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一流的制度,三流的执行

来源: 2022-11-27 22:54:00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春秋战国,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不问出处”的时代。楚国大夫伍举因岳丈犯事害怕被牵连,便远离故土,准备逃到晋国去。途中遇到好友、蔡国大夫声子,声子答应帮他回到楚国。声子到楚地之后,楚国令尹子木问他:“晋国大夫与楚国大夫哪一方更贤德?”声子回答

春秋战国,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不问出处”的时代。

楚国大夫伍举因岳丈犯事害怕被牵连,便远离故土,准备逃到晋国去。途中遇到好友、蔡国大夫声子,声子答应帮他回到楚国。声子到楚地之后,楚国令尹子木问他:“晋国大夫与楚国大夫哪一方更贤德?”声子回答说:“晋国大夫比不上楚国大夫!”为什么?他接着说:“晋国虽然有很多人才,但这些人才都是楚国培养出来的。”子木立马感觉到一股讽刺的气息,于是下令恢复伍举的职位,将他接回楚国。这是春秋时期的事。

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出使秦国,被秦昭王扣留。他手下的两个食客,一个装狗偷得昭王爱妾喜欢的狐白裘,让她在昭王面前替孟尝君求情,使秦王释放了孟尝君。另一个学鸡叫,骗开紧闭的函谷关城门,让孟尝君得以逃回齐国。

整个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之间的残酷竞赛摧毁了西周的宗法制,原来靠血脉世袭的权力正向那些真正有能耐的人手中转移,才华变成了最好的通行证。所以有了“楚材晋用”“鸡鸣狗盗”这样的故事。

“楚材晋用”的背后,是精英们已经打破了地域的枷锁。孔子对故乡鲁国就并非忠贞不渝,而是周游列国将自己的才华当成商品一样兜售,所谓“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这属于社会常规,苏秦、张仪、孙武、孙膑、庞涓、乐毅、吴起、伍子胥、李悝、商鞅、吕不韦、李斯、韩非等等,都曾到各国应聘,成就了一番事业。精英中例外的似乎只有屈原,而他最后的结局还是被楚国抛弃。

“鸡鸣狗盗”则说明,整个天下,上到诸侯国,下到卿大夫,都拒绝了“世卿世禄”的政治,而接受了精英政治。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崛起,社会阶层、职业行当,甚至人格上的弱点,也都不那么重要了,只要有用,鸡鸣狗盗这类技能也会进入当权者的视野并发挥功用。

当以才华为导向的精英政治确立下来之后,历朝历代一直鼓励、征召有才华的人参政,强调精英们要承担责任,“任重而道远”,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是历史的常态是,当权者和人才,就像太阳和月亮,能够见面的日子似乎可遇不可求。敞开大门的当权者感慨人才难得,草莽之中的英雄抱怨怀才不遇。

唐朝的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他的逻辑是,精英政治的关键就是当权者要“爱才”和“识马”,要从芸芸众生中发现人才。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这些故事都印证了这一点。似乎太阳与月亮不见面的最大原因都在统治者身上。

然而,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统治者大都愿意唯才是举,用人所长;他们会容忍政治精英的一些缺点和弱点;他们一般也有足够的见识能够识别精英。

一流的制度,三流的执行一流的制度,三流的执行

但真正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何处发现人才,又如何检验人才,尤其是如何判定此人是不是欺世盗名之辈。这才是最大的麻烦。想想战国时期的四大公子,可谓求贤若渴,来者不拒,门下都有数千才能各异的门人食客,但鱼龙混杂,能用的没几个。

想要稳定且精准地找到人才,需要一个制度的支撑。

关于这个问题,从秦汉而下,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解法。每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流制度,只是在执行中逐渐沦为三流,随之被替代。而这一个个散落的努力,终于凝聚出影响中国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制度。

