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朝不亡,从感情上来说,我也希望明朝这个汉民族建立的王朝能挡住西方列强的入侵,但理智的看这是不可能的。
1,俄罗斯进入黑龙江流域的时间是明末,并非清朝,我想此时的大明肯定不会关心黑龙江流域的归属。
大明不亡,意味着它能击败后金和蒙古的进攻。所以,俄罗斯人到来之后所面对的就是满族和蒙古人,俄罗斯与满族、蒙古的战争与大明有关系吗?可以参考两宋,俄罗斯大概率会击败蒙古人和后金,成为我国北方又一个庞然大物,分界线就是长城。
2,唐亡之后,汉民族已经有一千年没有进入西域(新疆)了,如果俄国人进入西域,大明也不会在意,就像李鸿章认为新疆对于帝国来说并不重要。
3,同样,西藏与大明的关系,只是名义上的藩属。
当大英帝国进入西藏之时,明朝那些只知道党争的东林党们会出兵西藏吗?不可能的。
于是,在西方列强面前的大明面积大约就是300多万平方公里,与当时的英属印度(包括巴基斯坦、缅甸)差不多。
4,我国被西方列强入侵,当然并非国土面积小,是因为科学思维的缺失导致的文明代差。而在这一点上,明清没有本质区别,也与我国面对西方的是清朝还是明朝无关。
牛顿出生于公元1643年,明亡的前一年。
当西方列强进入工业时代时,我国依然处于小农经济时代。幅员辽阔的清朝尚有周旋的余地,而一旦我国只剩下长城以内的地区,便更容易沦为殖民地,境遇可能只会更差。
所以,我常常想,清朝在西方列强到来之前一统汉满蒙回藏,长远来看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幸事。要知道乾隆在1759年灭了准噶尔汗国,而这一年距离鸦片战争不过80年而已。
不请自来,为此我用柏杨老先生是如何评价明朝的来回答此提问。
站在中国历史的高峰回顾鸟瞰,我们庆幸它的覆亡,明王朝本世纪(十七)的疆域已萎缩到三百余万平方公里,而且仍继续不断萎缩,内政的改革根本无望,只有越变越坏,如果拖下去,拖到十九世纪,跟东侵的西洋列强相遇,我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会被瓜分,中华民族会成为另一个丧失国土的犹太民族,而且因为没有犹太民族那种强烈的宗教感情作为向心力的缘故,将永远不能复国。至少,注意一点,二十世纪清王朝一再割地之后(总共割掉了一百五十余万平方公里),中国仍具有一千一百四十万平方公里,比明王期要大三倍,使中国具有翻身的凭借。
再有,明朝如果还能够继续延续下去,将会是个灾难,这也是大多历史学家与真正了解历史之人共同之见解!
这就是本人对此提问之回答!
如果明朝没有覆灭,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一个很直观的后果是我们的版图很可能会缩小一半。
这并非危言耸听,明朝的版图实际上已经缩小到了350万平方公里,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明朝实力在下降。
倘若不能出现一个朱元璋或者朱棣这种痴迷于开疆拓土并且又有能力和魄力的皇帝的话,明朝几乎很难恢复鼎盛时期的版图。
在明朝或者说在传统的中原王朝眼中,不论是东北也好,是西域也罢,又或者是乌斯藏,实际上都是蛮荒之地。
既然是蛮荒之地,要或者不要,那就没那么重要了。
明成祖朱棣好不容易趁着安南生乱出兵收复了交趾,然后设立了交趾省,可是仅仅过了21年,明宣宗就主动放弃了交趾。
为什么?
