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孝顺,是带老人跟上这个信息时代。
老年人
正在成为新一代“网瘾人群”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长辈们好像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了。
做家务的时候要看着手机,吃饭也要看。 晚上躺床上不睡觉,就刷手机,奋战到半夜也不睡。 哪怕手机没电了也要蹲在插座旁,边充边玩……
“不要总是看手机”这句话,以前是他们对孩子说,现在却轮到了孩子对他们说。
一朋友前两天就跟我吐槽,他半夜3点醒了,发现他妈妈还没睡觉。
一看居然还在刷短视频,他就让她放下手机早点睡。
结果他妈妈居然说他太烦人……
这不是孤例,澎湃新闻前段时间发布的《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有超过10万老年人日均上网超10小时。
老年人,正在成为新一代“网瘾人群”。
甘肃兰州有位储奶奶,今年90岁了,她自诩为“网瘾患者”。
自从学会上网,褚奶奶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掏出手机,网购、点外卖、刷视频……
她说:“网络给我带来的乐趣太大了,我宁可少吃饭,也要(每天)先起来把它打开。”
一边说着,一边还不忘继续刷着手机,脸上笑开了花。
图 | 源于《央视财经频道》
还有一位84岁的大爷,常常沉迷网络游戏,甚至废寝忘食。
图 | 源于《央视财经频道》
他儿子说:“他每天要玩三五个小时,有时还包夜,享受那个双杀、三杀、四杀、五杀的感觉。”
当老年人沉迷网络,那股劲一点都不比年轻人差。
一开始,也许是好奇和新鲜感:“这个人也太搞笑了”、“这话说得真是太好了”、“这个菜还能这么做”……
然后,在算法和套路的组合拳之下,越看越有趣,越玩越起劲,越刷越上瘾。
老年人,也就顺理成章地沦陷其中了。
谁制造了“网瘾老人”?
“家长里短孩子不爱听,只有主播理解我。”
沉迷在情感主播直播间里的刘阿姨,如是说道。
丈夫出轨、婆婆挑刺、重男轻女……诸如此类的剧情,总能让她潸然泪下。
她回忆起从前,自己生下女儿后,婆家没少给她脸色看,看到主播教训“窝囊男人”,感觉就像有人帮自己出了一口气。
再比如这样一个视频。
几位阿姨站成一列,表情严肃,手舞足蹈地演绎着“不孝的标准”:
养儿养女为防老,就怕儿女不尽孝; 养猫养狗养小鸟,就是没钱养二老……
这样一个视频,获得了69.1万点赞,评论区里很多人表示:“说得好”、“大实话”、“太感动”……
这些在年轻人眼里或许很土很俗很无趣的内容,填补了老人大量的空白时间。
一方面,是信息流投喂、大数据杀熟、精准营销……
在算法面前,很多人都几乎毫无招架之力,何况是涉网不久的老人。
很多老人感叹:“这个APP就像我肚子里的蛔虫,一打开就知道我想看什么。”
工作中的年轻人都忍不住摸鱼的快感,赋闲在家的老人又哪里拒绝得了触手可及的爽感?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用户增长趋于饱和,各大企业都在抢占下沉市场,而老年群体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增量。
所以你会看到各种占用内存小、对手机性能要求不高的极速版APP,打着“一边刷视频一边赚钱”的口号,吸引老人主动融入其中。
“一个20秒的视频得8个金币,看1250个视频可以赚一万个金币,一万个金币可以兑换一元钱。”
本着“不要白不要”的原则,老人一边刷着视频,一边主动分享“拉新”,根本停不下来。
有些老人则沉迷于种水果,虽然要浇几百上千次水才能收获一箱水果,偶尔还要答题,甚至半夜起来偷水滴,但他们乐此不疲。
我就经常在家族群里,看到长辈们分享的“浇水”链接。
谁盯上了“网瘾老人”?