0101

01

最先做出尝试的,是汉文帝。

其时,距离楚汉战争已经有些年头了,刘邦打江山留下的人才陆续凋零。虽然陈平、周勃、灌婴等人依然在朝,但汉文帝面临人才老化和断代的问题。

文帝二年(前178年)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文帝十五年(前165年)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对策百余人,最终晁错从众人中脱颖而出,迁中大夫。

一个制度的雏形就此出现了:

1、皇帝下诏,指定科目;

2、丞相、列侯、公卿和郡国按要求举荐人才;

3、皇帝亲自策问;

4、根据表现,区别授官。

到了汉武帝时期,“元功宿将略尽”,功臣的后代又不争气,骄奢淫逸,又多违法,人才的空档出现。

董仲舒在公元前135年的贤良对策中提出:让诸侯、郡守每年挑选两个“吏民之贤者”送往中央,留在天子身边作宿卫,由皇帝亲自考察才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一人”。

但是刚开始察举进行得并不顺利,有的郡不荐一人。于是,汉武帝把举孝廉作为考核地方官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那些不积极举荐人才的地方官进行免职处分。如元朔元年(前128年)下诏,各地郡守“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至此,察举遂成定制。

一流的制度,三流的执行一流的制度,三流的执行

察举科目繁多,学者们一般将之分为特举岁举两大类,前者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等等,后者如秀才(东汉时因避刘秀讳改为茂才)、孝廉等等。其中“贤良方正”和“孝廉”两科最重要,所得人才也最盛,成为汉代人才选拔的主流。

孝与廉都是儒家提倡的基本道德规范,民有德行称孝,吏有德行称廉。汉武帝即位后独尊儒术、兴太学,选官也以孝子廉吏为先。这样,官吏队伍变得“文质彬彬”起来,官员逐渐儒学化。似乎汉代的选官策略变成了“以德取人”。

但是,一个管理着几千万人口,处理着兵刑钱谷繁杂政务的庞大帝国,也不可能仅仅依靠以德行标准录用的文官来维持运转。元凤元年(前80年),汉昭帝将郡国推举上来的韩福等五人打发回乡,每人发了布帛五十匹。韩福等人素有德行却不得官,是因为昭帝认为徒有德行者,未必能做事。这也说明察举制并没有抛弃“以能取士”的标准。

东汉顺帝时期,察举制又出现了一个重大变化。尚书令左雄上书奏请:“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其要点大略有三:第一,被举者必须年满四十;第二,以儒生、文吏二科取人;第三,儒生考章句家法,文吏考行政文书。

这种通过对某种专门知识的程式化测验,来决定官员录用资格的东西,我们称之为“考试”

考试这东西一出现,便显出了它的威力。那一年,十几位太守因为举不才之人而落马,聚集京城的考生只有汝南陈蕃、颍川李膺、下邳陈球等三十余人被录用。要知道,孝廉每20万人举一人,一年大概举孝廉约200多人。而这次察举仅仅录取30余人,淘汰率之高,可想而知。

汉代察举发展到这里,内里的“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这三种因素,都获得了制度化的发展。可是,它却迎来了深重的危机。

0202

02

察举制最大的问题在于,尽管任用人才的决断权在中央,但是提供人才的权力掌握在各郡国以及中、高级官员手里。

东汉后期,主昏政谬,外戚宦官轮流登台擅权,各地郡守趋炎附势,滋生了种种腐败现象。

汉顺帝初年,河南尹田歆察举六名孝廉,其中权贵勋戚指定者就高达五人。上下勾结,就连权贵家里的野狗都能得到一官半职。比如宦官曹节,他的父亲、兄弟、子侄都当上了公卿、校尉、州牧、郡守、县令等职务,上至中央,下到地方,曹氏家族可谓遍布天下。

