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帝王后妃在圆明园的生活究竟有多奢华

来源: 2022-11-28 10:11:00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皇家在圆明园的起居中国的 皇帝 也就是所谓的天子,理当有最大的享乐;在帝制时期的中国,国家和人民都要“供奉一人”,只有统治者自身的意识才能抑制他的感情和欲望。从这一点来看,华丽的圆明园足以匹配大清皇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 雍正 皇

帝王后妃在圆明园的生活究竟有多奢华帝王后妃在圆明园的生活究竟有多奢华

皇家在圆明园的起居

中国的 皇帝 也就是所谓的天子,理当有最大的享乐;在帝制时期的中国,国家和人民都要“供奉一人”,只有统治者自身的意识才能抑制他的感情和欲望。从这一点来看,华丽的圆明园足以匹配大清皇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 雍正 皇帝登基之前,圆明园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了;不过雍正在宜人的环境当中,添加了多座宫室和办公需用的建筑,并设下了“政从园出”的先例。其实,从雍正到咸丰五朝清帝就尽情地享受那超过500英亩(约3036亩),设有几百座殿堂和亭子的风景胜地,以及极其奢华的生活。各帝终于将圆明园作为常居之所,甚至成为他们最重要的居所,每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园里度过。曾经亲眼看过紫禁城和圆明园的英国人额尔金毫不迟疑地说:“清帝喜欢圆明园一点也不令人感到奇怪。”

到底皇室在圆明园里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呢?神秘的面纱直到近年获得 清宫 档案资料才被揭开。尽管这些资料有其局限,但至少让我们得以抹去 历史 的尘埃,一窥清帝在圆明园内生活的片段,甚至惊鸿一瞥在壮丽奢华的宫苑高墙背后的一些活动。

在五位清帝当中, 乾隆 在圆明园花了最长的时间和最多的金钱。他尽可能选择在这座他最喜爱的宫苑里居住,他返回紫禁城通常是出于特定的需要,像在每一个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执行祭仪和庆典,以及每逢盛夏到热河展开狩猎之旅。就以1775年来说,乾隆留在圆明园的时间共计168天,大约占一年当中43.86%的时间,其他的时间是105天在紫禁城,66天在热河的承德避暑山庄(从8月到10月),44天在孔子的故乡曲阜。此与1752年的规划没有重大的差别,这一年大约有175天留在圆明园里。

即使在离开圆明园的短暂期间里,乾隆也会有想家的念头。在他大量的诗作当中,有一首于1752年狩猎途中完成的诗,就流露出他思念圆明园的心情:

塞搜旋跸皇州,

仙苑澄辰霁景浮。

恰似看山移画帧,

忽因乐水漾棠舟。

枫留红叶宜题句,

菊艳黄花欲挽秋。

乾隆一天的作息

1756年是乾隆在位的第20年。按照惯例,乾隆会在紫禁城里度过农历新年,因为他要在那里履行重要庆典的责任。大约在一个星期之后,他就要返回圆明园。他要离开紫禁城的当天,很早就起来了,头戴本色貂皮缎台冠,身穿酱色宁绸面黑狐袍、貂皮寻常端罩、有栓扮黄线子寻常带,脖子挂上东珠数珠,并着一双白布棉袜和一双青缎羊皮里皂靴。乾隆平常穿戴的饰物和衣着的颜色,大概如此。

乾隆在侍从为他全部着衣完毕之后,就乘坐四人亮轿,经过凤彩门移驾到他日常处理政务的乾清宫。在这座宫殿里,乾隆接见了来自西藏的达赖喇嘛的使者。他在会面之后,来到西暖阁进用早膳,之后就到钦安殿的斗坛拈香磕头。乾隆在完成这些仪式之后,就离开紫禁城前往圆明园。

乾隆是乘坐八人大轿从紫禁城移驾至圆明园。在抵达之后,乾隆和他的侍从穿过二宫门,并在奉三无私殿做短暂的祈祷,之后就继续前往九州上的寝宫歇息。当天接下来的活动就是泛舟至“慈云普护”的佛寺,以表诚心,并驾临“鸿慈永祜”的安佑宫参拜。返回途中往长春仙馆探望他的母后。乾隆回到九州休息之后,就到舍卫城南的同乐园进用晚膳。他用完晚膳之后,就留在秀清村和如意馆,最后才回到“九州清晏”就寝。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农历新年的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乾隆很早就起床到九州清晏去参拜玉皇大帝,那里已经准备好食物等贡品作御祭之用。在用完早膳之后,乾隆就乘坐龙船到十字亭,然后坐上四人抬的轿子,移驾至一个大蒙古包内,在那里接见正在等候的蒙古王子。会面结束之后,乾隆游览万寿山,在佛楼拜佛,然后在同乐园进用晚膳。餐后少坐之后,就前往水岸边等候他的母后驾临。这对母子在九州清晏里,结伴观赏色彩缤纷的花灯表演。节目结束之后,乾隆亲自护送他的母后到水岸边,并目送她离开,然后才回到九州清晏就寝。

