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侵华时期日本政府的喉舌:细数潜伏旧上海的日系报纸

来源: 2022-11-27 22:57:00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题图 旧上海滩 一百年前的中国,风起云涌,人心激荡。旧上海租界林立,五方杂处,华洋混杂。作为旧中国的桥头堡,中外各种势力纷纷潜伏于上海,借以窥视中国并伺机而动。日本势力就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其突出表现便是在中国通过创办或收购报纸,来达到为
旧上海滩旧上海滩 题图 旧上海滩
 

  一百年前的中国,风起云涌,人心激荡。旧上海租界林立,五方杂处,华洋混杂。作为旧中国的桥头堡,中外各种势力纷纷潜伏于上海,借以窥视中国并伺机而动。日本势力就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其突出表现便是在中国通过创办或收购报纸,来达到为日本侵略政策扩张的政治目的。从晚清到民国,上海是日本势力潜伏中国的最大据点,也是各国中办报数量最多的一个。正所谓玩弄“笔杆子”哪家强?

  上海不仅是日系报纸在中国的发源地,也是日系报纸最多的地区。最早的日系报纸《上海商业杂报》于1882年(光绪八年)7月便已出现在上海。而从这开始,到日本二战投降的近六十年间,日本在中国共办有183种报刊,其中上海为34种,为全国最多。就连在全国影响力最大的《申报》都有日本控股。同时,日本的东亚同文会还在上海设立了东亚同文书院,并成立支那研究所,以此为掩护,进行中国情报收集调查,并编纂《支那年鉴》。日本人对中国的事,比中国人还上心。

日本上海东亚同文书院明信片日本上海东亚同文书院明信片 东亚同文书院(实为日间谍学校)明信片

  其实,这个所谓的东亚同文书院就是一个间谍学校,创办人中岛真雄本身就是一个大特务。中岛真雄不仅自己在上海及其它城市投资报纸,他的很多学生大部分也进入了各地的报纸中,充当主编、编辑记者。表面上看,日本人似乎只是办一份报纸,报道些花边新闻、时政消息,实则是在日本政府的背后支持下,收集中国情报,挑动是非,美化日本对华政策,完全是日本利益的在华代言人,尤其是在后期日本侵华期间,这些日系报纸更是成为了侵略者的帮凶。

民国三十四年八月 《申报》影印 侵华时期日本政府最重要的官方喉舌民国三十四年八月 《申报》影印 侵华时期日本政府最重要的官方喉舌 民国三十四年八月 《申报》影印 侵华时期日本政府最重要的官方喉舌

  日本人玩弄“笔杆子”,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完全由日本人投资创办,如《亚东时报》;一种是日本资金控股,如后期的《申报》;一种是日本政府或组织收购,如《同文沪报》。有一点不得不说,日俄战争前后,一些日本官方色彩浓厚的报纸,由于言论过于倾向日本,丧失了客观中立的立场,让中国人很不爽,报纸遭到集体抵制。日本外务省为了扩大影响又另辟蹊径,用金钱收买贿赂其他报纸的编辑记者,如《字林西报》、《文汇报》、《上海泰晤士》报等。这其实就是相当于花钱登软文。

  日系报纸的舆论变化,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晚清时期,由于维新派都是亲日反俄派,日本希望通过支持维新变法来拉拢维新派与西方列强进行抗衡,也希望用日本的明治维新、君主立宪制度来影响中国。二是民国时期,日系报刊为日本全面侵华做舆论打手。在中国玩弄“笔杆子”三十年的日本人宗方小太郎为此做了总结,他认为,一要打动中国人的人心,二是成为日本对华策略的据点。

  先说晚清时期。甲午战争前,在上海的日系报纸基本以服务侨民的通商传教为主,都是日文。这期间,甲午战争后与日俄战争期间是日系报纸活跃期。其中,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有《亚东时报》、《同文沪报》、《上海新报》。最有意思的则是,《亚东时报》与《字林沪报》合体,重新诞生《同文沪报》,后又改名《沪报》。在这一连串的重组背后与风云变幻的时局息息相关。

  《亚东时报》是日本乙未会于1889年6月创办。戊戌变法后,公开哀悼谭嗣同、大胆批评慈禧。清廷对此颇为不满,不断施压,后来该报换了马甲,与《字林沪报》结合,摇身一变成为《同文沪报》。此时,报纸已经换投资方,出钱的是日本在华民间组织东亚同文会,收购《亚东时报》后又买下《字林沪报》,该报继续主张维新变法,呼吁中日携手抵制俄国。

  《同文沪报》打压清廷的表现逐渐让日本外务省也很不满意,强行介入该报。随后,该报转变策略,积极宣传对华政策,开始给中国人洗脑。日本人称之为“收揽支那人的人心”。为此,该报逐渐遭到读者抵制。日本外务省也有些后悔,觉得花钱收买记者更划算,便始乱终弃。1908年春,《同文沪报》改名《沪报》,又被上海道台蔡乃煌收购,最后停刊。