以上,倒也无伤大雅。
老人能找到点兴趣,有所寄托,不是坏事。
但互联网的本质,是流量,是生意。但凡有利可图的地方,就少不了蝇营狗苟的勾当。
等待着“网瘾老人”的,是数不尽的互联网骗局。
图 | 源于《央视财经频道》
过去,老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线下、纸媒和电视。到了信息真假难辨的互联网上,他们往往更容易被“套路”。
去年3月,央视就曝光了一起“免费领鸡蛋骗局”。
诈骗团伙通过免费赠送各种小礼品,获取老年人的联系方式,然后拉进微信群,在群里推广各种高价“健康养生”产品。
有的老年人甚至被哄骗到相信“只要购买产品就能治病”,从而拒绝服药。
以及2021年315晚会上,曝光的“手机清理软件陷阱”。
这些名义上的清理软件,在老年人常用的新闻、小说APP里,投放了大量广告,通过各种诱导话术吸引老年人下载。
甚至可能只是不小心点到,这些软件就会立刻自行下载,入侵手机。
冠着清理垃圾之名,行窃取信息之实。并给这些老年人打上“容易被诱导和误导”标签,持续给他们推送低俗、劣质甚至带有欺骗性的广告。
图 | 源于《央视财经频道》
还有那些传授“养生秘方”的“老中医”,更堪称是老年人圈子的“顶流”。
“Wifi致癌”、“牛奶、豆浆不能空腹喝”、“吃一包泡面,32天才能解毒”……
这类毫无依据、毫无道理,看起来漏洞百出的谣言,搭配上“震惊体”文案,几乎统治了很多老人的朋友圈。
老年人的共情力,更是早早就被算计好了。
电视剧《都挺好》里,苏大强遭遇情感诈骗和理财诈骗的双重悲剧,现实中仍在上演。
2021年1月,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检察院以“合同诈骗罪”批捕了两人。
2014年,82岁的傅老伯独居多年后,“偶然”在网上认识了55岁的金某,两人一见如故。
相处日久之后,傅老伯几乎把她当成亲女儿,无条件信任。却不知金某从一开始,就打着侵占老人房产的目的。
2015年,金某及其妹夫盛某,哄骗傅老伯将房屋过户到盛某名下,而傅老伯一分没收……
时隔6年,金某、盛某才终于得到了法律的制裁。
而年过80的老人,能有几个6年?
父母的“网瘾”
儿女的愁
以上案例看多了,再看看家里日渐沉迷网络的老人,年轻人心里难免有些发愁。
哪怕相关部门早已下达“适老化改造”的相关通知,要求保障老年人信息安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行为。
哪怕今年以来,抖音、快手相继出手,累计处理相关违规直播间超500个,其中不乏百万粉丝级别的大主播。
但实际效果如何呢?虚假宣传、诈骗广告依旧在线。
据央视财经报道,一些平台虽然推出了针对老年人的版本,但类似“养生理财0元购”、“游戏返现加赠送”这样的链接,依然比比皆是。
直播间里,一个主播倒下了,就会有下一个主播站起来,总有人死盯着老人的荷包。
防不胜防。
即便老人能成功“避雷”,儿女的烦恼也还是少不了。
豆瓣上曾有人吐槽:“时隔两月,我爸再一次因为沉迷网络小说去治颈椎了。”
评论区里许多人纷纷表示家有同款父母:“爸爸爱看知青文,妈妈爱看霸总文”、“我姥爷78了,沉迷武侠修仙小说”……
还有一位网友称:
“疫情期间怕爸爸在家无聊,就给他买了部智能手机。开始的时候只玩纸牌、消消乐,后来下载了王者荣耀,段位比我还高…… 本来嘛,老年人退休生活轻松丰富一些,不是什么坏事。但长时间玩手机,让本来就有老花眼的爸爸视力急剧下降,连带着青光眼、迎风流泪等毛病都来了。”
一位眼科医院的护士告诉他,近两年,来看眼病的老人越来越多,大都是因为玩手机导致的视力受损。
以及上个月,浙江宁波65岁的刘阿姨,因每天玩手机长达11小时,导致头晕恶心,跑遍了医院各大科室。
当时医生开出的处方里,特别强调了一句“尽量不用手机”。
一周后再复查,刘阿姨表示“头不晕了,也不恶心了,就是不能玩手机挺难受的……”
当网络真正深入老年人的生活,父母与子女的身份,出现了对调。
以前是父母担心孩子有网瘾,现在则轮到孩子来操心父母了。
在子女眼中,父母的“网瘾”问题不容忽视,而这种紧张在父母眼里,却是一种多余的担忧。
60岁的任阿姨接受采访时,就直言:“每天干完活不能玩手机吗?我老了,也不能像年轻人一样出去到处玩,那我可以干嘛?”
