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南朝子云
◎ 全文约7500字 阅读需要约18分钟
◎ 图片:图虫创意、摄图网
◎ 本文首发于【锦绣人文地理】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中国有个成语叫“秦晋之好”,说的是春秋时期,秦、晋这两个相邻的诸侯国以世代联姻的方式缓解地缘关系。
秦穆公在位时,秦国开地千里、称霸西戎,他成为诸侯眼中的金龟婿,娶了晋献公的女儿为妻。当晋国公子重耳(即晋文公)流亡到秦国时,秦穆公又将自己的女儿文嬴嫁给了重耳,日后名列“春秋五霸”的晋文公也就成了老秦人的女婿。
晋文公去世后,秦、晋两国因为战略利益上的冲突迅速反目成仇,“秦晋之好”的局面被打破,便有了崤函之战的交锋,秦国在此次战败后暂时失去了东出争霸的资本。
图片|崤山所在位置
作为三秦大地与三晋大地的天然界线,崤山、函谷关一带(在今河南三门峡附近)是先秦时期划分中国东西地理区域的重要分界。
当时,“山东”指的是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区域,与现在太行山以东的“山东省”大相径庭。
在秦人眼中,崤山、函谷关是秦国与东方诸国的分界,也是他们东出称霸的战略要地。后来的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韩、赵、魏、楚、燕、齐六国,都在崤函以东,故有“山东六国”之称。
秦灭六国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秦人东出崤函、统一山东的过程。
图片|青岛琅琊台秦始皇雕像 · 图虫创意
崤函古道穿行于崤山之中,划分东西,号称天险。
这条古道的开辟,与周朝的兴起息息相关。
商朝后期,周人崛起于关中平原,经过历代经营,东出崤山,攻灭殷商,分封诸侯,以藩屏周。即便如此,偏居西方的周天子还是很没安全感。
图片|洛阳“天子驾六“”马坑:天子驾六,为古代礼制,指天子级别需乘坐六匹马拉的马车。西安、洛阳等地曾发掘出符合这一礼制的陪葬车马坑 · 摄图网
《逸周书》记载,周武王伐纣后经常失眠。近臣将此事告诉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周公旦便来到周武王面前,说:“长久下来是会生病的,您为何不睡觉?”
周武王回答道:“我未定天保,何寝能欲?”我还没有确定上天的庇护,怎能睡得着呢?
因此,周武王决定在接近殷商故地的河洛地区建立新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作为巩固新王朝统治的大事。
图片|洛阳洛邑古城夜景 · 摄图网
事实证明,熬夜真的伤身体。周武王克商不久后病逝,营建洛邑的重任交给了周公旦。在他的辅佐下,周朝建立了两京制,新建的东都洛邑称为“成周”,旧都镐京称为“宗周”。
千里王畿之内,天下之中的河洛与表里山河的关中相互依存,而连通东西两京的王畿通道,在文献中被称为“周道”。
图片|洛阳市博物馆:古城城址变迁 · 摄图网
当时,横亘在关中与河洛之间,连接镐京(在今陕西西安)与洛邑的“周道”有3条主要的陆路干线:一是晋南豫北通道,由今陕西大荔渡过黄河,沿中条山北麓东行,到河南济源,南下孟津,到新安县境内,东去洛阳;二即崤函古道;三是自关中西南沿丹水,过商洛,出武关,再沿弘农河向北,到达灵宝,之后与崤函古道重合。
其中,崤函古道是连接东西两京的通道中最为险要崎岖的一段,在里程上占两京道路的二分之一,如同“襟带两京”的锁钥,号称“天下九塞”之一。在古代,无论是称雄关中还是入主中原,历代王朝大都以“崤函之固”为交通要冲。
在地理上,崤山,又称嵚崟[qīn yín]山、肴山,是秦岭山脉东段余脉,大致在今三门峡市灵宝县南部、洛阳市洛宁县西北,隔黄河与今山西省的中条山相望,构成一道岩石峡谷,分为东崤、西崤。
晋人戴延之在《西征赋》中如此描绘崤山之艰难:
崤山上不得鸣鼓角,鸣则风雨总至。自东崤至西崤三十里,东崤长坂数里,峻阜绝涧,车不得方轨。西崤全是石坂,十二里险绝不异东崤。
图片|河南甘山国家公园,位于崤山南麓· 图虫创意
由于地形原因,崤山峡谷中存在很多天然形成的隘口。
在这段险道之间,古人建起了一座千古闻名的雄关,即函谷关,与崤山并称“崤函”。