到了正月初十,乾隆因为某些事务而必须返回紫禁城处理;不过,他只短暂停留了两天。乾隆在返回圆明园的当天晚上,又到同乐园去进用晚膳。用膳完毕之后,他到“山高水长”去观赏摔跤和烟火,并接待众亲王和大臣。之后,他坐着四人抬的轿子移驾至十字亭,然后泛舟至同乐园,稍进消夜之后就回到寝宫入睡。

乾隆在圆明园内的起居反映出,他常与母后在一起。乾隆的母后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圣皇太后(1693—1777),乾隆以事母至孝闻名,在登基之后就把母后安顿在他最喜爱的长春仙馆。他似乎不仅仅作为一个孝子,遵循儒家的道德教训,而且对他的母亲表达出真诚的亲爱和尊敬。他是他母亲唯一的儿子,所以彼此相当亲近。每当乾隆有空闲的时间,就会陪伴她游览圆明园。每当端午节来临,他很少会错过这个节庆,一定会去陪伴他的母后到仙人承露台,观赏九艘龙舟进行的竞赛。而且,他常常会跟她一起用膳,1775年1月的记载显示,乾隆和他的母后几乎每天一起在同乐园的餐厅进用晚膳。

乾隆对他母亲的爱和亲切从未消减。在1777年3月2日,他的母后在“山高水长”观赏花灯表演时,突然病倒;她被送回长春仙馆的寝宫之后不久,就去世了,享年八十五岁。乾隆悲伤不已,不仅给她极为风光的葬礼,并且盖了一座名叫恩母寺的庙宇来纪念她。寺位于“鸿慈永祜”里面,建筑式样跟雍正皇帝为去世的康熙皇帝所盖的庙宇一模一样,这座恩母寺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仍然屹立在圆明园的废墟之中。

皇家膳食

给皇帝和他的皇族成员准备膳食是一件大事,御膳房就是“负责御膳,处理帝皇的膳食,以及在特别时节准备盛大餐宴”。

清朝皇帝似乎每天有两次主餐,就是早膳跟晚膳,但整天下来不断有各式各样的食品供应。每一顿饭都十分铺张、谨慎和准时地由一大群御膳房的伙头来准备。这些皇家膳食不仅仅是美食,而且极其丰富和多样化。从清代著名学者兼诗人袁枚(1716—1798)所传下来的著名食谱可知,袁枚与他同时代的富人是怎样准备他们的膳食。袁枚引用儒家经典《中庸》里所说的“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来提倡饮食的乐趣。他有一次在朋友家里尝到一道很好吃的鱼之后,就立即派出他的厨师去学习如何烹调。他的食谱乃集烹饪艺术之大成,从了解材料的属性,到选用作料、掌握火候、使用合适的器皿,以及决定整个饭局的铺排等等,都详细列出,把烹饪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圆明园里的膳食在品位和排场上,不可能比袁枚在他随园内的膳食来得逊色,其烹饪的规模,必定是更为铺张,这是不用赘言的。

皇家筵席在儒家教条的规范之下,一顿标准的皇家食单是从120道不同的菜色当中,挑选出26道菜来组成。每一道端给皇帝的菜,事先必须由内务府派出的官员记录下负责烹饪的主厨名字,显然是为了安全起见。圆明园内皇室主餐的规模,一般是24道菜,大约比照在紫禁城里所伺候的规模。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有那么大的胃口能在一顿饭里吃掉那么多食物,因此清朝的皇帝,特别是乾隆,通常会特别点一些人的名,将几样菜送去,以示他的恩宠和赏识。另有御厨伺候皇后、太后和其他嫔妃。御膳房会对各种要求,包括大小宴会,在接获通知后马上做好准备。宫廷膳食是奢华的,所代表的不仅是浮华,更重要的是帝王的威严,真正的奢华和精致通常是中国统治者饮食习惯的一部分。餐桌上的奢华包括了陶瓷餐具和金银的器皿,由于它们的数量极为庞大,特别有专人负责处理。有人曾说,“事实上,许多清朝皇帝的饮食颇简单”,跟档案所示相反,从一系列有关皇室菜单的记录可知,皇帝膳食的气派是很大的。

有些盛大的宴会在紫禁城里举行,例如康熙曾经在这里举行过千叟宴。乾隆也于1740年召集包括满洲贵族、大学士和身处高位的汉臣等99人大宴于乾清宫。二十年之后,乾隆为了祝贺他母后的七十岁大寿,在香山举行了一场极尽奢华的盛宴。在1782年完成第一部《四库全书》时,乾隆邀请了所有参与编纂的臣工出席一场豪华的盛宴,并在宴会过后赐给他们礼物。