谁能解救“网瘾老人”?
一个清晰明了的事实是:
在消费市场中,年轻人和儿童的娱乐活动五花八门,而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少得可怜。
旅行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如果天天出去游山玩水,也是挺费力费钱的一件事。
年轻人也未必受得了,何况老人。
他们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年轻时基本没多少娱乐时间,主要的娱乐也无非是看电视、打麻将、打牌、下象棋之类,较为单调。
而这些都不玩的人,更是没多少娱乐。
因此,上网也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娱乐消遣,既方便,又新鲜。
换个角度来说,很多时候,网络其实是陪伴的替代。
知乎网友@不眠鸟 分享道:
我妈就是以前没啥玩的,也没有所谓的“朋友”,卖菜的时候和谁都聊几句,买菜之余基本没有社交,我怜她孤独而不会说出口,无奈。 工作之后给她买了新手机,教她快手抖音,电视剧,现在样样精通,我鼓励她多拍小视频说不定哪天火了,她就天天业余拍视频看视频,虽然质量一般,但即便只有几个点赞,她也开心的不行。
他们在意的不是那几个点赞,而是点赞背后,一个个具体的人。
以及,被人看见的自己。
年轻人也许很难体会老人赋闲在家的空虚,他们精神上需要寄托,而子女往往难以顾及。
网络,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们最好,也最方便的依托对象。
毕竟就算子女再孝顺,也没法替代网络每天陪伴老人10小时。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讲师李静,亦曾就此现象发言:
有些老人上网是为了能够维系家庭情感和熟人社交圈。 为了和晚辈有共同语言,有些老人还学着用手机去玩游戏,接触自己从不了解的领域,结果却造成自身网络成瘾。 其根源还是在于老人缺少家庭有效陪伴,同时也需要在网络时代中找到存在感。
所以,与其纠结“老人为什么沉迷网络”,不如先问问自己“有没有了解过老人的想法”。
换成十年前,谁能想到“网瘾”这两个字,后面还能跟着老人。
以前他们不上网的时候,都在干嘛?或许是看10小时电视、搓10小时麻将、下10小时象棋、聊10小时天……
老人总要有一个依靠,就算没有网络,也会有其他。
“有一种孝顺
是带老人跟上这个信息时代”
再看个数据,截至2020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群体的网络普及率为38.6%。
未触网的老人,依然是多数。
数字鸿沟依然存在,老年人在信息时代的手足无措,仍未消失。
真正重要的,不是一刀切给老人“戒网”,而是教会他们合理、科学、安全上网。
这是子女的义务,更是社会的责任。
今天我们看“网瘾老人”,那感觉和从前他们看“网瘾少年”并无二致。
很多问题看似出现在网上,其实根子在网下。
当年杨永信的那套理论与做法,为什么让我们深恶痛绝?
就是因为他们不去解决根本问题,却只会对所谓的“网瘾患者”痛下毒手。
比如说,想让老人从网瘾里走出来,首先需要做的,是让他们找到存在感。
心理学上对存在感的定义为“对精神的一种需求程度”。
存在感的缺乏,意味着精神世界的空虚和寂寞。
这种空虚和寂寞又是怎么来的?