  再说民国时期。此时上海的日系报纸又可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这期间的日系报纸创刊最少,中文报仅有《华报》与《东亚日报》。《华报》是以中国人伪装,背后由日本人控制,在日本总领事馆登记的报纸。报纸以宣扬中日亲善、东亚共荣为主。《东亚日报》则纯粹是东亚同文会的机关报,由井手三郎控制。此期间,日文报纸却有三种。一是《上海日日新闻》,专门以刺探中国政治内幕与经济情报为主。为配合侵华战争,该报与《上海日报》、《上海每日新闻》合并,改名为《上海合同新闻》。没想到,仅两个月便寿终正寝。一种是《上海经济日报》,后改名为《上海每日新闻》,一起被并入《上海合同新闻》。一种是《江南晚报》,也是日本人控制,中国人做主笔。该报以宣传反蒋介石言论、为日本政策辩护为主。

  据《申报》年鉴之《出版编》记载,1932年,由外国人控制的日报共有58种,日本报纸占36种,其中在上海的日系报纸则有11种。此时,为了配合侵华,有更多报纸被日本人控制,一些著名大报如《文汇报》、《申报》、《新闻报》的节操纷纷被迫沦陷。《文汇报》本由英国人1879年在上海创办。日俄战争后,日本人开始介入并不断蚕食其他国家股份。1917年,日本成为最大股东,股份达到一半,第二大股东美国占据三成半,英国股份还不到两成。该报以英国人作为掩护,大肆鼓吹日本侵华政策。《远东时报》也是同样套路,日本人挤走美国创办者,将很少涉及政治的财经报硬生生变成了日本政府的喉舌。《申报》与《新闻报》也未能幸免,1941年11月先后被日本控制。两个老牌大报不得不为日本人侵华服务。

  随着1937年“八一三”抗战的爆发,为了占领上海的舆论宣传阵地,日本加紧对上海的报纸的重组。除了上面的提到的合并改名案例,还有《上海日日新闻》改组为《新申报》,后又改名为《大陆新报》。该报分为早报、晚报两期,每天销量达4万份,是日本政府最重要的官方喉舌。

  为了与报纸配合,日本人在上海还开设了十余家印刷厂以及多家书店。印刷厂为日本报刊与日本各种商业服务,而书店则是全面宣传日本文化的又一重大阵地。如虹口吴淞路与海宁路转角的诚堂书店,四川北路的内山书店都是规模与影响非常大的书店,就连鲁迅也时常光顾。

  旧上海作为近代中国报业最大的重镇,与旧中国一起兴衰荣辱,虽有辉煌,但更多的是屈辱。以上海为根据地,日本全面掌控“枪杆子”,并用“枪杆子”屠杀中国百姓,旧中国政府则完全辜负了那个时代,彻底堕落成了“二杆子”,实在令人深思。

  • 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春秋和战国的区别是什么)

    1、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是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春秋时候诸侯国内以封地为界,战国时期则把封地全部变成郡县,建立了集权统治。春秋和战国在军事、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不同。2、另外在对周王室的态度上也发生了转变,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对周王还心存敬畏,还不敢称王。到了战国,各大详情>>

    2023-05-27
  •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2023-05-27
  • 五四运动领导者 五四运动领导者和主力

    1、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胡适、陈独秀、林长民和蔡元培。他们都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或革命家或文学家,由他们领导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以学生为主,并有广大群众及各详情>>

    2023-05-27
  • 诗圣是谁的称号 诗圣是哪个诗人的称号

    1、诗圣是杜甫的称号,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和李白并称为“李杜”。有句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中的“李杜”就是指的李白和杜甫。 2、杜甫少年时,曾先后游历了吴越、齐赵等地。期间,他科举不是很顺利,去洛阳考科举,没有考中。三十五岁去长安考科详情>>

    2023-05-27
  • 唐代历代皇帝排列顺序

    1、唐代历代皇帝排列顺序如下: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 -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详情>>

    2023-05-27
  • 先东汉还是先西汉(历史上先东汉还是先西汉)

    1、历史上是先西汉再东汉的,西汉的起始时间为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王莽废除末帝,自立为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 2、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文明古国,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统一,再到后面的唐宋元详情>>

    2023-05-27
  • 金代皇帝列表 金代历代帝王

    1、金(1115年-1234年),或称大金、金国、金朝,是位于今日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旻,国号金,建于1115年,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2详情>>

    2023-05-27
  • 榆关是现在的哪里 榆关是现在的哪个地方

    1、是现在的山海关。2、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山海关位于明长城东端,是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向北是辽西走廊西段,地势险要,为古碣石所在地,所以史家又称其为“碣石道”。关城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冀辽在此分界。3、山海关在1990年以详情>>

    2023-05-27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