圆明园里的厨房也能准备盛宴。例如1727年1月19日在园里,由五品太监宫殿监督领侍刘进忠准备一连八天的盛宴,他拟定菜单、安排表演(通常是烟火和摔跤),和确认包括怡亲王、庄亲王、康亲王、果郡王和信郡王在内的宾客名单。

在1757年于同乐园举行的一场庆祝农历年之豪华宴会,宾客包括了皇室宗族、功臣和来自蒙古与西藏的特别访客。这场盛会跟其他众多的宴会一样,安排了余兴节目,像京剧表演和吟诗作对。在1790年,来自朝鲜、琉球和安南(越南)的使节跟其他人一起到北京向乾隆祝贺八十大寿。乾隆在圆明园大开宴席来款待他们,甚至向正使祝酒。之后在中午时分,乾隆为这次盛会作了一些诗,向宾客朗读。这些宾客包括几位正使和他们的副使,都能够用同样的联韵来唱和乾隆的诗。

宫廷宴会是怎样上菜的呢?一位18世纪的俄罗斯外交官在接受乾隆皇帝款待之后,把宴会的进行过程生动地描写下来:

首先拿来一张摆满各式各样水果和蜜饯的整洁小桌几,放置在所有来客的面前。看来这个国家似乎是流行先把甜点水果上桌,至少我在这里所接受的招待就是如此。就这一点而言,跟许多其他事情一样,中国人的行为跟欧洲是完全相反的。在水果之后,其他食物都是以同样的方式端上,放置在宾客前的小桌子上。这些菜色包括了鸡肉、羊肉和猪肉,全都是它们最好的品种;这些菜不是烹煮就是以酱菜一起炸炒,但没有一样是用烤的。皇帝(乾隆)从自己的桌子上给大使送去几盘菜,特别是烹煮的野鸡肉,非常可口。

18世纪末的英国访客,虽然不满意他们“很不舒适的住宿处”,但心情由于“极佳的晚餐”而转为愉快。当他们游览圆明园时,他们在其中一座宫殿里,受到“口味稍重、咸味和其他香味的菜色,配以水果和甜点、牛奶和冰水等便餐”的款待。在这个宴会上,每两个英国宾客就安排一张桌子,乔治·斯丹敦形容,“当所有席位坐满时,桌子就立即摆出来,并展示一场豪华的宴会”。每一张小桌子上像“是盘子和碗叠在一起的金字塔,包括大量的各种美味珍馐和水果”。

在圆明园工作的厨师要伺候的不只是皇帝,还有亲王和大臣们,有文件记载在圆明园里“四位老臣要求我们从二月四日到二十七日侍奉五十五桌宾客”。生活在圆明园里的皇帝、皇族和重臣肯定需要一座大型的宫苑厨房,为他们服务。

在御厨房里有大量的工人,《周礼》规范地分作很多不同的级别。他们包括了膳夫、庖人、内饔、外饔、亨人、甸师、兽人、渔人、人、腊人、食医、疾医、酒正、酒人、浆人、凌人、笾人、醢人、醯人、盐人和幕人。在皇帝的配置之下,御厨房里的伙头总数可能有2332人之多,外加206名有品位的官员监督他们。

整个清朝一直维持如此庞大的厨役队伍来服侍皇帝,没有一朝例外。尽管我们没有关于圆明园厨师的统计人数,但以皇帝长时期居住在园里来看,他们的数目不可能比紫禁城内的人数少。在圆明园厨房里工作的伙头大军维持了一百五十多年奢华与优雅的饮食习惯,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御厨房的每个月食料所消耗的费用,以1898年9月为例估算,大约是2780.92两白银。根据近人的评估,光是一顿御膳的规模就可以满足100家农户整年的生活所需。

从1725年夏季的记录可以发现,圆明园里有多间冰库用来保存食物,这并不令人惊奇。事实上,在很早以前,紫禁城里的清室宫廷就开始保留五座大型冰库,其中一座保存了9226块冰,而其他四座则各有5000块。28根据《周礼》记载,早在夏商周三代,宫室里就有一支94人的队伍,专门负责有关冰和冰库的处理,以保存食物。根据规定,任何清帝进用的食物都必须是最优质的“贡品”,通常是从全国送来的最好的地方名产。供圆明园消耗的谷物、谷类食品和蔬菜也是来自附近特别指定的耕作农地,而饮用的水同样也是取自附近玉泉山的新鲜泉水。

据我们所知,乾隆皇帝喜欢在圆明园内不同的地点进膳。这就说明园里每一个重要地点,都需有一座御用的厨房和厨师群。乾隆经常在九州的寝宫用晚膳之外,也常在同乐园的餐厅用膳,大概是因为附近有一个大戏台,方便他用膳后的消遣。自11世纪宋代以来,中国精英分子在晚宴后享乐,成为一种习惯。