函谷关因关在山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作为崤函古道上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古代文献中的大IP,如春秋时期的老子出关、描写秦末起义的“戍卒叫,函谷举”,都是以函谷关为划分东西的标志,乃至此后的安史之乱、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等历史事件,也都以函谷关为兵家必争之地。
图片|灵宝市函谷关景区地形景点分布沙盘模型· 图虫创意
先秦时期还有另一个出函谷关的故事。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曾经入秦,事成后想要东归齐国,可秦王知道,孟尝君礼贤下士,颇具人望,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放他回去,无异于放虎归山,便将他扣留起来,并严令函谷关关令,绝对不能放孟尝君出关。
孟尝君平时资助了许多门客,这些门客中,有的满腹经纶,有的孔武有力,偏偏有两个游手好闲的人,一个擅长学狗叫,一个会学公鸡打鸣。
当孟尝君身陷困境时,那个会学狗叫的门客披上一身狗皮,深夜潜入宫中,遇到守卫就发出犬吠声,引开他们注意,成功盗出了稀世珍宝白狐裘。随后,孟尝君将白狐裘献给秦王的宠姬,靠她吹枕头风骗取了秦王的信任,得以东归。
到了函谷关前,孟尝君一行人发现时辰尚早,关门要等鸡鸣时才开。他们生怕秦王反悔,于是,那个学鸡鸣的门客,藏在人群中学起公鸡打鸣,惟妙惟肖的叫声引得关城上的公鸡也跟着叫起来。守关的人听到群鸡报晓,二话不说就打开关门。
如此一来,孟尝君有惊无险地通过了崤函古道,逃离秦国。这也是“鸡鸣狗盗”故事的由来。
图片|河南三门峡函谷关景区 · 图虫创意
随着周朝东西两京制的建立,崤函古道有了划分东西的概念。
西周时,辅佐周天子的周、召二公“分陕而治”,以崤函一带的陕(即今河南陕州)为自然分界,陕州以西的一边以关中为中心,是周人的老家,而陕州以东是周人新拓展的领土,“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
这是“陕西”的由来,也是后来东周秦汉时期以崤函划分山东、山西的滥觞。由于地理的隔阂,崤山东西的民情、风俗、方言等以此为界,有所不同。
图片|西周以陕地划分东西,图为三门峡市陕州区温塘的工业区 · 摄图网
唐明皇李隆基有句诗:“山川入虞虢,风俗限西东。”引用的正是崤函古道划分东西的的典故,其中虞、虢两国均位于崤函一带。
西周时,崤函黄河两岸建立了一批封国。黄河南岸有虢国(后来迁到今河南三门峡境内),北岸有虞国(今山西平陆县北),以此把守崤函古道的险关隘道,作为西周王畿的屏障。
进入春秋时期后,周天子东迁,礼崩乐坏,诸侯争霸。
图片|西周时期的宗周与成周 · 中国历史地图集
公元前658年,晋献公打起了崤函之地的主意。
当时,晋献公想要侵吞虢国,打通向中原发展的通道。但从晋国的领土攻打虢国,必须经过虞国的地界。
在晋国大夫荀息的建议下,晋献公采用了“假途灭虢”的计策,他先派人到虞国,献上名马、美玉等宝物,说想借用虞国的道路去攻打虢国。
虞国国君身边有个忠臣叫宫之奇,一眼就看出晋国那帮人心思坏得很,他请求虞国国君不要接受晋国的贿赂,以免落入唇亡齿寒的陷阱。
虞国国君却不听劝阻,不仅答应了晋国的要求,还表示愿意发兵充当先头部队去攻打虢国。
在虞国呆萌举动的帮助下,晋国大军兵临城下,攻灭了虢国,回师时驻军于虞国,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了虞国。
此战后,晋国基本上控制了崤函古道的东西两侧。
所谓“假途灭虢”,其实就是晋国为了扼制当时的山东、山西通道而发起的战争。
此后,崤函古道之间,西起桃林塞,东至河南渑池的数百里通道,长时间为晋国属地,秦、晋两国为争夺这一战略要地多次发生冲突。
图片|假途灭虢示意图
公元前627年,晋文公去世后不久,秦、晋两国爆发了一场大战,其交战地点位于崤山,史称“崤函之战”或“崤之战”。
当时,年迈的秦穆公不顾大臣蹇叔反对,一意孤行地挥师东进,越过晋国国境攻打滑国(今河南偃师)、郑国(今河南新郑),将东出图霸的野心展露无遗。
新继位的晋襄公急忙召集众臣讨论。
晋国朝中分为亲秦和反秦两派。亲秦派认为,秦国是晋国的老朋友,应该放秦军过去。
反秦派以晋国名将先轸为首。他认为,晋文公刚去世,晋国正处于国丧期间,秦人就伐我同姓之国(滑国与晋国同为姬姓),实在是不仁不义,且一日纵敌,将成数世之患,应该等秦军班师回国时,设伏痛击他们。
图片|灞河,古名滋水,秦穆公称霸西戎后改名霸水,以彰显其霸业 · 图虫创意
