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明朝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制度应该是内阁制。朱元璋执政后期废除宰相制,直接管理六部,皇帝集君权、相权于一身,权利达到最高峰。明成祖朱棣时期,他经常出外作战,有很多政事管理不过来,又不想盲目行政,于是组建了内阁,这时的内阁类似于皇帝的秘书团队,为皇帝服务,帮助皇帝进行科学决策,内阁制度初步建立。后经过几代皇帝的改革,内阁制度日趋完善。(废宰相之朱元璋像)
明朝以前的宰相权利非常大,各个王朝往往采用群相制分散宰相的权利,宰相的权利和君主的权利有对冲,宰相有时大权独揽,直接影响到君权,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宰相的权利主要有决策权、参政权和行政权,俗话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是指宰相了。(建内阁之朱棣像)
明朝非常明确规定朝廷事务的决策权必须是皇帝本人,内阁的主要权利是参政权,六部主要是行政权,地方上分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管行政、司法和军事,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内阁的首辅不是单纯的皇帝决定,而是与群臣推举相结合,内阁首辅的本人必须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样才能使国家的行政良好的运作。
此外,六部的重大事务,六部不能单独决策,必须提交内阁、司礼监、皇帝,进行廷议。群策群力,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内阁制度是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到嘉靖、万历时期内阁的权利达到顶峰,分别出现严嵩、张居正这样大权在握的内阁首辅。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都有几十年时间不上朝,但内阁制度按照规定的流程办事,这两位皇帝躲在幕后只处理重大事务,看似“怠政”,实际权利一分都没丢。(内阁首辅鼎峰之严嵩像)
内阁制度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制度,欧洲资本主义启蒙运动中,很多人对明朝的内阁制度推崇备至。对这一制度研究后进行本土化政治运作,他们推行的“君主立宪制”,整体模式基本和明朝制度差不多,只不过内阁首辅成了首相,首相的权利超过了君主,变动不是太大,内阁制度对西方的政治制度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明朝内阁制度对清朝和现代的政治制度也有非常大的影响,清朝搞得是军机大臣、首席军机大臣,对应明朝的内阁成员和内阁首辅,权利上略有差别。我们也可以看到明朝中央和地方的权利分割和划分也影响了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只要是好的制度一般都会沿用到下一个朝代,甚至更远。不过内阁是在君主的控制下参政,也和皇权发生冲突。(内阁首辅鼎峰之张居正像)
一、导致宦官专权。
内阁制度形成后,明朝的皇帝担心内阁的权利过大,建立司礼监制衡内阁。司礼监开始时权利并不大,并且受到严格限制。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后,像嘉靖、万历等多年不上朝,内阁权利急剧膨胀,皇帝担心内阁权利过大,赋予司礼监太监权利,互相制约。
具体行政流程是:明朝内阁对国家的政事提出处理意见,即“票拟权”,主要是参政议政权的体现;然后交由皇帝批红,明朝后期皇帝怠政,批红的权利被皇帝划归到司礼监太监手上,等于是分得皇权的一部分,权利急剧膨胀,出现了王振、刘瑾、魏忠贤等权势滔天的太监,但也有很多的太监尽忠职守。
二、导致朝堂大臣党争不断。
内阁首辅这一职务并非由皇帝亲自决断,由朝廷官员推选,皇帝决断。这导致在明朝的中后期形成形形色色的党派,为了首辅以及内阁的控制权,各党合纵连横,纷争不断。本来用这种制度使得政治清明,结果是搞得乌烟瘴气,加剧明朝的社会危机,导致明朝迅速灭亡。大名鼎鼎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了夺取这一职位,也是用尽各种手段,轰跑了原内阁首辅高拱,自己才坐上去。
明朝时期的“党”不是政党,是朋党!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大家对这一朝代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各色各样有个性的皇帝,或者力图将明朝在边疆与民族上的功绩一再突出,以弘扬大汉沙文主义。但要是站在历史学的角度来审视这一朝代,我们会发现,他留存下来最宝贵的国家治理经验,不是别的,正是他的财政制度。
大家所熟知的乞丐皇帝朱元璋,具有十分传奇的个人经历,由于从小见惯了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见惯了朝廷所主张的苛捐杂税给广大农民造成的深重灾难,使得朱元璋格外的痛恨官僚群体,也格外的同情农民,于是他在明朝初年确定了一项收税制度:定额制。
所谓定额制就是确定收税的额度为3000石,并再也不加征赋税。这一政策的提出,为明朝的恢复生产力奠定了制度基础。可在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新的社会矛盾的产生,由朱元璋定下来的财政制度逐渐弊病横生。