根据圆明园资料中的《膳底档》,我们得知乾隆在1784年的农历新年正月十一日于同乐园进晚膳时,在他的餐厅里,使用了一张饰以花卉图案的漆桌。这顿讲究的晚膳菜肴包括酒炖鸭子热锅一品、肥鸡油煸白菜热锅一品、燕窝红白鸭子南鲜热锅一品、燕窝肥鸡丝一品、鸭腰口蘑锅烧鸭子一品、冬笋爆炒鸡一品、摊鸡蛋一品、蒸肥鸡鹿尾攒盘一品、百果鸭子攒盘一品、象眼小馒头一品、鸭子馅提折包子一品、鸡肉馅烫面饺子一品,以及银葵花盒小菜一品。除此之外,还有四盘用银碟盛的细切黄瓜、酱菜之类;咸肉一品;野鸡瓜一品;粳米干膳,和鸡丝燕窝汤。在这顿极其丰盛的晚膳之后,晚上还有一顿夜宵。这顿夜宵有燕窝红白鸭子三鲜汤一品、燕窝炒鸭丝一品、燕窝冬笋锅烧鸡一品、熏鸡咸肉一品、香蕈鸡一品和溜鸭腰一品。

宫廷菜单里有很多以燕窝为材料的菜肴,乃由于中国人认为燕窝是少有的珍馐。根据清代学者袁枚的说法,燕窝是非常罕有而珍贵的食品,即使富有之家也无法经常食用。烹调燕窝的最好方法,就是在烧煮之前,先用清水泡浸大约两盎司(约57克)的燕窝,然后跟金华火腿和鲜菌一起放在嫩鸡汤里煮,直到燕窝本身煮透为止。这道菜没有油脂,所以滋味既软和又清淡。皇帝经常服用这种珍馐补身,很可能基于美味。现代的学者可以确定,燕窝的胶结物富有蛋白质,并含有钙质、铁质和核黄素。

从前文提到的宫廷饮食菜单里,最引人注意的还有以鸡鸭入菜的次数,多于猪、牛、羊或海鲜。作为调味和作料,没有比酱油、油、盐、醋、玉桂、姜和胡椒使用得更多。不管这是不是所有清朝皇帝的标准菜单,或者可能只是反映乾隆个人的口味,后者似乎更接近事实。如果的确如此的话,乾隆的口味在中国烹饪手法里,很明显是比较喜欢北方菜。不过,圆明园里的御厨是完全有能力应付任何来自皇帝的需求。

在1784年农历年正月十二日的一个早上,乾隆在长春园里的淳化轩进早膳。这顿讲究的早膳跟昨天夜里的晚膳一样奢侈,菜单再一次记载了包括多道用切丝、调味、烤鸭和鸡肉来煮燕窝的菜肴,再加上鹿尾、开胃菜、小包子、白糕、肉菇馅包和盛在银盒里的冷盘。桌上另外还有四碟用银盘盛载的切细的蔬菜、咸肉、野鸡瓜、鸭子馅散旦饺子,配上白饭和稀饭,以及水果。除了这些主要菜肴之外,在餐厅里的几张小桌子上,摆放了各种以小麦制成的食品、奶,和几片冷猪肉与羊肉以满足乾隆的胃口。用过这一顿丰盛的早膳之后,乾隆就前往“山高水长”,在一个大型的蒙古包里跟一班喇嘛会面,同时有各种不同的面食伺候。虽然当天没有一顿正式的午膳,但一些简单的食物像面食、水果和茶都充分供应。到了晚上,乾隆返回同乐园用晚膳,菜单跟头一天的晚膳一模一样。

清代的统治者似乎都很节制地饮用适量的葡萄酒和谷物酒,并固定饮用小量的奶。看来布劳岱尔(FernandBraudel,1902—1985)必须要更正所说的“中国向来刻意地不用奶酪和奶油”的论点。在所有饮料之中,中国人饮用最多的非茶莫属,那是中国的天然饮料。以茶代酒的习惯似乎最早可追溯至三国时代(220—265)。在大清朝的中国,满族与汉人都习惯把茶叶当做珍贵的结婚贺礼。事实上,在紫禁城和圆明园里的每一幢主建筑内都有一间优雅的茶室。重要的皇室成员像皇帝、皇后和皇子,每一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特定的茶室。皇帝的茶室称为“御茶房”,由两名七品的官员打理,他们负责处理茶叶、茶壶和瓷、金、银的茶杯。茶叶一般会准备在茶壶或茶杯里再加入滚热的水,经常是趁热喝,不加糖或其他添加物;冰茶则是闻所未闻。在圆明园里用来泡茶的清水,只取自附近的玉泉山,那里的水质被视为是最好的。乾隆于1756年南巡的时候,就随身带着这种“纯净”的水。