于是,晋襄公派先轸在秦军必经之路的崤山、函谷关一带设下埋伏。
秦军到崤山的险要地段时,惨遭晋国大军伏击,死伤惨重,孟明视等三员秦军大将都被俘虏。
先轸等人原本劝说晋襄公杀掉战俘。但晋国太后文嬴是秦穆公的女儿,她力劝晋襄公将孟明视等三人送还秦国,以免让秦晋两国原本就不和的关系雪上加霜。
晋襄公听从文嬴之言,放孟明视等人回秦。秦穆公穿着素服,亲自出城迎接秦军将领,并诚恳地做了自我批评:“孤不听蹇叔的话,让你们受苦了,这都是孤的罪过啊!”
这场战役的失败,成为秦晋争霸的决定性事件,也为秦人的东出霸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此后,秦晋发生多次大战,秦国胜少负多,在麻隧之战中更是全军覆没,遂使秦军“数世不振”
历史与地理交织之下,为秦人划下了一道看似牢不可破的天命线。
崤山之战后,秦人被崤函古道封锁于关中平原内,东进中原的道路被晋国牢牢地扼住,秦国只能向西发展,继续开垦荒凉的西北黄土。
直到200多年后,秦国变法图强,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广袤土地才再度听闻虎狼之师的嘶吼声。
图片|春秋时期,秦晋两国对崤函展开争夺
当秦国被崤函之固封锁于关中平原时,山东的形势发生了惊天变化。
先是曾经长期扼制秦国发展的晋国“解体”了。
春秋后期,晋国出现了“六卿专权”的现象,韩、赵、魏、智、范、中行,这六个大族在晋国内部互相争斗,斗到后来剩下韩、赵、魏、智四家,其中智伯年龄最长,最为强盛。
此时,晋国国君已经名存实亡。智伯把持晋国朝政后,野心勃勃,不断向韩、赵、魏三家强要土地。韩、魏两家比较老实,害怕智伯的权势,说给就给,割让了万户之邑。
图片|春秋时期,晋国与秦国以崤函为界 · 中国历史地图集
赵家的赵襄子却是根硬骨头,他决定和智伯死磕。面对智伯与韩、魏两家的围攻,赵襄子退守晋阳(今山西太原),宁死不屈,并暗中联合韩、魏两家反攻智伯。
韩、魏两家被赵襄子的气概所打动,同意与赵氏联手,决堤反灌智军。智伯措手不及,所部溃不成军,很快被韩、赵、魏三家攻灭,之后身死地分,智氏的地盘被韩、赵、魏三家瓜分。
赵襄子对智伯恨之入骨,将其头颅斩下,用头盖骨制成饮酒器。智伯被灭后,三家分晋已成定局,原本的晋国国君只剩下两座小城,有时反而要向韩、赵、魏三家朝贡。
公元前403年,周王室只好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三家分晋也就“合法”了。
另外一个类似的变革发生于齐国。
齐国的新兴地主阶级田氏取代了原本的姜氏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姜齐的末代国君齐康公被赶到海岛上钓鱼,后来莫名其妙绝后了。公元前386年,早已失去权势的东周王室也只好承认齐国田氏为诸侯。
齐国的国号没有变,但国君已经换成了另一个家族。
图片|战国时期全图 · 中国历史地图集
与此同时,天下大势悄然发生转变。
自平王东迁之后,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总体上是由统一走向分裂的战争,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于是互相攻伐,看谁当老大。
到了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却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战争,大国不断蚕食小国,最终由秦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使命。
战国七雄中,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皆在崤函以东,所谓“河山以东强国六”,只有秦国一方在崤函以西。
图片|位于中国东部的三大平原
如果以东西对抗的局面来看,秦国完全处于劣势,山东六国一旦“合纵抗秦”,便有可能再度将秦国封锁在崤函以西的关中平原内,即便秦军再能打,也难以施展拳脚。
从地理上看,山东六国占据资源富饶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坐拥取之不尽的物资与庞大的人口数量。
按照纵横家苏秦的说法,山东六国的土地加起来“五倍于秦”,兵力加起来“十倍于秦”。然而,山东六国矛盾重重,在与秦国合纵连横的同时,自己斗了个你死我活。