在地方,则流行“以族取士”。当时出现了汝南袁氏、弘农杨氏一类世代公卿、世代传经又世出名士的家族。荀淑有子八人,“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许劭、许虔,并称“二龙”;陈寔、陈纪、陈谌父子三人,“并著高名,时号三君”。这些世家凭借家族地位权势,优先占有各级官职,将察举当作掌中玩物。

一流的制度,三流的执行一流的制度,三流的执行

为了对抗腐败与操控,东汉日渐兴起的“清流”名士,一方面对察举之“清浊不分”加以抨击,以维护选官的公正;另一方面,也在寻求抗衡之法。

察举制“以德取士”,可是如何认定一个人有德行?士人们认为某个人的德行可以通过其名望体现。这种名望不是来自王朝的赐予,而是在士人群体的舆论评价中形成的。这样,才能让推举出来的人,拥有君子的品格,而不会随波逐流,成为权贵的附庸。

欲得“士名”,必须使他人了解自己,在士人中建立名望。汉末士林交游谈论,形成了一个有话语权的社会交际圈。人物评价从其中产生,甚至还出现了一批品题人物的权威人士,如许劭、许靖、郭泰、荀淑、李膺等。这些人几乎拥有预言一般的能力,经过他们的判定,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格,其人往往能经历现实的考验。

不妨来看看当时的名声:“五经无双许叔重”“解经不穷戴将军”着眼于经学;“道德彬彬冯仲文”“德行恂恂召伯春”偏重于道德;“天下楷模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已经有士人领袖之意。

李膺同县有个聂季宝,素有才华,但因家境不好,不敢去见李膺。有人把他推荐给李膺,李膺便与之相见,坐在一起闲谈。没过多久,李膺便说:“此人当作国士。”最后果然如其所料。时人以列身李膺座上为“登龙门”,经其品题者,身价翻上十倍。

被品题者后来终成英士,与其说是那些名士确有识人之能,不如说是这种名士品题,造就了被品题者的名望。获得“士名”者,就成了香饽饽,往往是州郡并辟、三府交征,趋之唯恐不及。

这就产生了察举制的又一个危机。循规蹈矩难以成名,所以人们就不惜沽名钓誉,以博取声名。乐广人赵宣埋葬双亲后,在墓道中“行服二十余年”,以赚取“孝”名。州郡官听闻,多次请求他做官,为了做些姿态,赵宣始终不答应。后来陈蕃为乐广太守,查出赵宣在墓道里生了五个儿子,这才揭露了骗局。

就这样,“以权取士”“以族取士”“以名取士”取代了察举制中“以德取人”“以能取人”和“以文取人”的倾向,它渐渐难以承载选举人才的重任,变革已经成为必然。

0303

03

汉末名士操纵舆论,褒贬人物,将选政牢牢把握在手中。

当时汝南有一位名士许劭,与兄弟许靖主持了名扬天下的“月旦评”,评论乡党人物,于每月初一(即月旦)公开举行。一些人为了博取声名,慕名而来。

据说,曹操年少时,就常备好厚礼,来寻许劭,放低姿态大力讨好,求他为自己说一个好名声。许劭看不起他,不肯评议。于是,曹操趁其不备,挟持了许劭。许劭不得已,才说:“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听闻,大悦而去。

曹操虽出身大族,但并非名门,自然会遭到名士的排挤,这也使得他极度反感有名无实之人。

建安十五年,曹操下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如果只能任用廉士的话,那么齐桓公如何成就霸业。此后,他不厌其烦地发布求才令,还告诫下属选人任官不能求全责备,哪怕是像“盗嫂受金”的陈平,或是不守信的苏秦,只要有才华,就来者不拒。

因此,曹操招揽了不少英俊豪杰。正如史书所言:“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

但是,如果只是说曹操打击名士,未免以偏代全。他的确想要不拘一格取人才,但也不是要完全抛弃名士的清议。

从迎汉献帝都许开始,曹操曾持续不断地进用“汝颍之士”,逐渐形成一个以地域、宗族、姻亲、乡里等关系相联结的“汝颍集团”,成为曹魏政权的重要依靠力量。曹操进用“汝颍之士”,主要就是依靠朝廷重臣但同时又是颍川大族、名士的荀彧的荐举。