当1784年的元宵节,也就是正月十五来临时,圆明园一如往昔张灯结彩、放烟火和演“连台戏”。各种不同的丰盛食品用来款待皇室成员、贵宾和一些蒙古亲王。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乾隆很早就起床到“鸿慈永祜”的安佑宫里参拜,在休息时会有甜汤圆侍候着。当日他在同乐园里进用有24道菜的早膳,这些菜肴包括了燕窝鸡丝、烤鸭、片野鸡肉、鹿茸蒸鸭、蒸鸡、烤鹿肉、碎猪肉、蒸菜包、蒸鸡肉汤圆、腊肉和各类蔬菜。有些菜肴是用特别的碗盘来盛载,例如碎猪肉就盛在一个金盘里,烤鸭放在珐琅器上,用银盘盛着腊肉。这顿元宵节的早膳另外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供应非常多的小点心和各式各样的糕点,以及多种由后宫嫔妃特别准备的菜肴。

乾隆用完这顿早膳之后,就跟平常一样,来到正大光明殿里的听政厅。与一般日子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在厅房里有几张桌子上摆放了面点、水果、糕点和甜汤圆;每一样菜肴都盛在白玉盘或精致的瓷碗里。乾隆在他的听政厅里已经没有胃口再吃东西,所以命身边叫做厄禄里的太监,把这些食品作为御赐之物送给亲王、嫔妃和内阁大臣享用。

元宵节的午膳极为奢华,在奉三无私殿的华丽餐厅里,有32道不同的菜肴呈现在紫檀木餐桌上,并摆好特别准备的筷子、瓷匙、玉碗和银碟,以及布和纸制成的餐巾。乾隆在亲王、嫔妃和宠臣等受邀的嘉宾聚集之后才现身,他随着音乐演奏声驾临餐厅。当乾隆就坐御座后,奉上热菜。照例每两个宾客被安排坐在一张桌子上,享用着不断提供的热菜,并配上羹汤、奶茶、美酒、冻肉、蔬菜和甜点。当菜肴一盘接一盘奉上的同时,有柔和的音乐在伴奏。午膳结束之后,乾隆赐给他的宾客一碗特别为元宵节准备的甜汤圆,以表达他的愉快心情和仁爱。

到了元宵节的下午,太监常宁给乾隆奉上一些流质的热食,像燕窝、鸡鸭或羊肉蛋汤和奶茶,此外几张桌子上还摆了葡萄酒和一些酱菜与糕点。日落之后,夜幕低垂,乾隆让他的宾客,包括来自蒙古、西藏和朝鲜等的特别访客到“山高水长”台阶上,让他们在那里观赏烟火,并享用由仆役奉上的果品和汤圆。

这场节庆盛会持续了好几天;不过,原定在一月十七日举行的烟火,因为下雪的关系而被取消,乾隆也就只好留在室内。当晚,乾隆享用了一顿极其丰盛的消夜,包括燕窝烩鸭子一品、豆腐干炒菠菜一品、羊肠羊肚汤一品、燕窝炒鸡丝一品、溜鸭腰一品,和猪骨一品。

嬉戏与娱乐

圆明园作为一个享乐的地方,提供了很多种类的娱乐。其中一个几乎是乾隆一朝最好玩的项目,那就是在园里(通常在同乐园)设立一个刻意造出来的市场,为皇帝和他的宾客娱乐之用。许多太监在市场里到处游走,并装扮成掌柜、茶楼老板,和贩卖古董、书籍、家具、丝绸、瓷器、漆器等的摊贩。为了让他们看起来就像真的北京市集商贩,以求尽兴,太监们大声地吆喝,就像商贩那样叫卖,同时努力模仿商贩,拉着客人的衣袖求售。为了呈现出一般街道的景象和那些真正街道经常发生的事,他们甚至故意互相争吵或打架,并有意等待衙役来逮捕。作为庆祝节目之一,这个有点像“迪斯尼”的市场,一般会在新年期间一连持续九天。

农历六月的第十八天是著名的“跑御马”的日子,清帝会观赏他的御前侍卫在圆明园的北墙外策马。一个侍卫在策骑的时候,领着另一匹马在旁边;在跑马的过程中,这名侍卫会鞭策旁边的那一匹马,就在这匹马因为被鞭而加速的时候,该名侍卫就会跳到那匹马的背上。侍卫如果能够从后面骑上那匹正在奔驰中的马的背上,就能得到最大的赏赐;而成功地从坐骑上跳至另一匹并行的马背上之侍卫,只能获得二奖;即使在跳上另一匹马的过程中坠地的侍卫,也能从皇帝那里得到一些赏赐。曾经住在圆明园里的五位清帝当中,只有咸丰没有亲自主持过这项活动,而由品位较高的官员替他执行。

五位清帝经常以这座让人自豪的宫苑,接待来自邻近国家,特别是朝鲜、安南和琉球的国王、亲王和其他显要。被满洲人视为亲密盟邦的蒙古,更是这里的常客。1757年农历正月初九清帝就接待了一个藩属的来使,乾隆在“山高水长”接见蒙古宾客,并设下盛宴招待,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五天之后就是元宵节这个大日子,那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节庆之一,各个阶层的百姓都在这天尽情地玩乐,庆祝这个节日就是要敲锣打鼓和赛马,才让这一天过得热“闹”哄哄。

