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微信朋友圈无数次地有人转发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历史作家袁灿兴(网名“胡嚼蛆”)的网文《与马教授商榷——苏北地主有初夜权?》。无一例外,此文下方的评论区基本被各种对“马教授”的人身攻击和肆意辱骂所充斥。
出于职业习惯以及对苏北地方历史的关注,我查找、阅读了相关资料。
2013年,马俊亚发表《近代苏鲁地区的初夜权:社会分层与人格异变》(载《文史哲》2013年第1期)。因为这是学者第一次以学术论文的形式,论证近代淮北、鲁南地区存在“初夜权”现象,故被不少不负责任的网站、自媒体斩头去尾转发,甚至加上不着调的“编者按”,由此引发XX粉们铺天盖地的怒火。
胡嚼蛆这篇网文很能代表网络时代伪学术批评的通病,所以我特意花了些时间对照马俊亚的原文,简单地拆解给诸位看。
首先是标题的迷惑性。胡嚼蛆的副标题叫《苏北地主有初夜权?》,事实上,仔细读过马俊亚的论文,就知道其对“初夜权”占有者的界定是很严谨的,并不是“苏北的地主就有初夜权”,而是“掌握行政、军事和经济等各种权力的大地主”,才可能有初夜权。
原文中对这种大地主界定得很清晰:“掌握国家权力的军政人员,极易成为乡村大地主,进而成为一个强势的利益集团。因此,本文所说的大地主,如其说是土地占有者,更不如说是乡村权力的占有者,且这种权力基本不受程序化法规的制约。”(《文史哲》2013年第1期,第100页)
也就是说,初夜权的行使者是极少数站在当地金字塔尖的、集军政权力于一身的大地主,而不是如胡嚼蛆故意给读者营造的误解那样,好像是只要在苏北,占有土地的平民地主就天然地拥有这种权力。
胡嚼蛆将“掌握行政、军事和经济等各种权力的大地主”曲解为平民地主,将权力占有者歪曲为土地占有者,无非就是为了扩大打击面,耸人听闻罢了。
同样的情况,胡嚼蛆还无视马俊亚的原文对研究地域的界定,故意对论述范围进行泛化。
原文对研究地域的界定是:淮河以北的江苏(苏北)和济宁、临沂以南的山东(鲁南)。
结果,胡嚼蛆煞有其事地说:“作者(指马教授)认为,苏北农村,多已圩寨化,于是地主恶霸们,可以为所欲为了。看到此处,我不由哭了。圩,是具有一定的军事性质,但是为了自保。以沿江为例,水系发达,直接影响了过去村庄的空间布局。沿江的村庄,多以埭、圩为名,‘埭’是指地势较高地区所建的堤,‘圩’主要是指在地势较低地区所建的堤,均与筑堤拦水相关。我乡靖江,每一个圩,前后各有一条河流供生活用水及灌溉,房屋后就是可垦殖的农田。圩用水包围,起到了防御功能,这在治安不靖的时代,是民众自卫的需要,到了马教授口中,就成了地主割据的武装。”
中国疆域辽阔,地区之间的差异往往很大,这是区域研究在中国整体史研究之外的意义所在。胡嚼蛆大概以为历史就只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别史,不知道区域史的存在,所以才会用家乡靖江的经验主义例子来反驳人家淮北、鲁南的情况。
事实上,淮北圩寨的属性主要就是马俊亚指出的军事用途,跟江南还有靖江的圩田根本不是一回事。这是学界的一个共识。苏州大学池子华教授的论文《淮北村庄的“圩寨化”:近代农村社会变迁的一个侧影》明确指出:淮北的圩寨是军事化用途,“跟江南的圩田不是一回事”。
提醒胡嚼蛆一下,靖江在清代由常州府管辖,属于池子华教授所说的江南,可不是苏北。
查阅公开资料,池子华教授还是胡嚼蛆的博士导师。如果学风严谨的池教授读到徒弟所发的宏论,恐怕也会“不由哭了”吧?
胡嚼蛆随后又言之凿凿地反问道:“马教授能列举出几处,苏北割据一方的圩寨军事武装力量吗?”
查马俊亚在2010年即发表论文《近代淮北地主的势力与影响——以徐淮海圩寨为中心的考察》(载《历史研究》2010年第1期),详细论证了淮北圩寨的军事化问题,并得出结论:“一般由大地主充当的圩寨寨主,多集经济、军事、司法、行政和宗教权力于一身,成为一个区域的实际统治者,对佃农操生杀予夺之权。”
不知胡嚼蛆是真不读书,还是故意隐瞒?
按理说,批评别人的学术观点之前,总要真的读读别人的文章吧,至少搞清楚以研究淮北起家的自己授业导师的观点,再不济也要搞明白地域和概念。连这个都搞不清楚就开喷,实在太不负责任。
更有意思的是,胡嚼蛆不仅搞不清地域,甚至连数量也分不清。其地理和数学常识,同样堪忧啊。
胡嚼蛆称:“作者(指马教授)所引用的,地主享有的初夜权的资料,来自于解放后华东军政委员会土改委员会编的《江苏省农村调查》。此调查是为了服务土改而进行的,自然带有倾向性,其中对于地主恶霸的各种描述,必然也要经过加工。一名佃农约是受戏剧影响而产生的,要把妻子初夜权送给地主的哭诉,变成了马教授援引的史料。”
看到这里,我本能地对这种为了批判的归纳产生怀疑:很难想象,一篇仅使用了一条历史材料的论文,怎么可能在《文史哲》这种老牌核心期刊过审并刊发?