一流的制度,三流的执行一流的制度,三流的执行

当年曹操常年征伐在外,军国事全部交给荀彧筹划。曹操便问荀彧:“谁能代卿为我谋者?”荀彧立马说:“荀攸、钟繇。”然后又推举戏志才。志才死后,曹操给荀彧写信道:“自志才亡后,没有可以出谋划策的人了。汝颍之地多人才,谁可以继之?”荀彧遂举荐郭嘉。在平定袁绍之前,曹操选用的一大批谋士,主要就是依赖荀彧所举。而这批谋士又以其同郡人士居多,像荀攸、钟繇、戏志才、郭嘉,均是颍川人。

此后,荀攸成为魏尚书令,也不少推贤进士。曹操曾说:“二荀令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由此可见,曹操并非完全排斥名士清议,其选举标准却是重才不重德。曹操所用之人多是“大族名士”,但他之所取非虚名,而是其真实的才能。

还有一点,荀彧虽是颍川大族、名士,但他同时还是朝廷重臣。荀彧以在职朝官的身份推荐人才,这样既可以防止世家操纵选举,又可以选举出曹操需要的人才。既削弱了地方大族在选举中的威权,又迫使那些大族、名士转而与政府合作。这样一来,随着在野的名士月旦变成官府品第,地方选举也完全为中央所控制。

这个策略就一直持续了下去。

曹操平定冀州,采用了郭嘉的建议,“多辟召青、冀、幽、并知名之士”。冀州是袁绍的老巢,素以地方朋党相争闻名,曹操平定袁绍之后,就针对冀州风俗发布了一道“整齐风俗令”,公开表明其抑朋党、排清议的决心。然后任用冀州名士崔琰以丞相东曹掾之职“总齐清议”,代表中央推举冀州人士。

平定荆州之后,曹操又进用了一批“荆州之士”,具体事务交给荆州名士且身为朝廷大鸿胪的韩嵩负责。韩嵩按照人才优劣,划定品级,以此作为选官的依据。

曹操病逝之后,其子曹丕继任魏王。时隔不久,陈群就建立了“九品官人之法”,完全地继承了曹操的用人策略。

一流的制度,三流的执行一流的制度,三流的执行

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0404

04

所谓九品中正制,简要说来,就是是由朝廷选择朝中的官吏兼任其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负责访问本地的人才,从家世道德才能三个方面给这些读书人定出品级,供吏部选人时参考。九品之中,一品为虚设,最高品就是二品。后来二品称为上品,其余皆为下品。

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流的制度,但在实践过程中,却遭遇了三流的执行。

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家世并不是定品的唯一标准,道德、才能还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而且统治者对于士族也十分警惕,对于那些威胁中央权力的因素,处理得非常严厉。

曹操、曹丕之时,朝中一些身负盛誉的名士,依然热衷于交游结党,品题清议,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政治势力。他们被称为“浮华交会之徒”,如孔融、魏讽等,皆以“浮华”被杀。魏明帝时,又出现了一批新的浮华之徒。如何晏、夏侯玄、诸葛诞、邓飏、毕轨、李胜等,以“四聪”“八达”“三豫”等号相为标榜,褒贬人物,交游结党,倾动一时。魏明帝将他们全都免官废锢。

那一批高门名士在政治上已属于权势者一方,利用优越的家族势位分割权势,清谈玄理,虚无放诞,成为一种新式的文化贵族兼政治贵族,他们便是中古士族的最初一批典型代表。尽管他们受到了曹魏王朝的打击,但自此以后,此类人物依然源源而生。