在圆明园里,乾隆在元宵节的前夕会先沐浴然后才就寝。他会在元宵节当天很早起床,跟着在正大光明殿品尝一些水果之后,就会前往“鸿慈永祜”的主殿安佑宫参拜。在同乐园跟他的母后共进早膳之后,就到长春园里的佛寺祈拜。到了下午,则享用由糯米粉搓成的甜汤圆(元宵),作为节日美食,然后在他的寝宫休憩。当夜幕下垂后,他乘坐四人抬的轿子来到“山高水长”,欣赏让人兴奋的表演节目,包括摔跤、灯舞和一年中最盛大的烟火表演。来访的蒙古亲王作为贵宾,被邀请参加这场庆典。所有在旷野里的人都陶醉在灿烂烟火照亮夜空的壮观景象之中,同时不断有食物伺候和音乐演奏。法国传教士王致诚就对圆明园里盛大的“灯会”,感到雀跃并附带说了一些有趣的详情:

每年第一个月的第十五天都会庆祝,即使再穷的中国人,当天都会点起他的灯笼,而灯笼本身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价位。在这一天,全中国都被照亮了,而最明亮的地方就在皇帝的宫殿里;尤其是那些享乐的地方,这些我都会为你们描述出来:没有一处楼阁、殿堂或门廊的天花板上没有挂上几盏灯笼。在所有溪流、河道和湖泽上,也都会放上几盏制作成小船形状的灯笼,浮在水上来回飘荡。在所有山丘、桥梁和几乎全部树上,都挂上一些灯笼,这些灯笼制作得极其漂亮,有鱼、鸟、兽、花瓶、水果、花卉和船等大小不一的各种造型。有些灯笼是用丝绸制成,有些则是利用兽角、玻璃、贝壳,以及其他上千种材料。……中国人把林林总总的灯笼展示在他们的建筑物里。我佩服他们的创意之富,并且很想拥有;与之相比,我们的灯笼就显得穷酸与贫乏。

在灿烂的烟火表演结束之后,元宵节也就告一段落了。乾隆出席于同乐园举行的夜宴之前,先回到他的寝宫,享用一些应节的甜汤圆。夜宴过后,乾隆随同一支灯笼队伍,返回九州。

灯笼和烟火显然是圆明园里最大的乐事,在园里任何地方都看得到,尤其在湖边。许多曾经目睹过的人,把他们的印象写了下来,像18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赵翼(1727—1814)就有这份荣幸,跟乾隆一起在圆明园内观赏节庆的烟火,他说:

上元夕,西厂舞灯、放火最盛。清晨先于圆明园宫门列火数十架,药线徐引燃,成界画栏杆五色。每架将完,中复烧出宝塔楼阁之类,并有笼鸽及喜鹊数十在盒中乘火飞出者。未、申之交,驾至西厂。先有八旗骗马诸戏:或一足立鞍革凳而驰者;或两足立马背而驰者;或扳马鞍步行而并马驰者;或两人对面驰来,各在马上腾身互换者;或甲腾出,乙在马上戴甲于首而驰者,曲尽马上之奇。日既夕,则楼前舞灯者三千人列队焉,口唱太平歌,各执彩灯,循环进止,各依其缀兆,一转旋则三千人排成一“太”字,再转成“平”字,以次作“万”、“岁”字,又以次合成“太平万岁”字,所谓“太平万岁字当中”也。舞罢,则烟火大发,其声如雷霆,火光烛半空,但见千万红鱼奋迅跳跃于云海内,极天下之奇观矣。

这位历史学家对烟火奇观的描述,可以从乾隆身边的朝廷官员在其中一个庆典所作的诗,得到共鸣:

银汉星河不动尘,

斜飞火凤入勾陈;

一声雷起地中蛰,

万树花开天上春。

太乙高楼灯似昼,

未央前殿月移轮;

君王行乐新年盛,

先使思光遍近臣。

18世纪末的英国使节也为圆明园里的烟火着迷。他们当中有人形容,这些燃放的烟火数量超出他曾经看过的所有烟火的总数。他注意到无论在“气势、壮观还是种类”上,在巴达维亚曾经看过的烟火要“比中国烟火低劣”。中国烟火从设计的新奇、匀称和巧思的角度上来看,都远胜于他以前看过的烟火,并且形容中国的烟火“编排成火山普遍的爆发,绽射出光芒和闪烁;在园内使用的甩炮、弹射器、鞭炮、火箭和照明弹等,大约一个小时之后,还积有大量不散的烟云”。

圆明园让人愉悦和快乐的环境,毫无疑问是最适合给皇帝庆祝自己生日的地方。按例在皇帝生日的当天早上,文武大臣都要穿上正式的服饰,集合在圆明园的正大光明殿。品位较低的官员,比方说三品以下的就集合在更远的二宫门。皇帝会盛装出席,并由侍候在侧的官员逐一宣召殿内的官员名字,让皇帝一一接受他们的道贺。乾隆于1757年九月二十五日寿辰那一天在热河狩猎,政府官员就齐集在紫禁城的午门从远方给他致贺。