战国三大战役中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就是齐、魏两国的拼杀。
经过这两次大战,率先变法图强的魏国,最终被齐国打服了,而魏国的盛极而衰,也使秦国少了一块堵在东边的屏障,从此秦军开始大举东进。
战国七雄中,原本最弱的燕国与齐国之间也爆发了一次生死之战。先是齐国乘燕国内乱的机会,差点儿一口吃掉了燕国。
燕昭王即位后,筑黄金台求贤,吸引四方才俊,国力得以复苏,并联合其他几国,大举讨伐齐国。在这场复仇之战中,齐国被打得只剩下即墨和莒两座大城,即便后来得以复国,国力也大不如前。
图片|田单火牛阵破燕军场景: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连破齐国七十余城,齐国田单退守即墨。之后,乐毅受新继位的燕惠王猜忌,被罢免,田单率领齐军击败燕军,齐国收复失地 · 图虫创意
燕国是个老牌诸侯国,在秦灭六国之战前,燕国国祚长达800多年,而且跟秦国较少发生矛盾。秦、燕之间最大的冲突,还是燕国灭亡前夕,燕太子丹派刺客荆轲前去刺杀秦王嬴政。
另外一个原因是,有一个强大的赵国,挡在了燕国与秦国之间。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国兵力强盛,与秦国发生五次战争,赵国胜了三次。
但其中一次惨痛的失败,使赵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东进,那就是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这一战,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参战士卒几乎被秦军尽数坑杀。
在山东六国尔虞我诈的恩怨情仇中,秦国也不忘掺一脚。
秦惠文王在位时,纵横家张仪对山东最强的齐、楚两国采取了分化计策。
当时,齐、楚两国交好,对秦国东出极为不利。张仪为拆散齐、楚联盟,主动请缨,出使楚国,对楚怀王说,秦国早就仰慕楚国,如果楚国愿意与齐国毁约闭关,断绝往来,秦国将向大王献地六百里,再送几个秦国美女给您当小妾。
张仪是战国有名的大忽悠,一骗一个准。楚怀王一听乐坏了,欣然接受。
楚国大臣陈轸看出其中有诈,对楚怀王说,这六百里地我们肯定是得不到的,秦国真正的意图是拆散齐、楚联盟。但此时的楚怀王什么话也听不进去了。
在张仪的诈骗下,齐、楚两个大国反目成仇,楚国后来还被秦国骗取了一大片土地,而楚怀王竟然被拐到秦国,遭到软禁,直至死去。
图片|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 · 图虫创意
后世在回顾这段历史时,往往既会找寻秦国成功的根源,也会分析山东六国失败的原因。
正如宋代苏洵在《六国论》中说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老苏认为六国在政治上趋于保守,因循守旧,不能坚定地联合抗秦,而是一味讨好秦国,不思进取,这是他们破灭的原因。
在山东六国的混乱之中,秦国虎视眈眈地盯着崤函以东的万里河山,踏出了东出的步伐。
图片|秦楚古道,即商於古道,是古代秦国通往楚国的一条驿道,起始于咸阳,经秦岭终南山,通往荆楚 · 图虫创意
汉代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在秦始皇嬴政之前,秦国的六代秦王依次是秦孝公(在位24年)、秦惠文王(在位27年)、秦武王(在位4年)、秦昭襄王(在位56年)、秦孝文王(在位1年),以及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在位3年)。
他们变法图强,连年东征,奠定了秦国扫灭山东六国的基础。
图片|秦铜车马 · 摄图网
秦国统一天下的目标,最早由秦孝公确立。他在位时重用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重农、重战、重法、重刑,实行军功爵制,实现了秦人的富国强兵。
原本由魏国控制的崤函之险,逐渐落入秦国手中,三晋从此再也无力阻止秦国向东的扩张。
到秦孝公之子秦惠文王在位时,他虽然为了秦国宗室的利益处死商鞅,但没有因私废法,而是延续商鞅的改革,并且文武兼备,一边用张仪,采取“连横”之策分化山东六国,挑动六国生死相斗,一边同各国交战,争夺山河之险。在掌握了易守难攻的函谷关,以及“不啻走太行间”的崤山道后,秦国才能据险而东击。
