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 :艾丹·多德森
译 :刘杨
1919年6月21日10点30分,被拘留在斯卡帕湾的全体德国军舰收到来自旗舰埃姆登号巡洋舰上德军舰队指挥官鲁伯特上校发出的预先制定的信号——“彩虹”。所有军舰上的德国水兵同时打开水密门,将全部战舰沉入了斯卡帕湾冰冷的海底。整个自沉行动历时约6个小时。全部被拘留的德国军舰中有52艘沉入了海底。
(上图)正在沉没的“巴伐利亚”号战列舰
按照原本的计划,沉没在斯卡帕湾的德国舰只残骸应该就地保留在原来的位置。然而其中一些舰只残骸对过往船只的航行构成了一定威胁,再加上这些舰体中废料的价值也不可忽视,于是从1922 年起,人们开始打捞其中一些舰只,先是鱼雷艇,然后是大型主力舰1。1924 年1 月25 日,英国科克斯- 丹克斯拆船厂(Cox and Danks)买下了其中27 艘鱼雷艇以及“兴登堡”号巡洋舰,随后又于9 月25 日买下了“塞德利茨”号(每艘大型巡洋舰的价格为3000 英镑,卖家为英国海军部。正如上文指出的,英国海军部已将位于斯卡帕湾的原德国舰只残骸也作为战败德国舰队中的一部分)。这两艘大型巡洋舰露出水面的部分较大,因此看起来也是最容易处理的。
作为一艘竖直坐沉的舰只残骸,“兴登堡”号看起来应该通过密封和抽排海水的方式进行打捞,然后就可以拖走处理。或者按照较早的计划,使用浮筒进行进一步打捞。打捞工程于1926 年年初开始展开,到当年夏季因煤价上涨引发的大罢工而暂时停止,后来这个问题是通过切开“塞德利茨”号左舷暴露出水面的燃煤仓取出燃煤而得到解决的。
(上图)经过一番曲折的努力后,底部朝天的“塞德利茨”号舰体残骸终于被成功打捞出水(作者本人收藏)
“兴登堡”号的舰体开口被工人们用混凝土堵住,抽排水作业进展顺利,但在舰体起吊上浮过程中很难保持其稳定性,舰体存在极大的倾覆危险。1926 年9 月,海上风暴又对舰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兴登堡”号的打捞工作也只得暂时搁置。
随后,人们把注意力转向了“毛奇”号巡洋舰。8 月28 日,英国人以1000 英镑的低廉价格买下了这艘舰的舰体残骸。当时“毛奇”号倒扣在海底,船底与水面几乎平齐。针对“毛奇”号的沉没状态,打捞工人决定封住船底开口,给舰体内部注入压缩空气,就像1919 年9 月在塔兰托港打捞意大利海军战列舰“列奥纳多•达•芬奇”号(Leonardo da Vinci)和1925 年12 月在多佛港打捞英国皇家海军炮舰“格拉顿”号(Glatton)时采用的方法一样。经过一番尝试后人们发现,要想打捞成功不仅要简单地堵住可见的舰体开口,还要在船底打洞以便安装气闸,从而确保舰体能被安全抬升,同时确保打捞出水后的舰体能保持漂浮状态。这还包括将舰体内部划分成一系列水密舱段,从而使得在舰体抬升过程中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最终,“毛奇”号的舰体残骸于1927 年6 月10 日当天被成功打捞浮出了海面。
而下一个重要阶段,便是截断或者清除上层建筑或武器装备的部分结构,以免舰体在拖航过程中意外搁浅触底,特别是要避免在计划将其拆解的罗赛斯码头内搁浅。那些竖直坐沉的舰体残骸可以在漂浮状态下拆解,随着舰体不断被切割拆除而减轻,舰体残骸将只剩下船体底部,这时就可以在干船坞内或者利用潮位进行最终的拆解。但以“毛奇”号当时的情况,动用压缩空气系统意味着一旦船体被切割开,其内部的空气就会立即流失,舰体残骸很可能会立即沉没。因此,所有翻沉在斯卡帕湾内的原德国舰只都不得不拖到码头船坞内进行拆解。就这样,“毛奇”号舰体内部非金属材料被拆下取出,其他高价值可变卖的金属部件则留在斯卡帕湾,剩下的舰体于1928 年春以4 万英镑的价格转卖给了英国阿洛厄(Alloa)拆船公司。5 月18 日,“ 毛奇”号舰体在三艘拖船的拖曳下离开斯卡帕湾,于当月21 日抵达罗赛斯港,四周后便开始了正式拆解工作。