定额制的初衷的确是好的,因为他是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但是定额制也为政府收入制造了一个无形的天花板,若是后来的君主想要多征税的话,必然需要绕过正规渠道,采取不合法的措施。
对明史感兴趣的朋友,一定知道张居正所推行的一条鞭法,简单来说,这一变法就是取消传统的杂乱的粮食,布匹,劳动力的征收,而统一采用对于白银的征收。
一条鞭法的初步实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明朝政府征税的效率。采取以白银作为征税内容的征税方式,会使中国经济无可避免的与全球经济所接轨。
张居正活着的时候,这一制度尚且能够稳定的推行,可在万历亲政的后期,全球经济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在欧洲和美洲之间爆发了战争,日本在幕府统治下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了白银的产出停滞,白银的流通过程出现重重阻碍,白银供应一旦紧张,明朝的财政则会出现重大问题。
而一开始介绍的定额制,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极坏的作用,由于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获取足够的经济资源,当时的明政府不得不使用一些新的征税名目来攫取经济资源。比如万历朝派遣太监去征收的矿税,崇祯朝为了应对东北危局而征收的辽饷,剿饷,练饷。
可是这些新发明的征税名目对于征税的效果是特别差劲的。 这也就导致发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朝后期,却怎么也没钱组织起强大的军队来应对西北闹事的李自成起义军,以及异军突起的女真军队,最后只能抱着遗憾走向覆灭。
虽然明朝灭了,可他将白银作为征税内容的制度依旧留存到了清朝,使得中国在早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里边始终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
在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习很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她们的婚姻生活,更是为了她们在未来的家庭中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本文将带您了解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习的几个方面的知识。 一、家务劳动 在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会家务劳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理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之一便是“文明过滤器理论”。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一理论的内涵、起源及其对文化进化的启示。 一、文明过滤器理论的内涵详情>>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威震天下,英勇无敌。然而,在曹操麾下,也有一位勇猛的将领庞德,他曾誓死不降关羽。那么,庞德不投降关羽是不是因为不服关羽的武艺呢?本文将从历史资料出发,探讨这一话题。 一、庞德与关羽的武艺之争 庞德,字子升,东汉详情>>
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雄豪杰,他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就是汉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韩信。本文将以韩信为主线,讲述他与刘邦的悲欢离合,以及他在汉朝建立过程中的重要贡详情>>
作为中国最大的古代建筑群,故宫博物院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在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许多游客都会去摸一摸故宫的门钉。那么,到故宫玩为什么要摸门钉?为什么不能乱摸?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门钉的象征意义 故宫的门钉,又称详情>>
电视剧《芈月传》自开播以来,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其中,苏秦这个角色备受关注。那么,芈月传中的苏秦是谁?他是否有历史原型呢?本文将为您揭开谜底。 一、芈月传中的苏秦 在《芈月传》中,苏秦是秦国的一位谋士,他机智过人,足智多谋,为秦国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与和平总是交替出现。蒙古帝国的铁木真和西夏王朝,作为两个强大的国家,为何在关键时刻没有趁机进攻对方的老巢呢?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战略考量和国际关系等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历史背景 1. 铁木真的崛起 铁木真(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