也许是对自我的贬低,也许是得不到重视与认可,也许是缺失了关爱与陪伴……
人越是闲,越是孤独,就越容易陷入这种情绪的低谷之中,就越追求那种“短暂的欢愉”和“碎片化的快乐”。
所以,与其质疑老人的“网瘾”,不如先问问自己是不是忽略了他们。
其次,是让他们找到安全感。
撒贝宁曾在一档节目中,说了这样一句话:“把父母接到身边来一起生活,那不叫孝顺。”
他曾把父母接到身边,想着自己事业有了起色,可以让他们到城里享享福。可是接过来以后,父母却被迫变成了“老漂族”。
他工作忙,经常不在家,父母在家乡的时候见不到孩子,到了北京依然见不到孩子。反而为了他,放弃了他们喜欢的老年合唱团,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家乡的亲人朋友。
在大城市里,他们拥有的,只剩下留在家里时,四目相对的孤独。
为了帮助儿女照顾家庭,而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的老人,绝不是少数。
儿女以为这是“安享天伦”,只有老人才明白那是一种语言不通、话题不搭、格格不入的滋味。
说到底,安全感的前提,是确定性与可控性。比如固定的社交、娱乐,明确的场所、熟悉的环境……都是能让人产生安全感的东西。
就像有些老年人痴迷于跳广场舞,便是这个道理。
最后,我想说,老人的“网瘾”确实需要重视,但问题不在于他们身上。
问题在于网络环境,在于社会文明,也在于家庭氛围。
让老人跟上这个信息时代,让他们在享受互联网的便利之余,也能懂得合理“下网”,而不是只能在网络之中寻求欢乐与陪伴,那才是这个时代该有的孝顺。
无论老人,还是年轻人,都同样需要有娱乐、有社交、有关怀……谁也不能站在傲慢的高地之上,对着别人横加指责。
毕竟,谁也不是一开始就是老人。
只不过他们的时光,在不经意间,就在那日出又日落之中,在那一针又一线之中,
在那指尖、门缝以及厨房的烟火气之中,悄悄溜走了。
仅此而已。
(用文化温暖人心,让好书滋养心灵,以好物点缀生活。每天8点,分享有深度的好文,品味有内涵的好书,遇见精致有品的美物。)
END
东方财经杂志东方文化杂志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下令在全国推行里甲制度,“命天下郡县编赋役黄册,其法以一百一十户为里,一里之中推丁粮多者十人为之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十人管摄一里之事。”由这段话可以看出,里以自然村为基本单位,属于明王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NO.2470-中国缺铀文字:伯玥校稿:朝乾 / 编辑:苦果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方程式。其中c指的是光速,一个很大的数,而且是平方,即使小学生也能详情>>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NO.2469-吉林有了出海口?文字:刁像校稿:朝乾 / 编辑:澄澈【致谢】特别感谢从事外贸领域的金老师对本文的帮助2023年5月4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进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歼16战机各方面的故事,例如歼16战机的定位和综合性能。今天,我们聊聊印度的苏30战机。印度拥有270多架苏30战机,属于印度的绝对主力战机。目前,大部分苏30战机已经进入了服役中后期,急需进行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黑龙江省各个城市区划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故事,例如哈尔滨市、绥化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地区。大兴安岭地区非常特殊,地区行署机关在加格达奇区。但是,加格达奇区设立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详情>>
作为中国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文房四宝之一,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其质地绵韧、光洁如玉、吸水润墨、不蛀不腐,用它绘制的书画,经数百年之久而质地依旧,被赞为“纸中之王”。千百年来,宣纸一直沿用古法造纸技术,详情>>
编者按:民国时期,佛门有四大高僧,分别为虚云法师、印光法师、弘一法师、太虚法师。四人之德高望重为海内外所公认,且皆以大半生之光阴操持苦修、传道布教。其功德无量,令世人传颂。民国四大高僧,皆有所长,派别各异:虚云法师历坐15个道场,重兴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