公元前318年,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公孙衍发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共同攻秦,但五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到了函谷关前都互相观望,谁也不想去跟秦军硬拼。
结果,五国联军抗秦失败,秦军从此牢牢控制了崤函之固,并且北灭义渠,南并巴蜀,吞并了山西的广阔土地,在疆域上可与山东六国一较高低。
秦惠文王的儿子秦昭襄王是战国时期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他在位时,凭借秦国的雄厚实力,一生基本上只致力于一件事——东出。
图片|秦兵马俑· 图虫创意
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秦昭襄王南路伐楚、中路伐汉魏、北路伐赵,通过大规模的歼灭战、攻城战,扫清了秦灭六国的阻碍。
到秦王嬴政即位时,赵国历经长平之战后已经一蹶不振;魏国失去河西之地、崤函之固,与三晋中最弱的韩国一样,地盘只相当于秦国的一个郡;燕国与秦国的直接冲突最少,但日趋衰落;齐国虽为东方强国,却不思进取,束手待毙;楚国是山东六国中的第一大国,一度“带甲百万,粟支十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在秦国的连年攻略下,不断迁都,早已没了当年的雄风。
正是这一背景下,秦王嬴政“挥剑决浮云,东向扫六合”,发动了统一山东六国的战争,到公元前221年灭齐,结束春秋战国长达500多年的乱世。
之后,秦始皇将从山东六国缴获的武器进行销毁,铸成12个重达千斤的铜人。
图片|秦灭六国路线图
秦朝统一后,山东六国的“幽灵”仍然飘荡在帝国的东方。
有秦一代,六国复国运动长期动摇秦朝的统治。当时,山东最牛的一句口号是楚人楚南公说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山东六国之一的楚人曾将河山丢给了秦人,后来他们却从秦人手里夺回了天下。
秦始皇死后,公元前209年,楚人陈胜、吴广举起反秦大旗,山东豪杰闻风而动。
图片|秦朝统一后的“山东”南部诸郡:看看你的家乡当时是否也属于“山东” · 中国历史地图集
参与反秦战争的楚国贵族有项梁、项羽叔侄,而赵地有赵王歇为领袖,张耳、陈余为谋主的军事集团,齐地则以齐王田市为名复国,韩王成占领了以阳翟为中心的原韩国大部分土地。
起义军中的六国贵族,大都以恢复故国为目标,他们群起响应,向西进军。秦朝覆灭的命运,再度与崤函这一宿命之地紧密相连。
当时,各路起义军奉楚国的后裔楚怀王熊心为义帝,相约“先入咸阳者王之”。起义军的将领项羽与刘邦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刘邦率领的西线军率先来到函谷关下,但其实力较为弱小,即便强攻函谷关,也会付出惨痛的代价。谋士张良及时制止了他的计划,转向南进发,攻下诸多防御松散的小城,跨过崤函天险,率先进入关中地区,攻入咸阳城。
随着崤函之固的瓦解,秦朝在山东六国的起义浪潮中走向毁灭。之后,刘邦打败项羽,继承秦朝制度,建立了另一个大一统王朝——汉。
图片|洛阳市新安县汉函谷关遗址 · 图虫创意
山东六国已成往事,却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融合成中华文明的底色。
在大一统王朝的时代,“山东”的概念逐渐发生转变。
春秋战国时期以崤山以东为山东,更多是站在秦人的视角来看,因为他们起初困守于崤山以西,将东出函谷作为实现霸业的目标。而汉代以后,崤函虽然仍有沟通东西两京的作用,但包括洛阳在内的崤函以东大片土地也都在大一统王朝的统治之下。
图片|华北平原地形图:汉代开始将太行山以东的齐鲁故地称为“山东”,如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山东》考证:“ 汉时亦有称齐鲁为山东者。” · 锦绣人文地理
唐朝以来,政治中心东移,古都西安和洛阳的地位被开封、北京、南京等城市赶超,而沟通东西两都的崤函古道也随之没落,人们渐渐不再以崤函来划分东西,而是用太行山脉这一更广泛的分界,来区分山东、山西。
古山东概念消失的另一个原因,是现代“山东省”的形成。
图片|山东省地图(审图号:鲁SG(2020)019号) ·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