因为交趾地处偏远,经济落后,执意将交趾纳入版图的话,明朝需要付出高额的管理成本,所以明宣宗和一众朝臣认为不划算。
既然管理成本那么高,明朝又难以在短时间内让交趾之民归心,又有人不断作乱,那就干脆不要了。
于是明朝宣布废除交趾省,又册封黎利为国王,将交趾从明朝的一个省变成了明朝的一个藩属国。
对于曾经受到中原王朝直接统治的交趾,明朝尚且认为可有可无,对于一直只是羁縻统治的西域和乌斯藏等地,明朝究竟会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措施也就可想而知了。
更何况羁縻统治只能算作是势力范围,却不能看作是版图范围,只有设立了“三宣六慰”那样的统治机构才能说是明朝版图。
建州女真又在17世纪崛起,这就意味着原本属于明朝版图之内的建州卫也将脱离明朝的控制。
所以,倘若明朝一直延续到19世纪,我们的版图很可能会比现在缩小一半。
那么明朝延续到19世纪的话,中国是否会和清朝一样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呢?
实事求是地说,会。
因为中国不论是姓明也好,是姓清也罢,西方都会发生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发生就会加剧资本的掠夺性。
资本是世界上最野蛮的一种非物质形态的存在,一旦让它占据了主导地位,那它就会产生极强的掠夺性。
所以,工业革命之后的西方仍然会在资本的刺激之下,开着船来到我们的土地上,并且进行掠夺。
或许很多人会说明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实际上这个说法近些年来又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质疑。
甚至历史课本上也已经将这个曾经说得斩钉截铁的观点给删除了,因为我们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实际上和西方的资本主义相去甚远。
虽然明末极少一部分手工业出现了雇佣关系,但在重农抑商的国策之下,这种雇佣关系并没有触发资本主义。
因为重农抑商的缘故,致使经济几乎得不到突破性的发展,这也就使得雇佣关系几乎不可能再有更深层次的变化。
即便清朝没有掐断这个若有若无的所谓萌芽,让明朝一直延续的话,明朝也会出手掐断这个萌芽。
为什么?
因为资本一旦崛起,它的掠夺性不仅会针对普通百姓,也会针对高高在上的皇权。
虽说古人不能像我们现在一样准确地用“资本”这两个字,但是他们绝对已经意识到了资本对皇权的危害性。
这也是几乎所有的朝代明知发展商业会增长经济实力,却非要实施重农抑商这一策略的原因所在。
所以,如果明朝一直延续到19世纪却又因为为了维护皇权而压制并且打击资本的崛起的话,那么明朝也会像清朝一样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
在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习很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她们的婚姻生活,更是为了她们在未来的家庭中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本文将带您了解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习的几个方面的知识。 一、家务劳动 在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会家务劳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理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之一便是“文明过滤器理论”。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一理论的内涵、起源及其对文化进化的启示。 一、文明过滤器理论的内涵详情>>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威震天下,英勇无敌。然而,在曹操麾下,也有一位勇猛的将领庞德,他曾誓死不降关羽。那么,庞德不投降关羽是不是因为不服关羽的武艺呢?本文将从历史资料出发,探讨这一话题。 一、庞德与关羽的武艺之争 庞德,字子升,东汉详情>>
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雄豪杰,他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就是汉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韩信。本文将以韩信为主线,讲述他与刘邦的悲欢离合,以及他在汉朝建立过程中的重要贡详情>>
作为中国最大的古代建筑群,故宫博物院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在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许多游客都会去摸一摸故宫的门钉。那么,到故宫玩为什么要摸门钉?为什么不能乱摸?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门钉的象征意义 故宫的门钉,又称详情>>
电视剧《芈月传》自开播以来,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其中,苏秦这个角色备受关注。那么,芈月传中的苏秦是谁?他是否有历史原型呢?本文将为您揭开谜底。 一、芈月传中的苏秦 在《芈月传》中,苏秦是秦国的一位谋士,他机智过人,足智多谋,为秦国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与和平总是交替出现。蒙古帝国的铁木真和西夏王朝,作为两个强大的国家,为何在关键时刻没有趁机进攻对方的老巢呢?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战略考量和国际关系等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历史背景 1. 铁木真的崛起 铁木真(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