在对“毛奇”号巡洋舰舰体的打捞取得成功后,人们决定在“塞德利茨”号上也使用同样的方法。但由于“塞德利茨”号的舰体已经发生扭曲,因此只能在侧倾的状态下对舰体进行打捞抬升。虽然打捞工作一开始看起来还比较成功,但由于一块修补板的脱落(由于之前从外露出海面的一侧舰体取走了1800 吨钢材料),导致了内部舱壁坍塌、舰体完全倾覆的连锁反应。因此,“塞德利茨”号的实际打捞过程与“毛奇”号是非常相似的,只是需要在舷侧加装一些浮筒以补偿拆除钢板后的浮力损失。1928 年11 月2 日,“ 塞德利茨”号舰体成功浮起,原本计划在1929 年5 月11日拖至罗赛斯港拆解,但后来还是在斯卡帕湾内就地进行了。
与此同时,1929 年3 月20 日打捞成功的“德皇”号采用的是当时已经成为标准的打捞作业程序,7 月20 日该舰的舰体被拖到了罗赛斯。在完成了上述各舰的打捞工作后,参与打捞作业的工人们又于1930 年1 月重新开始了打捞“兴登堡”号的尝试。该舰的桅杆和B 炮塔都被拆除以减轻重量,经过了大量抽排水作业后,最终于7月22 日被打捞浮起,8 月23 日被拖走转售给了金属工业公司(Metal Industries),该公司便是1929 年11 月完成正式更名的阿洛厄公司。
(上图)1931 年,“兴登堡”号最后留存的一部分舰体残骸从码头转移到罗赛斯海滩上遗弃(作者本人收藏)
接下来要打捞的一艘原德国海军主力舰是“冯•德•坦恩”号巡洋舰(大型巡洋舰大多沉没于相对较浅的水域中),打捞工作于1930 年12 月7 日完成。随后是1931年7 月9 日被打捞出水的“路易特波尔德摄政王”号战列舰。不过,两艘被打捞出水的舰体都暂时停靠在斯卡帕湾内,由于当时市场上废钢铁价格一路下跌,使得将二者出售给金属工业公司的交易变得无利可图。于是,这两艘舰的舰体便一直暂存在莱尼斯(Lyness),等待着市场行情的好转。最后到了1933 年初,他们最终被出售给了金属工业公司,“路易特波尔德摄政王”号战列舰于5 月抵达罗塞斯,“冯•德•坦恩”号巡洋舰也于7 月抵达。当时,金属工业公司还收购了科克斯- 丹克斯公司位于斯卡帕湾内的资产,自此开始了对斯卡帕湾内原德国海军舰只残骸的独家打捞工程。
1933 年11 月,“ 巴伐利亚”号的舰体残骸以区区750 英镑的低廉价格成交,10 个月后被成功打捞出水。当时“ 巴伐利亚”号的舰体残骸不像其他被打捞出水的更轻型的主力舰那样还基本保留着主炮武器,该舰的主炮炮塔已经遗失在了斯卡帕湾的海底。1934 年6 月,金属工业公司又以相同的价格一口气买下了8 艘原德国海军主力舰的舰体残骸,其中包括1934 年6 月购买的“弗里德里希大帝”号和“大选帝侯”号,同年11 月购买的“阿尔贝特国王”号和“皇后”号,1936 年4 月购买的“ 德弗林格尔”号、“ 国王”号、“ 威廉王储”号和“ 边境总督”号。
此后的每年春夏时分,都会有一艘原德国海军主力舰的舰体残骸被打捞出水——1935 年7月“ 阿尔贝特国王”号打捞成功,1936 年5 月是“ 皇后”号,1937 年4 月是“ 弗里德里希大帝”号,次年4 月是“大选帝侯”号,1939 年7 月被打捞出水的是“德弗林格尔”号。然而,这些被打捞出水的舰体还没来得及离开斯卡帕湾,第二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这意味着罗赛斯码头的干船坞只能专用于英国皇家海军舰艇的支援保障。因此,“ 德弗林格尔”号只得被拖到雷萨岛(Rysa)的后方正对着霍伊岛(Hoy)的锚地内等候处置。
由于战事吃紧,对废金属的需求十分急迫,这就意味着关于“德弗林格尔”号未来命运的问题被多次提出来重新讨论,但实际上后来什么也没做。毕竟罗赛斯干船坞是一项重要的战争资产,因此不可能连续几个月被拆解废旧舰只的工作占用,而关于将“德弗林格尔”号报废在潮汐泊位内(或是更为偏远的干船坞内)的提法,包括将其拖至比罗赛斯港更为偏远的锚地保留下来的建议,也出于一系列现实原因而被驳回了。
就这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那些倒扣沉没在水下的德国巡洋舰的舰体残骸仍然静卧在斯卡帕湾的海底。虽然后来盟军方面希望将这些舰体残骸转移到罗赛斯,但是当地的码头仍然腾不出合适的地方,这意味着要重新安置这些舰体残骸就必须找到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
(上图)“德弗林格尔”号的舰体残骸于1939 年7 月打捞成功,这也是最后一艘打捞出水的原德国海军主力舰。