曹魏后期,司马氏专权,一改打击豪强的政策,转变为笼络和放纵。没了皇权的浇灌,九品中正制这株树木便朝着另外一个方向生长,最后成为一颗苍天大树,可惜荫蔽的却是世家大族。

一流的制度,三流的执行一流的制度,三流的执行

进入西晋,一些有识之士便纷纷抨击九品中正制,而且议论的重点都是批评中正只重家世,不重才能。中正定品,完全以门户高低为依归,凡是列于上品者,皆是当朝权势和高门望族,而列于下品者,则是蓬门之俊和寒门庶族。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此时,九品中正制已经完全变为“以名取人”与“以族取人”的结合与制度化

九品中正制一开始的作用就是造就门阀。曹魏之时,雍州北地泥阳大族傅嘏官拜太常,是司马氏集团的重要成员。后来他的儿子傅祗仕晋,官至司徒。孙子傅宣亦为高官。他们的方法就是滚雪球。傅嘏从曹魏担任本州大中正起,选举其子傅祗,其子又任中正,选拔其孙傅宣、傅畅,一门三世牢牢地将本州大中正之职掌握在手里,代代相传,已经成了世袭。

到了后来,九品中正制开始发挥第二个作用——隔离士庶。一般来说,连续几代被评定为二品并因而当上高级官员的家族,就被称为高门士族。未能获得上品且为低级官员的家族就是次等士族。而那些没有士的身份,无法参与中正品评的家族,哪怕再贵盛,都被称为寒门。

门阀士族通过垄断大小中正职务,进而垄断上品,使得他们与寒门之间竖起一道无比坚固的巨墙。决定你在墙内还是墙外的,并不是现实的权势,而是祖先的枯骨所代表的血脉。就这样,门阀士族很快就凝固成具有封闭性、排他性的集团。

东晋就是门阀士族的鼎盛时期。琅玡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相继主持朝政,相比之下皇权日渐衰弱。

一流的制度,三流的执行一流的制度,三流的执行

等到士庶之间的天堑形成,九品中正制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0505

05

当士族们不用再费心去维系自己的地位,他们也就成为政治上的点缀品。

他们鄙薄武职,脱离军权,甚至连重要的行政职务也不想承担,总是出任俸禄多、品级高、事务清闲的“清官”。高门士族也不愿与寒门庶族交流,几乎隔绝了往来,只会孤芳自赏,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羸弱。到南朝时,颍川庾氏、谯国桓氏、太原王氏在政治斗争中弱如蝼蚁,几乎遭到了覆灭。琅玡王氏、陈郡谢氏也人才凋零,失去了实权。

到了侯景之乱时,门阀士族很多人因为“肤脆骨柔”“体羸气弱”,往往死于战乱,或者颠沛流离,受不了苦,死于沟壑。

反倒是北方的士族,经历了异族的侵袭,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到隋唐之时,还受人敬重。

另一方面,是寒门的崛起。

列举南朝的开国皇帝如刘裕、萧道成、陈霸先均出自寒族,都是通过领兵打仗,控制军权而成为新朝的创立者。其余将帅也多出自于庶族,他们身经百战、屡立战功,在新王朝建立之后,或出任藩镇,或致位卿相,身居高位,成为统治集团中的重要人物。如刘宋沈庆之亲自耕田,不识文字,后以军功官至太尉。萧齐大将王敬则,屠狗商贩出身,后官至大司马。

如田余庆先生所言:“东晋门阀政治,终于为南朝皇权政治所代替。南朝皇帝恢复了绝对权威,可以驾驭士族;而士族纵然有很大的社会政治优势,却绝无凭陵皇室之可能。”

皇权兴起的同时,选官制度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位皇帝——梁武帝。

一流的制度,三流的执行一流的制度,三流的执行

梁武帝以崇尚儒学自居,大力发展学校教育,致使一向不被人们重视的策试制度日渐兴盛。天监四年,梁武帝诏开五馆,置《五经》博士各一人,每馆有数百生,加起来一共一千余人。五馆面向出身寒门的学子,考试合格者,便能当官。后来又下诏建立国子学,国子生的选任皆为公卿子弟或士族官僚子弟,但也是要通过考试取士。

