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中后期,称霸海洋的非英国莫属。当时的英国拥有世界第一的海军,1889年开始,英国的海军保持的战列舰数量是他后两个海军强国的总和。为其强大海军实力提供支撑的是英国首屈一指的造船工业。对近代海战有划时代影响的“无畏舰”,就在大英的船厂中诞生。领先世界的军事水平和工业水准令大英帝国的威名传遍全球。
晚清的中国积贫积弱。一些较有远见的士大夫,发起推动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要“师夷长技以治夷”,要发展海军“勤远略”。学习对象自然是第一海上霸主英国。清政府派遣了严复、萨镇冰、叶祖珪等学生远赴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求学。在英国纽卡斯尔圣约翰墓园内,还有五名赴英学习的北洋水师官兵的坟墓。
上图_ 北洋水师蚊子船
早先北洋水师的引进设备也是以英国为主。北洋水师成立开始就从英商洋行购入一大批近海小炮艇——蚊子舰。后来又从英国引进了“扬威”、“超勇”两舰。但是后来,北洋列装的军舰中,德国制造的比例份额却迎头赶上。
北洋2000吨以上的军舰共有7艘,其中5艘定远、镇远、经远、济远、来远来自德国。德国不是传统的海权强国,当时的造舰技术不是很突出。1887年,德国的海军吨位只有17.6万吨,只有英国的1/5,法国的1/3。
但为何北洋水师却对德国军舰青睐有加?
上图_ 罗伯特·赫德(1835年2月20日-1911年9月20日),英国政治家,1854年来到中国
一、英国长期愚弄欺骗清政府,不愿让清政府拥有铁甲舰,更不可能大量售舰给中国。
清朝的海军税务总监长期以来由英国人赫德担任。赫德作为清政府和列强之间的“话事人”,对清朝洋务运动政策走向有重大影响。赫德认为,中国海上力量的强大,会使得英国对远东海域控制力减弱,“他们会用这些军火来攻打我们”,因此赫德一直误导清政府的决策,让清政府放弃大吨位的铁甲舰,而以发展小型“蚊子舰”为主。
赫德对李鸿章说:“若前门大炮口径十一寸至十五寸者,皆可打穿铁甲舰队”,搞一些小艇,装上大炮,人称蚊子舰,“其力足以制铁甲”,中国应该大量购买;至于铁甲舰,“吃水过深, 中国海口多浅,未易驶入”,不符合中国国情。在赫德的蛊惑下,李鸿章出台了《购办船炮章程》,以大量发展蚊子舰为主,将大型铁甲舰搁在一边。
上图_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1879年,日本依靠铁甲舰为核心的海军,侵略台湾,吞并琉球,令李鸿章大为震惊,决定要搞大舰。赫德看“蚊子舰”已经忽悠不住人,便又向李鸿章推销“碰快船”,以打消其购买铁甲舰的念头。
所谓“碰快船”,即撞击巡洋舰,是一种铁肋木壳的军舰。船速快,防护底,吃水浅,配炮少,船底有一个大撞角,可以迅速接近敌舰将其击沉。
很明显,在19世纪末,火炮鱼雷已是海战主流。这种以物理撞击为主要攻击手段的军舰只能是一种辅助性的奇袭武器。要拿他当主力,非一败涂地不可。
上图_ “超勇”号撞击巡洋舰,1879年底,李鸿章委托赫德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购
可是赫德却欺骗李鸿章,屡陈“铁甲在中国海洋为无用之物”,连带糊弄一些言官,制造舆论,说什么“碰船其前锋如锥,遇铁甲船,直撞之,轰然孔洞破裂”、“省一铁甲舰可办碰五六号,以之防海,可期得力”。于是李鸿章又花了65万两银子,去英国搞了两条快碰船,前面所提的“扬威”舰和“超勇”舰。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中国已经掌握了制造铁肋木壳巡洋舰的技术。马尾船政局下水了2200吨的巡洋舰“开济”,比1350吨的“扬威”、“超勇”都大。在已经实现国产化的情况下,还费巨资采购同类军舰,实在是划不来。而在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中,由于中国水师以蚊子舰、碰快船为主,难以匹敌装备铁甲舰的法国海军。法国远东舰队,“徒以二三铁甲,纵横捭阖”。
上图_ 开济级巡洋舰
后来,去英国留学的刘步蟾、林泰增等人学成回来,看到国内水师的情形,心中也大为诧异,怎么连那么重要的铁甲舰都没有呢? 于是他们便通过船政局呈上建议,说“非拥铁甲等船决胜海上,不足臻以战守之妙”。清政府的留学生督学李凤苞也竭力赞同学生们的看法,“能与铁甲船敌者唯铁甲船”,“邻有铁甲我不可无”“应请赶购铁甲二只”。
李鸿章终于如梦初醒,觉得上了赫德的大当,心中十分懊恼。此时正逢左宗棠在伊犁和沙俄对峙,中俄关系十分紧张,大战有一触即发之势。李鸿章心情急迫,马上建议“拟照新式在英厂订造两只”。而英国政府本来就不想让中国有铁甲舰,借口“闻中俄构衅,恐启俄人之疑耳”,直接拒绝了清政府的请求。
上图_ 克虏伯大炮
二、李鸿章等洋务派对德国存有好感
首先李鸿章等洋务派迷信德国设备。
1871年李鸿章从克虏伯工厂进口了克虏伯大炮给淮军使用,并派遣技术人员进行教习。克虏伯开花大炮的威力非国产土炮能比。震天动地的炮声给李鸿章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使其认为德国武器先进尖锐。天下无敌,无往不胜。
其次德国对华官派人员服务周到,使李鸿章认为德国对华友好。
清政府在派出留学生去英国学习海军时,也派了淮军的7名武官去德国学习陆军。英国方面对中国留学生未予以重视,留学生到时不是军校开学季,没有进行专门安排,李凤苞“在英久侯,久无确音”。后来有3名留学生因英文不佳,不能入学,去额外安排上了九个月的补习课程。李凤苞不掌握情况,向李鸿章抱怨,认为英国人“意颇吝教”。
而德国方面给李鸿章的感觉却截然不同。德国政府对7名中国武将接待规格很高,在报纸上登出照片,立马安排工厂和军营供其学习参观。而且德方对中国武官的照顾到了纵容的程度,中国武将在德国盗窃金表、骗婚,“有背该处国法人情,为人类所不齿”,但德方居然未予追究。
上图_ 北洋海军军旗
最后德国的制度和经历让清政府亲近敬佩。
德国是个君主专制国家,政治制度上跟清朝很接近。而且德国也是一个后进国家,19世纪末获得统一,成为世界列强。大国崛起的励志故事,很为当时国人仰慕。在洋务派眼里,德国是好榜样好楷模,应积极地向他学习靠拢。
以上三点让李鸿章觉得德国是极佳的合作对象。在从英国采购铁甲舰的渠道关闭之后,李鸿章就考虑到了从他感情上偏爱的德国购买军舰,从而一次从德国引进了五艘铁甲舰。