乾隆的长寿让他可以在1790年庆祝八十大寿,没有一位清朝皇帝有机会庆祝如此盛大的寿辰。当时清帝国大致上仍然和平与繁荣,这位自傲的老人有多方面的理由去度过一个最盛大的寿宴。在生日的前夕,喜气洋洋和鲜艳的装饰已经呈现出来,从北京的西直门开始布置,一直沿着所有通往圆明园大门的道路,延伸出去。由一个总理钦定大臣监督整个庆祝节目的进行,包括来自全国重要官员和富商的贺礼。记载提到:来自两淮、长芦和浙江等富庶地区的富人,实际上支付了这整个盛大装饰的费用。

这场八十大寿的庆典,在1790年九月二十五日于圆明园正式开始。长长的祝寿队伍是根据以下的次序来一一觐见:皇室成员、满洲贵族、大臣、武将和文官、耆老、安南国王,和来自朝鲜、缅甸、真腊、蒙古、台湾,以及各个回族部落的代表。在宣召之后,他们就会坐到指定的位置。待他们全都入座以后,所有宾客齐呼“万寿”以示忠诚。位于圆明园南门西侧的山丘也暂时被命名为迎寿山,在山顶上竖立了一座新建成的名叫寿星亭的亭子。“万寿”成为当天最多人挂在嘴边的字眼。万寿这两个中文大字展示在开放的戏台上,另有数以百计以吉祥的句子写成的对联在圆明园内到处张贴。乐队不停地在远处奏出愉悦的颂扬乐声,大约有一千名喇嘛聚集在巨大的遮篷底下,朗诵佛经以祈求伟大的乾隆皇帝万万岁,在这座壮丽的帝王宫苑里,所有事情都要塑造出让人兴奋的景象。一整天不断送来数以千计未能亲自出席寿典的地方官员所发出的致敬贺词。八十岁高龄的乾隆仍然身体健康和精神焕发,他在高梁桥北的倚虹堂进用他的生辰晚膳。

这场盛大寿典的花费,总计为1144297.5两白银,差不多比原先预算少了573703两白银,推测是因为热情的满洲族人、大臣、地方上的税务官和地方官筹出补贴费用。许多官僚自愿从俸银中拨出一定比例的薪资,来帮忙支付这巨额的祝寿经费。

事后看来,这场盛大的寿典可能是在圆明园里的最后一场真正的大狂欢;之后,清朝帝国就开始走下坡了。乾隆之后的两位继承人嘉庆和道光都饱受内部不稳和外来威胁之苦,无可避免地为豪华而欢愉的宫苑生活蒙上一层阴影。在咸丰登基的时候,清帝国的政治和财政状况正在恶化之中。就这一点来说,咸丰一度觉得在圆明园里居住会有罪恶感,但他最终还是回到园里生活,并背上了一个逸乐君主的坏名声。

咸丰毕竟享受到了豪华的宫苑生活,圆明园虽到了衰落时期,还是维持着一个美丽而愉悦的皇家花园的风貌。其实,咸丰需要极大的享乐来消除他内心的痛苦。圆明园里的许多忠仆尝试要让他龙颜大悦,最引人注意的一次,就是为了讨皇帝的欢心而找来十二个美丽的满族少女到园里去,其中一名叶赫那拉氏的少女,赢得咸丰的特别注意,最后成为恶名昭著、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1835—1908),她主宰清朝超过四十年的时间。这段圆明园里的皇家风流韵事被人写成无数的虚构故事,还包括一名西方作者,这故事的重点是:

在早春的某一天,年轻的皇帝在圆明园里的其中一个花园里,无所事事地到处闲逛,就在这个时候他听到清晰明亮的少女声音,正在唱着娇俏而通俗的歌曲。他停下来聆听并当下决定一定要看看是谁用如此诱人的声音在高唱。让他感到欣喜的是,他在避暑别墅里发现一个身穿绣花衣、身材高挑的美貌少女。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有一件事情是真的,那就是叶赫那拉氏的身材虽不算高但却苗条,后来在1856年4月于九州里的一座殿堂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这对母子一直居住在圆明园之内,直到英法联军入侵为止。经过大劫之后,再也没有人可以回到这座宫苑享受皇家生活了。咸丰在热河驾崩之后,这对母子返回北京,唯一能看到的,仅仅是被烧毁后的圆明园。

圆明园里有很多戏台,经证实在道光登基之后,园里剧场的数量不断增长。按照规定,二品以下的官员是不能陪伴皇帝在紫禁城内观赏表演,但这条规定显然不必在圆明园里落实,咸丰皇帝特别要很多不管品位高低的人陪他看戏。至少有一个案例显示,咸丰曾经抱怨陪他看戏的人太少,结果许多住在附近、已经退休的低品官员,一一被宣召至剧场,跟他一起看戏。