其实,读过马俊亚的原文,就知道此文用了接近150个注脚,光证明初夜权的资料就有数十种,包括地方志、报纸、人物访谈等等。而华东军政委员会土改委员会编的《江苏省农村调查》仅是数十种资料中之一种。“其中一种”被胡嚼蛆渲染成“仅有一种”,还故意制造这种史料不靠谱的印象。这样的学术批评太荒谬,也太用(bie)心(you)良(yong)苦(xin)了吧。
2016年,马俊亚针对批评者质疑中共土地改革资料《江苏省农村调查》的可靠性,专门撰文《地区性社会差异与淮北的初夜权》(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4期),此文没有用一条土改资料,照样证明了淮北初夜权的存在。
胡嚼蛆的“商榷”全然不顾马俊亚2016年的回应文章,开喷前功课做得太不到位了。
胡嚼蛆还称:“作者(指马教授)论证苏北地主享有初夜权的史料佐证缺乏。好不容易,作者找到了一条。可这条证据可信吗?此条史料云:盱眙日伪县长郭济川有一女儿,非常疼爱,不想被豪绅宋振中,强娶为妾,过着非人生活,备受宋妻虐待。”
同样的,我对这种归纳极其怀疑,所以回头就翻看了马俊亚的原文,并从中随手截取了一些例子:
胡嚼蛆说“好不容易,作者找到了一条(证据)”,但如果你真读过原文,你会“很容易”知道,作者实际上罗列了数十条证据。
无视原文证据、自行偷换概念并自说自话,是胡嚼蛆这篇网文的一大“特色”。如果不是胡嚼蛆没有仔细读过人家的原文就信口乱喷,那么,我严重怀疑,他压根儿就是在藐视读者的智商。
胡嚼蛆为了博眼球,使用了种种移花接木的手段。如胡嚼蛆称:“遍索民国时期的报刊杂志,均无苏北地区初夜权的记录。往昔与乡间老人相谈,亦从未听过此等事件。”
如果胡嚼蛆有半点常识的话,应该知道马俊亚原文引用的《申报》《淮海报》等史料也是报刊,应该知道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遍索民国时期的报刊杂志”。
胡嚼蛆说,乡间老人没跟他谈过,所以证明苏北地区不曾存在初夜权。这就像青蛙会说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稍有历史思维的人,都能轻易判断出他的结论,说得既主观又草率,不值一驳。
胡嚼蛆完全是用断章取义和罗列虚假证据的手法强加给马教授,并以这个“马教授”为靶子,通过一堆臆想的子弹,哒哒哒哒,一番扫射后宣布自己赢了。
最后,他把自己居于学术法官的地位,对马俊亚进行莫须有的学术判决:“马教授的问题是,从一条不可靠的采访记录出发,进而去论证整个苏北、淮北、山东,存在初夜权,个人以为,此论证,似大为不妥,在此与马教授商榷一二。”
胡嚼蛆是半个网络红人,对颠倒黑白带节奏绝不陌生,绝对知道通过这种小伎俩,就足以挑起一拨又一拨对“马教授”的网络攻击。
这种目的不过就是哗众取宠,博取流量。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朋友养的鱼死了,悲伤不已。他不想给鱼土葬,说想给它火葬,然后再把鱼的骨灰撤回大海,好让它再回到母亲的怀抱。谁知道那玩意儿越烤越香,后来就买了两瓶啤酒……
很多事情干着干着,就忘了初心。
在网络上搞学术批评,更是如此,流量太香了,初心是什么?不重要。
但,总得有人来较真。
1、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是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春秋时候诸侯国内以封地为界,战国时期则把封地全部变成郡县,建立了集权统治。春秋和战国在军事、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不同。2、另外在对周王室的态度上也发生了转变,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对周王还心存敬畏,还不敢称王。到了战国,各大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1、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胡适、陈独秀、林长民和蔡元培。他们都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或革命家或文学家,由他们领导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以学生为主,并有广大群众及各详情>>
1、诗圣是杜甫的称号,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和李白并称为“李杜”。有句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中的“李杜”就是指的李白和杜甫。 2、杜甫少年时,曾先后游历了吴越、齐赵等地。期间,他科举不是很顺利,去洛阳考科举,没有考中。三十五岁去长安考科详情>>
1、唐代历代皇帝排列顺序如下: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 -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详情>>
1、历史上是先西汉再东汉的,西汉的起始时间为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王莽废除末帝,自立为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 2、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文明古国,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统一,再到后面的唐宋元详情>>
1、金(1115年-1234年),或称大金、金国、金朝,是位于今日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旻,国号金,建于1115年,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2详情>>
1、是现在的山海关。2、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山海关位于明长城东端,是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向北是辽西走廊西段,地势险要,为古碣石所在地,所以史家又称其为“碣石道”。关城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冀辽在此分界。3、山海关在1990年以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