上图_ 镇远号铁甲舰,清末北洋水师主力舰之一,属定远级铁甲舰 (镇远舰),1885年从德国接收
三、德国军工业重视中国市场,价格优惠,积极公关
当时德国刚获得统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需要获取更多的订单,占领更多的市场。德国人看到了中国洋务运动的商机,想方设法地要把军火卖到中国去。他们给出了比其他列强更加优惠的价格。清政府向各军事强国询价采购第二艘铁甲舰,法国报价为815万法郎,德国报价为790万法郎。军火贸易中,价格是硬指标,赢得了价格,就坚固了市场地位。
在价格上做足功夫的,德国也不停地对中国官员进行公关。1877年,德国克虏伯工厂就送给李鸿章一幅李本人的肖像画,以表示对其的敬仰,庆亲王奕劻那里也收到了克虏伯厂同样的奉承。中国官派留学生在德国留学实习,由帝国首相办公厅统一协调安排,不像在英国那样外交部、海军部相互扯皮。德国政商两界的营销手段,也让他们赚到了清政府的滚滚白银。
上图_ 和硕庆亲王,即奕劻(1838年3月24日-1917年1月29日)
四、德国军舰积极应用新技术,颇有亮点
德国在海军发展上虽然落后于英法。但和保守稳重的英国人和法国人不同,德国注重海军装备技术的应用和革新。在定远的设计上,德国人大胆地使用了刚刚推出的旋转炮台和装甲带水线技术,之后德国人又在铁甲舰上使用了穹形装甲。这使得德国人在舰体设计,火炮技术方面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为打开新兴的中国市场提供了技术支持。
就在上述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北洋水师大量购买德国军舰,成了以德式装备为主的海军。那么德国人是不是真的如李鸿章所想的对华友好呢?不,他们只是单纯想赚中国人的钱而已,且不说后来德国强占青岛,组织八国联军侵华。
就在中法战争时期,李鸿章以为德法之间有世代仇恨,满怀期待地想让德国帮助中国,但却都被德国人拒绝了。因为德国实质上是积极支持法国在远东扩张的,这样可以在欧洲减轻法国对德国的军事压力。
作者:大狮子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论洋务运动时期德国对中国海军装备建设的影响》 杨杰 国防科技大学 2007
〔2〕《李鸿章是怎样开始购买铁甲舰的》 罗肇前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3.4
〔3〕《北洋水师购买德制舰船的非技术原因》 任燕翔 兰台世界 2016.22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是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春秋时候诸侯国内以封地为界,战国时期则把封地全部变成郡县,建立了集权统治。春秋和战国在军事、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不同。2、另外在对周王室的态度上也发生了转变,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对周王还心存敬畏,还不敢称王。到了战国,各大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1、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胡适、陈独秀、林长民和蔡元培。他们都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或革命家或文学家,由他们领导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以学生为主,并有广大群众及各详情>>
1、诗圣是杜甫的称号,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和李白并称为“李杜”。有句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中的“李杜”就是指的李白和杜甫。 2、杜甫少年时,曾先后游历了吴越、齐赵等地。期间,他科举不是很顺利,去洛阳考科举,没有考中。三十五岁去长安考科详情>>
1、唐代历代皇帝排列顺序如下: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 -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详情>>
1、历史上是先西汉再东汉的,西汉的起始时间为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王莽废除末帝,自立为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 2、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文明古国,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统一,再到后面的唐宋元详情>>
1、金(1115年-1234年),或称大金、金国、金朝,是位于今日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旻,国号金,建于1115年,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2详情>>
1、是现在的山海关。2、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山海关位于明长城东端,是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向北是辽西走廊西段,地势险要,为古碣石所在地,所以史家又称其为“碣石道”。关城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冀辽在此分界。3、山海关在1990年以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