大约在圆明园陷落的前一年,一个夏日夜里,咸丰正在福海一艘巡航的龙船上进晚膳,皇帝突然斥退身边的艺人,找来一个会表演腹语的恩龄。这段插曲证实咸丰喜欢诙谐的独角戏和滑稽戏。

慈禧对京剧也相当热衷,在她取得权力之后,虽然圆明园已经被烧毁了,但她把清漪园改建成颐和园的时候,不忘又多建造了几座戏台,今天游客仍然能够在颐和园里看到一座巨大的戏院。

在19世纪50年代,也就是圆明园的最后十年期间,许多清代学者流传下来无数逸闻,说是有很多来自不同民族的美貌少女,到园里取悦这位年轻却苦恼的皇帝。其中一名满洲少女,也就是未来的慈禧,无疑吸引了皇帝的注意。另有传闻说,圆明园的总管大臣文丰买来四名汉人歌女,名为杏花春、武陵春、海棠春和牡丹春。她们每一个人各住一座别馆来服侍咸丰,这四春再加上叶赫那拉氏就成为著名的“五春”。咸丰很迷恋这些女人,清代的大学者王运(1832—1916)在一首诗里就引用了上述的一些逸闻:

玉女掷壶强笑歌,

金杯掷酒连昏晓;

四时景物爱郊居,

玄冬入内望春初。

袅袅四春随风辇,

沉沉五夜递铜鱼;

内装颇学崔家髻,

讽谏频除姜后耳。

王运的史诗反映了当时圆明园内多彩的宫廷起居,依旧进行着。所侍奉的食物跟以前一样讲究,在圆明园盛况的最后几年,布置得最豪华的餐厅设于奉三无私殿里,似乎已经取代了乾隆时代的同乐园餐厅。不过,宜人的宫苑环境,似乎无法再取悦咸丰,美食、妙韵和漂亮女子都被恼人的动乱时代所糟蹋了。

在圆明园里寻欢作乐也许可以逃避残酷的现实,但有时候反而让咸丰更感痛苦。有一次他因为在圆明园里宿醉而没有出席早朝,为了顾全皇帝的颜面,皇后惩罚了那些在夜里伺候皇帝的女人。不过,咸丰自己也感到惭愧,承认自己的过错并承诺不再醉酒。咸丰勇于承认自己失当的行为,并愿意负起责任,可知他依然有道德感。事实上,他于1860年取消在圆明园庆祝他的三十岁寿典,也表现出他在艰困时刻里,有谦卑的心。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决定,因为在圆明园举行祝寿庆典是长久以来的一个传统,他的真诚可以从另一个地方反映出来,就是他也禁止任何地方官员到北京来庆祝他的生辰。但没过多久,外国军队就入侵,并且把圆明园烧毁,从此再没有任何寿庆能够在这座壮丽的宫苑里举行了。

  • 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春秋和战国的区别是什么)

    1、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是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春秋时候诸侯国内以封地为界,战国时期则把封地全部变成郡县,建立了集权统治。春秋和战国在军事、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不同。2、另外在对周王室的态度上也发生了转变,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对周王还心存敬畏,还不敢称王。到了战国,各大详情>>

    2023-05-27
  •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2023-05-27
  • 五四运动领导者 五四运动领导者和主力

    1、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胡适、陈独秀、林长民和蔡元培。他们都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或革命家或文学家,由他们领导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以学生为主,并有广大群众及各详情>>

    2023-05-27
  • 诗圣是谁的称号 诗圣是哪个诗人的称号

    1、诗圣是杜甫的称号,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和李白并称为“李杜”。有句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中的“李杜”就是指的李白和杜甫。 2、杜甫少年时,曾先后游历了吴越、齐赵等地。期间,他科举不是很顺利,去洛阳考科举,没有考中。三十五岁去长安考科详情>>

    2023-05-27
  • 唐代历代皇帝排列顺序

    1、唐代历代皇帝排列顺序如下: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 -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详情>>

    2023-05-27
  • 先东汉还是先西汉(历史上先东汉还是先西汉)

    1、历史上是先西汉再东汉的,西汉的起始时间为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王莽废除末帝,自立为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 2、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文明古国,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统一,再到后面的唐宋元详情>>

    2023-05-27
  • 金代皇帝列表 金代历代帝王

    1、金(1115年-1234年),或称大金、金国、金朝,是位于今日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旻,国号金,建于1115年,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2详情>>

    2023-05-27
  • 榆关是现在的哪里 榆关是现在的哪个地方

    1、是现在的山海关。2、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山海关位于明长城东端,是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向北是辽西走廊西段,地势险要,为古碣石所在地,所以史家又称其为“碣石道”。关城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冀辽在此分界。3、山海关在1990年以详情>>

    2023-05-27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