相比较而言,面向寒门的五馆生在实际的仕途中步履艰难;而出身优越的国子生,大多升迁迅捷,前程优越,这实际上也是变相地优宠门阀士族。

但是,梁武帝开设五馆,延揽寒门才俊,毕竟突破了门第限制。更为重要的是,在九品中正制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策试制度把教育、考试和选官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后世科举与学校教育合流的先声。

当时还出现了考生不在学校,却能通过策试入仕的现象。此类人多是自学成才,以自学者的身份参加策试,然后步入仕途。我们知道,科举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王朝设科而士人自由报考。这一变化,标志着自由报名应试制度的萌芽。

中古中国社会始终盘踞着一个拥有巨大特权的士族集团,皇权并无足够的能力充分地削弱其特权。政权未能向各阶层人士充分开放,下层知识分子也始终处于弱小状态之中,不能大量地涌现并通过公平竞争进入统治上层。但门阀笼罩的阴云之中,总算透出一点亮光。

长官举荐逐渐向考试转移;考核的标准从虚无缥缈的德行,或者生来注定的家世,逐渐变成了文化知识的测验;考试程式在不断严密化、规范化;自由投考开始萌芽;学校与选举人才之间的结合日益紧密……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随着“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的因素不断弱化,一种充分制度化的的“以文取人”的入仕制度,就要瓜熟蒂落了。

一流的制度,三流的执行一流的制度,三流的执行

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 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习的知识,分别有几个方面?

    在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习很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她们的婚姻生活,更是为了她们在未来的家庭中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本文将带您了解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习的几个方面的知识。  一、家务劳动  在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会家务劳详情>>

    2024-01-20
  •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2024-01-20
  • 文明过滤器理论:理解文化进化的关键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理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之一便是“文明过滤器理论”。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一理论的内涵、起源及其对文化进化的启示。  一、文明过滤器理论的内涵详情>>

    2024-01-20
  • 庞德不投降关羽:武艺之争还是忠诚之魂?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威震天下,英勇无敌。然而,在曹操麾下,也有一位勇猛的将领庞德,他曾誓死不降关羽。那么,庞德不投降关羽是不是因为不服关羽的武艺呢?本文将从历史资料出发,探讨这一话题。  一、庞德与关羽的武艺之争  庞德,字子升,东汉详情>>

    2024-01-20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刘邦与韩信的悲欢离合

    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雄豪杰,他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就是汉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韩信。本文将以韩信为主线,讲述他与刘邦的悲欢离合,以及他在汉朝建立过程中的重要贡详情>>

    2024-01-20
  • 故宫门钉的神秘之处:为何摸不得?

    作为中国最大的古代建筑群,故宫博物院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在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许多游客都会去摸一摸故宫的门钉。那么,到故宫玩为什么要摸门钉?为什么不能乱摸?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门钉的象征意义  故宫的门钉,又称详情>>

    2024-01-20
  • 芈月传中的苏秦:历史原型与人物解析

    电视剧《芈月传》自开播以来,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其中,苏秦这个角色备受关注。那么,芈月传中的苏秦是谁?他是否有历史原型呢?本文将为您揭开谜底。  一、芈月传中的苏秦  在《芈月传》中,苏秦是秦国的一位谋士,他机智过人,足智多谋,为秦国详情>>

    2024-01-20
  • 铁木真与西夏:为何不趁机进攻老巢?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与和平总是交替出现。蒙古帝国的铁木真和西夏王朝,作为两个强大的国家,为何在关键时刻没有趁机进攻对方的老巢呢?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战略考量和国际关系等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历史背景  1. 铁木真的崛起  铁木真(详情>>

    2024-01-20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