南,和内定为革命成功后新政权的“国防部长“(天下兵马大元帅)柳大洪。
陈近南之后说了一段很有水平的话:“咱们眼前大事,乃是联络江湖豪杰,共反满清,至于将来到底是朱三太子还是朱五太子做皇帝,说来还早得很,不用先伤了自己人的和气……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将鞑子杀光了,什么事不能慢慢商量?”
不过,沐王府的头号人物沐剑声却阴恻恻地回了一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大有搞革命非常不急,先通过大鸣大放把路线问题商量好的意思。
最后,双方达成政治妥协,相约先除掉革命阵营的大叛徒吴三桂,哪方杀了吴三桂就算哪方掌握了路线真理。
既然说到这里了,我们或许可以得出一个观察革命阵营的负面结论。在《鹿鼎记》中,无论是沐王府和天地会,他们反清的主要抓手和成绩似乎不是在“反皇帝”的终极追求上,而是在“反老虎”上。
比如,平西王吴三桂。说他是大老虎,绝非牵强附会。韦小宝在吴三桂书房中与吴见面时就借他最喜欢的白虎皮“影射”说:“依小将看哪,这高高在上的是只小黄莺儿,只会叽叽喳喳地叫,没什么用,下面却是一只大老虎,威风凛凛,厉害得很。这只大老虎,自然是王爷了。”(接下去是:吴三桂心中一乐,随即心道:“他说这只小黄莺站在高处,只会叽叽喳喳,不管什么用,说的岂不就是小皇帝?)
沐王府在《鹿鼎记》中的第一次出场就是斩首行动——派人进宫刺杀康熙,而最终目的,竟然不是“为杀康熙而杀康熙”,而是为了嫁祸给吴三桂。初读时很容易被搞糊涂,除掉康熙不就革命成功了么,何必还要舍近求远的去嫁祸吴三桂,嫁祸吴三桂搞七搞八最后的目的不就是反清复明嘛。这哪里是借刀杀人,分明是借人杀刀呀。除非,沐王府革命的最终追求其实“仅仅”是杀吴三桂而已。
再比如,《鹿鼎记》中有所谓“杀龟大会”的盛大桥段,天下英雄高调地聚集在一块商讨如何除掉吴三桂。倒不是说杀吴三桂不对,但您在《鹿鼎记》中发现过什么群雄聚集商讨联合起义反清,或者是难度低点的刺杀康熙么?
刻薄地说,《鹿鼎记》中正儿八经地刺杀过康熙的也就又两拨人,一个是前朝长平公主(九难尼姑),一个就是无政府人士归辛树一家。更何况,归辛树那次刺杀康熙还是受吴三桂所“托”——用一句恶俗的流行语就是,体制内的权力斗争罢了。
天地会中尽管有陈近南这个大英雄,但并不比沐王府高明到哪里去。天地会在《鹿鼎记》中第一次正式亮相也是派人刺杀在狱中的鳌拜,这一革命目标甚至比对付吴三桂更为不堪,吴好歹还在台上当平西王,而天地会杀的鳌拜已经被康熙关到了“笼子里”,事后补刀又岂是什么英雄所为?
很大程度上说,无论是鳌拜还是吴三桂,尽管可以说是反清复明革命阵营的敌人,前者手上有革命者的血债,后者是革命的叛徒,但从“敌我分析”的立场来看,如果革命阵营劫狱放了鳌拜,令其东山再起和康熙内斗;或者说暗地里和吴三桂结成“抗清统一战线”,共同对付清朝中央政权,是不是对反清复明革命事业的最终成功帮助更大?或者说,革命同志们对付鳌拜和吴三桂是不是在实质上反倒是帮助了康熙清理门户?再或者说,沐王府和天地会最在乎的革命目标其实是鳌拜特别是吴三桂,而对付康熙和反清复明只是“口炮”而已?