1946 年7 月,人们又想到了一个新的解决办法——当时在克莱德港腾出了一个富余可用的32000 吨级的浮船坞(AFD.4)1,经确认是可以容纳“德弗林格尔”号巡洋舰的残骸的。该舰舰体残骸的交易合同签署完成后,“德弗林格尔”号即于9 月7 日被拖往克莱德,12 日顺利抵达。在码头附近靠泊停留了数周之后于11 月12 日正式进入码头停靠。11 月15 日,“德弗林格尔”号被转移到了金属工业公司位于法斯莱恩(Faslane)附近的新拆船码头,在接下来的15 个月里,“德弗林格尔”号巡洋舰最终被完全拆解。
此后,那些被遗留在斯卡帕湾海底的其余德国海军舰只船底都被炸药爆破,然后使用抓索取出了舰体内部有价值的材料(特别是有色金属材料和装甲板)等,舰体残骸则再也没有被打捞出水过。20 世纪70 年代,英国人就在一些战列舰残骸上实施了这样的水下作业,如1979 年的水下工程联营公司(Undersea Associates Ltd)。该公司与金属工业公司的工程合同于1981 年被转包给了克拉克潜水服务公司(Clark Diving Services)。到了2001 年,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些水下舰体残骸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和重要性(包括其余四艘小型巡洋舰的残骸),于是决定将其开发为历史遗迹,并对其进行保护以免受进一步的损害。
本文摘自《德国主力舰图解百科:1871—1918年》
当年,如来佛祖在盂兰盆会上定下取经大计之后,责成观世音菩萨分管此事,当她下山去寻取经人的时候,路过玉真观,曾对金顶大仙说,取经人大约两三年就能到灵山,结果却花了十四年时间,整整超出预算十多年。最后连金顶大仙都说,观音菩萨骗了他。按照观音菩萨的法力推测,她不可能详情>>
清朝的和珅可是大大的有名,那就是世界第一贪。可惜当年也曾是个孤儿,三岁丧母,九岁丧父,小时候就和弟弟何琳寄人篱下,整天看继母和别人的脸色行事,而且早期仕途不顺,曾经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后来因为机缘凑巧,才与皇帝结缘,不想一步登天,从此在皇帝身边效力,后来呢,详情>>
道光帝在临死前,留下了四道遗嘱,简单的说就是:一、他死后不配天。也就是不要将他的神牌供奉到天坛的皇穹宇和皇乾殿内;二、他死后,其神牌不升祔太庙。但可以升祔奉先殿,其画像可以悬挂到寿皇殿、安佑宫;三、他死后,不要在他陵寝的五孔桥南为他建圣德神功碑;但要把&l详情>>
在弱肉强食的中国封建社会年代, 战争成了各路霸主争夺地盘和扩大势力的最有效手段。无论是华夏大地上的国与国之间的吞并之战,或者是对抗他国敌对势力的侵略之战,亦或者是开疆扩土的远征之战,战争都在用它独特的方式改变中国历史的走向,而每一次战争都在历史篇章里书写下了浓详情>>
江户时代,以儒教为媒介所进行的思考是留给日本人的精神遗产,虽说不是全部,但首先是或基本上是使他们自觉地认识到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应遵循的伦理道德。——(日)相良亨随着幕藩体制的确立,德川政权得以巩固,和平的时代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空间。详情>>
说道秦桧,人们就会想到他是陷害岳飞的侩子手,是一个奸臣,那秦侩究竟是如何陷害忠良岳飞的呢?下面让小编与你一起了解一下当时事情发生的经过。 宋军正要渡河,乘胜追击,却受到宰相秦桧(huì)的阻挠。秦桧鼓动宋高宗与金人议和,并以宋军立即撤军作为议和的详情>>
作为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公孙轩辕历来为后世所敬仰,传说中的黄帝不仅一统华夏众部落,而且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 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不仅如此,后世的道家也视他为道家先祖,道家亦被称为“黄老之术&rd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