北宋末年,北方的华北平原沦为金兵南下的战场。金朝统治北方时,在华北设置山东东路及山东西路,其中,山东东路的治所在益都府(今山东青州)。这是山东作为政区之名的开始。
到了元代,地方实行行省制,元朝在今山东地区设置了山东行省。此后,明清两代都将“山东”作为一省的名称,其大致范围内,东部为山东半岛,西部及北部属华北平原。
至此,太行以东的“山东省”逐渐深入人心,而秦人东出早已如过眼云烟,崤函以东的“古山东”也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图片|山东泰山的日出云海 · 图虫创意
… 完 …
参考文献: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6
[汉]刘向:《战国策》,中华书局,2012
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宋杰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辛德勇:《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18
文字为锦绣人文地理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最爱历史新书大促,欢迎入手
▼
最爱历史新书《疑案里的中国史》
今日优惠价,喜欢可入手
▼
更多走心内容,值得关注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下令在全国推行里甲制度,“命天下郡县编赋役黄册,其法以一百一十户为里,一里之中推丁粮多者十人为之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十人管摄一里之事。”由这段话可以看出,里以自然村为基本单位,属于明王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NO.2470-中国缺铀文字:伯玥校稿:朝乾 / 编辑:苦果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方程式。其中c指的是光速,一个很大的数,而且是平方,即使小学生也能详情>>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NO.2469-吉林有了出海口?文字:刁像校稿:朝乾 / 编辑:澄澈【致谢】特别感谢从事外贸领域的金老师对本文的帮助2023年5月4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进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歼16战机各方面的故事,例如歼16战机的定位和综合性能。今天,我们聊聊印度的苏30战机。印度拥有270多架苏30战机,属于印度的绝对主力战机。目前,大部分苏30战机已经进入了服役中后期,急需进行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黑龙江省各个城市区划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故事,例如哈尔滨市、绥化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地区。大兴安岭地区非常特殊,地区行署机关在加格达奇区。但是,加格达奇区设立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详情>>
作为中国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文房四宝之一,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其质地绵韧、光洁如玉、吸水润墨、不蛀不腐,用它绘制的书画,经数百年之久而质地依旧,被赞为“纸中之王”。千百年来,宣纸一直沿用古法造纸技术,详情>>
编者按:民国时期,佛门有四大高僧,分别为虚云法师、印光法师、弘一法师、太虚法师。四人之德高望重为海内外所公认,且皆以大半生之光阴操持苦修、传道布教。其功德无量,令世人传颂。民国四大高僧,皆有所长,派别各异:虚云法师历坐15个道场,重兴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