当然,话虽这么说,我还是非常尊重沐王府和天地会的以上选择的,如果他们选择与魔鬼结盟,这个革命成功的意义又何在呢?我只是想说明,他们更在乎的是谁。
沐王府和天地会的纠葛已经够乱了,后来又出现了一个台湾郑家的势力(郑克�u和打手冯锡范)。按理说台湾郑家是天地会的幕后大老板,但因为郑家内部的权力斗争(陈近南是郑克�u大哥的人),郑家在大陆的代理人郑克�u反而处处和陈近南以及天地会为敌。最后竟然还出现了郑克�u暗杀陈近南的结局。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反清复明的革命阵营可以说分成了三大主要派系:天地会、台湾势力和沐王府,他们之间的内耗力度甚至要高于他们对付清朝中央政权的力度。另外,《鹿鼎记》中另有几派反清势力,比如,李西华所代表的李自成余部,洪安通的神龙教反清宗教势力,不过这些只“反清”不“复明”的势力当然就更没办法参与“反清复明”的革命统一战线了。
不仅没有统一战线,《鹿鼎记》还是一部无间道。韦小宝可以说是体制内外的双面间谍,神龙教宗教集团在韦小宝身边也曾卧底有方怡和小郡主,当然,最大的间谍赢家是康熙,他在天地会中潜伏的风际中最终戳破了韦小宝双面间谍集团。
套用以上的“革命史观”,韦小宝的形象可以定义为一个革命的投机分子。他一方面有着在体制内的清朝高官身份,一方面在体制外的革命阵营又身居高位。韦小宝还游走在革命阵营的各大派系之间,可以说是“反清统一战线”的唯一代表人:他是在天地会和沐王府两大势力中唯一一个都吃得开的人物;他通过杀鳌拜得到了民间冤案平反势力的青睐——被《明史》案害得家破人亡的庄家;他的老婆苏荃曾是神龙教教主夫人,他可以由此收伏神龙教余部;他的老婆阿珂是李自成的女儿,可以由此交好闯王余部;他的师父九难是前朝公主,由此又沾上了朱明皇族的色彩。
韦小宝也可以定义为一个革命赞助人的“送饭党”角色,天地会青木堂的革命经费几乎由他一力承担,他一当上香主就在内部做送财童子;同时经常利用职权营救各个派系的反清复明同志。
韦小宝也可以定位为一个“友情大于意识形态”的人物,这一点几乎让韦小宝成为了书中最有人格魅力的革命领袖(陈近南太愚忠)。在政治与友情(义气)之间,韦小宝几乎每次都选择了友情,既不听从革命派的召唤与康熙决裂,也以自我放逐的姿态拒绝了康熙要求他剿灭天地会的旨意。
再扯开一点,《鹿鼎记》中的路线之争问题在《倚天屠龙记》中也有触及。在反元这个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上,明教和所谓的名门正派是有共同价值取向的,按理说,他们也应该是反元的政治盟友。但在政治实践上,明教和名门正派反而互相成为了最凶恶的敌人,双方死斗了数十年,蒙古人反而坐山观虎斗。要不是张无忌,名门正派们差点替元朝政权灭掉了明教这个心腹大患。
天地会应不应该和沐王府结成“统一战线”?反清复明的革命阵营要不要先搁置路线争论,不扯什么正本清源?我得承认,这篇文章一个问题都没有说清楚。
1、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是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春秋时候诸侯国内以封地为界,战国时期则把封地全部变成郡县,建立了集权统治。春秋和战国在军事、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不同。2、另外在对周王室的态度上也发生了转变,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对周王还心存敬畏,还不敢称王。到了战国,各大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1、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胡适、陈独秀、林长民和蔡元培。他们都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或革命家或文学家,由他们领导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以学生为主,并有广大群众及各详情>>
1、诗圣是杜甫的称号,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和李白并称为“李杜”。有句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中的“李杜”就是指的李白和杜甫。 2、杜甫少年时,曾先后游历了吴越、齐赵等地。期间,他科举不是很顺利,去洛阳考科举,没有考中。三十五岁去长安考科详情>>
1、唐代历代皇帝排列顺序如下: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 -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详情>>
1、历史上是先西汉再东汉的,西汉的起始时间为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王莽废除末帝,自立为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 2、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文明古国,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统一,再到后面的唐宋元详情>>
1、金(1115年-1234年),或称大金、金国、金朝,是位于今日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旻,国号金,建于1115年,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2详情>>
1、是现在的山海关。2、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山海关位于明长城东端,是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向北是辽西走廊西段,地势险要,为古碣石所在地,所以史家又称其为“碣石道”。关城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冀辽在此分界。3、山海关在1990年以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